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小学教育 > 正文

2019年全国超八成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三)

更新:2023-08-12 05:35:51 高考升学网

三、人民群众需要期待新作为

从2017年督导评估认定情况来看,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原因:一是部分地方政府推进力度不够,二是部分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不够,三是部分地区教师队伍均衡配置力度不够等。

催生新征程,新需要期待新答案。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1.夯实政府责任,固均衡发展之根。一是加大投入,重点倾斜薄弱。要依法依规持续增加经费投入,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真正把经费投入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二是落实责任,啃下“硬骨头”。要落实工作责任,解决当前义务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百姓反映强烈的择校、大班额、学业负担过重、豪华校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强化督导,加大监管力度。要紧紧抓住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的“牛鼻子”,要加大对政府和主要负责人履行教育职责考核,要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充分发挥督导作用。

2.振兴乡村教育,补均衡发展之短。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要做好学校校舍、功能室、运动场、食堂、教师周转房等规划工作。要依据各地省定标准,配齐配足图书、功能室、仪器设备及信息化装备。要因地制宜,适当提高各项配置标准。二是加快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要保留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保障必要的办学条件,让乡村小规模学校小而优,小而美。三是加强控辍保学工作。要围绕辍学高发重点地区和重点学段,明确控辍保学工作的“时间表”,实施精准控辍。

3.深化队伍改革,抓均衡发展之本。一是全面提升教师素养。要按数量按结构补充农村教师,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激发教师热情,让教师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创新发展。二是突破教师管理制度。要深入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进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骨干教师和优秀学校管理人员合理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流动。三是增强教师获得感。要落实好艰苦边远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为农村教师想更多办法,做更多实事,用政策拴心留人,让教师安心教书。

4.推动内涵发展,创均衡发展之优。一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要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开齐开足开好体育、美育、劳教等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要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健全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二是拓展优质均衡发展新格局。要以优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制改革、学校联盟、城乡结对等,向薄弱学校输入先进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方式、优良师资和优秀文化,带动薄弱学校更好更快发展。三是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推进现代学校管理、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考试评价制度等改革,改进和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在路上。从数量上看,虽然全国超过80%的县通过了评估认定,但剩下的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其中有许多县位于边远山区、牧区和高寒高海拔地区,办学面临许多特殊困难,教育脱贫攻坚的任务艰巨。2018年,我们将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实现全国85%的县达到基本均衡目标。同时,启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推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义务教育的需求。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

时间:2024-03-20 08:0:06

最高法:依法惩治未成年人

时间:2024-03-20 08:0:34

最高法:小学生体育课意外

时间:2024-03-20 08:0:11

浙江省宁波市“三个一体化

时间:2024-03-20 0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