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节日习俗 > 正文

6月安全生产月宣传资料集锦

更新:2023-08-10 02:57:28 高考升学网

安全对于铁路就需要日日防,时刻防,分秒防!

  1984年11月26日,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安全月领导小组《关于今年安全周活动的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决定成立常设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就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意见。1985年4月26日,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安全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今后不再搞“全国安全月”了,但各地区、各部门必须针对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安全生产活动。 “全国安全月”从1980年一直持续到1984年。在历经5次“全国安全月”活动期间,我国着重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安全意识深入人心。1991年安全就是效益和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安全生产周 从1991年开始,全国安委会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周”活动。1991是“八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我国开展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一年。为了保证“八五”计划的顺利实施,给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6月17日至23日,全国安委会首次开展了以“安全就是效益和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周”活动。

  【安全管理定律】

  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系统管理的一部分,创造性地运用管理定律完善安全工作理念,可降低管理纰漏给安全工作带来的各类风险,进而有效地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次数,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绩效。

  一、帕累托定律

  帕累托定律又称80/20法则,其原理是在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衡的关系,往往是关键的少数决定着事件发展态势。在安全工作中,企业应辨识和评价危险源,按ABC法分类控制,来匹配相应的安全投入;强化班组长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每层级按80/20原则来进行重点管理与控制;对易发生事故的20%人群进行重点管理,规范其作业行为,提高其安全素质;对少数设备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进行重点治理,以提高整体设备与环境的运行状态;充分发挥管理的能动性,运用统计规律找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来改善整体安全工作状态;在考核时应本着80/20法则来配置责权利的关系;控制关键的少数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能。

  二、酒与污水定律

  酒与污水定律是指一杯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若把一标污水倒进一桶酒中,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在企业安全工作中,往往存在极少数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人员,这部分人员会起到连锁性的示范效应,进而直接影响到其它人员的作业行为,弱化了安全管理方案和措施的有效落实,具有很大的破坏力;对这部分人员实行亮牌警告制(亮黄牌或亮红牌)若效果仍然不明显便应及时将其解雇;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在各层面的执行能力;同时,企业各层级管理者应注重自身的素质培养,为员工做正面的示范作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木桶定律

  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由此演绎出弱项管理的概念,在安全管理工作也应实施弱项管理,识别影响安全工作的主要原因或薄弱环节,集中优势资源加以改进,对企业发生的事故案例进行剖析,举一反三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同时,应对间接事故安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与整改;当然,在改进的过程中又会出现新的短板或弱项,对此应本着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来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良好态势。

  四、蝴蝶效应定律

  蝴蝶效应定律是指微小的起因加之相应因素的相互作用,极易产成巨大的和复杂的现象,也就是说一个微小的事件容易连锁造成极大的事故。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企业应注重细节管理,建立健全动态跟踪与考核管理体系,在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基础上真正务实地做到防微杜渐,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将危险源控制在能量受控状态;安全工作无小事,有时一次人身伤亡事故在进行原因分析时,往往是由于一时的疏漏造成的事故,企业应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管理应该小题大做的管理理念,从抓细节入手进而以点带面来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五、热炉定律

  热炉定律是指当人要用手去碰烧热的火炉时,就会受到"烫"的处罚;每个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都有相应的规程和规章制度,任何人触犯了这些条款都应受到相应的惩戒和处罚。企业首先应完善安全管理方面的有关文件,其次本着做所写的原则严格予以实施,再次应对实施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价,热炉定律应先警告后立即处罚,制度条款面前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的原则来保证员工现场作业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而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由来和内涵】

  2002年7月1日发布的《安全生产法》第3条:“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人们经过无数伤亡事故的血泪教训,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与时俱进总结出来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所有企业都应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可是,有些单位偏要别出心裁,另树“杏黄旗”,提出五花八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比如“安全第一、质量第二、××第三”,“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等,所以有必要搞清楚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的由来和内涵。

  早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毛主席在劳动部的工作报告上明确批示:“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那是错误的。”根据这一批示,1952年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会议提出了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也就是说,针对当时在工业生产中实施增产节约的时候有人错误地“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即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而制定“劳动保护的方针”??“安全生产”,强调的是生产与安全的统一,要安全地生产。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口号,这在当时是进步;但是,其根本目的是生产,安全仅仅是手段;“目的”与“手段”相比,当然是“目的”第一,“手段”第二。所以,当时实质的指导思想是生产第一、安全其次。这在当时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是可以理解的。如此一来,违章冒险作业、盲目蛮干现象时有发生,产生了不少“事故英雄”。

  “大跃进”期间,片面追求产量、速度,忽视甚至排斥安全工作的错误造成伤亡事故高峰。1963年3月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开宗明义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以保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促进生产。”可见,当时就应该提“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了。但是,由于思想界极左思潮的影响,对“安全为了生产”这一提法,没有人提出非议,许多单位至今仍然“情有独钟”。发生“7.17”特大透水事故又隐瞒不报的广西南丹矿,有一幅醒目的大标语:“安全为了生产”,依笔者所见,它就是该矿必然发生特大事故的“理论根据”。

  实际工作中,当生产与安全对立时,一句“安全为了生产”,就把安全置之脑后了,能不出事?在错误思想指导下,一些违章蛮干工伤者成了歌颂对象,“工伤光荣”。

  十年动乱期间,安全生产工作遭到严重破坏,伤亡事故再次大幅度上升,形成建国以来第二个事故高峰。

  1978年10月,《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指出: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搞好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

  1980年8月,国务院作出决定严肃处理“渤海二号”翻沉事故,指出“安全生产是全国一切经济部门和生产企业的头等大事。”

  1981年3月,国家经委、劳动总局等9个部门《关于开展安全活动的通知》中提出:“进一步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同时要求“预防为主”。

  1983年4月20日,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中提出“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1983年5月18日,在国发85号文《国务院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报告的通知》中提出:“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搞好安全生产,是经济管理、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的本职工作,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到了1987年,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会议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此后的表述一般为:在安全生产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1990年以来,政府文件或权威文章都说: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2002年7月1日发布的《安全生产法》表述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这种提法,是广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者与时俱进,艰难探索的成果,十分精练,十分科学,具有十分深刻的内涵;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体现了的优越性;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正确地阐明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预防和事故处理的关系;符合“三个代表”的思想。

  “安全第一”指安全(生产)是一切经济部门和企业的头等大事,是企业领导的第一职责。在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时,坚持安全第一、生产其次,生产必须安全,抓生产必须首先抓安全;当安全与生产对立时,生产必须服从安全,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进行生产。

  “质量第一”与“安全第一”是完全统一的,它们分别是两个范畴的第一。“质量第一”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是讲质量与数量的相对关系。质量之于数量犹如正负号之于数目字,必须质量第一,绝不可“质量第二”。高素质的人,高质量的工作,高质量的设施,必定能保证安全,怎么能把质量与安全对立起来、分出个先后呢?

  “预防为主”是指“事故处理”与“事故预防”之间的关系,要把主要心思和精力用在落实预防措施上,未雨绸缪比“亡羊补牢”更重要;防范胜于救灾。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苏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1-27 10:0:12

常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1-27 10:0:44

徐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1-27 10:0:55

无锡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1-27 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