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多少分上大学 > 正文

高考62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文科

更新:2023-09-24 00:57:26 高考升学网

很多家长想要知道2023年高考62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但是如果想报好一份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对如何选择大学和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与录取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其次,需要掌握志愿填报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然后就是志愿填报的技巧与方法,数据+方法,才可以将志愿报好。本文李老师根据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筛选出了高考627分可以上上的具体大学名单。

高考62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文科

一、高考62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文科

高考考文科627分可以上的大学名单具体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近三年高考627分文科可以上的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 最低分数 最低位次 公办/民办/本科/专科 院校类型
1 清华大学 山西 2022 文科 627 10 公办/本一A
2 北京大学 山西 2022 文科 618 30 公办/本一A
3 清华大学 内蒙古 2022 文科 624 12 公办/本一A
4 北京大学 内蒙古 2022 文科 621 13 公办/本一A
5 浙江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34 119 公办/本一A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17 386 公办/本一A 理工
7 同济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22 277 公办/本一A
8 北京师范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26 213 公办/本一A 师范
9 武汉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30 156 公办/本一A
10 南开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23 255 公办/本一A
11 华东师范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20 310 公办/本一A
12 厦门大学 山西 2021 文科 619 334 公办/本一A
13 上海交通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34 70 公办/本一A
14 中国人民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36 58 公办/本一A
15 浙江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35 64 公办/本一A
16 同济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18 189 公办/本一A
17 武汉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25 130 公办/本一A
18 南开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25 130 公办/本一A
19 中山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17 190 公办/本一A
20 北京外国语大学 内蒙古 2021 文科 627 108 公办/本一A 语言
21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河北 2020 文科 629 881 公办/本科
22 华中科技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0 825 公办/本科
23 华东师范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6 558 公办/本科
24 上海财经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4 635 公办/本科 财经
25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3 1198 公办/本科 理工
26 北京理工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2 730 公办/本科 理工
27 电子科技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2 1268 公办/本科 理工
28 西安交通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1 775 公办/本科
29 厦门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7 507 公办/本科
30 天津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4 635 公办/本科 理工
31 东南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3 677 公办/本科
32 北京邮电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2 1268 公办/本科 理工
33 中国政法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6 558 公办/本科 政法
3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4 635 公办/本科 财经
35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1 775 公办/本科
36 华南理工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0 1396 公办/本科
37 西北工业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19 1468 公办/本科 理工
38 中央财经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6 558 公办/本科 财经
39 四川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0 825 公办/本科
40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河北 2020 文科 627 975 公办/本科 语言
41 北京外国语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7 507 公办/本科 语言
42 上海外国语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33 677 公办/本科 语言
43 山东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9 881 公办/本科
4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河北 2020 文科 623 1198 公办/本科
45 中南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5 1088 公办/本科
46 湖南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7 975 公办/本科
47 重庆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7 975 公办/本科
48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 河北 2020 文科 621 1336 公办/本科 语言
49 中国传媒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9 881 公办/本科 语言
50 华东政法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7 975 公办/本科 政法
51 吉林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4 1133 公办/本科
52 华中师范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0 1396 公办/本科 师范
53 大连理工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17 1623 公办/本科 理工
54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0 1396 公办/本科 财经,政法
55 上海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4 1133 公办/本科
56 中国农业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8 926 公办/本科 农林
57 北京科技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0 1396 公办/本科 理工
58 中央民族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7 975 公办/本科 民族
59 西南财经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5 1088 公办/本科 财经
60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18 1547 公办/本科 政法
61 西南政法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18 1547 公办/本科 政法
62 北京电影学院 河北 2020 文科 619 1468 公办/本科 艺术
63 苏州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0 1396 公办/本科
64 南京师范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1 1336 公办/本科 ,师范
65 东北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17 1623 公办/本科 理工
66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河北 2020 文科 617 1623 公办/本科 理工
67 中国海洋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1 1336 公办/本科
68 北京交通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28 926 公办/本科 理工
69 陕西师范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18 1547 公办/本科 ,师范
70 兰州大学 河北 2020 文科 617 1623 公办/本科
71 复旦大学 山西 2020 文科 629 61 公办/本一A
72 上海交通大学 山西 2020 文科 636 32 公办/本一A
73 中国人民大学 山西 2020 文科 627 74 公办/本一A
74 南京大学 山西 2020 文科 622 109 公办/本一A
75 浙江大学 山西 2020 文科 620 131 公办/本一A
76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内蒙古 2020 文科 631 212 公办/本一A
77 同济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31 212 公办/本一A
78 北京师范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34 170 公办/本一A 师范
79 南开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35 161 公办/本一A
80 南开大学(B) 内蒙古 2020 文科 625 326 公办/本一B
81 华东师范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25 326 公办/本一A
82 北京理工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25 326 公办/本一A 理工
83 西安交通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30 225 公办/本一A
84 天津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28 262 公办/本一A 理工
8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30 225 公办/本一A 财经
86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23 359 公办/本一A
87 中山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26 304 公办/本一A
88 四川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19 432 公办/本一A
89 中南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19 432 公办/本一A
90 湖南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17 490 公办/本一A
91 中国传媒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19 432 公办/本一A 语言
92 中国农业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21 392 公办/本一A 农林
93 北京交通大学 内蒙古 2020 文科 618 467 公办/本一A 理工
94 武汉大学(只招志愿考生其它) 辽宁 2020 文科 633 722 公办/本科
95 华中科技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7 556 公办/本科
96 哈尔滨工业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29 912 公办/本科 理工
97 北京理工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7 556 公办/本科 理工
98 电子科技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28 962 公办/本科 理工
99 北京邮电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29 912 公办/本科 理工
100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辽宁 2020 文科 636 586 公办/本科
2023年新高考627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2023年高考627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
2023年高考627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理科
2023年新高考627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历史
2023年高考627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文科
2023年新高考627分可以上什么公办本科大学物理
山西高考文科类627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湖北高考物理类627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河南高考理科627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理科627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云南高考理科627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理科627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宁夏高考文科627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 附文科627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
云南高考理科类627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高考填报志愿必读 易陷入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 一门心思奔名校

“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

有考生父母打算为孩子只在本科一批一志愿报考一所心仪“名校”,二志愿放弃。这种填报志愿方式欠缺考虑,风险较大,如果孩子分数不够,本科一批一志愿没被报考院校录取,就失去了就读其他一本院校的机会。

不可否认,“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因此,填报志愿时,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误区二 不仔细看招生简章

高考志愿别冷落了招生章程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误区三 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不同志愿填报方式要区别对待

志愿梯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专业志愿梯度。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全国来讲基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江苏、浙江、湖南等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区市)的考生,在拉开梯度这个问题上,风险有所减小,但也不是不考虑。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同时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建议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志愿要有相当的保险系数。也就是说,按照往年的分数,考生的分数上最后一个平行志愿要比较保险。

第二种志愿填写方式是实行非平行志愿的考生,院校梯度就非常重要了,我个人认为要把握两个方面。首先,第一志愿最关键。其次,后续志愿基本上应该考虑往年一般报考人数不满并且曾经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

误区四 不填报热门、紧俏专业

“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另外一个误区是:盲目拥挤热门专业,咨询时经常问“今年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是好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误区五 只凭学校(或专业)名称来选择

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还有一个误区是,喜欢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误区六 不服从专业调剂

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可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

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你被调剂到的专业极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一般是比较冷门的专业。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你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时,则会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误区七 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投档而被退档”是最大的风险

平行志愿填报虽然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同样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

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愿太高,且志愿不服从调剂。当然,如果高校实行“进档即取”的原则,那么,只要分数达到投档线,志愿服从调剂,就不会退档,落榜生将大大减少。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3.志愿没有梯度的风险。

误区八 选择专业时,不考虑考生的兴趣和特长

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

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到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他的自身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就拿上边这个考生来说,首先,父母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专业,就是违背了考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试想,面对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又如何要求他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深造。

其次,这个考生性格内向,平日少言寡语,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父母选择让孩子学医,将来当医生势必要面对众多各种各样的患者。医患接触是必不可少的诊疗环节,而孩子的性格特征不适合当医生,父母没有考虑到这点。

误区九 填报志愿市家长的事,孩子只负责学习就行

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

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还固执得有些过分,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高考决定着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和前途。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父母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也完全应该。但是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误区十 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

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

三、高考627分文科可以上的大学名单简介

1、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学校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为基本特质的大工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10月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4月设立研究生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

2、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重点大学,教育部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来华留学生中国政府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前身为1950年创建的由刘伯承元帅担任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政法系为基础成立西南政法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院名,首任院长是抗日民族英雄、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4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置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2年,经政法委员会

3、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金陵大学,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名家大师辈出,文化底

4、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西部红烛精神”和“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服务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47.1万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现任党委书记李忠军教授,校长游旭群教授。学校位于古都西安,占地面积2800余亩,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长安校区是学校的主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三、四年级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任务;雁塔校区主要承担本科一、二年级基础课和通识课教学以及教师教育、继续

5、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张东刚,校长为刘伟。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

最新图文

内蒙古工业职业学院预估分

时间:2024-06-04 08:0:10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

时间:2024-06-02 19: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

时间:2024-06-02 19:0:37

山东警察学院预估分数线202

时间:2024-06-02 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