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重阳节手抄报 > 正文

三年级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简单漂亮

更新:2023-09-21 10:41:32 高考升学网

三年级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计图简单漂亮

  【重阳节手抄报资料: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别名“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在有些地方也被称为“祝寿节”、“女儿节”等,今天也被称为“老人节”、“敬老节”。

  重阳节起源很早,在漫长的传续过程中,重阳节逐渐成为深具中国民俗文化特征的重要节日之一。两千多年来,对生命归宿的追求作为重阳节深层结构中的基本内涵没有发生改变,人们熟悉的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等词句,就高度概括了这一节日所蕴涵的丰富的时空观和生命感。

  但在发展过程中,重阳节还融合了敬老养老的儒家理想与孝道伦理,也融合了道教养生贵生、驱邪求寿的世俗理念,逐渐由最初的天伦祈祀型国家大礼转变为人伦娱乐型的民间佳节,成为一个世俗化的全民传统节日。如今,在全球化老龄工作的大环境和大背景下,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成为我国老龄工作的一个集中点,转变为一个具有现代内涵的重要的社会性节日,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重阳节手抄报资料:重阳节起源】

  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流传很广。

  古人认为,因为古老的《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因“九”在个位数中最大,所以古人以“九”为最高;而且夏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又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把九月九日叫作重阳节。这种说法的形成还与魏文帝曹丕的解释密切相关。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曹丕的说法说明这一认识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但这种说法带有明显的附会成份,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解释。这是因为,最初的“重阳节”并非一开始就确定在农历九月九日,“阳”也并非只指日月两个天体,“重”也并非仅指“二”这个数。另外,《易经》天之数说:“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系天故取其奇为灾岁数”,可见“重九”并不是吉利之数,有时却是大凶之数。

  综合后人的研究,重阳节的来源应该说比这说法复杂。它和从远古到上古时期两个非常矛盾的先民习俗??九月庆和九月祭,以及先民天神互通的原始信仰与火神死亡崇拜有紧密联系。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

时间:2023-09-15 23:0:26

小学生重阳节手抄报

时间:2023-09-17 21:0:14

三年级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

时间:2023-09-21 10:0:32

9月9日重阳节手抄报版面设

时间:2023-09-13 1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