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小学教育 > 正文

两会代表谈教材增加古诗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二)

更新:2023-08-16 08:21:29 高考升学网
,从不同侧面接近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渐渐了解其中的精髓所在。在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我们研发了独特的传统文化课程——“在农历的天空下”中国古典诗词晨诵课程。我们带着学生以二十四节气为线索,根据四季变化学习诗歌,同时结合国画、民间故事、书法、考古、对联、民俗等,学习和了解相应的知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午读、暮省等富有中国韵味的课程,同时也在考虑如何让中国传统艺术进入课堂。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寻找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的方式。

  刘希娅:应当结合当前课改工作的大背景和大契机,把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去,并对当前教材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修正。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还要注意形式和方式的多元化。这是一个慢慢吸收的过程,“暴饮暴食”只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下一阶段,我们学校打算利用“小文化课程”的平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午进行国家基础课程教育,下午是“小文化课程”教育,主要包括辩论、主题演讲、头脑风暴等社团活动。我们将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循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我期待培养出的学生不是背诵型、接纳型的,而是能够养成主动参与、积极表达的性格。唯有如此,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内化为他们内心的东西。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记者:北京市教委前段时间曾发布消息称,北京市中小学多种学科教材将进行改版,其中,语文教材将增加古诗词、京剧唱段等传统文化内容。这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对此,您如何看待?

  朱永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课本,最终走进学生头脑,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形成共同的语言、愿景和理想,建立共同的精神家园,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阅读和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要。走近才会尊敬。只有让青少年更多地去感知、实践和体验鲜活的优秀传统文化,他们才能从中汲取营养。当前,我国很多青少年已被西方的生活方式包围,吃的、穿的甚至崇拜的英雄都是西方的。去年两会,我曾提交过一份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提案,其中就提到当下传统文化存在严重缺失,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刻不容缓

陈力:中小学教育中应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过去,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有一些失误。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够,这尤其反映在语文、历史等学科的教育中。我很支持增加中小学教材中古文的数量。从文学的角度看,有两点很重要:其一,古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的

最新图文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

时间:2024-03-20 08:0:06

最高法:依法惩治未成年人

时间:2024-03-20 08:0:34

最高法:小学生体育课意外

时间:2024-03-20 08:0:11

浙江省宁波市“三个一体化

时间:2024-03-20 0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