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上海自主招生 > 正文

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凸显6大变化(六)

更新:2023-08-10 23:43:36 高考升学网
。蔡宜伦认为,自主招生应该是个锦上添花的项目,“我报北大是为了挑战自己,但我也做好了它不接受我的准备,说白了还是拼实力。所以从这方面讲,自主招生放在高考后才不会喧宾夺主,正事办完了,报着尝试和挑战的心态参加考试,不仅录取几率会大一些,也不会对高考产生什么副作用”。

现在自主招生虽然进行了改革,但也会参考学生的一模成绩,不只是看拿了哪些奖。蔡宜伦说,“根据往年的情况,清华、北大会对我们学校一模成绩前35名的学生更关注些。我在学科竞赛上没拿过什么奖,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把两周后的一模考好”。另外,还会花一小部分精力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和准备报考材料上。她介绍说,每个学校报名时间和条件不同,比如北大对获奖要求高一些,清华在这方面门槛相对低一些,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试一试。目前,中央财经已于3月13日截止报名,蔡宜伦报考了金融学专业,学校要求自荐信需要手写,陈述所报专业的未来前景及报考原因等,字数在3000字以内。报考前,她对专业的学科内容,与生活、经济方面的联系做了简单的了解,写了一篇千余字的文章。虽然时间紧张,但她认为,这些准备工作是必要的。

 □老师看法

  选拔个性化重在考“干货”

北京五中高级语文教师徐淳认为,今年自主招生更加突出考生的特长和潜质,笔试难度、力度减弱,有些学校只有面试,面试难度也随之增加,高校可能会根据考生的特长,量身定制考题,看考生存了多少“干货”。这种注重原始积累考核的方式,让原来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得到抑制。

以学生自荐为主,让更多考生提供了展示平台,各学校自主招生的标准更加细化,意味着学生入校的门槛并没有降低,而区别在于初步筛选的权力由高中变为高校。徐淳认为,这对于选拔人才来说更为科学,考试的个性化要求学生在选择时更有针对性,不是盲目撒网,而需根据高校的选拔尺度和自己的特长对号入座。“比如,学校给出的尺码是XXL,考生只能穿XL的,那就别犹豫,再找下家”。在了解学校的同时,考生对自我定位也要准确。徐淳认为,这次自主招生改革让学生对自我认识和自主判断的能力提出很高要求,有过去的被选择,转变为自己做主,学生要从高中起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徐淳说,从目前学生的报名情况看,今年参与自主招生的人数大约增加10%,占到全年级的一半。

从备考策略上来说,徐淳表示,由于考试时间调整到高考后,可以减负不少,但在提交自荐申请时,有些功课仍要做到位。自主招生报名都集中在本月进行,徐淳

最新图文

上海自主招生大专院校名单2

时间:2023-08-12 08:0:30

上海自主招生学校名

时间:2023-08-15 07:0:44

上海高职单招自主招生

时间:2023-08-16 03:0:28

2019上海财经大学自主招生

时间:2023-08-11 1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