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养老保险 > 正文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是怎么算出来的

更新:2023-09-14 16:27:37 高考升学网

根据《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实施意见(湘劳社政字[2006]10号》,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如下。

  一、已参加本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含城镇个体工商户及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达到法定或规定退休年龄(以下简称退休年龄),且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履行了缴费义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以下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1、无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退休后按月计发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2、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退休后按月计发的基本养老金,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增加过渡性养老金。

  3、缴费年限的认定。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参保人员在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株洲市建立个人账户的时间为1995年9月),按国家有关政策计算的连续工龄(劳动合同制工人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按规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是指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后参保单位和个人共同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实际缴费年限为本人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缴费累计12个月计为1年。缴费年限不足1年的,计算到月。

  二、基本养老金的具体计算方法: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其中:

  (1)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指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内的全部在岗职工月工资收入的平均值。

  (2)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计算: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算术平均值。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或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其视同缴费年限的每年指数记为1.0。再将每年指数相加,除以计算指数的年数,即为参保人员的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详见附表)。

  3、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3%×建立个人账户前本人缴费年限(计算到月)。

  从上看出,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工资基数越高、退休时全省职工平均工资越高,养老金水平越高。

  三、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时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可以个人补交至15年办理退休手续,按月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移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附件:1、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公式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附件1

  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算公式

  2006年1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按新办法计发的基本养老金公式如下:

  1、P基本=P基础+P帐户+P过渡(中人)

  P基本—基本养老金

  P基础—基础养老金

  P帐户—个人账户养老金

  P过渡—过渡性养老金

  2、P基础=(W在岗+Y指数)/2×N缴费×1%

  W在岗—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N缴费—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累计12个月为1年)

  Y指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与本人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乘积,即:

  (1)Y指数=W在岗×n平均指数

  n平均指数—参保人员本人截至退休当年的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2006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以其退休当年、前一年、前二年至参保建立个人账户时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分别对应除以退休前一年、前二年至建立个人账户前一年的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每年指数;

  2006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以其退休当年至参保建立个人账户时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分别对应除以退休前一年至2005年的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2004年至参保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一年的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每年指数。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其视同缴费年限的每年指数记为1.0(视同缴费年限不足一年的,也取一个指数)。按上述办法计算出参保人员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每年的指数后,将每年指数相加,除以计算指数的年数,即为参保人员的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即:

  (2)n平均指数=(a0/A1+a1/A2+…a2006/A2005+a2005/A2004+…+a1995/A1994+∑)/Z

  a0、a1、a2…a1995为参保人员退休当年、前一年、前二年至1995年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退休当年的月平均缴费工资,若在当年1-3月份退休的,为职工1-3月份的月平均缴费工资;若在当年4-12月份退休的,为职工4-12月份的月平均缴费工资);

  A1、A2…A2005为参保人员退休前一年、前二年至2005年的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A2004…A1994为2004年至1994年的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

  ∑为参保人员视同缴费年限的指数和;

  Z为参保人员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个数。

  3、P帐户=Q/计发月数

  Q—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

  4、P过渡(中人)=Y指数×N视同×X系数

  有视同缴费年限的参保人员,在发给上述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增加过渡性养老金。

  N视同—视同缴费年限

  X系数—计发系数,按1.3%取值

  附件2: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退休年龄计发月数

  40233412304222643223442204521646212

  47208482044919950195511905218553180

  54175551705616457158581525914560139

  611326212563117641096510166936784

  687569657056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达州退休后养老保险

时间:2023-12-04 01:0:39

广安退休后养老保险

时间:2023-12-04 01:0:11

宜宾退休后养老保险

时间:2023-12-04 01:0:33

南充退休后养老保险

时间:2023-12-04 0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