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五险一金 > 正文

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的由来

更新:2023-08-14 18:09:25 高考升学网

【内容提要】这些年媒体上时不时惊呼:中国社会保障“欠账”规模巨大,足足有几万亿元;却鲜有人冷静思考:“欠账”数字是如何形成的,它意味着什么?

所谓社会保障“欠账”,学名叫做养老金隐性债务(英文简称IPD,即the implicit pension debt),也就是社会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才提出来,早在10多年前,也就是设计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大思路时,它就已经被广泛讨论过。

最近几年,媒体上不时传来惊人的消息,说我国社会保障“欠账”规模至少有1.8万亿元人民币。

1.8万亿元,这是足以惊出一身冷汗的天文数字。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可以负责任地说,它是被算出来的。

最早对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做出估算的,是郭树清先生。1995年,郭树清先生在同世界银行的合作研究中,根据1994年我国国有单位的基本数据,对我国养老金应积累规模做出了全面估算,结论是10500亿元。

1995年,世界银行对我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给予特别关注,并在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协助下,完成了一项题为《中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专题研究报告。在报告中,世界银行也对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进行了推算,结论是: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约占其1994年GDP的46%~69%,绝对额为20147亿元~30221亿元。

1999年4月,国务院体改办宏观司同美国安泰国际保险公司合作开展“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课题研究。随后,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等单位同博时基金公司、世界银行和我国财政部社会保障司等相继对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进行精算。此外,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独立的精算。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句话用在社会保障“欠账”问题上,也是很恰当的。

养老金隐性债务精算的结果,都是上万亿元的天文数字,不管是1万多亿元,还是10万多亿元,这些都是总量概念,它不需要在几年内偿还,偿还期长达几十年。对于研究者来说,这是非常清楚的。但是,一般老百姓并不知情。特别是经历过养老金拖欠惊吓的退休人员,一听说养老金欠账几万亿元,怕是血压都会升高。

养老金隐性债务精算,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不仅精算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而且运算过程中也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何平先生透露超过300万条记录),最后的结果还是一大堆数据。

对于精算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数据可靠。基础数据从何而来?目前主要从样本城市采集。举个例子。退休年龄是精算的重要参数,但要取得全国实际退休年龄的数据,那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只能根据样本城市实际退休年龄来推算。从这个角度看,样本地区越多,精确度会越高。

正因为如此,世界银行在公布精算报告时特别强调,由于所搜集到的数据,无论在参保人员方面,还是在更为一般性的缴费、待遇、资金积累和工作年限认定等方面,有很大的地区差异,并不一定能反映全国的情况。一般认为,这类测算对假设参数的依赖性很大,计算出的尚未偿付的养老金债务只应做为诊断指标,不应做为实际数值。

令人遗憾的是,世界银行的这一忠告,并不被人们重视。这两年,国内媒体对我国养老金债务问题多次予以报道,大多数是只报总量,而不作具体分析。更有些高级官员也常常在研讨会上“爆料”,吸引媒体记者眼球,而媒体记者又“如获至宝”,不遗余力地大肆渲染。

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绝不是在一片空地上修建高楼大厦,更像是“老城区改造”。因为早在50多年前,我国就形成了面向企业职工的劳动保险制度和面向公职人员的退休养老和公费医疗等项社会保障制度。屈指算算,这还是个庞大的人群。

我们可以对过去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做出各种评判,甚至可以断言其“不可救药”,必须通过社会保障改革“推倒重来”,但是,对于那些曾经被社会保障覆盖、为共和国流过血和汗的人们,万万不能如同对待老城区的旧建筑一样,也来个“扫地出门”。

割断历史,是不负责任的;但被历史遗留问题所拖累,甚至裹足不前,也是不足取的。

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最新图文

兰州五险一金缴费比

时间:2023-08-11 14:0:37

潍坊五险一金缴费比

时间:2023-08-15 17:0:33

乌鲁木齐五险一金缴

时间:2023-08-10 03:0:29

绍兴五险一金缴费比

时间:2023-08-17 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