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云南高考 > 正文

重庆大学云南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更新:2023-12-13 16:25:32 高考升学网

一、重庆大学云南高考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2022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重庆大学(民族班)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20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706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7人;

2、2021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重庆大学(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9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904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人;

3、2021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重庆大学(民族班)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1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458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7人;

4、2021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重庆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1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170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19人;

5、2020年云南高考理科类考生上重庆大学(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61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544名,招生录取人数为5人;

二、重庆大学在云南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重庆大学在云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云南 2022 理科 本一 1 - - 教育部
云南 2022 理科 本一 17 620 4706 教育部
云南 2022 理科 本一 132 622 4389 教育部
云南 2022 文科 本一 10 643 775 教育部

2、2021年重庆大学在云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云南 2021 理科 本一 5 598 7904 教育部
云南 2021 理科 本一 17 616 4458 教育部
云南 2021 理科 本一 119 618 4170 教育部
云南 2021 文科 本一 10 637 825 教育部

3、2020年重庆大学在云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云南 2020 理科 本一 5 618 7544 教育部
云南 2020 理科 本一 17 634 4808 教育部
云南 2020 理科 本一 122 640 3940 教育部
云南 2020 文科 本一 16 632 800 教育部
北京理工大学和重庆大学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华东师范大学和重庆大学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重庆大学是什么档次的大学
重庆大学是公办大学还是民办大学
重庆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学校
重庆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附重庆双一流建设大学名单
重庆大学是985大学还是211大学
重庆大学在湖北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3最低位次排名
重庆大学在山东高考专业招生计划2023(人数+代码)
重庆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华中科技大学和重庆大学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重庆大学的城市管理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三、重庆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创办于1929年,在20世纪40年代就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国家高教部(高教部1958年并入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98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学校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被确定为中管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医、教育、艺术11个学科门类。设7个学部35个学院,以及附属肿瘤医院、附属三峡医院、附属涪陵医院、附属中心医院。教职工5300余人,在校学生49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2000余人,本科生26000余人,来华留学生17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5300余亩,有A校区、B校区、C校区和虎溪校区。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保持快速向上向好发展势头,综合办学实力、学术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才培养以造就“行业精英、国家栋梁”为己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40余万名高素质人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40余人当选为两院院士。近年来,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六大育人阵地,入选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承建高校。大力实施“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成立本科生院,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加强通识教育。4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学、物理专业进入“强基计划”。持续深化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全面推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博士生招生规模增至1000余人。深化“产教融合、跨界培养”,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五年来在全国各类大学生竞赛中获奖4400余项,其中获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260余项。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科内涵发展,按照“强化工科、夯实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社科、拓展医科、提升信科”的思路,建立健全适应科技高速变革的学科优化布局机制以及适宜产生未来引领学科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一流学科生态。持续加大“先进制造”“智慧能源”“新型城镇化”三大学科群建设,按照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规划,推动机械、电气、土木等特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先后成立医学院、医学部,高起点推进医学学科加快发展。启动实施《基础文科振兴行动计划》《基础理科卓越行动计划》,加快提升基础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先后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冶金、仪器、矿业、机械、土木、交通运输等6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50名。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系统构建起“3+7”人事人才制度体系和四层次七类别人才引育“金字塔”,积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氛围,以先进体制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持续汇聚的内生动力。现有专任教师3100余人,其中院士等国家级人才2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科学研究深化科研管理服务改革,构建起“1+5”新型科研创新体系,以新的体制机制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加强创新体系内涵建设,全面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重大项目成果人才培育计划、重点研究基地构筑计划、军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加强科研前瞻布局,全面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推动建设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推动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等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谋划建设合成生物学、未来芯片、量子物质科学等高水平原始创新平台。“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400余项(其中牵头千万元级以上重大项目40余项),荣获国家奖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云南高考语文数学卷真题答

时间:2024-06-07 16:0:30

云南高考后什么时候查成绩2

时间:2024-06-07 15:0:28

云南高考作文题目关于未知

时间:2024-06-07 15:0:10

云南今天高考作文题目是什

时间:2024-06-07 1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