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读后感 > 正文

基层党员学习陈俊武事迹读后感(两篇)

更新:2023-08-09 12:24:06 高考升学网

篇一:

回看陈院士的人生,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1949年,他23岁,进入辽宁抚顺矿务局工作。匮乏的技术资料匮乏和简陋的生产条件阻挡不了他的勤奋好学,他一头扎进车间潜心钻研,最终成功地节约了装置运行的能源。1961年,他34岁,受命担任我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设计师。他率领项目团队艰苦攻关,耗时四年多,在抚顺石油二厂建成了我国第一套自行设计、施工安装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催开了我国炼油工业新技术的“第一朵金花”。1990年,他63岁,退休离开领导岗位后,专注于教书育人。1997年,他进入古稀之年,开始研发指导甲醇制烯烃技术,促进了我国甲醇制烯烃产业的快速形成。今年,他已经过了鲐背之年,但他没有停下脚步,仍然在能源科技前沿探索创新,研究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

作为炼化工程战线上的一名“新兵”,我怀揣着对祖国石油和石化事业的敬畏之情和奋斗之心,让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陈院士的一句话“回顾自己的经历,我一直在前进,创新的思想没有停顿。”在我心中掷地有声。未来,同为“90后”的我将以这句话勉励自己,把“不敢歇”的精神谨记于心、起而行之,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直面挑战、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创新思维推进各项工作,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二:

“终生求学,严谨治学”,这是陈院士的标签,放弃退休后安逸的生活,这位“90后”没有选择歇一歇,而是继续著书育人,将自己毕生的智慧与心血传承下去。

曾说:“一名党员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他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千百万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就是我们党的光辉形象。”在学习陈院士事迹的过程中,我意识到陈院士就是“那面旗”,他“不敢歇”的精神,他为振兴石化所做的贡献,都是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作为一名年轻的石化人,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项目上为期半年的工作给我上了走进社会的第一堂课,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重量。打造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我们所从事的工作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有成绩。“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对我来说,需要上万张图纸的练习,需要反复的建模计算,需要更艰苦、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培养出精湛的业务能力。

作为公司的新生力量,向陈俊武院士学习,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把路走扎实,才能把努力奋斗变成一种本能。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美好生活加油!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中学生读雷锋的读后感800字

时间:2023-08-16 03:0:24

初中生雷锋故事的读后感范

时间:2023-08-15 12:0:53

小学生学习雷锋的读后感范

时间:2023-08-14 07:0:07

五年级小学生守株待兔读后

时间:2023-08-17 0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