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小学教育 > 正文

乡村教师生存现状调查西安玉川镇南北沟小学(三)

更新:2023-08-13 09:53:23 高考升学网
族发展的基础使命。

特殊的课堂

讲台上的李显梅,已经完全没有了刚才和我们交谈时的内敛,洪亮的嗓音引领着孩子们进入了知识的殿堂。5个孩子,穿着冬衣,课堂上活泼踊跃,学得认真。“今天是看你们来了,他们还稍微收敛点儿,平时更闹。”李显梅说起她班里的这5个孩子时,透着特有的亲切。话语中,我能感受到这个年轻姑娘,作为山村老师全部的幸福和满足。

虽然现在学校只有19个孩子,但老师们总是很忙碌。李显梅除了要带孩子们的语数英,还要带作文、品社等,时常是给一年级讲完数学,又给四年级讲语文,接着三六年级的英语。在复式班中,一个教室,两个年级的转换是必然,也是山区教学的常态。“孩子们太小,得有人看着才会踏实学。”如果不是亲耳听到李显梅的这句话,我们很难想象这出自一个80后的年轻老师之口。

对于黄余水而言,不论是之前呆过的红门寺小学,还是现在的南北沟小学都是一样的,复式教学是解决生源稀少的较好办法。“一个高年级匹配一个低年级,轮换着讲课。常常是一四年级,二五年级,三六年级组合,往往是这个年级的先上课,那个年级的预习或者写作业,就这么轮换着来。”黄老师提起教学总是很认真,“玉川这样的山区孩子,都很纯真,我们要因材施教。”

因为“教育”留在山上——成了老教师和年轻教师间无形的纽带和信念。李显梅的儿子已经两岁了,一直放在四川老家让父母带着,“艰苦的生活并非不能忍受”,而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才真正令她痛苦。每当结束一天的工作,“隔两天会跟儿子通话,夜深了会因想念而不知不觉流眼泪。”李显梅,放下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离开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和黄余水走过的青春一样,李显梅的青春,也承载着山里孩子稚嫩的希望。

当被问到,会不会担忧老教师大批退休而出现断层时,黄余水笑着说,自己不担心,“这两个年轻老师来了,证明乡村教师后继有人。”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

时间:2024-03-20 08:0:06

最高法:依法惩治未成年人

时间:2024-03-20 08:0:34

最高法:小学生体育课意外

时间:2024-03-20 08:0:11

浙江省宁波市“三个一体化

时间:2024-03-20 0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