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大数据 > 正文

高考632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文科

更新:2023-09-23 19:27:19 高考升学网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632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632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具体名单。

高考632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文科

一、高考632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文科

高考考文科632分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具体有清华大学等,

高考Ai志愿助手:网站功能数据最全的网站,系统功能比较齐全,内含20余个功能模块,从分数录取到院校专业介绍,涵盖全部填报筛选大学的功能组,为考生及家长节约筛选时间,通过高考志愿智能推荐、志愿咨询、前辈观点等板块,高考考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高考目标院校。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zy.gkjzy.com/

二、近三年高考632分文科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清华大学 山西 2022 文科 627 10 公办/本一A
2 清华大学 内蒙古 2022 文科 624 12 公办/本一A
3 复旦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41 61 公办/本一A
4 中国人民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40 66 公办/本一A
5 南京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38 81 公办/本一A
6 浙江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34 119 公办/本一A
7 同济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22 277 公办/本一A
8 北京师范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26 213 公办/本一A 师范
9 武汉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30 156 公办/本一A
10 南开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23 255 公办/本一A
11 复旦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40 41 公办/本一A
12 上海交通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34 70 公办/本一A
13 中国人民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36 58 公办/本一A
14 浙江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35 64 公办/本一A
15 武汉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25 130 公办/本一A
16 南开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25 130 公办/本一A
17 北京外国语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27 108 公办/本一A 语言
18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河北 2020 文科 629 881 公办/本科
19 南开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42 362 公办/本科
20 华中科技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0 825 公办/本科
21 华东师范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6 558 公办/本科
22 上海财经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4 635 公办/本科 财经
23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3 1198 公办/本科 理工
24 北京理工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2 730 公办/本科 理工
25 电子科技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2 1268 公办/本科 理工
26 西安交通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1 775 公办/本科
27 厦门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7 507 公办/本科
28 天津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4 635 公办/本科 理工
29 东南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3 677 公办/本科
30 北京邮电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2 1268 公办/本科 理工
31 中国政法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6 558 公办/本科 政法
3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4 635 公办/本科 财经
33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1 775 公办/本科
34 中山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8 460 公办/本科
35 中央财经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6 558 公办/本科 财经
36 四川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0 825 公办/本科
37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河北 2020 文科 627 975 公办/本科 语言
38 北京外国语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7 507 公办/本科 语言
39 上海外国语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3 677 公办/本科 语言
40 山东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9 881 公办/本科
41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河北 2020 文科 623 1198 公办/本科
42 中南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5 1088 公办/本科
43 湖南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7 975 公办/本科
44 重庆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7 975 公办/本科
45 中国传媒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9 881 公办/本科 语言
46 华东政法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7 975 公办/本科 政法
47 吉林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4 1133 公办/本科
48 上海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4 1133 公办/本科
49 中国农业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8 926 公办/本科 农林
50 中央民族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7 975 公办/本科 民族
51 西南财经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5 1088 公办/本科 财经
52 北京交通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8 926 公办/本科 理工
53 北京大学 山西 2020 文科 638 25 公办/本一A
54 复旦大学 山西 2020 文科 629 61 公办/本一A
55 上海交通大学 山西 2020 文科 636 32 公办/本一A
56 中国人民大学 山西 2020 文科 627 74 公办/本一A
57 南京大学 山西 2020 文科 622 109 公办/本一A
58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内蒙古 2020 文科 631 212 公办/本一A
59 同济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31 212 公办/本一A
60 北京师范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34 170 公办/本一A 师范
61 武汉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41 103 公办/本一A
62 南开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35 161 公办/本一A
63 南开大学(B) 内蒙古 2020 文科 625 326 公办/本一B
64 华东师范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25 326 公办/本一A
65 北京理工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25 326 公办/本一A 理工
66 西安交通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30 225 公办/本一A
67 天津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28 262 公办/本一A 理工
6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30 225 公办/本一A 财经
69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23 359 公办/本一A
70 中山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26 304 公办/本一A
71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辽宁 2020 文科 638 514 公办/本科
72 武汉大学(只招志愿考生其它) 辽宁 2020 文科 633 722 公办/本科
73 华中科技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7 556 公办/本科
74 华东师范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41 413 公办/本科
75 哈尔滨工业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29 912 公办/本科 理工
76 北京理工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7 556 公办/本科 理工
77 电子科技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28 962 公办/本科 理工
78 西安交通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8 514 公办/本科
79 天津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9 484 公办/本科 理工
80 东南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9 484 公办/本科
81 北京邮电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29 912 公办/本科 理工
8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预科) 辽宁 2020 文科 640 449 公办/本科 财经
83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6 586 公办/本科
84 中山大学(少数民族) 辽宁 2020 文科 632 768 公办/本科
85 中山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40 449 公办/本科
86 华南理工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1 818 公办/本科
87 西北工业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22 1298 公办/本科 理工
88 中央财经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42 387 公办/本科 财经
89 四川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7 556 公办/本科
90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辽宁 2020 文科 633 722 公办/本科 语言
91 上海外国语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8 514 公办/本科 语言
92 山东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6 586 公办/本科
93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辽宁 2020 文科 626 1065 公办/本科
9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外合作) 辽宁 2020 文科 626 1065 公办/本科
95 中南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3 722 公办/本科
96 湖南大学(预科) 辽宁 2020 文科 623 1219 公办/本科
97 湖南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3 722 公办/本科
98 重庆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3 722 公办/本科
99 中国传媒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9 484 公办/本科 语言
100 华东政法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4 674 公办/本科 政法
2023年新高考632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江西高考文科632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文科632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吉林高考理科类632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2023年新高考632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综合)
2023年高考632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
2023年新高考632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物理)
2023年高考632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理科)
2023年高考632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文科)
2023年新高考632分左右可以上哪些大学(历史)
2023年高考632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理科)
2023年高考632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
2023年高考632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公办大学(文科)

为了不退档只能服从调剂

每年都会有志愿填报遗憾发生,有些时候,即使考生的分数达到投档线,也可能出现被退档的情况,况且今年高考延期,填报志愿更要早作准备。本文就来简单分析一下退档原因及考生如何避免高分被退档或达线退档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高分落榜或达线退档?

一是政策因素;二是人为因素。

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

(1)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

(2)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

(3)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都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20%,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14种退档类型及预防对策

1、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

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在录取中实行1:1.05—1:1.2投档比例。

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到20%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预防对策:

①“边缘生”可以选择哪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②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③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④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2、档案材料填写有误

档案材料填写有疑问,填写错误或作假。

预防对策:

考生填表时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楚;严格按志愿顺序填写;各种材料要真实客观;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对二次。

3、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或专业标准

进档后遭遇退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个因素是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及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引起的,志愿填报一定要看清专业报考的条件。

预防对策:

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4、所报专业相关科目成绩偏低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

如外语专业的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录取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录取到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

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

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处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预防对策:

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的要求。

5、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

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被录取考生的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预防对策:

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6、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

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

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导致“大小年”现象的因素有:

①受上年该校录取分数线的影响;

②该校当年招生计划投放量;

③宣传力度;

④几十万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仅靠简单寻找“大小年”规律作为志愿填报的依据是根本不够的,要各方面的因素,纵横分析,全面考量。

预防对策:

①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

②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7、高估自身实力,只选“三热”

不少考生在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的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预防对策:

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的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8、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类。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对考生的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机率。

预防对策:

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与专业的选择范围。

9、忽视第二批次院校的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大,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预防对策:

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10、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预防对策:

①专业志愿要考虑“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报很多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的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如果考生在填报专业中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

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即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

②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如对专业没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

有的专业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预防对策:

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二是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三是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的专业;

四是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12、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而退档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是:

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

如家长给孩子报志愿,理想专业是金融专业,为了保证专业并增加录取机会,他在平行志愿的前四个学校都选择经济类专业,这类专业招生数不足的学校宁肯空着也不填,而且专业均不服从调剂,而在第五个学校也就是最后一个院校填报了服从调剂。

这位家长的想法是,第一个院校进档后如不能被金融专业录取,不服从调剂就会进入第二个院校,如第二个院校还不能录到金融专业就会落到第三个院校,直到第五个院校别无选择时再服从调剂。

事实上,这位家长没有把平行志愿投档程序搞清楚,如果该考生符合进档条件被前面任何一个院校投档,经济类专业录取不到又不服从调剂,根本不能进入下面的学校,只能作退档处理。

13、坚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机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预防对策:

立足长远,扩大录取机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14、考生定位不准,院校“扁平”,造成滑档

预防对策:

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

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

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分数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一般来说,院校志愿梯度以20到30左右为宜。

考生如何才能避免被退档?

高校退档主要有这些理由:部分学校调档比例超出1:1,而报考考生总分偏低;单科成绩不符合学校录取要求;身体条件受限;专业不服从调剂等。为避免退档,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设置志愿梯度,不要盲目“冲一冲”,也许你的档案冲进了某个高校,但由于部分学校调档比例超出1:1,而你刚刚踩上投档线或超该校投档线不多,可能被退档;

(2)一定要认真阅读高校招生章程,我们也会及时推动政策解读类文章,提醒各位把报考工作做细;

(3)尽量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填报服从志愿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服从志愿,包括“学校服从”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其中“学校服从”是指考生未被自己所报院校录取后,愿意由计算机自动调剂投档至该批其他未录满的院校;“专业服从”是指考生在学校不能满足其所填专业志愿的情况下,愿意调剂到该校在我省招生的其他未录满的专业。

填报服从志愿可以降低被退档的风险,但也可能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者专业。并不是选了服从志愿就一定会被调剂,只有在未被自己所报院校录取或不能满足其所填专业志愿的情况下才会被调剂。调剂的学校和专业不一定都是“冷门”或“不好”的;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热门”的专业没有录满,在这种情况下,你也有可能被调剂到这类“热门”专业。

在这里想提醒考生的是,面对“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时,一定要慎重。如果自己的确对学校非常满意,而且也没有特别不喜欢的专业,服从调剂也无妨。

事实上,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对院校的专业不一定都了解,某个专业暂时不喜欢,进校学习一段时间,了解了这个专业之后,又慢慢喜欢上了。但若考生确实对某些专业比较心仪,有“非读不可”的想法,则可适当降低院校的层次,选择自己满意的专业。

三、高考632分文科可以上的公办本科大学名单简介

1、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正式成立于2007年9月,2009年9月6日举行首届全日制学生开学典礼。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苏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高层次、国际化教学研究机构,致力于建设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华东地区的教学科研基地、国际合作平台、高端培训中心、创新研发园区。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主要招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金融硕士(风险管理方向)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此外还招收博士研究生。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法国KEDGE商学院、法国巴黎第四大学、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交往密切,并办有以“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金融硕士”项目为代表的各类国际合作项目。2012年9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正式设立苏州校区并组建管委会,全面负责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中法学院、丝路学院、苏州世纪明德文化科技园有限公司等教学科研机构以及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中国

2、南开大学(B):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性大学,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母校。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发展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亲临视察;周恩来总理三回母校指导;邓小平同志会见数学大师陈省身,批示成立南开数学研究所;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先后视察南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对南开的发展给予肯定,并对相关工作回信和勉励,更在百年校庆之际亲临南开视察。南开大学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1938年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合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教育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对外贸易学院、中国旅游管理干部学院相继并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学校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

3、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951年10月16日,是以大夏大学(1924年)、光华大学(1925年)为基础,同时调进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1959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16所重点院校之一。1972年学校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并,改名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学校再次被确认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学校恢复华东师范大学校名。1986年学校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设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等院校之一。1996年被列入“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1997-1998年,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上海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等先后并入。2002年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学校启动闵行校区规划建设,并于2006年主体搬迁到闵行校区,形成了“一校两

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5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在新的历史节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性、创新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目标。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

5、武汉大学(只招志愿考生其它):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等党和题词祝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整体实力明显上升。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新高考233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45

高考191分能上什么大

时间:2023-09-24 10:0:40

新高考192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31

新高考227分能上什么

时间:2023-09-24 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