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规章制度 > 正文

呼和浩特养犬管理条例最新最新版

更新:2024-01-10 14:41:46 高考升学网

为规范城市养犬行为,维护犬只饲养人的合法权利,督促犬只饲养人履行相关义务,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以下是最新呼和浩特养犬管理条例,仅供参考。

呼和浩特养犬管理条例最新最新版

一、呼和浩特养犬管理条例最新

2024年呼和浩特养犬管理条例暂未公布,以下是最新呼和浩特养犬管理条例,仅供参考。

第一条 为加强养犬管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创造文明、安全、卫生的人居环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本市各区及开发区为重点养犬管理区,各旗县为一般养犬管理区。

重点养犬管理区内的农村地区,经区人民政府决定,可以按照一般养犬管理区进行管理。一般养犬管理区内的城镇和人口聚集的特殊区域,经旗县人民政府决定,可以按照重点养犬管理区进行管理。

第四条 本市养犬管理实行政府部门执法,基层组织参与管理,社会公众监督,养犬人自律的原则。

第五条 本规定由市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公安行政管理部门是养犬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具体负责养犬登记和年检,查处无证养大等行为,处理因养犬引发的案件。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犬类的防疫工作及核发动物健康证明。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犬类经营活动监督管理,负责对无照售犬行为的查处。

市容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街面流动售犬行为和因养犬而破坏市容环境卫生行为的查处,协助公安机关查处违法携犬外出等行为。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养犬管理的宣传。

第六条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基层组织应当协助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做好养犬管理工作。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可以召集居民会议、村民会议、业主会议,就本居住地区有关养犬管理事项制定公约,并组织监督实施。

第七条 市公安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犬类留检所,负责收容处理无主犬、被没收的犬。

犬类留检所收容的犬,自收容之日起5日内可以被认领、领养;对无人认领、领养的,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处理;对患有狂犬病和其它严重传染疾病的犬立即捕杀,并对犬尸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八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医院、幼儿园和学校的教学区、学生宿舍区不得养犬。

第九条 重点养犬管理区内,每户只准养一只犬,不得饲养烈性犬、大型犬。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饲养军犬、警犬、护卫犬、科研医疗实验用犬、表演道具犬,须经市公安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烈性犬、大型犬的品种与体高标准,由市公安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并公布。

第十条 个人养犬,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备有效身份证件;

(二)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有固定住所。

第十一条 本市实行养犬登记、年检制度,未经登记、年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养犬。

单位和个人在养犬登记前,应当携犬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者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动物诊疗机构对犬进行健康检查,注射预防狂犬病疫苗,领取动物健康证明。

个人申领养犬登记证和犬牌,应当持本人身份证件、经常居住地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动物健康合格证到当地公安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单位申领养犬登记证和犬牌,应当持单位证明、动物健康合格证到当地公安行政管理部门办理。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公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场予以办理。

养犬登记证实行一犬一证,每年年检一次。年检时,养犬人应当出示有效的养犬登记证和动物健康合格证。

第十二条 养犬人在办理登记或者年检时,应当交纳管理服务费。重点养犬管理区内,个人养犬每只犬第一年为300元,以后每年为100元;单位养犬每只犬第一年为1000元,以后每年为500元。

一般养犬管理区内的收费标准,由镇县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养犬管理服务费用于养犬管理和服务,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

第十三条 养犬人住所地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持养犬登记证到新居住地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养犬人将犬转让给他人的,受让人应当在30日内到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养犬登记证丢失的,养犬人应当自丢失之日起30日内,到原登记机关申请补发。

犬死亡、失踪的,养犬人应当到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未办理注销手续的,不得再养犬。

第十四条 从事犬类养殖、销售,举办犬展览,开办动物诊疗机构等犬类经营活动,应当经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并向公安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重点养犬管理区内不得从事犬类养殖、举办犬展览。

第十五条 养犬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携犬进入广场、公园、市场、商店、饭店、学校、托幼园所、医院、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游乐场、候车室、浴池等公共场所;

(二)不得携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犬乘坐出租汽车的,出租车司机可以拒载;

(三)携犬出户时,对犬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并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重点养犬管理区内,遛犬出户避开主要街道和上下班人流高峰;

(四)对烈性犬、大型犬实行拴养或者圈养,不得出户遛犬。因登记、年检、免疫、诊疗等出户的,将犬装入犬笼或者为犬戴嘴套、束犬链,由成年人牵领;

(五)所携犬在户外排泄粪便的,立即予以清除;

(六)养犬不得噪声扰民,不得惊吓他人,不得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

(七)不得斗犬、弃犬。

第十六条 对伤人犬或者疑似患有狂犬病的犬,养犬人应当及时将其送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检疫;对确认患有狂犬病的犬,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当依法采取扑杀等防治措施。

发现狂犬病等疫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向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市和旗县区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应当根据疫情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并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对确认患有狂犬病的犬,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捕杀。

第十七条 犬伤害他人,养犬人应当立即将伤者送至医疗卫生机构诊治,并支付医疗费用。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第八条、第九条第一款,违法养犬的,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其犬,并对单位处以3000元罚款,对个人处以1000元罚款。

第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一条第一款,未经登记、年检养犬的,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没收其犬,并对单位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以3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逾期未办理养犬变更登记的或者丢失养犬登记证逾期不补办的,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以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违法从事犬类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对街面流动售犬的,由市容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携犬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携犬出户的,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予以警告,并对单位处以500元罚款,对个人处以2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其犬,吊销养犬登记证;

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第三项、第五项,携犬人对犬在户外排泄粪便不立即清除的,由市容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50元罚款。

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第六项、第七项的,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处以100元罚款。

第二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批评、劝阻,有权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第二十四条 负有养犬管理职责的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本规定条件的养犬人不予办理养犬登记、年检或者故意拖延的;

(二)对不符合本规定条件的养犬人办理养犬登记、年检的;

(三)有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6月29日呼和浩特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并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呼和浩特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同时废止。

规定的说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呼和浩特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呼和浩特市养犬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我受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的委托,现就条例作如下说明:

一、修订的必要性

1995年6月29日,呼和浩特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呼和浩特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经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后施行。1997年,法规进行了一次修正。该法规的公布实施,为我市规范养犬活动、治理犬害提供了法制保障,并收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几年来,经过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狂犬病传播、破坏环境卫生、养犬扰民等社会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法规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反映最突出的是收费标准高和登记率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制定该法规的主要目的是如何使群众不养犬、少养犬,其指导思想是“严格限制、严格管理、禁限结合”,体现在管理方式上,就是采取“堵”的办法,提高收费门槛,让群众望而却步、知难而退。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力度跟不上,预期的效果不仅没达到,反而造成了大量无证犬泛滥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有各类犬1万余只,而登记率却不足10%。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养犬管理工作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怎样限制养犬的问题,而成为怎样规范养犬的问题。有鉴于此,法规有必要适应新的矛盾,转变立法理念,再次进行修改,以引导群众依法养犬、科学养犬,共同创造文明、安全、卫生、和谐的人居环境。

二、修订的过程和主要依据

2004年10月27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对《呼和浩特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修订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常委会派出立法考察组会同市政府法制办、公安局赴北京、杭州、贵阳等地针对不同的养犬管理模式进行了学习。同时,法工委将草案印发旗县区人大常委会、市属有关单位以及常委会法律咨询顾问,并全文登载《呼和浩特日报》,广泛征求意见。为了深入了解我市养犬管理的基本情况,合理设定收费、遛犬时间等规定,常委会分管副主任带领法制委、内司委、法工委组成调研组,在市四区充分听取了执法部门、居民基层组织和养犬户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法制委会同法工委根据收集到的各方面意见,多次召开座谈会,邀请市人大内司委、市政府法制办、公安局对修订草案进行了反复研究和修改。2月24日,法制委召开全体会议,对修订草案进行了统一审议,形成了修订草案修改稿,于2005年3月2日提交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条例共二十五条,现将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关于法规的名称

根据立法理念和管理思路的转变,规定的名称由《呼和浩特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变更为《呼和浩特市养犬管理规定》,规定的管理原则及“重点限养区”、“一般限养区”等有关表述也作了相应修改。

(二)关于养犬管理体制

养犬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为取得实效,必须强化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在坚持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规定建立养犬管理协调工作机制,充分整合和发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同时,为了加强对街面流动售犬行为和因养犬破坏环境卫生行为的查处,规定将市容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也补充了进来。

养犬管理工作的群众性较强、工作量较大,做好养犬管理工作,单靠行政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形成政府部门执法、基层组织参与管理、社会公众监督、养犬人自律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机制。因此,规定对管理原则作了相应修改,并赋予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制定养犬管理公约,审查养犬人条件,自主监督管理本区域养犬行为的权力。

(三)关于养犬收费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综合研究,从我市管理工作的需要和大多数群众的承受能力出发,规定将重点养犬管理区内,每只犬的收费标准由原来第一年的3000元分别降低为个人300元、单位1000元,以后每年的收费标准由2000元分别降低为个人100元、单位500元,以降低门槛,鼓励养犬人积极参加登记年检,主动纳入依法管理。为了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规定对鳏寡老人养犬或者养绝育犬的和盲人养导盲犬、肢体重残人养扶助犬的收费,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予以了减免。

(四)关于遛犬出户时间

原规定的遛犬出户时间为“22时至次日6时”,部分群众反映,我市气候差异较大,冬季在这个时间遛犬很不方便,并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遛犬习惯,这一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经过认真研究,规定对遛犬出户时间不具体确定,只要求其“避开主要街道和上下班人流高峰”。

(五)关于设立犬类留检所

有关管理部门反映,在以往的工作中,对没收犬、无主犬的收容、处理是个难题。考虑到这一实际问题,规定借鉴北京等地的管理经验,设立专门的犬类收容机构--犬类留检所,具体负责处理没收犬、无主犬。

(六)关于罚款的设定

根据我市养犬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本着可操作的原则,规定将罚款作了调整,将对个人最高处罚额由5000元降低为1000元,对单位最高处罚额由1万元降低为3000元,并视不同情节设定了相应幅度。

以上说明,连同规定,请一并予以审议。

审查情况的报告

主任会议:

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于5月24日分组审议了《呼和浩特市养犬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呼和浩特市养犬管理规定,经过修订,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更加成熟。组成人员同意内务司法委员会的审查意见,同时对规定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内务司法委员会会同呼和浩特市人大法制委,根据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提出了规定修改稿。现将审查修改内容报告如下:

一、根据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第五条修改为:“本规定由市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公安行政管理部门是养犬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具体负责养犬登记和年检,查处无证养犬等行为,处理因养犬引发的案件。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犬类的防疫工作;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具体实施犬类的检疫免疫工作并核发动物健康证明。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犬类经营活动监督管理,负责对无照售犬行为的查处。

市容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街面流动售犬行为和因养犬而破坏市容环境卫生行为的查处,协助公安机关查处违法携犬外出等行为。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养犬管理的宣传。”

二、根据审议意见,规定第七条第二款修改为:“犬类留检所收容的犬,自收容之日起5日内可以被认领、领养;对无人认领、领养的,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处理;对患有狂犬病和其它严重传染疾病的犬立即捕杀,并对犬尸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根据审议意见,规定第九条修改为:“重点养犬管理区内,每户只准养一只犬,不得饲养烈性犬、大型犬。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饲养军犬、警犬、护卫犬、科研医疗实验用犬、表演道具犬,须经市公安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四、根据审议意见,规定第十一条第二款修改为:“单位和个人在养犬登记前,应当携犬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所属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者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动物诊疗机构对犬进行健康检查,注射预防狂犬病疫苗,领取动物健康证明。

五、根据审议意见,删去规定第十二条第三款。

六、根据审议意见,规定第十五条第(一)项增加了“广场、公园、托幼园所”的内容。第(二)项修改为:“不得携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犬乘坐出租车的,出租车司机可以拒载;”第(六)项修改为:“养犬不得噪声扰民,不得惊吓他人,不得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

七、根据审议意见,规定第十六条第二款修改为:“发现狂犬病等疫病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向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市和旗县区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应当根据疫情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并采取紧急预防措施;对确认患有狂犬病的犬,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捕杀。”

八、根据审议意见,规定第二十一条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违法从事犬类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对街面流动售犬的,由市容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理。”

九、根据审议意见,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修改为:“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第(三)项、第(五)项携犬人对犬在户外排泄粪便不立即清除的,由市容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50元罚款。”增加一款为第三款“违反本规定第(六)项、第(七)项的,由公安行政管理部门处以100元罚款。”

十、根据审议意见,删去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二)项;增加“对不符合本规定条件的养犬人办理养犬登记、年检的;”内容,作为第(二)项。

十一、根据审议意见,规定第二十五条,修改为:“本规定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1997年6月29日呼和浩特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并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呼和浩特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同时废止。”

十二、在审议中,组成人员对养犬管理工作提出宽严相反的意见,有的委员认为管理要严、罚款要重,空间要小;有的委员则认为宽松一些为好。鉴于这种情况,经过研究对规定有些条款没有修改,比如遛犬时间未作具体限定。

此外,根据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对规定的有些文字表述也作了相应修改。

二、小狗咬人要赔偿哪些费用

1、被狗咬伤后,双方可协商处理,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也可以通过派出所或当地村委、居委进行调解。

2、可获得的赔偿主要有: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注射狂犬病疫苗的费用、营养费,及可能的住院伙食补助费和护理费等。

3、如果构成伤残的,还可以要求赔偿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

三、治安处罚法对狗咬人如何处理

如果饲养人驱使动物咬人,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给予相应治安处罚。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或者放任动物恐吓他人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规定处罚。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狗狗咬人的事件,一般来说可以由双方自行协商如何处理,一般是由狗狗的主人来进行承担赔偿的责任,但如果双方产生了纠纷,对方报警的话,有可能会被治安管理上的处罚。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达州养犬管理条例最新

时间:2024-01-22 14:0:53

广安养犬管理条例最新

时间:2024-01-22 14:0:55

宜宾养犬管理条例最新

时间:2024-01-22 14:0:04

南充养犬管理条例最新

时间:2024-01-22 1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