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云南高校 > 正文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更新:2023-09-18 23:06:32 高考升学网

1、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云南师范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率属于省政府的公办本科学校。根据云南师范大学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本高校,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云南师范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80余载的更迭发展,已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3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3300亩,下设24个学院,2个独立学院,29所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2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16000余人;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375.04万册,电子图书平台118.8万册,中外文基础、核心数据库35种,是“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已进入国内重要的评价机构和核心期刊,2019年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2018百强社科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是语言学类学术期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   学校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15个学科排名全国高校前70%,其中地理学进入前20%,教育学进入前40%。现有87个本科专业,其中入选15个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点,22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3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通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转型。学校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88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共有192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在全国首创云南纪检监察学院,成立云南研究院,并牵头全省14所师范类高校加盟成立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50强、地方本科院校10强。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云南师范大学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昆明)、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50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8个。“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0项;在国内外高质量期刊和出版社《Science》、《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earch》、《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Energy》、《新华文摘》、《历史研究》、《教育研究》、《地理学报》、《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三联出版社》等发表和出版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一等奖3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9项(一等奖6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云南师范大学坚持协同创新,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22个,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1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2个。学校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并通过地方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在地方建设的一批卓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高级职称1022人,其中有教育部“”特聘教授、领军人才、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中科院“西部之光”项目培养计划人才、全国最美共产党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欧阳自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阿马拉通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美国《纽约时报》前总编、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前任主席西默?托平,世界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博士,经济学家吴敬琏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等近百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校是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大学,先后被教育部和国家汉办确定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国务院台办“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和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高校。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4个孔子课堂、建立了“泰国云华职业学院”、“缅甸云华职业学院”、“老挝云华职业学院”3个境外办学机构,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获得国务院侨办第一个省部共建“云南华文学院”,累计招收8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0余人次,留学生数量位居云南高校前列。   学校先后被、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人先锋号、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单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单位;荣获云南省第一个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特等奖、一等奖;先后获云南省基层党建示范点、云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省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云南省理论阵地管理建设示范点。学校的班级、团支部、社团和个人也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集体和标兵,全国“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CUBA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前8强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 “十四五”时期,学校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大学努力奋斗。

全国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学校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42 所

A类36所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B类6所

东北大学 郑州大学 湖南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外交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理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 南昌大学 河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大学 西藏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石河子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宁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北京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清华大学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北京交通大学

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外交学院

政治学(自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学(自定)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南开大学

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河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自定)

辽宁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

东北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吉林大学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延边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畜牧学(自定)

东北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林学

复旦大学

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同济大学

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

统计学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

南京大学

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东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

南京理工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

浙江大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学

安徽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

厦门大学

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州大学

化学(自定)

南昌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

数学、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水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

河南大学

生物学

武汉大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自定)

湖南大学

化学、机械工程

中南大学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中山大学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暨南大学

药学(自定)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

海南大学

作物学(自定)

广西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四川大学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学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自定)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西南大学

生物学

西南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贵州大学

植物保护(自定)

云南大学

民族学、生态学

西藏大学

生态学(自定)

西北大学

地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自定)

兰州大学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青海大学

生态学(自定)

宁夏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化学(自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

石河子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宁波大学

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第二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第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1).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和录取顺序,如何填报志愿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众所周知的是高考的考试发挥固然重要,最为关键的一点还是填报志愿。那么,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是什么想必大家都想去了解,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填报规则(一)文史、理工类1.国家优师专项批设置15个县、市、区志愿,每个县、市、区志愿设置1个专业志愿和3个院校志愿。2.地方优师专项批设置15个县、市、区志愿,每个县、市、区志愿设置1个专业志愿和...查看更多

(2).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有几个批次 各批次志愿填报数量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云南高考志愿批次预测有:本科提前批、一本批、二本批、提前专科批、高职(专科)批等。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发布的实际通知为准!一、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有几个批次一、云南高考文史、理工类志愿设置:国家优师专项批、地方优师专项批、免费定向批(本科)分为县区定向志愿、州市定向志愿和全省定向志愿、免费定向批(专科)分为县区定向志愿、州市定向志愿和全省定向志愿;提前本科批、高校专项批、高水平批...查看更多

(3).2023年云南高考平行志愿怎么填报(附投档规则+技巧)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所谓平行志愿是指高考志愿的一种新的投档录取模式,即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今天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2023年云南高考平行志愿怎么填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2023年云南高考平行志愿怎么填报(投档规则)云南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云南考生按总...查看更多

(4).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网上填报操作流程及填报教程说明 应该怎么填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高考结束后,考生所面临的即是志愿填报,那么如何才能天填好志愿呢?提前了解高考志愿填报方法及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吧!一、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网上填报操作流程1、登录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官网https://www.ynzs.cn/,点击“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2、进入“考生服务平台”页面,点击“考生登录”,按提示输入考生“身份证号、密码、验证码”进行登录。3...查看更多

(5).2023年云南高考专科批次什么时候填志愿 填报具体时间安排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年云南高考专科志愿预计6月下旬开始填报,云南每年高考填报专科志愿的时间在本科志愿录取结束后。俗话说“三分考,七分报”,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填报志愿这个环节更为重要。我们应该提前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从而避免风险。一、2023年云南高考专科批次什么时候填志愿预计2023云南高考专科志愿填报时间在6月下旬开始填报,大家要及时关注云南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消息。小编整理了云南2022年高...查看更多

(6).云南高考出分后多久开始填志愿,2023年志愿填报时间安排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预计6月下旬开始填报,云南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大概在高考结束后约20天左右的时间。具体时间参考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2023年云南高考出分后多久开始填志愿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截止时间暂未公布,可参考2022年时间:(1)中南大学综合评价志愿填报:填报时间为6月24-25日。其中,考生填报、确认截止时间为6月25日18时。(2)云南省高考志愿填报演练:演...查看更多

(7).2023年云南高考能填报多少个志愿,总共几个志愿学校和专业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云南高考志愿填报本科阶段,一本批、二本及预科批和高职(专科)批各设置10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院校调剂”标志。详细的云南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学校和专业个数接着往下看吧。一、2023年云南高考能填报多少个志愿1、云南一本批次:设置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2、云南一本预科批次:设置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填报预科批次的考生,必须符合少数民族...查看更多

(8).云南压线录取的本科学校有哪些 2023本科压线生怎么填报志愿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最低多少分可以考上本科大学是考生关注的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2023年云南考生压线可以上的本科大学名单及分数线一览表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云南压线录取的本科学校有哪些学校名称学校所在地城市科目批次2022分数2022位次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云南丽江理二本435164098昆明城市学院云南昆明理二本437161478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昆明理二本438160161昆明文理学院云南昆明理二本...查看更多

(9).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什么时候填报,开始结束时间安排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预计6月下旬开始填报,云南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大概在高考结束后约20天左右的时间。俗话说“三分考,七分报”,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填报志愿这个环节更为重要。我们应该提前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从而避免风险。一、云南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填报志愿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截止时间暂未公布,可参考2022年时间:(1)中南大学综合评价志愿填报:填报时间为6月24-25日。其...查看更多

(10).2023年云南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填报志愿 高考结束后多久填报志愿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预计6月下旬开始填报,云南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大概在高考结束后约20天左右的时间。俗话说“三分考,七分报”,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填报志愿这个环节更为重要。我们应该提前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从而避免风险。一、云南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填报志愿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和截止时间暂未公布,可参考2022年时间: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7—29日。其中,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查看更多

(11).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模拟演练入口计流程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一、2023云南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模拟演练入口云南省招考频道:www.ynzs.cn二、2023云南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填报步骤第一步:登录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官网https://www.ynzs.cn/,点击“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第二步:进入“考生服务平台”页面,点击“考生登录”,按提示输入考生“身份证号、密码、验证码”进行登录。第三步:登录进系统后,点击“开始填报志愿”按钮。第四步:根...查看更多

(12).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填报模板电子版图片表格,附填报指南及技巧

云南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高考不仅要考得好,志愿还要报得好。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填报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小编整理了关于云南高考志愿填报样本模板、志愿填报指南及技巧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2023年云南高考志愿填报模板电子版图片表格本科二批志愿序号院校信息专业信息专业调剂操作院校志愿1专业1专业2专业3专业4专业5专业6添 加院校志愿2专业1专业2专业3专业4专业5专业6添 加院校志愿3专业1专业2专业3专业4专业5专业6添 ...查看更多

3、云南师范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云南师范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教育学、心理学、美术学、体育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无机化学、天体物理、光学工程、物理学、地理学、农业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工商管理、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音乐教育、体育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类、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行列 1 教育学
2 学校“云南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1 心理学
3 校级重点学科 1 美术学
4 省级优势特色 1 体育学
5 云南省重点学科 5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无机化学、天体物理、光学工程
6 云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学科,十三五”云南省博士点建设学科 1 物理学
7 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获B+ 1 地理学
8 云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和“十三五”“双一流”高峰B类重点学科 1 农业工程
9 “十一五”云南省一类重点学科 1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10 “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建设项目 1 工商管理
11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2 学前教育、教育学
12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1 应用心理学
13 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1 汉语言文学
14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1 历史学
15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 音乐教育
16 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1 体育教育
17 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全国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云南师范大学卓越教师“4+2”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1 物理学
18 云南省重点建设专业 1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19 云南师范大学卓越工程师“4+2”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1 电子信息类
20 云南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 1 化学
21 国家一类特色专业 1 生物科学
22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技术学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3 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1 地理科学
24 国家二类特色专业 1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25 云南省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1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4、云南师范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6 教育学、艺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2 省级(直辖市) 4 国际经济与贸易、地理科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教育技术学
3 省重点、培育专业 13 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学、体育教育、英语、物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运动训练

5、云南师范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云南师范大学开设专业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动画、广播电视编导、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播音与主持艺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科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舞蹈学、舞蹈表演、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艺术教育、音乐学、应用化学、小学教育、秘书学、教育技术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技术)、法学(纪检监察方向)、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化学、制药工程、科学教育、英语(含师范、非师范)、日语、越南语、泰语、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历史学、公共事业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学、通信工程(非师范)、应用物理学(师范)、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非师范)、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师范)、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非师范)、物理学(师范)、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言文学、社会工作、法学、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学、应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财政学、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审计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缅甸语(非师范)、老挝语(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非师范)、越南语(非师范)、柬埔寨语(非师范)、泰语(非师范)、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环境设计、书法学、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师范)、美术学(非师范)

云南师范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太阳能研究所)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本科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本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科
传媒学院 动画 本科
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
新闻学 本科
广播电视学 本科
传播学 本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地理学部(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测绘工程 本科
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科
地理科学 本科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本科
音乐舞蹈学院 舞蹈学 本科
舞蹈表演 本科
音乐表演 本科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本科
艺术教育 本科
音乐学 本科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应用化学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小学教育 本科
秘书学 本科
信息学院 教育技术学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 本科
网络空间安全 本科
人工智能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多媒体技术) 本科
云南纪检监察学院 法学(纪检监察方向) 本科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本科
生物技术 本科
生态学 本科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制药工程 本科
科学教育 本科
外国语学院 英语(含师范、非师范) 本科
日语 本科
越南语 本科
泰语 本科
历史与行政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
行政管理 本科
历史学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文物与博物馆学 本科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通信工程(非师范) 本科
应用物理学(师范) 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非师范) 本科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师范) 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非师范) 本科
物理学(师范) 本科
数学学院 统计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文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 本科
汉语言文学 本科
秘书学 本科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哲学与政法学院) 法学(纪检监察方向) 本科
社会工作 本科
法学 本科
社会学 本科
体育学院/高尔夫学院 民族传统体育 本科
社会体育 本科
体育教育 本科
运动训练 本科
教育学部(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学前教育 本科
特殊教育 本科
教育学 本科
应用心理学 本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哲学 本科
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 市场营销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财政学 本科
经济学 本科
金融学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审计学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缅甸语(非师范) 本科
老挝语(非师范) 本科
汉语国际教育(非师范) 本科
越南语(非师范) 本科
柬埔寨语(非师范) 本科
泰语(非师范) 本科
云南华文学院 缅甸语(非师范) 本科
老挝语(非师范) 本科
柬埔寨语(非师范) 本科
越南语(非师范) 本科
泰语(非师范) 本科
美术学院 产品设计 本科
服装设计与工程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书法学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美术学(师范) 本科
美术学(非师范) 本科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是一

时间:2024-06-05 11:0:12

普洱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招

时间:2024-06-05 11:0:49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是一本还

时间:2024-06-05 11:0:02

大理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招

时间:2024-06-04 0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