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两会专题 > 正文

2019年吉林省两会召开时间,吉林省两会什么时候召开和结束时间(三)

更新:2023-09-13 11:30:28 高考升学网
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220万亩节水增粮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了敦化市香水、蛟河市团山子等8项城市水源工程;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全部完成,省级防汛指挥系统主体完工并投入使用。

  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提升。汛期,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我省呈现旱涝并现的局面。虽然主要江河水势平稳,但个别中小河流发生超标准洪水,主汛期我省持续高温少雨,发生了有完整气象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部分地方旱情严重。受旱地区全面启动水利灌溉设施,增打应急抗旱水源井,有效利用河湖连通工程增加抗旱水源,扩大浇灌面积。全省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9亿元,浇灌受旱耕地801万亩,切实体现了水利对农业的命脉作用,有效提升了防灾减灾能力。

  农田水利建设持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改革等方面工作全面加强,困扰农村水利发展的一些问题正在逐步破解。实施了37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4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推进了2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农田水利建设资金项目完成5476处、整治渠道1546公里,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99.8万亩。冬春农田水利完成综合工程量1.29亿立方米。

  常规水利建设全面提速。完成20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34个县(市)山洪灾害防治项目。重点整治了9条重要支流,对65条中小河流的81个重点段进行了治理。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整治步伐加快,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5万亩。开展了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小水电代燃料和增效扩容改造项目建设,新增装机5.28万千瓦,完成发电17亿千瓦时。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落实。按照《吉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要求,初步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开展了省管取水户计划用水管理,实施了《吉林省用水定额》修订,启动了农田灌溉水监测。基本完成了国家水资源监控管理平台、监测点建设任务。初步完成了国家考核水功能区的水质监测站点布设。继续实施了查干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指导吉林市、长春市、白城市、延边州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新的一年,全省水利建设总体目标是:水利投入160亿元,加快十五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实现十三项改革举措,全面完成规划内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重点段治理任务,再解决90.89万农村居民和7.23万农村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90万亩,实施34个县(市)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5万亩,实现水产品产量19.5万吨,完成小水电发电16亿千瓦时。

  李国强(吉林省农委主任)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根据会议安排,我重点介绍一下省委1号文件的主要内容。

  今年省委1号文件的主题是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个文件已于2月6日对外公开发布。我在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文件出台的背景、主题和主要内容,以便大家能够比较好的理解和把握这个文件的主要精神。

  一、关于文件的起草背景和过程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谋划和设计一个具有引领性、全局性、战略性、标志性的载体,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抓手,通过先行先试、重点突破,探索路子、积累经验,争取国家支持,纳入国家战略。房俐秘书长和忠诚副省长领着我们多次研究,多方面征求意见,形成了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的总体考虑,报请省委、省政府同意后,研究细化起草工作推进方案,着手开展调研、组织专家论证、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咨询,启动起草工作。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朝鲁书记、超良省长对做好起草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研究设计一些标志性、关联性的改革举措。在房俐秘书长和忠诚副省长直接领导下,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先后数易其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后,又把中央和省委的会议精神体现到文件中。文件起草过程中,先后两次征求中省直有关部门、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意见,向国家有关部门、有关研究机构和专家咨询论证,并请省政府法制办进行合法性审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印发后,又对文件作了进一步修改,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充分体现到文件中,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经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后,作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实施意见,以省委一号文件印发。

  二、关于文件的主题

  今年省委1号文件的主题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围绕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统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验,探索推进标志性、关联性改革举措,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稳定增效、农民稳定增收、农村稳定和谐,更好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为加快吉林全面振兴、富民强省做出新的贡献。

  三、关于文件的主要内容

  这个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十个方面48条。一是总体要求。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指导思想前面我已经介绍了。基本原则主要是统筹协调,有序推开;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农民主体、形成合力。主要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力争到2020年,吉林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机制基本形成,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二是稳步推进农村经营制度创新。主要是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开展“三权分置并行”试点,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三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主要是转变粮食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格局,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创新畜牧业发展机制,建立完善品牌培育机制,建立完善农业对外合作机制。四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机制。主要是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现代种业发展机制。五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是创新农机化服务机制,建立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推进气象现代化,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六是建立完善生态治理机制。主要是推进水利建管体制改革,深化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林业转型发展机制,完善耕地质量保护机制,推进生态移民试点。七是推动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主要是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农村资本市场建设,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八是探索构建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机制。主要是建立健全规划引领机制,创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机制,完善农村人口城镇化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九是深化县域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深化扩权强县改革,创新财政支持县域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十是保障措施。主要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法治保障,完善支持政策,加强督查考评。

  这个重要文件,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将按照省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全国两会关于高考提

时间:2024-04-15 03:0:26

全国两会提案热点养

时间:2024-04-15 03:0:53

全国两会十大热点提

时间:2023-09-18 20:0:01

全国两会关于民生问

时间:2023-09-21 1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