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甘肃高校 > 正文

兰州财经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更新:2023-10-03 00:14:00 高考升学网

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口碑选择大学只适用于极少数的情况,根据自身对学校的了解也很少,那么就需要了解自己报考的意向大学了,本文黄老师帮分享自己对兰州财经大学了解的经验,从多方面数据分析兰州财经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希望大家对兰州财经大学有更多的了解。

1、兰州财经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兰州财经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属于省政府公办本科学校,其次该校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是一本类院校,根据校友反馈口碑不错。下面是兰州财经大学学校最新介绍:兰州财经大学肇始于1952年成立的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升格为甘肃财经学院,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领导,实施本科教育;1981年,成立兰州商学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2015年,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正式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学校是黄河上

兰州财经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2、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学院和大学有什么不同

第一,大学和学院的建校规模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大学是带有性质的,所以一般学校师生人数会比较多,占地面积也大,至少要包含三个学院以上。而学院就不一样了,更加侧重于专业性质,会培养出很多专业的人才。

现在也有不少学院为了改名为大学,而费尽了心思,毕竟改为大学之后,就相当于变相地告诉接以后的考生们,我们学校的实力变得更强了,所可容纳的师生类型也更加的广泛,不再像原来一样仅仅是部分专业师生的“天地”了。

第二,大学和学院的师资力量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大学教师20%以上要有博士学历,50%以上要有硕士学历,教授人数也要100人以上,但是学院就不一样了,只需硕士学历以上的教师占30%以上,教授人数超过十人即可。

第三,二者培养人才的方向不同。大学的学习更像是带有研究性质的,所以科研成就和成果也要比学院多,而学院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技能,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就业。

不过大学也分好坏,学院更是如此,学生们将来是否能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还是要看学生们的个人能力,个人能力出众,就会比其他人得到更多机会。

3、兰州财经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不限) 本科 468 31354
2021 北京 (不限) 本科 447 31901
2021 北京 (物) 本科 449 31652
2020 北京 (不限) 本科 472 32264
2020 北京 (物) 本科 474 31899
2020 北京 (不限) 本科 476 31587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469 24010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469 24010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499 8016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503 7784
2022 天津 (物) 本科A 515 31880
2022 天津 (不限) 本科A 525 29807
2021 天津 (物) 本科A 515 30301
2021 天津 (不限) 本科A 520 29214
2021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32 26565
2020 天津 (物) 本科A 522 31437
2020 天津 (不限) 本科A 533 29044
2020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37 28130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454 24284
2019 天津 文科 本科A 483 6281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 -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536 16205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 -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537 17952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513 75878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511 76779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525 93356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548 72443
2019 河北 理科 本二 496 93501
2019 河北 理科 本二 503 87163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525 26864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555 14510
2019 河北 文科 本二 536 24207
2019 河北 文科 本二 549 18829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A 459 61082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B 451 67041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A 467 56491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B 459 61658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A 508 49882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B 480 69341
2019 山西 理科 本二A 477 51119
2022 山西 文科 本二A 476 17118
2022 山西 文科 本二B 485 14334
2021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2 8112
2021 山西 文科 本二B 500 15161
2020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0 8156
2020 山西 文科 本二B 496 17357
2019 山西 文科 本二A 520 11024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85 41768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58 44971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88 43397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44 33952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22 12139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46 12697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65 14601
2019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89 11522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505 12377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535 12722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480 54029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489 48073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522 33583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525 34312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567 7194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557 8117
2022 吉林 理科 本二A 336 61763
2021 吉林 理科 本二A 431 29659
2020 吉林 理科 本二A 441 35969
2019 吉林 理科 本二A 485 28129
2022 吉林 文科 本二A 454 10228
2022 吉林 文科 本二B 348 24974
2021 吉林 文科 本二A 482 6730
2021 吉林 文科 本二B 336 22993
2020 吉林 文科 本二A 515 5689
2020 吉林 文科 本二B 376 24102
2019 吉林 文科 本二A 501 7600
2019 吉林 文科 本二B 398 20085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08 45651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05 41833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51 40472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75 37883
2022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49 9791
2021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51 10500
2020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78 8926
2019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96 8164
2022 上海 (不限) 本科 402 36115
2021 上海 (不限) 本科 429 30861
2020 上海 (不限) 本科 438 29664
2019 上海 (不限) 本科 425 31893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11 30499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2 28249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99 108624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93 93632
2020 江苏 理科 本二 341 96789
2019 江苏 理科 本二 334 99179
2020 江苏 文科 本二 330 27715
2019 江苏 文科 本二 327 26212
2022 浙江 1段 553 103748
2021 浙江 1段 534 117290
2020 浙江 1段 - -
2020 浙江 2段 506 148475
2019 浙江 1段 - -
2019 浙江 2段 557 93758
2022 安徽 理科 本二 488 99980
2021 安徽 理科 本二 483 94114
2020 安徽 理科 本二 514 84003
2019 安徽 理科 本二 494 78495
2022 安徽 文科 本二 521 23023
2021 安徽 文科 本二 556 24090
2020 安徽 文科 本二 542 19664
2019 安徽 文科 本二 551 18559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11 15575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26 11988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98 53173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或地理)) 本科 500 52080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或地理)) 本科 503 51739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11 47657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489 48575
2019 福建 理科 本二 462 49900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526 11301
2019 福建 文科 本二 517 14541
2022 江西 理科 本二 489 72116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507 58090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525 50797
2019 江西 理科 本二 458 91670
2022 江西 文科 本二 515 21993
2021 江西 文科 本二 562 12554
2020 江西 文科 本二 544 11682
2019 江西 文科 本二 555 10797
2022 山东 1段 475 208917
2021 山东 1段 514 120994
2020 山东 1段 524 124125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465 159753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10 99137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25 37200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41 25432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494 145574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499 136824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467 193798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519 115307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41 114968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45 109540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475 144952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493 119172
2022 河南 文科 本二 518 29283
2022 河南 文科 本二 522 26589
2021 河南 文科 本二 548 28836
2021 河南 文科 本二 554 25301
2020 河南 文科 本二 543 30010
2020 河南 文科 本二 555 22667
2019 河南 文科 本二 515 36043
2019 河南 文科 本二 533 23814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12 18054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44 18433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地)) 本科 483 75023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85 73615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92 68657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地)) 本科 498 6869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4 65544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5 65016
2020 湖北 理科 本二 496 68734
2019 湖北 理科 本二 470 73511
2020 湖北 文科 本二 519 15652
2019 湖北 文科 本二 529 15593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00 26582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3 21578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78 93621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90 81369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8 74290
2020 湖南 理科 本二 502 78172
2019 湖南 理科 本二 485 70217
2020 湖南 文科 本二 548 20587
2019 湖南 文科 本二 545 19048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06 36433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07 35651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0 35946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14 120988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13 115949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493 115972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461 117303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511 34634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526 33985
2022 广西 理科 本二 357 132577
2021 广西 理科 本二 456 61347
2020 广西 理科 本二 455 62811
2019 广西 理科 本二 450 65795
2022 广西 文科 本二 512 15963
2021 广西 文科 本二 512 14261
2020 广西 文科 本二 477 14776
2019 广西 文科 本二 457 25213
2022 海南 (物) 本科 551 20000
2022 海南 (地 或 物) 本科 564 17122
2022 海南 (不限) 本科 566 16689
2022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69 16101
2021 海南 (地 或 物) 本科 557 17451
2021 海南 (物) 本科 558 17249
2021 海南 (不限) 本科 564 16085
2021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68 15302
2020 海南 (物) 本科 527 22945
2020 海南 (不限) 本科 557 16752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577 12647
2019 海南 文科 本科A 635 3766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492 15409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531 15826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479 53201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511 54392
2020 重庆 理科 本二 483 50357
2019 重庆 理科 本二 507 49290
2020 重庆 文科 本二 528 13061
2019 重庆 文科 本二 529 13610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445 164388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496 103527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505 99400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512 92079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501 109733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524 86175
2019 四川 理科 本二 521 104149
2019 四川 理科 本二 535 89722
2022 四川 文科 本二 525 26550
2022 四川 文科 本二 526 25927
2021 四川 文科 本二 528 25409
2021 四川 文科 本二 538 19818
2020 四川 文科 本二 519 21625
2020 四川 文科 本二 522 20076
2019 四川 文科 本二 517 31358
2019 四川 文科 本二 535 20395
2022 贵州 理科 本二 430 64710
2021 贵州 理科 本二 367 127718
2020 贵州 理科 本二 476 47929
2019 贵州 理科 本二 457 51940
2022 贵州 文科 本二 539 12385
2021 贵州 文科 本二 542 13746
2020 贵州 文科 本二 545 10014
2019 贵州 文科 本二 532 12064
2022 云南 理科 本二 485 58044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491 55230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518 43156
2019 云南 理科 本二 513 43419
2022 云南 文科 本二 560 17327
2021 云南 文科 本二 552 16256
2020 云南 文科 本二 539 15217
2019 云南 文科 本二 524 20844
2022 陕西 理科 本二 441 66683
2021 陕西 理科 本二 435 64855
2020 陕西 理科 本二 451 62476
2019 陕西 理科 本二 469 62743
2022 陕西 文科 本二 480 15932
2021 陕西 文科 本二 492 15904
2020 陕西 文科 本二 510 15437
2019 陕西 文科 本二 515 15250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442 33863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442 33863
2022 甘肃 理科 本二 412 48757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440 34827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443 33497
2021 甘肃 理科 本二 408 50609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458 35874
2020 甘肃 理科 本二 437 46887
2020 甘肃 理科 本二 446 42020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475 34331
2019 甘肃 理科 本二 457 44354
2022 甘肃 文科 本一 485 7758
2022 甘肃 文科 本一 485 7758
2022 甘肃 文科 本二 461 13868
2021 甘肃 文科 本一 502 8026
2021 甘肃 文科 本一 505 7466
2021 甘肃 文科 本二 483 12197
2020 甘肃 文科 本一 522 7594
2020 甘肃 文科 本二 507 10897
2020 甘肃 文科 本二 518 8426
2019 甘肃 文科 本一 519 7748
2019 甘肃 文科 本二 505 10858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356 13492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381 10426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399 9034
2019 青海 理科 本二 402 10306
2022 青海 文科 本一 434 3186
2021 青海 文科 本一 416 3983
2020 青海 文科 本一 468 2328
2019 青海 文科 本二 476 2249
2022 宁夏 理科 本二 409 14226
2021 宁夏 理科 本二 410 13540
2020 宁夏 理科 本二 430 13398
2019 宁夏 理科 本二 452 12349
2022 宁夏 文科 本二 479 4051
2021 宁夏 文科 本二 493 4382
2020 宁夏 文科 本二 515 3836
2019 宁夏 文科 本二 530 3304
2022 新疆 理科 本二 376 21887
2021 新疆 理科 本二 400 18734
2020 新疆 理科 本二 420 18888
2019 新疆 理科 本二 437 18855
2022 新疆 文科 本二 422 4928
2022 新疆 文科 本二(单列类外语) 335 2286
2021 新疆 文科 本二 453 4584
2021 新疆 文科 本二(单列类外语) 355 1772
2020 新疆 文科 本二 468 4490
2019 新疆 文科 本二 494 4449

4、兰州财经大学属性

兰州财经大学 兰州财经大学院校基本属性
创建时间 1952年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财经
率属于 省政府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双一流
本科/专科 本科
省/市 甘肃
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7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1
院校地址 http://www.lzufe.edu.cn/
招生电话 ["0931-5259988"]
招生网址 http://zjc.lzufe.edu.cn/zsw/sy.htm

5、兰州财经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兰州财经大学肇始于1952年成立的甘肃省人民政府行政干部学校;1958年,升格为甘肃财经学院,隶属甘肃省人民政府领导,实施本科教育;1981年,成立兰州商学院,先后隶属原国家商业部、国内贸易部领导;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甘肃为主的管理体制;2003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2015年,更名为兰州财经大学;2018年,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正式开展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学校是黄河上游甘青宁三省(区)唯一的财经大学,也是三省(区)财经类学科设置齐全、办学规模最大的普通高校。学校现有和平、段家滩、东岗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7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3.0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508.75万元。校园绿化面积31.54万平方米,被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5.73万册、电子图书677.98万册,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万人,硕士研究生2077人,博士研究生28人,继续教育学员5827人,留学生60人。学校设有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务传媒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亚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MBA教育中心等19个教学单位;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北金融研究中心)、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甘肃金融协同创新中心、智能财务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甘肃省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省级科研平台1个(甘肃省白俄罗斯研究院);有学报编辑部、经济研究所、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丝绸之路经济研究院(甘肃经济发展数量分析研究中心、甘肃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西北金融研究中心、甘肃金融协同创新中心)、甘肃省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甘肃省白俄罗斯研究院等12个校级科研机构,有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等31个内设科研机构。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27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教师58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48人,引进项目博士43人、岗位博士272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优秀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学科带头人、甘肃省“飞天学者”、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130余人(次)。 学校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形成了强化商科优势、注重交叉融合、践行商务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统计学、应用经济学2个甘肃省一流(特色)学科,有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等10个省级重点学科,有统计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工商管理、会计、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审计、新闻与传播、税务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甘肃省属高校中最早获得MBA专业学位培养单位资格,具有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单位资格;有本科专业61个,其中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等3个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和视觉传达设计等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税收学、金融工程、商务英语、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经济统计学、贸易经济、新闻学、工商管理、审计学、公共事业管理和公共艺术等14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务管理等16个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会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等35个专业为甘肃省“一本”招生专业;有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精品课程3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25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入选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3人,有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名师4人、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团队2个、省级首批“众创空间”1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慕课3门。经过近70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为重点,法学、文学、工学、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构筑起了一个能够满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学校紧密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和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生态安全屏障试验区等“三大平台”建设,依托经济管理类学科和人才优势,形成了以政府决策咨询、现代商贸流通、文化产业发展、地方法制建设为主的特色研究方向和融入发展、智力支撑、协同创新的服务路径,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12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5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1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17篇,出版专著128部,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9项,其中一等奖6项。依托重点科研创新团队和科学研究基地(平台),与省直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省内外企业、事业单位等共建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服务地方成果获得政府部门肯定性批示或采纳证明共36项、申报科研服务社会提案类成果11项、申报科研服务社会内参类成果20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分别与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天水师范学院等国内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努力推进校际之间本科生交换培养和学分互认,促进校际教育资源共享。学校重视挖掘校地合作资源,分别与甘肃省定西市、兰州市城关区、浙江省松阳县等10余个地方政府建立了广泛的协同创新、合作育人、创业就业战略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率先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带一路”研究分会、“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和“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被国家外专局列为“西部中青年干部英语强化项目”重点培训基地,成为美国美中教育服务机构(ESEC)英语培训项目在华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先后与英国、法国、美国、白俄罗斯的4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联合建立了“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组建国内首个全日制“1+2+1”项目中美大学实验班,荣获“1+2+1” 项目10周年特别贡献奖。成立了“中亚商学院”和“甘肃省白俄罗斯研究院”,与新加坡孔子学校合作建设“新加坡丝路孔子课堂”,打造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合作学术平台。 学校秉承“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和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创新意识、增强自主发展动力、全面提升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学校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以“商务实践”和“陇情认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开展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为龙头的校园学术科技竞赛活动。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学科专业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51项,省部级奖励543项,获得省级以上团学类表彰奖励1000余项。学校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方向,按照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夯实基础、补齐短板,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学校先后被中共甘肃省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荣获第一届“甘肃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建校近70年来,学校共为国家特别是西北地区培养和输送了10万余名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学校的毕业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甘肃省高校前列,学校被授予“甘肃省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新阶段、新兰财、新使命、新作为。站在“十四五”规划全新开局的新起点上,学校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更加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切实增强服务社会发展能力,努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高层次财经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甘青宁三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研究咨询的重要智库、丝绸之路商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扎根西部大地、矢志财经教育,四新共举,五育并重,六园同创,奋力建设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财经大学,支撑西部财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年4月更新)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二本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二本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二本其他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张掖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兰州二本财经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庆阳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张掖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庆阳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天水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二本师范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6、兰州财经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3 统计学、会计学、市场营销
2 省级(直辖市) 16 统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金融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审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视觉传达设计、贸易经济、金融工程、经济统计学、税收学、投资学

7、兰州财经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兰州财经大学开设专业有英语、商务英语、资产评估、审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环境设计、绘画、服装与服饰设计、社会工作、知识产权、法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会展经济与管理、广告学、税收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财政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土地资源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信用管理、金融学、互联网金融、金融工程、保险学、商务经济学、数字经济、经济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管理科学、物流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工商管理、投资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统计学、应用统计学、经济统计学、酒店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工艺美术

兰州财经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外语学院 英语 本科
商务英语 本科
会计学院 资产评估 本科
审计学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艺术学院 音乐表演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公共艺术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绘画 本科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法学院 社会工作 本科
知识产权 本科
法学 本科
商务传媒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
新闻学 本科
网络与新媒体 本科
会展经济与管理 本科
广告学 本科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税收学 本科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本科
财政学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农林经济管理学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本科
土地资源管理 本科
农林经济管理 本科
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科
金融学院 信用管理 本科
金融学 本科
互联网金融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保险学 本科
经济学院 商务经济学 本科
数字经济 本科
经济学 本科
体育教学部 体育经济与管理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国际商务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贸易经济 本科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科
电子商务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工商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管理科学 本科
物流管理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体育经济与管理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统计学院 投资学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统计学 本科
应用统计学 本科
经济统计学 本科
长青学院 物流管理 本科
酒店管理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广告学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商务英语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商务经济学 本科
互联网金融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资产评估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审计学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文化产业管理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保险学 本科
电子商务 本科
金融学 本科
财政学 本科
投资学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贸易经济 本科
国际商务 本科
工艺美术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甘肃农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

时间:2024-06-05 11:0:31

甘肃医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时间:2024-06-05 11:0:26

兰州理工大学是一本还是二

时间:2024-06-04 09:0:16

武威职业学院的电气自动化

时间:2024-06-04 0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