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节日习俗 > 正文

朔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更新:2023-09-20 11:33:10 高考升学网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那么朔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高考升学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

朔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一、朔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

办年货过大年,朔州人儿看这边,年货清单列出来。

慢慢看,慢慢选。

腊八一去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

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来蒸馒头,

二十九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一、置办年货

瓜子花生糖果坚果水果,家家户户必备,一家人在过年那天围坐在一起,磕着瓜子,吃着水果,其乐融融!

二、买新衣

小时候一到要过年,就意味着可以穿新衣服了!提前买好,大年初一穿着它,别提有多高兴了。现在人们生活条件提高了,经常买新衣,新鲜劲似乎不比从前,但是习俗还是会准备一套干净漂亮的新衣服,穿着去拜年。

三、炸麻花、炸三道

朔州人喜欢的是在过年前炸一大盆麻花、三道,然后存放在瓮里。虽然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怎么会做这些了,但是曾经的美味现在都还记得。

四、烧猪肉、炸丸子、炸带鱼

这些是朔州人每家必备的,如果你家今年没烧肉,没炸肉丸子,就好像没有过年气氛似得。炸丸子的香味,简直是人间美味啊,这可是年夜饭的“硬菜”。阿朔现在边写着边流着口水。

五、炸豆腐、压粉、烙忽儿

“二十五,炸豆腐”。家家户户这个时候都会炸些豆腐做配菜, 年初一炒起来既方便又好吃。忽儿是朔州特有的一种“甜点”,软软的,糯糯人,甜而不腻,和现在甜腻的奶油蛋糕比起来,阿朔觉得它才是百吃不厌的美味。还有现压的粉条,切点儿葱花,倒点儿醋,妈妈的味道就是香!

六、蒸花馍馍

朔州每家每户过年必做的事情,总是在腊月就开始着手准备了。蒸花馍又叫“蒸大馒”、“枣花”、“面花”等,期盼着来年日子蒸蒸日上,红红火火。阿朔最爱的就是最后一道工序,给花馍馍粘红枣。

七、辞旧迎新大扫除

春节前打扫卫生的习俗,民间又叫“掸尘”或者“采屋”,意在洗去一年的纤尘,祈盼新的一年有新气象。所以办置清洁器具也很重要,一家人一起擦玻璃,掸角落,别有一番幸福感。

八、换新钱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小孩子最盼过年的一个原因就是可以赚到压岁钱。长辈会换新钱给孩子压“岁”。因为相传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所以办年货时就可以买一些红包图个喜庆、吉利。

九、购买鞭炮烟花

过年放鞭炮的习俗是驱逐“山魈”。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过年晚上十二点,全城一片响炮声,噼里啪啦,热闹非凡,象征着送旧迎新。如今烟花炮竹制作更加精致,但是购买燃放时要注意安全。

十、贴对联、挂灯笼、贴窗花

贴队子,也是过年的'重头戏。过年上午,家家户户都要贴上红红的队子,挂上大红灯笼,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对联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十一、上坟

快过年时,朔州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去上坟,带着烧纸、糕点之类的去给祖辈送点钱花,烧纸的时候嘴里还要向祖辈说着一些祝福的话语。 山阴、应县有年三十上午“请祖宗”,正月十六“送祖宗”的习俗。

十二、包饺子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硬币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一家人边看春节晚会边包饺子、吃饺子真是最幸福的事。

二、朔州城市简介

朔州市地处山西省北部、晋蒙交界区域,是伴随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一座新兴城市。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个中外大型合作项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的开发建设,催生了朔州市于1989年1月正式建市。朔州是右玉精神发源地,先后6次对右玉精神作出重要指示。现辖2区1市3县、6个省级开发区、62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1166个行政村、103个社区居委会。面积1.06万平方公里,人口159.34万人,其中乡村常住人口60.8万人,城镇化率为61.84%。基层党组织5474个,党员88090名。

朔州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自古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游牧文明碰撞交融。境内有世界三大奇塔之一的应县木塔,现存最古老北齐长城,保存相对完整的有327公里,万里长城和万里茶马古道在右玉杀虎口交汇。历史上涌现出不少杰出人物,如三国大将张辽、唐代名将尉迟恭、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明朝内阁首辅王家屏以及全国“双百英雄”人物李林、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物陈日新等。

朔州山川形胜、资源富存。北、西、南三面环山,平均海拔1000米。河流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境内桑干河主干流179公里,流域面积7604平方公里。初步探明有煤、铁、铝矾土、高岭土等矿产资源35种,煤炭储量494.1亿吨,占全省的六分之一。位处北纬39度至40度之间,是国际公认的草食畜牧业黄金产业带。耕地种草面积93万亩,林草覆盖率33%,是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年平均气温6.9摄氏度,降雨量500毫米以上,无霜期100—135天。

朔州产业集聚、前景广阔。着眼全面绿色转型,巩固拓展特色农牧业,稳定提升能源产业,培育壮大新的支柱产业,提质增效现代服务业,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市奶牛存栏近20万头,肉羊饲养量610万只,生猪饲养量102万头,鲜奶产量57万吨,着力打造百亿元乳业、百亿元肉业、五十亿元粮油、五十亿元蔬果“四条全产业链”。全市现有煤矿65座,先进产能占比91%,煤炭生产、洗选、发运能力均超2亿吨,在全国地级市中位列第三。全市已并网发电和在建电厂总装机容量1861.87万千瓦,2020年发电500亿度、外送400亿度,蒙西至天津南、晋北到江苏南京两条特高压输电通道纵横过境。新能源已并网发电和在建装机容量666.87万千瓦,“十四五”末将达到1600万千瓦,外送电规模达到1000亿度,建成中部地区重要的电力外送基地。以建设能源互联网试点市为抓手,逐步构建起基于共享储能的风光储源端一体化能源互联网。围绕碳基新材料、钙基新材料、固废新材料,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创建“全国重卡换电试点市”为契机,发展储能装备、重卡装备、智能装备等产业,打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陶瓷企业发展到108家,形成了年产日用瓷38亿件、建筑瓷7200万平方米、卫浴瓷2万台、工业瓷2万吨的生产能力。全市医药企业发展到9户,形成年产1000吨化学原料药、1000万件输液器、1000吨乳酸菌素原料药、5000吨土霉素、2100吨医药中间体、24亿粒植物空心胶囊生产能力。创建特色鲜明的服务业聚集区,依托铁路货运优势,打造煤炭交易中心和矿用品交易市场。依托高铁站和机场,打造集加工、配送、分拣、包装、仓储、运输、信息为一体的现代化临港综合物流园区。

朔州生态秀美、环境宜人。持续推进生态治理与修复,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十三五”期间累计营造林178.2万亩,怀仁市、右玉县实现全域绿化,到2025年全市宜林荒山全部绿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圆满交账,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桑干河清河行动、七里河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劣Ⅴ类水体、黑臭水体全面剿除,国考断面全部为优良水质,实现了“一江清流向京冀”。矿区土地复垦率、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60%和90%以上。工业固废、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9%、86%、92%。市、县建成区全部实现清洁取暖,农村清洁取暖覆盖率达到60%。

2021年,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全市经济保持了稳中求进、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1420.6 亿元,增长 9.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40.2亿元,增长1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3亿元,增长 2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7.5亿元,增长16.4%。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

当前,全市上下正坚持以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对右玉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弘扬右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全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高地、转型综改示范高地、能源革命创新高地、农牧融合发展高地,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争先崛起,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朔州篇章!

三、山西习俗相关文章推荐

一、晋城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二、长治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三、阳泉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四、大同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五、太原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六、山西过年有什么风俗习惯(春节习俗有哪些)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苏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31

常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03

徐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14

无锡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3-02 0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