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两会专题 > 正文

两会关于制造业发展热点解读,2019年全国两会关于制造业发展提案(二)

更新:2023-09-21 13:07:58 高考升学网
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难题。”

  杨敏德认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转型时期,制造业面临一个全球化的机遇。他建议对我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情况进行总体研究,特别是与这些国家比较,我们到底有哪些优势、劣势,要提出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制造业虽然遇到一定困难,但一些委员仍认为,巩固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决不能动摇。尤其是作为我国出口产品的重要源泉,作为我国“外需”的重要基础,它对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外需比重会有上升的趋势。比如1993年,德国的外需占比为18.2%,2008年上扬到33.5%。1970年,美国的外需占比为5.7%,2008年上升到12.7%。日本外需占比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为8.4%,到2008年也上升到13.6%。

  “外需对于制造业大国和制造业强国来说,具有不可逆的趋势,所以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强化我国的制造业,不断提高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都非常重要。”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府参事室主任宋林飞强调。

  产业升级迫在眉睫

  在一些政协委员看来,产业升级对于国家的经济结构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现在对于中国尤其迫切。

  全国政协委员李德水认为,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制造业世界大国,下一步应着重在如何做强上下功夫。“在这方面我希望我国有关部门加大引导力度,避免盲目求大、拉郎配情况的出现。”

  目前以出口为主的“中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为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技术产品加工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序都在国外,或者被外商直接掌握。出口加工贸易增值率低,从事出口加工贸易的制造业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只能分享微薄的利润,大部分附加值被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品牌、设计、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外商占有。“因此占据中国制造业很重要部分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应从简单加工向技术研发与自主品牌升级转变,提高抗风险能力,在产业升级中保生存并寻找扩张机会。”宋林飞说。

  多年从事服装制造业的金建华委员则建议:关于发展制造业,从比较细的方面来说,当前要从两方面解决。首先解决观念问题,现在招工很难,实际问题是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没有得到更好的尊重,这导致他们都不愿意在提高技术能力上下功夫,青年人都不愿意当技术工人,“上海能量体裁衣的全能型师傅很难找到,更没有国际级裁缝师。”其次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能力不足。因此,要想做大做强中国的制造业,必须加大对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全国两会关于高考提

时间:2024-04-15 03:0:26

全国两会提案热点养

时间:2024-04-15 03:0:53

全国两会十大热点提

时间:2023-09-18 20:0:01

全国两会关于民生问

时间:2023-09-21 1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