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节日习俗 > 正文

银川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动和习俗

更新:2024-02-28 03:09:04 高考升学网

临近春节,外出人员即使再远都尽可能赶回家与家人过年。现在很多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总觉得过年并不怎么热闹,毕竟现在不少城市为了安全和保护环境,都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了。而一些比较传统的习俗也都逐渐被人遗忘了。但其实在各个地方的乡村里依然还保留着那些传统的年俗。那么银川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动和习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银川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动和习俗

一、银川过年的风俗

贴春联:家家户户会在除夕贴上春联,更换新的门神,以此迎接新的一年

祭祀祖先:除夕之夜,家庭成员会围绕祖先牌位进行祭祀,点燃香烛,摆放食物和美酒,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对新一年的祈求。

年夜饭:年夜饭也称为团圆饭,通常包括丰富的食物和酒水,家庭成员会按照传统礼仪进行用餐,期间会有敬酒的环节。

不汲水:在过去,家中如有水井,需要在除夕封井,避免使用水源,直到新年三天后的封井仪式完成。

压岁钱: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通常是铜钱或其他形式的红包,寓意驱邪避病,希望孩子们在新的一年平安健康。

踩岁活动:除夕夜,家庭会进行踩岁活动,通过踩碎象征财富的物品,如芝麻杆,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迎春接福:春节期间,人们会放鞭炮、贴红色纸条等,以驱赶传说中的恶兽,保护村庄安全。

迎新春备年货:银川市区的商铺会装饰得喜气洋洋,商品也会相应装扮,增添节日氛围。

拜年和送“利是”:大年初二,女婿会带着礼物回娘家拜访岳父母,这是银川地区的习俗之一。

迎财神:在大年初四至初五日,有些地区会有迎财神的习俗。

送穷:大年初七,人们会进行送穷的活动,希望能够驱走不好的运气。

开工日:大年初八,人们会

二、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腊月二十三小年(1月20日)

祭灶神

腊月二十三,北方过小年,咱宁夏人也不例外啦!这天人们要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各种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讨好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让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槽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软”,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

腊月二十四(1月21日)

大扫除

有俗语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既是迎接新春佳节,又有扫除晦气之意。在大扫除的同时,有些家庭还会扔掉一些旧的东西,譬如衣服、鞋子等,并购置更多的东西,也代表了除旧迎新。

腊月二十五(1月22日)

磨豆腐

腊月二十五,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豆腐是春节菜肴的重要原材料。炸豆腐、豆腐盒子等菜肴均需要豆腐。

腊月二十六(1月23日)

杀猪、割年肉、宰年鸡

腊月二十六,宰年鸡、杀了年猪,除了腌制咸腊肉,剩下的都挂在仓房里。快过年时拿回屋子里,“缓”一宿。烀肉时用一口大锅,底下烧柴火,慢火烀上半天,这样烀出来的肉入味、好吃。但小孩子往往都等不及,不时地催大人给捞出一块来尝尝。所以,这一天往往一点主食都不吃,光吃肉、啃骨头就饱了。当然,还要留出一些生肉用来炒菜,还要一些瘦肉剁成馅,留着包饺子、炸丸子。

腊月二十七(1月24日)

赶年集

腊月二十七,赶大集,置办春节所需物品,尤其是宁夏的农村,临近年关了,如果不亲自到集市上走一遭、转一圈、瞧一瞧、看一看、讲一讲、听一听,即使家中置办下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过年都是没有年味的。

腊月二十八(1月25日)

发面炸油饼、馓子、麻花、蒸馒头

腊月二十八,咱宁夏人以面食为主,平日里每三五天就要发一次面、蒸一次馒头。但过年期间则不然,要一次做出十几天吃的馒头、糖角、油饼、馓子、麻花等面食,用来招待客人,所以这一次的发面特别关键。这发面是个技术活儿,各家主妇们都特别重视,因为过年亲戚来了是要吃的,谁家的油饼、馓子、麻花、馒头做的不好,难免落人笑柄。

腊月二十九(1月26日)

去打酒

由于在过去的几天中,食物都已经准备就绪了,那么人们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准备些酒。大家可以看到这里写的是“打酒”,而不是“买酒”。这是因为在旧时代,许多人没钱,买不起瓶装的酒。他们用自己的瓶子或者塑料袋,去酒家打酒。

大年三十(1月27日)

贴春联、放鞭炮、守岁

1.过年当天男人贴春联,女人准备各种美食,贴春联之后,要在祖先的排位前面摆放水果,菜品,糕点,筷子,来缅怀先人。

2.晚上家里的人不会去串门,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 ,等待12点的钟声,放鞭炮,以示庆祝新年的到来,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迎接死去的列祖列宗回来一起过年,鞭炮为列祖列宗引路的说法。晚上,家里的灯都要亮着,代表一年红红火火,亮亮堂堂。

3.吃饺子,讲究守岁时包饺子,辞岁时吃,即到子时吃,此时为两年之交、迎新辞旧的时刻,具有特殊意义。

大年初一(1月28日)

放鞭炮、拜年、穿新衣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过年放鞭炮是古老的习俗,有喜庆的寓意。过年,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每人都得穿上新衣服,图个喜庆,也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才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大年初二(1月29日)

媳妇回娘家

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大年初三(1月30日)

不外出拜年

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汉族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大年初四(1月31日)

祭财神

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还有传说是,灶王爷这天要来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

大年初五(2月1日)

要破五,吃荞面搅团、饺子

初五称为破五,吃荞面搅团。用荞面煮成糁饭状,烧上臊子,素卤,或清汤,调上油泼辣椒、蒜泥、香醋,酸辣可口,使连日食用油腻菜肴的人大开胃口。还有的家里破五吃的是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求免谗言之祸 。

宁夏社火

初五以后,直到十五六,咱宁夏的新年社火就舞起来了,无论是在银川还是固原、中宁、彭阳都有着宁夏特色的社火队,匝地而来的鼓声,炫入双目的色彩,古朴典雅的造型,充分体现了咱宁夏特色。

唱大戏

在咱宁夏农村,过年期间每个村子里都要搭起戏台子,唱大戏,最多要唱五天,别是一番热闹。

三、银川过年吃什么

一大家子人一起过年,包的饺子自然不少。

“搅团” 制作的时候,等锅中水开,然后用使用擀面杖或者特制的小木叉不断搅动,将各种杂粮面均匀撒入锅中制作而成,而在吃食时,会依据不同口味,调上酸菜汤汁或者肉汤。除夕当天的早餐是“搅团”,这也是每个家庭农历年里的最后一顿早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寓意团团圆圆。由于“搅团”做法主要是“搅”,也期望这个年能“搅”的红火。

吃完饭后拉起二胡把戏唱,一种农村最传统的娱乐方式。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富特色的传统节日,它从腊月初八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二十三。整个春节期间,以大年初一气氛最为浓郁。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摆上水果,装满瓜子、糖等食品招待前来拜年的人,彼此吃上一口精心准备的美食,互祝新年有个好运道!在这一天普国同庆。在我们宁夏,各地的风俗都别具一格,好不热闹!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苏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31

常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03

徐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14

无锡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