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节日习俗 > 正文

福建春节习俗,福建春节过年习俗总结大全(四)

更新:2023-08-10 06:07:56 高考升学网

初三,兴起民间游艺活动,龙岩城乡表演采茶灯、舞狮。客家盛行舞狮、船灯、龙灯、鼓吹、闹锣鼓和民间艺人的“打新年鼓”。家家户户、机关单位以鞭炮相迎,观赏表演,再以红包、鞭炮欢送。这一天,客家人将过年敬神敬祖宗的“岁饭”煮吃掉。是日又称“送穷日”,即把家里垃圾看成“穷鬼”清扫出门。家人不愿出门,也不欢迎宾客。

初五,龙岩、漳平称“初五隔开”,客家称“开小正”。开始“祈神”,祈求全年平安发达,烧去悬挂在大门的帘纸,上杭城厢从初五至初十,择日全家团聚饮宴,各食一盘红蛋,以吉利话互勉。是日,可以挑尿捅,做小农活。有些地方开始传统的迎神活动。连城流传民谚有“初一祖、初二郎、初三初四野婿郎(指初三初四拜年迟了),初五初六,有酒无肉(指为时更迟)”之说。事实上人们游乐时间常常至正月中旬。客家俗语云:“有吃无吃,聊(玩)到正月二十”。

客家美食迎游客,客家米酒醉游人

客家人热情好客,在春节招待客人当然少不了美食与美酒。在客家“过大年”的游客朋友们将一饱口福,品尝各种客家菜肴与客家小吃,如连城的“涮九品”、“白鹜鸭汤”,长汀的“烧大块“、“河田白斩鸡”,永定牛系列等等。客家米酒醇厚为底,清香扑鼻,甜腻入口,让人心醉肚明,在此过春节的朋友,不妨像客家人一样,喝喝米酒,行酒令猜酒拳,把一年的辛劳忘得干干净净。

莆田春节习俗

“做大岁”和“白额春联”福建莆田特有的过新年风俗

莆田市辖的莆田和仙游两县,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都同属于兴化这一军、路、府,因此习惯上只称兴化。兴化人家俗例,从农历新年正月初一早开始,亲友登门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说些吉利话儿,这种习俗全中国都一样。但在兴化,至今还沿袭"做大岁"、贴"白额春联"的习俗——

"做大岁"

明嘉靖41年11月间,倭寇进犯兴化,杀戮掠夺,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尸骸遍地,惨不忍睹。

农历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难的人陆续回来,悲喜交集,既为幸存者庆幸,又为死者悲伤。此时亲友之间急先互相探望,然后擦干眼泪,重过春节,补做大岁,庆贺光复。

因家家都没过大年节,便决定在初四夜补过。以后为了纪念那段惨痛的历史,民间相约以除夕为小年夜,正月初四为"大年夜",亦称"做大岁"(仙游则是在初五"做大岁")。并以正月初二为"探亡日",这一天互不登门,以示对死难亲人的哀悼。

后来因感到春节期间互不登门,终究不便,就变通为初一日如已到亲友家拜年过,初二日就不必忌讳了。

"白额春联"

全国各地春联均为一色满红,唯独兴化春联有一段两寸长的白色联头,红白相间,格外醒目。

相传清兵入关后,实行高压政策,滥杀无辜,不少人家因办丧事贴了白联。时值春节,清廷又强令家家户户贴红联,以饰"国泰民安"。有人在贴红联时,有意让门上的白联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余哀。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额春联"习俗,流传至今。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苏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1-27 10:0:12

常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1-27 10:0:44

徐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1-27 10:0:55

无锡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1-27 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