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学业有成 > 正文

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更新:2024-05-24 10:17:24 高考升学网

各省高考志愿填报及录取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根据往年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批次完成第一次投档后,基本会有部分院校出现一定的缺额计划。这个时候,往往也意味着那些还没被录取的考生有机会参与征集志愿。如果足够幸运的话,是可以顺利上大学的。

那么,大家对于征集志愿的了解有多少?下面一起来看看:

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


01

什么是征集志愿

在每批次第一轮投档录取结束后,总会出现一些上线考生未被录取和一些在本批次招生的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

于是,各省(区、市)级招生考试机构通过一定渠道向社会公布高校招生缺额计划,并组织该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按照缺额计划再次填报本批次院校的志愿就是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再一次为考生录取提供了机会,同时使高校的招生计划得以顺利完成。

02

院校征集志愿的原因

1.生源不足

高校在第一轮投档时,生源不足导致缺额,不能完成招生计划。

2.超退

高校第一轮投档时生源充足,但出现因不服从专业调剂,身体条件、单科成绩等不符合有关要求而被退档的考生人数多于其调档比例的超额数(超退),致使高校不能完成招生计划。比如一所大学招生计划为100人,调档比例为110%,进档的考生则有110人。在录取过程中,未满足录取条件的考生有15人,这就使该大学仅录取到95人,未完成招生计划。

3.追加计划

高校生源充足,但后期在该省(区、市)追加招生计划

03

征集志愿的认知误区

1.征集志愿的院校地理位置都很偏远?

院校办学地理位置偏远的、一些考生不熟悉的高校,容易出现在征集志愿的名单之中。

我国地域辽阔,两千多所高等院校遍布各省(区、市),考生不可能全部了解,特别是对偏远地区的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听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这些高校的报考人数低于招生计划数,在正常录取过程中未能录取满额而参加征集志愿。

2.征集志愿的院校都很“差”?

征集志愿的产生是由于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院校没招满人数,所以进行征集志愿。很多家长和考生就会形成一个固定思维——“这个高校连人数都没有招满,肯定不太好。”故而,放弃这次征集志愿的机会。

但真相是,由于生源情况的变化,以及政策的变化,一些很好的高校和专业也会参加征集志愿。

3.征集志愿的院校招生数量少,就一定难上?

征集志愿,招录的学生数量一般会非常少,大部分是1-10人之内。面对这一现实,很多考生都会怯步,觉得自己希望不大,还不如放弃。在这里,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1.为什么这些院校招生人数少

需要了解这个高校或专业招生少的原因,如专业冷门、地域偏远、学费高昂等。但这些都是别人的原因,不一定是你要放弃的原因。

2.是否影响下一批次的填报?

有部分父母担心孩子填报征集志愿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其实高招录取是按批次进行的,各批次互不影响,上一批录取不结束,下一批录取不开始。征集志愿是包括在某一批次录取中的,如果考生在上一批次征集志愿中未被录取,不影响其被下一批次的院校录取。

04

征集志愿的填报注意事项

1.密切关注,按时填报

密切关注,及时了解征集计划,按时填报征集志愿。一般而言,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时间比较短,考生和家长要密切关注教育考试院网站,及时获取各批次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和剩余计划的信息。

根据往年情况,各省各批次征求志愿时间一般为24小时以内。

2.征集志愿的录取分数未必会降低

在征集志愿时,有的院校因缺额较多,也会降分征集志愿,但这并不等于考生填报了降分征集志愿的学校就一定能够被录取,这还是与征集志愿填报人数的多少有关,当报考征集志愿的考生数量大大超过院校缺额计划数时,院校不再进行降分征集志愿的投档,征集志愿的投档分数也会上涨。

3.不能仅参考高校正常录取阶段的录取分数

有一些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往往会以高校正常投档录取时的录取分数为参考来填报。其实,这是非常有风险的。因为在正常投档录取时报考考生的成绩构成与参加征集志愿阶段考生的成绩构成差异比较大。

正常投档录取时,考生是参考某高校前几年的录取分数来定位的,而征集志愿阶段,考生分数构成更多变,有的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合理而被退档的,有的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被退档的,有的考生因为分数太低而未被投出的,这些考生都可能填报同一所院校,所以再以正常投档录取时的分数来参考并不合理。

4.量力而行,选择服从调剂

考生还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冲高。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学校”,往往更是抢手,如果分数不占优势,也很难被录取。尤其是参加本科批次征集志愿的考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因冲刺名校而落榜的高分考生。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搭配,不要只关注“热门”院校和“热门”专业,应“冷热”结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录取机会。

5.对比高校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

在填报时应注意对比一下高校的计划数和该批次的考生人数,以减少竞争性;对要报考的学校须慎重研究。

6.梯度填写,“稳冲保”原则

征集志愿要想成功率更高,也要讲究技巧性,那就是第一个征集志愿要冲一冲,报的稍高一点,这样也不枉费自己的分数,第二个征集志愿要稳一稳,就是选一个跟高考分数差不多的学校专业,第三征集志愿要选一个保底的学校专业,就是无论如何也要能走上的,就是选分数低的学校和专业,保证有学校读。

7.一旦录取,不得换录

参加征集志愿之前,考生需要查询一下自己的录取状态,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参加征集志愿。填报征求志愿时,一定要谨慎选择,仔细考虑所报院校有剩余名额的专业能否接受。因为每人只能参加一次录取,一旦被院校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或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高考高分中分低分不同分数

时间:2024-05-24 10:0:57

高考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有哪

时间:2024-05-24 10:0:24

高考报志愿名词术语解释大全

时间:2024-05-24 10:0:43

高考填报志愿大类招生对考

时间:2024-05-24 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