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节日习俗 > 正文

陕西春节习俗,陕西春节过年习俗总结大全(四)

更新:2023-08-14 21:47:27 高考升学网

此外,各地在除夕还有一些习俗和禁忌。关中兴平一带有"爬门坎"的习俗。"矮个要想超房檐,除夕夜晚爬门坎。"说的是大年三十晚上,矮个子娃娃,要从门坎底下爬过。爬时门里门外各站一个大人,一人撤头,一人撤足,小孩不许说话。外面人问:"撤长了没有?"里面人答:"撤长了。"然后让小孩从门坎底下爬过。爬过门坎后,小孩还要走向门外的椿树,手摇椿树,边摇边喊:"椿树椿树你甭长,我长高了你再长。"这样来年就会长高许多。这显然是一种古老巫术的遗留。蒲城等地有"吃忍柿"的习俗。大年三十守夜,一家人特意要分吃冬藏的柿子,名日"吃忍柿"。"忍柿"谐"忍事",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要相互忍让,和和睦睦地过日子。陕南一些方吃团年饭不能泡汤,据说泡汤第二年要垮田。除夕守岁时,要把刀、秤藏起来,以免第二天看见,因为大年初一看见刀就要犯"口舌",爱和人吵架:见了秤第二年就经常见蛇。三十忌破败,要说吉利话。小孩要是打碎一个碗,大人赶快说:"啊,岁岁平安!岁岁平安!"("碎"与"岁"谐音)谁的衣物烧着了,其他人赶忙说:"烧发!烧发!越烧越发!"(发财)接饮水叫"接银水"。守岁不能睡,万一要睡,不能说睡觉,要说"挖窖"(即挖金银窖)。关中人年三十不准说"坏"、"破",不准骂人生气打坏东西。饺子煮烂子,要说饺子"笑了"等等。

大年初一为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人们黎明即起,敬神、祭祖,开门放炮,吃饺子或臊子面,这顿饭吃得特别早,饺子中有一两个提前包上铜钱、银币、硬币,谁吃上了它,表示谁的福份大。关中有的县区,要请刚过门的新媳妇到各家吃饭。据说新媳会给人带来好运。穿着花花绿绿的孩子,争着拉新媳妇到自己家里吃饭。有时每家去只吃一个,有时只吃半个,因家数太多,就这最后也只能去转一下。午饭时已分家出去的孩子,要请父母吃饭,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同时也有同族中晚辈邀请长辈吃饭的。吃罢早饭,先向家中老人拜年,然后走出家门向户族拜年,再向乡党友好拜年。一般不出村。陕北神木、府谷一带还有"打醋坛"的讲究。所谓"打醋坛",就是把烧红的火炭放进醋里一激,用冒起的蒸气薰屋子。醋坛神据说是姜子牙的封号,统管天地三界一切鬼神,比玉帝、阎王还大。所有凶神恶煞,一闻见醋味都敬而远之。所以就留下打醋坛驱妖邪的作法。人们不仅过春节打,平时有个七灾八难的也打。其实,醋味确一定杀菌消毒作用,防治感冒有奇效,对于预防疾病倒是不无好处。春节放炮也有讲究,不像小孩子到处乱放。在阳坡露天放的是五色花炮,表示五谷丰登。有的把麻雷炮(二踢脚)按东西南北中五方排列,从东开始,依次燃放,叫"五方吉利炮"。哪方的炮声最响,起得最高,说明哪方通顺、吉利,今年就向哪方走。

正月初二到初四

从正月初二到初四,相互串亲走友拜年。先是女婿拜丈人,外甥走舅家,然后大体以亲,疏为序,亲朋之间相互拜年。过去是步行、骑牲口、坐马车、牛车。现在是自行车、三轮车、拖拉机、汽车与行人相竞赛。"笼笼来,笼笼去,,已变为"提包、皮包来回飞"了。拜年要拿规定性的礼物。城市人一般拿糕点、烟酒、水果:农村除点心、罐头之外,还要带包子、礼馍。一般性拜年,只拿点心或包子就行了,"走条''的已亲必须带礼馍。如果外甥走舅家忘记或未带礼馍(或带了礼馍而舅家未留礼馍),就表示终断以后来往,舅家也不给回礼,也不给追节送灯了,第二年,外甥也自然不再去拜年了。这是无声地终断亲戚"走条"的重要标志。拜年期间要盛情待客,待客饮食因地而异,待新女婿则最为隆重。韩城、合阳讲究吃过年馄饨,乾县、礼泉一带兴吃烙面,岐山、宝鸡、风翔一带吃酸辣香的臊子面。陕南以酒菜、米饭为主,陕北多吃绘菜、麻花、油糕。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苏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1-27 10:0:12

常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1-27 10:0:44

徐州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1-27 10:0:55

无锡过年有什么风俗传统活

时间:2024-01-27 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