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的几点体会

更新:2023-08-15 12:51:29 高考升学网

第一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一次承前启后,面向未来的盛会。全会绘制了国家“十三五“规划蓝图,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加强党的建设、深化改革、依法治国、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民生保障、对外开放等各个层面做出了全面部署,为全面推进伟大事业明确了方向目标,吹响了新的进军号角。实现“两个一百年”是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和未来的庄严承诺,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使命,需要全社会凝聚共识,齐心合力,奋勇拼搏,需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此,全会提出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应清醒地看到,推进政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事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坚实基础,没有政治生态文明,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成为一句空话。生态文明建设的衡量标准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三个”清“字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政治清明,需要在推进民主政治、依法治党上有作为,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上有创新;政府清廉,要求在勤政为民、依法监督、保障服务上有声望,在建设责任政府、廉洁政府和法治政府上有成效;干部清正,要求党员干部具备组织忠诚、坚定信念、公正无私、清正廉洁、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在秉公执法、严于律己、拒腐防变上立口碑。只有把三个”清“字真正贯彻落实到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角落,渗透到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灵魂深处,营造政治生态文明才拥有坚实可靠的保证。

  第二篇

  通览五中全会公报,令人印象最深刻是两个字:创新,一共出现了27次。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在深刻掌握国内外经济大势、洞悉经济发展阶段性与规律性之上,所做出的高瞻远瞩之举。

  自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传统依靠要素投入、需求拉动的方式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下降。要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必须为中国经济寻找新的发展动力。

  理论研究表明,在一国经济处于长周期的转换点之时,以短期均衡为目标的需求管理已不能适应需要,而需要更加重视以长期增长为目标的供给侧管理。近期我国的经济形势及其发展态势已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全会审时度势,前瞻性的提出要“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那么新需求从何而来?新供给从何而来?

  一是来自现代服务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已经历了“排浪式”的变化,现在消费的热点正转向各类服务业。文化、旅游、医疗、教育等精神性产品,正在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热点。这方面的需求目前才开启了冰山一角,未来空间无限广阔,极具想象。相形之下,我国整体经济对此的供给还很不足,这从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到处人满为患、车满为患的状况,就看得很清楚。要打开这方面的需求空间,需要在服务业放开、事业单位改革等供给侧方面,进行大量的深入改革。

  二是来自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传统产业改造,以及相应的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的生成。目前,互联网在中国已展现出令全世界为之侧目的强劲发展势头,是中国借以执第三次工业革命牛耳的抓手与最有力的支撑。当前,“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很有限,仅限于零售、金融、出租车等几个有限的方面,诸多我国有着长期优势的传统产业还没有“触网”、“上网”,另外有着巨大需求空间的各类服务业,如教育、医疗等,一旦与互联网结合,更是具有令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空间。要迎接这样一个的到来,相应的制度供给必须跟上,一方面要致力于打破影响创新与产业升级中一些陈旧的既得利益的阻挠,另一方面通过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待为传统产业托住底,为其转型升级赢得时间。

  三是来自我国区域之间巨大差距的弥合上。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一些地区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而西部一些地区才刚刚开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弥合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可释放出巨大的需求。为此,一系列促进产业转移、区域协同的制度、政策,应当尽快建立起来。

  四是来自我国城乡差距的缩小上。近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缩小城乡差别,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整体而言,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无论是以收入、生活水平而言,还是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两者之间的差距都十分巨大。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极其长期的过程,但通过逐渐供给、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与体制机制,无疑是重中之重。

  展望十三五,创新将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创新将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也将成为一切有志于成就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中国人的共同追求。一个创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第三篇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公报阐明了“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发展理念和主要举措等,勾画了国家未来五年发展的蓝图。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需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提供政治保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高举思想旗帜。全会公报阐明了“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强调了要高举的思想旗帜。十八大以来,为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及,提出了“中国梦”、“四个全面”、“新常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观点,这为新形势下的治国理政提供了指南。高举这面思想旗帜,这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行大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遵循六项原则。全会公报提出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20年贫困县全部摘帽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其渗透着强烈的人民主体地位精神。把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等基本原则,这有助于防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走“岔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国家政治治理体系和政治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全会公报不仅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一些目标要求,例如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等,而且也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这就为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将引起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从理论上看,从“矛盾发展观“到“发展是硬道理”,从“科学发展观”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新发展。

  政治方向决定前途命运。把握坚持和发展,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政治方向,这有助于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新征程中,努力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范

时间:2024-03-19 15:0:20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四篇

时间:2024-03-19 15:0:20

最新预备党员转正支部会议

时间:2024-03-19 15:0:38

党支部通过预备党员转正决

时间:2024-03-19 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