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志愿填报 > 正文

高考志愿填报避坑指南 如何避坑

更新:2023-10-18 14:25:55 高考升学网

高考志愿填报是每个高考生都要面对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你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也影响着你的人生选择。因此,填报志愿时要慎重考虑,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和误区,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后悔。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填报志愿的避坑指南,帮助你做出更合理和更满意的决定。

高考志愿填报避坑指南 如何避坑

一、高考志愿填报避坑指南

避坑一:不要盲目跟风

填报志愿时,很多人会受到身边人的影响,比如家长、老师、同学、亲戚等,他们可能会给你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甚至会给你施加压力,让你选择他们认为好的学校或专业。但是,你要明白,这些人并不是你,他们对你的了解有限,他们的想法也可能与你不同。因此,你不能盲目地听从他们的话,而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目标等因素来决定自己的志愿。当然,这并不是说你要完全忽视他们的意见,而是要理性地分析和判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做出符合自己心意的选择。

避坑二:不要过分追求名校

填报志愿时,很多人会把名校作为首选,认为名校就是最好的学校,就能保证自己的未来。但是,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首先,名校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学校,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也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你要考虑自己是否能够适应和融入名校的环境和氛围,是否能够承受名校的竞争和压力,是否能够在名校找到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专业和方向。其次,名校并不是保证成功的唯一条件,很多成功人士并不是名校毕业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创新取得了成就。反之,很多名校毕业生也并不一定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和生活。因此,你不能过分追求名校,而要看重学校是否适合自己。

避坑三:不要轻视专业选择

填报志愿时,很多人会把专业选择放在第二位或第三位,认为只要进了好学校就行了,专业可以随便选或者以后再换。但是,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专业选择是影响你未来发展方向和职业规划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选错了专业,可能会导致你在学习上感到困难和厌烦,在就业上遇到障碍和挫折,在生活上失去热情和动力。因此,在填报志愿时,你要认真考虑自己的专业兴趣和优势,了解不同专业的内容和要求,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和适合的专业,而不要随意或盲目地填写。

避坑四:不要忽略志愿顺序

填报志愿时,很多人会认为只要填写了自己想去的学校和专业就行了,不用在意志愿的顺序。但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志愿的顺序是影响你录取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你不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来排列志愿,可能会导致你失去一些更好的机会,或者被录取到自己不满意的学校或专业。因此,在填报志愿时,你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和排名,以及各个学校和专业的录取情况,合理地安排志愿的顺序,把自己最想去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前面,把自己可以接受的学校和专业放在后面,避免出现空档或落榜的情况。

避坑五:不要轻易放弃调剂

填报志愿时,很多人会拒绝参加调剂,认为调剂就是退而求其次,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但是,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调剂是高考录取制度中的一种补充机制,它旨在帮助那些没有被录取到自己志愿的考生找到一个合适的学校和专业,也为那些有余额的学校和专业提供了一些优秀的考生。因此,在填报志愿时,你不要轻易放弃调剂的机会,而要保持一个开放和积极的态度,了解调剂的流程和规则,选择一些符合自己条件和期望的调剂目标,也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总之,在填报志愿时,你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以自己为主,不要盲目跟风;

以适合为先,不要过分追求名校;

以兴趣为本,不要轻视专业选择;

以实际为准,不要忽略志愿顺序;

以机会为重,不要轻易放弃调剂。

二、专业调剂的坑

当前全国大部分省份均实行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按“位次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平行志愿有一个主要特点:一次投档。平行志愿虽然极大地提高了考生被录取的概率,但也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考生的志愿填报不合理,档案虽然投出,但因种种原因而没有被大学录取,导致退档现象发生,这就是“上线落榜”,考生就只能参加本批次志愿征集或进入下一个批次的录取,这就是风险所在。通过大量的宣传,考生知道了要避免退档的风险,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配。确实,服从专业调配对于绝大多数考生的志愿都相当于上了一道保险,但这道保险并不是万无一失,实际上,有很多考生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很纠结是否选择服从专业调配,总是担心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某校考生小张高考分数不高,刚过二本线十多分。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因为分数不高,他的目标就是力争被大学录取。在每一个院校志愿后面,都选择了服从专业调配,以增加录取的机会。后来,小张顺利被一所大学录取了,可是那个专业却是该校收费最贵的,每年高达4万,连同生活费,一年差不多要6万多,这对于部分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难以承受的费用。但是每一名考生只能被录取一次,当年是不可能有其他办法了。其实,小张志愿后面还有3所大学,他都能被录取,因为实在不能接受那过于高昂的费用,小张只有选择复读。

对策:小张的教训告诉我们,专业调剂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提高被录取的概率。对于在专业方面并没有特别要求的考生来说,这确实是多一道保险;如果在专业方面有强烈要求的考生,那就需要在志愿填报的时候慎之又慎。为了避免出现被调剂到自己不能接受的专业的情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入手:一是在选择了学校和专业以后,要把该校的所有专业都看一遍,特别是那种在本省招生专业不多,且里面有自己特别不能接受的专业,那就要慎填该校,如果不是特别想进入该校学习,最好换一所专业较多,选择余地较大的大学;另外就是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根据自己的分数,要相对保守一点,选一两个录取分数较低且自己能接受的专业。

这里也要强调一点,虽然服从专业调剂有上面所说的风险,总的来说,专业调剂并不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为了避免“进档退档”的情况出现,建议考生在填报的时候还是尽量要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三、踩线的坑

在很多社会中志愿填报指导机构大力宣传:保证不浪费考生的一分,踩线被大学录取。确实,考生在高考中取得的每一分都是宝贵的,很多时候,一分就能决定一个考生的命运。所以,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力求让考生踩线被大学录取,不浪费一分,或者浪费最少的分数,让考生的分数最大利益化,这是每一个考生及志愿指导老师都应该追求的目标。但是过于追求不浪费分数,也可能给自己带来烦恼。

某校考生高考分数超一本线50分,考得非常不错。某志愿填报机构指导他填报志愿的时候,承诺所录取的大学不会浪费他一分。后来,小杨果然被一所大学录取,他的高考分就是那所大学的调档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踩线录取”。但是,小杨极度不喜欢所录取的专业,打电话问了这所大学,大学明确表示,该校不支持学生进校后更换专业,这让他非常苦恼,他思前想后,实在不喜欢那个专业,最后只好选择复读,来年再战。

对策:在志愿填报的时候,不浪费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是让自己读喜欢的大学,学喜欢的专业才是最主要的。高考分数是为志愿服务的,过于追求不浪费分数的目标而忽略了学校和专业的选择,这实属于本末倒置。在选择意向高校的时候,最好把这些高校的专业都要看完,看看有没有自己特别不喜欢的专业,如果有,那就果断放弃。特别是对于专业有强烈要求的考生,在选择高校的时候,要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在分数上要留出足够的空间,这样被更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录取的可能性要大些。

四、条件受限的坑

高考是看分填志愿,考生参考意向大学前几年的录取数据,选择录取几率高的院校和专业,许多考生被理想的大学和喜欢的专业顺利录取,确实极大地方便了考生。但是也有一部分考生的高考分数明明超过了所填大学的录取线,却遭遇了投档又退档。这确实是让人沮丧的事情,其实,这是考生没有注意到所填大学的一些限制条件所致。

一类是身体受限。身体受限主要是身高、视力、体重、性别等。这类主要是军事院校、医学类院校等,对于考生的身体条件有不同的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虽然达到了这些大学或专业的录取要求,但由于或者考生的体检结论有一些缺陷,或者某些专业对性别要求,不符合所填报专业的要求等原因,档案虽然投出,最后还是被退档。

一类是分数受限。部分大学对于某些专业的考生,有对某单科成绩要求,如对外语或数学成绩的要求,某些大学的艺术类专业对文化成绩的要求等,考生在填报的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这类要求,虽然总成绩达到了该大学的调档线,考生的档案也被投到该大学,但是由于成绩不符合要求而出现退档的现象,或者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录取。

一类是录取规则的受限。大多数高校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具体的专业录取规则,大致可分为三种:分数优先、专业优先、专业级差三种。专业录取规则的不同,考生录取结果可能也不同。目前,分数优先是大多数高校采用的专业录取方式。

一类是外语语种受限。军事院校、部分大学的语言类专业等对考生的外语语种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特别是小语种考生在填报的时候,一定要看清要求。

对策:考生在填报院校专业志愿的时候,一是要在《招生考试报合订本》上看清院校专业后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院校某些专业如有附加条件,常以“括号”等备注的形式出现,或在该校所有专业的最后,以“备注”的方式公布。考生在填报的时候一定要看得清清楚楚。二是要看该院校的《招生章程》,大学的《招生章程》包含了高校的校址、层次、办学类型、招生计划分配的原则和办法,对考生身体健康要求(体检要求),报考的限制条件,进档考生的录取规则(如对考生加分成绩的认可、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还有学费标准,联系电话等等。要查阅大学的《招生章程》,或者登录官网,确保信息来源准确,方便查询。

五、盲目跟风的坑

大学专业门类众多,在目前,本科有12个专业门类,700多个专业;专科有19个专业大类,700多个专业。大学每年还有新专业不断出现。不同的专业之间,有的差别较大,即使是看起来名字相差不大,好似是同一专业,其实各自的培养方向,研究内容,将来的就业方向都不尽相同。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与生物科学等等。面对众多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一些考生或家长,很容易陷入选择困难,很容易出现两种现象:一个是以名字识专业,对于某专业学什么,将来干什么想当然,大概加估计;一类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赶时髦,要学“最热门的”或者“最好挣钱的”专业,随便一填,最后考生要么掉榜,要么去了一个不想去的大学或不想就读的专业,结果难受四年,耽误了青春,浪费了时间。

对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生的个性、爱好、家庭条件、就业想法等不尽相同。人们公认的那些热门、就业“钱”景好的专业并不一定能适合所有的考生。适合考生的专业才是好的专业,而不是别人口里的热门、就业“钱”景好的专业。当然,那些所谓热门、就业“钱”景好的专业如果本就是考生感兴趣的专业,那就是两全其美。不管考生对于专业有没有特别的要求,在志愿填报的时候,考生和家长也要通过各种方式对所选择的专业进行了解,以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对考生未来的负责。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换算位次

时间:2024-06-04 14:0:05

高考志愿录取顺序及规则202

时间:2024-06-04 09:0:30

高考志愿在哪里填报?在

时间:2024-06-04 09:0:26

高考志愿填报机构有哪

时间:2024-05-31 16: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