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两会专题 > 正文

2019年上海十三五规划全文发展理念

更新:2023-08-17 18:22:33 高考升学网

 今天,《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正式发布。2020年,当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时,上海会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与变化,令人充满期待。

  一些场景和画面,不难想象:五年后的今天,鼠年春节将近,海内外游客早早购买了迪士尼的“节日套票”;游客往返上海,选乘的可能是上海制造的国产大飞机;飞抵城市上空,乘客会发现天蓝水清、绿意盎然,整座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程度较五年前的今天又有了质的飞跃……

  这些场景,是未来上海的缩影;而打开“十三五”规划,更宏大、更详实的蓝图,已经跃然纸上。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面向未来,上海将迈向更具创新活力、更加绿色宜居、更可持续发展、更加包容共享的国际大都市。

2018年全国两会提案汇总
2018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8两会教育改革 2018两会房产税
两会2018医疗改革就医 2018两会中国要干这60件大事 2018两会房价趋势
两会2018事业单位改革 2018两会养老金上调涨工资 个税改革 2018两会教师工资

  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迪士尼、大飞机、蓝天碧水……这些是五年后看得到的图景,然而上海“十三五”规划勾勒的,更有引领发展的新理念。

  上海的“十三五”,并非只是上海一座城市的“十三五”。在规划中,一个重大要求贯彻始终:努力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作为排头兵和先行者,在未来五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上海任重道远。规划提出“十三五”上海奋斗的总目标: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基本框架;建立健全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制度规范;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大都市;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上海“十三五”谋篇布局中,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规划提出,上海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协调发展作为实现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的内在要求;把绿色作为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把开放作为上海最大的优势;把增进市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大发展理念在上海“十三五”规划中,每一条都有落脚点,都针对上海实际,聚焦上海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创新发展方面,规划重点部署未来五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各方面任务;协调发展方面,规划结合上海特大城市的特点,强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尤其强化底线约束;绿色发展方面,规划急群众之所急,顺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高标准、严要求;开放发展方面,规划立足上海自贸区建设,探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路径;共享发展方面,规划提出着力抬底部、促公平、提质量,在筑牢民生保障底线的同时,更多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

  25个指标的取舍体现新理念

  面对一本约4万字的“十三五”规划,大多数人,都会最先把目光停留在一份数据表格——“上海‘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上。

  从全国到各省市,指标体系是中长期规划的核心之一,指标中出现的各种数字,往往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规划起草组相关负责人介绍,25个核心指标反复酝酿、斟酌,是规划中最难确定的部分。25个指标涉及发展质量、民生保障、生态环境等未来五年上海发展最需关注的重点领域,通过25个指标,2020年的上海图景已经可探一二。

  25个核心指标的取舍和最终确定,体现了上海“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新理念与新视野。相比“十二五”,上海“十三五”规划核心指标总量减少了约四分之一。减少的主要是一些反映经济发展且主要由市场配置资源的项目,为的是最大程度发挥市场作用;而涉及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领域的约束性指标占总量超过40%,比“十二五”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这是对上海市民的郑重承诺。

  未来五年,面对机遇与挑战,实现经济稳健发展仍是上海的重要任务。稳增长方面,去年上海与全国GDP增速保持同步,未来五年,上海继续瞄准全国速度,提出GDP年均6.5%的增长底线,同样也是全国底线。

  而在结构性改革、科创中心建设等新的目标引领下,规划提出的经济运行指标中引入了更多内容。比如首次增加了反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劳动生产率指标,同时接轨国际,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发明专利拥有的水平放入核心指标体系中,并制定了相对高增幅的目标。

  11个约束性指标,每一个都是未来五年上海必须完成的任务,每一个都关系到老百姓(46.26 +2.35%,买入)的切身利益。因此,这些目标都尽可能“定高、定严”,掷地有声,比如旧改方面,规划最初提出未来五年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面积200万平方米,在汇集各方意见后,最终增加到240万平方米。

  11个约束性指标中,有7个涉及生态环境,占比超过60%,这体现了生态环境底线是上海未来最重要的底线之一。去年全年,上海PM2.5平均浓度已是近年来最低水平,不过面对仍频频发生的“霾锁申城”,规划提出到2020年使其降至42微克/立方米的坚定目标。

  “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规划起草组相关负责人表示,相比数字、措施等,规划中更为关键的是发展新理念。只有通过理念转变,才能确保蓝图变成现实;只有将理念贯彻到行动始终,才能使上海在未来五年中产生质的飞跃。

  两大主线掘金上海本地股:

  上海本地股最近一直较为活跃,总体而言,上海本地股大涨主要受下面消息刺激。

  1、上海国企改革进入关键期。作为国资改革重镇,上海本轮国资国企改革已走过近2年,而将会是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下半场的新起点。

  在1月18日下午召开的国企工作会议上,上海国资委提出,将稳妥发展混改,加快推进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产业方面,将支持国资在重点行业优化产能拓展市场,适时推动燃气行业企业改革,符合条件的基础设施行业探索特许经营;重点推进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新材料等重大项目,服务业重点发展数据服务、数字互动、移动电商,国资在战略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的集中度达到75%。其中,推动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发展公众公司,是上海国资混改的主要实现方式。

  2、历时近5年的建设,上海迪士尼开园日期终于敲定。

  分析认为,就上海国企改革而言,上海是国企改革的重镇和先锋,此次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将加速相关企业集团的改革,间接利好上市公司,建议关注公用事业、新兴技术领域个股:城投控股(13.15 -1.13%,买入、大众公用(6.37 +1.43%,买入)、上海建工(4.72 -0.63%,买入)、万业企业(11.18 +0.99%,买入)、爱建集团(9.86 +4.34%,买入)、开开实业(15.94 +4.52%,买入)、上海九百(12.10 -2.65%,买入)、上海机电(21.05 +1.20%,买入)、华建集团(15.81 +3.33%,买入)、飞乐音响(13.64 -1.66%,买入)、上海贝岭(12.95 +0.08%,买入)等。

  就迪斯尼概念而言,平安证券建议把握好三条主线:与上海迪士尼存在股权关联关系的公司、直接受益迪士尼乐园的行业内的公司、与上海迪士尼或迪士尼公司拥有战略合作或特许经营权的公司。具体关注标的有陆家嘴(38.61 停牌,买入)、东方明珠(26.10 +1.60%,买入)、浦东建设(10.48 -0.10%,买入)、上海机场(25.40 -1.78%,买入)、海博股份、龙头股份(18.96 +1.12%,买入)、悦心健康(8.55 +1.42%,买入)、锦江股份(33.86 +3.14%,买入)、锦江投资(28.30 +0.89%,买入)、界龙实业(21.05 +0.43%,买入)、申通地铁(13.66 +1.11%,买入)、强生控股(10.10 +1.20%,买入)、哈尔斯(22.95 +2.64%,买入)、百联股份(12.91 +0.39%,买入)。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全国两会关于高考提

时间:2024-03-11 10:0:07

全国两会提案热点养

时间:2024-03-11 10:0:34

全国两会十大热点提

时间:2023-08-15 04:0:42

全国两会关于民生问

时间:2023-08-17 23: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