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大数据 > 正文

新高考60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更新:2023-09-23 19:31:22 高考升学网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60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604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具体名单。

新高考60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一、高考60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新高考考历史604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具体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南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国海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安徽大学等,

聚志愿: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二、近三年新高考604分历史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河北 2022 历史 613 1087 公办/本科
2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8 1424 公办/本科 理工
3 北京邮电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7 1512 公办/本科 理工
4 中山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14 1029 公办/本科
5 华南理工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2 1931 公办/本科
6 西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6 1587 公办/本科 理工
7 四川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5 2697 公办/本科
8 上海外国语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13 1087 公办/本科 语言
9 山东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5 2697 公办/本科
10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河北 2022 历史 609 1359 公办/本科
11 中南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13 1087 公办/本科
12 湖南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8 1424 公办/本科
13 重庆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13 1087 公办/本科
14 中国传媒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0 2130 公办/本科 语言
15 华东政法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6 2579 公办/本科 政法
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7 2445 公办/本科 理工
17 吉林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1 2028 公办/本科
18 华中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0 2130 公办/本科 师范
19 大连理工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4 1755 公办/本科 理工
20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河北 2022 历史 597 2445 公办/本科 理工
2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1 2028 公办/本科 财经,政法
22 上海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8 1424 公办/本科
23 中国农业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9 2217 公办/本科 农林
24 北京科技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3 1839 公办/本科 理工
25 中央民族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9 1359 公办/本科 民族
26 西南财经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4 1755 公办/本科 财经
27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9 1359 公办/本科 政法
28 西南政法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3 1839 公办/本科 政法
29 北京电影学院 河北 2022 历史 594 2811 公办/本科 艺术
30 苏州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6 1587 公办/本科
31 南京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6 2579 公办/本科 ,师范
32 东北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2 1931 公办/本科 理工
33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河北 2022 历史 597 2445 公办/本科 理工
34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河北 2022 历史 602 1931 公办/本科 理工
35 中国海洋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8 2324 公办/本科
36 华东理工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7 2445 公办/本科 理工
37 北京交通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12 1143 公办/本科 理工
38 暨南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4 2811 公办/本科
39 陕西师范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4 2811 公办/本科 ,师范
40 兰州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604 1755 公办/本科
41 西南交通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5 2697 公办/本科 理工
42 东华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8 2324 公办/本科
43 北京语言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6 2579 公办/本科 语言
44 北京化工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7 2445 公办/本科 理工
45 江南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7 2325 公办/本科
46 西北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7 2445 公办/本科
47 郑州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6 2579 公办/本科
48 安徽大学 河北 2022 历史 594 2811 公办/本科
4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河北 2022 历史 597 2445 公办/本科 理工
50 北京邮电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13 1347 公办/本科 理工
51 华南理工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10 1549 公办/本科
52 西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10 1549 公办/本科 理工
53 北京外国语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13 1347 公办/本科 语言
54 山东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7 1813 公办/本科
55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河北 2021 历史 610 1549 公办/本科
5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7 2907 公办/本科 理工
57 中国传媒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8 1731 公办/本科 语言
58 华东政法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13 1347 公办/本科 政法
5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5 2010 公办/本科 理工
60 吉林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4 2097 公办/本科
61 华中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6 1914 公办/本科 师范
62 大连理工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8 1731 公办/本科 理工
63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河北 2021 历史 600 2521 公办/本科 理工
6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8 1731 公办/本科 财经,政法
65 上海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14 1273 公办/本科
66 中国农业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3 2212 公办/本科 农林
67 北京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8 1731 公办/本科 理工
68 西南财经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8 1731 公办/本科 财经
69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12 1414 公办/本科 政法
70 西南政法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8 1731 公办/本科 政法
71 北京电影学院 河北 2021 历史 602 2313 公办/本科 艺术
72 苏州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7 2907 公办/本科
73 南京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6 1914 公办/本科 ,师范
74 东北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9 1640 公办/本科 理工
75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河北 2021 历史 602 2313 公办/本科 理工
7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 2021 历史 594 3253 公办/本科 理工
77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河北 2021 历史 608 1731 公办/本科 理工
78 中国海洋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1 2410 公办/本科
79 华东理工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4 2097 公办/本科 理工
80 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4 3253 公办/本科 医药
81 深圳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6 3035 公办/本科
82 暨南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4 3253 公办/本科
83 陕西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7 1813 公办/本科 ,师范
84 兰州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9 1640 公办/本科
85 华南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7 2907 公办/本科 师范
86 武汉理工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8 2769 公办/本科 理工
87 首都师范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4 2097 公办/本科 ,师范
88 河海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0 2521 公办/本科 理工
89 西南交通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9 2654 公办/本科 理工
90 东华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3 2212 公办/本科
91 北京语言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0 2521 公办/本科 语言
92 北京化工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5 2010 公办/本科 理工
93 江南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8 2769 公办/本科
94 西北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602 2313 公办/本科
95 哈尔滨工程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5 3142 公办/本科 理工
96 郑州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4 3253 公办/本科
97 北京林业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7 2907 公办/本科 农林
98 中国药科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7 2907 公办/本科 医药
99 安徽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9 2654 公办/本科
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河北 2021 历史 598 2769 公办/本科 农林
2023年新高考60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2023年高考60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2023年高考604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理科
辽宁高考物理类604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2023年新高考60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历史)
2023年高考60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理科)
2023年高考60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文科)
2023年高考60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
2023年新高考604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物理)
2023年高考604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
2023年新高考604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物理)
2023年高考604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理科)

为了不退档只能服从调剂

每年都会有志愿填报遗憾发生,有些时候,即使考生的分数达到投档线,也可能出现被退档的情况,况且今年高考延期,填报志愿更要早作准备。本文就来简单分析一下退档原因及考生如何避免高分被退档或达线退档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高分落榜或达线退档?

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

(1)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

(2)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

(3)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14种退档类型及预防对策

1、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

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①“边缘生”可以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误

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

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专业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

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

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

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

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

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6、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

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

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

①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

②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

③宣传力度;

④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

①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

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7、高估自身实力,只选“三热”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

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8、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类。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

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9、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

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10、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

①专业志愿要考虑“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很多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

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

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如对专业没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

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

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2、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而退档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是:

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

如家长给孩子报志愿,理想专业是金融专业,为了保证专业并增加录取机会,他在平行志愿的前四个学校都选择经济类专业,这类专业招生数不足的学校宁肯空着也不填,而且专业均不服从调剂,而在第五个学校也就是最后一个院校填报了服从调剂。

这位家长的想法是,第一个院校进档后如不能被金融专业录取,不服从调剂就会进入第二个院校,如第二个院校还不能录到金融专业就会落到第三个院校,直到第五个院校别无选择时再服从调剂。

事实上,这位家长没有把平行志愿投档程序搞清楚,如果该考生符合进档条件被前面任何一个院校投档,经济类专业录取不到又不服从调剂,根本不能进入下面的学校,只能作退档处理。

13、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预防对策:

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14、考生定位不准,院校“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

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

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

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一般来说,院校志愿梯度以20到30左右为宜。

考生如何才能避免被退档?

高校退档主要有这些理由:部分学校调档比例超出1:1,而报考考生总分偏低;单科成绩不符合学校录取要求;身体条件受限;专业不服从调剂等。为避免退档,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设置志愿梯度,不要盲目“冲一冲”,也许你的档案冲进了某个高校,但由于部分学校调档比例超出1:1,而你刚刚踩上投档线或超该校投档线不多,可能被退档;

(2)一定要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我们也会及时推动政策解读类文章,提醒各位把报考工作做细;

(3)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填报服从志愿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服从志愿,包括“学校服从”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其中“学校服从”是指考生未被自己所报院校录取后,愿意由计算机自动调剂投档至该批其他未录满的院校;“专业服从”是指考生在学校不能满足其所填专业志愿的情况下,愿意调剂到该校在我省招生的其他未录满的专业。

填报服从志愿可以降低被退档的风险,但也可能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者专业。并不是选了服从志愿就一定会被调剂,只有在未被自己所报院校录取或不能满足其所填专业志愿的情况下才会被调剂。调剂的学校和专业不一定都是“冷门”或“不好”的;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热门”的专业没有录满,在这种情况下,你也有可能被调剂到这类“热门”专业。

在这里想提醒考生的是,面对“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时,一定要慎重。如果自己的确对学校非常满意,而且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专业,服从调剂也无妨。

事实上,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院校的专业不一定都了解,某个专业暂时不喜欢,进校学习一段时间,了解了这个专业之后,又慢慢喜欢上了。但若考生确实对某些专业比较心仪,有“非读不可”的想法,则可适当降低院校的层次,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

三、高考604分历史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简介

1、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性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922年10月23日成立的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学校克服种种困难,艰难办学,吸引四方热血青年影从云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汇聚、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赢得了“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北有五四时期的北大,南有五卅时期的上大”的美誉。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关心学校建设,或担任校董,或举贤任能,或指导工作。于右任、瞿秋白、邓中夏、邵力子、陈望道等领导学校发展,或延揽人才,或规划学科,或执掌教务。以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张太雷、恽代英、任弼时、施存统、萧楚女、沈雁冰、田汉、蒋光慈等为代表的“红色教授”则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上海大学成为革命青年向往的“东南革命最高学府”。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践行“养成建国

2、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化农业专科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平原省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10月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现任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长期以来,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北京农业大学于195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6所重点院校之一,于1984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于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于1995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于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

3、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首轮建设任务已顺利完成,“智慧交通”一流学科领域建设得到评审专家高度评价。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17年改组为铁路管理学校和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学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1952年,北方交

4、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坐落于古都南京,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学风优良、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历史沿革中国药科大学的前身为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四年制),始建于193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建校初期,抗战爆发,学校初迁汉口,复迁重庆,精研学术,哺育英华。1946年回迁南京。1952年,齐鲁大学药学系和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学校,成立华东药学院。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更名为南京药学院。1986年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合并,成立中国药科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行列。2000年,学校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整体划转教育部管理。2001年,江苏省药科学校整体并入学校。2017年9月,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80多年来,中国药科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肩负着建设西北、兴学兴农、培育英才的历史重任。199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推进科教体制统筹改革,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行部省院共建机制,赋予学校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新高考233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45

高考191分能上什么大

时间:2023-09-24 10:0:40

新高考192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31

新高考227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