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中学教育 > 正文

打好三年提升攻坚战 描绘基础教育新画卷(二)

更新:2023-09-18 06:25:11 高考升学网

★学前教育

远景目标:基本实现“数量充足、办园规范、保教科学、公益普惠”的办园目标。

工作思路:认真落实《三门峡市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2017至2020年)》,围绕“扩资源、重规范、提质量”的核心任务,继续扩充资源总量,提高普惠民办幼儿园服务能力,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

重点工作:积极扩充资源。推动各县(市)、区积极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项目建设,分年度完成全市规划的53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任务,新增学位约1万个。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到2020年,各县(市)、区要落实城区至少开办3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彻底解决公办中心幼儿园“空白”乡镇的问题。

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能力。指导各县(市)、区逐年做好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到2020年,普惠性资源覆盖率要达到85%以上。

加强骨干幼儿园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幼儿园“促规范、提内涵”创建工作,形成合理的体系构架。各县(市)、区的市级示范园数量要有所增加,到2020年年底前,卢氏县和渑池县要实现省级示范园的“零突破”。

落实《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高保教质量。

★特殊教育

远景目标:基本构建起“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保障有力”的特殊教育体系。

工作思路:认真落实《三门峡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至2020年)》,坚持“普惠特惠、统筹推进、尊重差异、多元发展”的原则,积极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不断增强特殊教育保障能力,稳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学质量。

重点工作: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到2020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继续推进实施学前融合教育,加快发展以普职融通为特点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规模显著扩大。

加强特殊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构建“市级综合、县级培智”的办学格局,力争在2020年以前,依托主城区现有特殊教育资源,办好一所含残疾人高中部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

健全特殊教育专业支撑体系。各县(市)、区组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推进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提高特殊教育服务能力。

★体卫艺教育

远景目标:全市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注重实效”的学校体育、艺术工作发展格局。体育方面,学校体育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体育课时和锻炼时间切实保证,教学、训练与竞赛体系基本完备,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锻炼习惯基本养成,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意志品质显著增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机制进一步完善。艺术方面,大、中、小、幼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培养相互促进,学校艺术与社会艺术相互联系。

工作思路:以国家体育艺术“2+1工程”和三门峡市教育局体艺培养特色化“1+N工作”,按照一年“定规范补短板”、两年“夯基础树典型”、3年“强特色抓均衡”的总体思路逐步推进。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拥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历练强壮健康的体质体魄。

重点工作:发挥试点带动、特色引领的作用,按照打造试点县(市)、区培育特色示范校的模式,带动不同梯队层次的学校特色发展。2018年申报、评估、命名校园足球、武术、戏曲、益智手工、书法等试点县(市)、区各1个,市级校园足球特色校15所,武术特色校8所,戏曲特色校15所,益智手工特色校15所,书法特色校15所。从特色校中评选20%作为示范校,并给予1万至2万元奖励。各项特色校另新增30%,同时鼓励各地各校积极创建其他体艺品牌,2020年实现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

加强食品安全,为师生护航。按照河南省学校食堂等级评定标准,对各级各类学校食堂进行排查整改,未达到三级标准的不得供餐。2018年全市城区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乡镇及以上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2020年农村成建制以上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2020年全市“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完成率达到80%。

完善学校体育、艺术督导评估体系。细化校园足球、阳光大课间、特色校管理、体音美卫教师管理、帮扶结对等工作的考核管理细则。

有效改善农村师资不足,实现高位均衡。结合市教育局教师帮扶支教工作,运用“互联网+”教育,开展网络双向课堂活动,按照第一年结对30%,第二年结对30%,第三年结对40%的比例,在3年内使所有农村成建制中小学校与城区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因地制宜、拓宽思路,通过校际间交流轮岗、区域内走教、县域内下乡巡教、名师挂牌网上授课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师资不足、专业配置不均衡等问题。

有效解决挤占大课间现象。常规抽查与举行最美大课间展评活动相结合,促进各校阳光大课间活动常态化,达到时间充足、多彩有效的效果。

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带动学校体育工作改革。利用暑期扎实开展足球教师集中培训活动,2018年暑期举行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暑期照此模式再升级培训,到2020年,达到全市成建制中小学至少有1名体育教师参加过一次专业培训。

扎实开展“戏曲进校园”工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学校艺术工作发展。2018年暑期举行市级戏曲骨干教师第二次实践培训和县(市)、区教师初级培训。暑期照此模式再升级培训,到2020年,达到全市成建制中小学至少有1名音乐教师参加过一次戏曲专业培训。每年举行一次“戏曲进校园”成果展汇报演出。

利用我市美术教师自编的国家级教材,把美术特色做大做强。组织全市美术教师开展“工艺拼贴”“剪纸”教材研讨、推广活动,该项活动与特色校评估工作结合,到2020年全市所有中小学校通过校本课程或社团活动,均能使用我市自主创编的教材,开展拼贴和剪纸教学。

★德育教育

远景目标:基本形成“方向正确、内容完善、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育人格局。

工作思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切实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德育阵地建设、德育课程建设,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将德育内容落细、落小、落实。

重点工作:切实做好三门峡市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文明城市创建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校实施方案,建好台账,抓好落实。

突出德育工作学段目标。根据各学段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开展“九礼”养成教育,打造养成教育品牌。“九礼”内容: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家庭之礼、师生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为进一步提升班主任专业化水平,每年举行校、乡、县、市级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认真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所有任课教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育人作用,形成全员育人工作格局,每年全市评选表彰10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示范校”和20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在校内教育方面,各学校要注重各学科课堂的德育渗透,运用升国旗仪式、成人礼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典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发挥社会大课堂作用。在校外教育方面,2018年联合相关部门制定《三门峡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方案》,创建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进一步规范研学旅行。各县(市)、区每年评选命名3至5个县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相应基地须建立完善的研学旅行课程。3年内全市评选命名20个具有完善研学旅行课程的市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发挥家庭在家校共育中的重要作用。各校不断完善家校育人新机制,定期开展优秀家长学校、优秀家长评选活动。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落实德育活动课程化管理,各校规范开展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社团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德育常规活动,以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开展中小学德育综合活动课程评比工作,评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教材或者活动案例课程。2018年各校均要开发编写德育校本教材,各县(市)、区遴选出2至3个各具特色的德育校本教材,2020年全市遴选出5至6个具有推广价值的德育校本教材。

彰显地方特色丰富德育内容。在开展清明“祭英烈”、三月“学雷锋”、六一“争做好少年”、七一“童心向党”、十一“向国旗敬礼”以及“三爱三节”主题教育活动、“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圆梦蒲公英”暑期主题活动、“华人少年作文大赛”等常规活动的基础上,以红色基地和地方特色为载体,培养家国情怀,落实德育“五大内容”。

以文明校园创建促进德育工作常态开展。每年评选文明校园标兵、文明校园、文明政教处、文明教师、文明班集体、文明学生标兵、文明学生,到2020年实现各级文明校园全覆盖。依托“文明校园”创建活动,3年评选30个“书香校园”、60个“书香班级”,评选认定30个“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甘肃高中排行榜最新

时间:2024-05-17 17:0:10

全国最牛高中排名100

时间:2024-05-31 09:0:22

初中毕业3+2学校有哪些推荐

时间:2024-05-29 10:0:51

全国高中排名100强一

时间:2024-05-24 0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