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四川高校 > 正文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更新:2023-09-21 08:58:23 高考升学网

1、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四川师范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率属于省政府的公办本科学校。根据四川师范大学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四川师范大学是一本高校,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现有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两个校区。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原。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四川师范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现有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两个校区。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原校址上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学校吸纳西山书院,更名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合并私立川北文学院,组成公立川北大学,迁址四川省南充市,改称川北大学。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3年,原重庆师范学院部分系科师生进入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四川师范学院本科专业迁到成都狮子山。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四川师范学院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整体并入我校。学科门类齐全。学校是全国首批硕士授权单位,第十批博士授权单位,举办有文学、理学、工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十一个学科门类。建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9个本科专业,其中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7个;建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国别研究中心、四川省工程实验室10个,建有四川省省级大学科技园。师资力量雄厚。建校以来,学校先后涌现出了以著名墨学家伍非百、我国社会学和民俗学的创始人之一李安宅、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刘绍禹、楚辞学专家汤炳正、文献学专家屈守元、训诂学专家刘君惠、凝聚态物理学专家赵敏光、拓扑学专家刘旺金、非线性分析专家丁协平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学校教师先后获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国家领军人才”1人, “国家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5人,中宣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4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34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9人,“四川省”14人,“天府”10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2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19人,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四川省师德标兵等共43人次。另外,学校还特聘了两院院士、特聘教授、国家“”、国家“杰青”等20余位高层次人才。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俱乐部及省级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创办有1所具有33年历史的“校中校”——四川师范大学美育学校。学校建有“质量工程”国家级项目168项、省级项目710项,其中,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3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人文社科普及基地各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流课程20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部,学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59项,学校获近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2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96项(其中一等奖31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优秀硕士论文6篇,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近三年获得奖项49 项(其中一等奖及以上10项)。办学74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勇、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先刚、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郭鸿为代表的30余万名各类毕业生,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科研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学校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长足进步,科研整体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获批国家级项目共计279项,其中国家人文社科类项目共计立项155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24项;获批省部级项目341项。获批省部级以上科学成果奖86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获批2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5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5项。获授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登记256项,学校综合科研经费共计7.8亿元,保持了科研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对外交流广泛。学校是四川省高校对外交流中心之一和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资格和接收澳门地区保送生的高等院校,是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已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110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培养各类层次的境外留学生,并开展各类层次、不同国别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在韩国延世大学、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合作建立了2所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佩德罗中学共建孔子学堂,是“中文联盟“成员;建有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下设东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中心、泰国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等;与韩国世宗学堂总部合办“成都世宗学堂”。学校在办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合办“产品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合办“绘画专业本科教学项目”。社会服务有力。学校是“国务院民族团结先进集体”,长期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尤其是教育事业发展,设有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四川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四川省分中心、四川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四川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全国首家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培训基地等省级培训及研究机构。长期定点帮扶甘孜州理塘县、凉山州普格县,对口支援西昌民族幼专,结对帮扶阿坝师范学院、四川文理学院。2017年,学校牵头成立C5教育精准扶贫联盟;2020年,学校成立“四川乡村振兴学院”(总部),并先后在仪陇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苍溪县、达川区、巴中市、恩阳区、普格县、理塘县、凉山州、绵竹市、遂宁市、岳池县、南部县等地区挂牌成立四川乡村振兴学院(分院),助力精准脱贫,振兴乡村发展。四川师范大学扎根巴蜀大地办大学,服务治蜀兴川新战略。,全体师大人坚定以思想为指导,致力于把学校发展成为人民教育家诞生的摇篮、优秀校长成长的基地、优秀教育教学成果转化的平台、国家和四川省教育的高端智库,认真履行四川师大引领区域教师教育,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传承创新中华文明的责任和使命,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的能力。目前,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和谐,朝气蓬勃,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更新时间:2021年3月)

全国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学校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42 所

A类36所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B类6所

东北大学 郑州大学 湖南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外交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理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 南昌大学 河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大学 西藏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石河子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宁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北京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清华大学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北京交通大学

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外交学院

政治学(自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学(自定)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南开大学

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河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自定)

辽宁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

东北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吉林大学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延边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畜牧学(自定)

东北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林学

复旦大学

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同济大学

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

统计学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

南京大学

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东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

南京理工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

浙江大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学

安徽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

厦门大学

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州大学

化学(自定)

南昌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

数学、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水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

河南大学

生物学

武汉大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自定)

湖南大学

化学、机械工程

中南大学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中山大学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暨南大学

药学(自定)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

海南大学

作物学(自定)

广西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四川大学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学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自定)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西南大学

生物学

西南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贵州大学

植物保护(自定)

云南大学

民族学、生态学

西藏大学

生态学(自定)

西北大学

地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自定)

兰州大学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青海大学

生态学(自定)

宁夏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化学(自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

石河子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宁波大学

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第二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第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1)、四川高考出分后多久开始填志愿,2023年志愿填报时间安排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预计6月下旬开始填报,四川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大概在高考结束后约20天左右的时间。具体时间参考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2023年四川高考出分后多久开始填志愿1、2023四川高考志愿普通类(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6日12:00,其余本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17:00,专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查看更多

(2)、2023年四川高考能填报多少个志愿,总共几个志愿学校和专业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四川高考本科提前批和专科提前批分别设置1个第一志愿和2个平行第二志愿,本科提前批设置一个预科志愿;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专科批、对口招生本科和专科均设置9个平行的第一志愿。一、2023年四川高考能填报多少个志愿一、四川高考:本科一批志愿可填9个学校,每个学校可填6个专业。梯度建议:“冲”的梯度填1个学校,“稳”的梯度填5个学校,保的梯度填3个学校。二、四川高考:本科二批志愿可填9个学校,...查看更多

(3)、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机构排名哪家好,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高考志愿填报机构有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聚志愿网站、高考ai志愿助手官网等。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专家给出的指导和规划建议至关重要,考生要注意观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填报机构哪个比较好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一、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机构哪个比较好很多家长在寻找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机构,根据往年的数据统计,99%的四川家长和考生都会选择线上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四川高中高三班...查看更多

(4)、四川压线录取的本科学校有哪些 2023本科压线生怎么填报志愿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最低多少分可以考上本科大学是考生关注的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2023年四川考生压线可以上的本科大学名单及分数线一览表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四川压线录取的本科学校有哪些(1)四川理科压线二本大学2022年四川理科二本线为426分四川理科二本线10分以内的公办大学有闽南师范大学、赣南医学院、山东工商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甘肃中医药大学等学校。其中,四川理科分数线最低的公办二本大学为甘肃...查看更多

(5)、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什么时候填报,开始结束时间安排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预计6月下旬开始填报,四川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大概在高考结束后约20天左右的时间。俗话说“三分考,七分报”,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填报志愿这个环节更为重要。我们应该提前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从而避免风险。一、四川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填报志愿一、四川高考普通类志愿填报时间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四川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6日12:00,四川其余本科志...查看更多

(6)、四川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官网入口: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一、2023四川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官网入口四川省教育考试院:http://www.sceea.cn/二、2023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流程1、查询招生计划及填写章表:填报志愿要以四川招生考试的招生计划和拟填报高校招生章程为依据。招生计划也可在“计划查询与志愿填报辅助系统”(网址:https://www.sceea.cn/)进行查询。考生查询到所需计划之后,填写报考意向批次及模块的志愿章表进行备用。2、...查看更多

(7)、2023年四川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填报志愿 高考结束后多久填报志愿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预计6月下旬开始填报,四川每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大概在高考结束后约20天左右的时间。俗话说“三分考,七分报”,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是填报志愿这个环节更为重要。我们应该提前了解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从而避免风险。一、四川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填报志愿1、普通类(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6日12:00,其余本科志...查看更多

(8)、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模板电子版图片表格,附填报指南及技巧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高考不仅要考得好,志愿还要报得好。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填报志愿是非常重要的。小编整理了关于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样本模板、志愿填报指南及技巧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模板电子版图片表格四川高考志愿表模板志愿序号院校信息专业信息专业调剂操作院校志愿1专业1添 加专业2专业3专业4专业5专业6院校志愿2专业1添 加专业2专业3专业4专业5专业6院校志愿3专业1添 加专业2专业3专业4...查看更多

(9)、2023年四川高考第一志愿能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影响第二志愿录取吗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高考志愿填报在高考中至关重要,因此大家非常想了解2023年四川高考可以填报几个志愿几个学校以及几个专业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2023年四川第一志愿能填报几个学校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本科一批可以填报9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本科二批可以填报9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专科可以填9个志愿,每个志愿可填6个专业。具体内容大家要密切关注四川官方发布的消息。1、四川高考:本科一批志愿可填9个...查看更多

(10)、2023年四川填报高考志愿时间什么时候,各批次开始和截至时间段安排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年四川高考还未开始,预计2023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在6月下旬开始填报,具体填报时间参考以下文章内容,另外大家要及时关注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消息。一、2023年四川填报高考志愿时间一、四川高考普通类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四川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6日12:00,四川其余本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17:00,四川专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7月5日17:00。...查看更多

(11)、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入口及时间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023四川高考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6日12:00,其余本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17:00,专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7月5日17:00。下面整理了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入口和填报流程,供各位考生及家长参考。一、2023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时间是什么时候1、普通类(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6日12:00,其余...查看更多

(12)、2023年四川高校志愿填报网站官网入口

四川师范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一、四川高校志愿填报网站官网入口四川高考志愿填报官网登录入口:https://www.sceea.cn/二、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流程:1、登录指定网页:考生登录省招办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一般来说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是新高考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要输入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是考生本人的身份...查看更多

3、四川师范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四川师范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学、物理学、英语、历史学、化学、教育技术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广播电视编导、学前教育、教育学、音乐学、美术学、电子信息工程、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心理学、工商管理、软件工程、生物科学、法学、人文地理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课程与教学论、安全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环境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小学教育、特殊教育、财务管理、秘书学、会计学、金融工程、体育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旅游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地理信息科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中国古代文学、美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学原理、数学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23 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学、物理学、英语、历史学、化学、教育技术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广播电视编导、学前教育、教育学、音乐学、美术学、电子信息工程、播音与主持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心理学、工商管理、软件工程、生物科学、法学
2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8 地理科学、英语、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教育学、电子信息工程、心理学、工商管理
3 国家级特色专业 2 教育技术学、汉语言文学
4 省级一流专业 1 软件工程
5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 地理科学、工商管理
6 国家特色专业 2 历史学、化学
7 四川省重点学科 3 人文地理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课程与教学论
8 四川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1 工商管理
9 四川省特色专业 1 心理学
10 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1 心理学
11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1 教育学
12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17 安全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环境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小学教育、特殊教育、财务管理、秘书学、会计学、金融工程、体育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旅游管理、服装与服饰设计、地理信息科学
13 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专业 1 学前教育
14 四川省第一批省级特色专业 1 汉语言文学
15 国家级综合改革项目 1 汉语言文学
16 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首批特色专业、省物理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1 物理学
17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 1 思想政治教育
18 四川省应用型师范专业,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金融工程
19 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卓越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专业 1 特殊教育
20 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四川省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专业,四川省首批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的专业 1 小学教育
21 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1 环境工程
22 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 4 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中国古代文学、美学
23 教育部组织的第四轮学科评估 1 外国语言文学
24 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项目 1 中国近现代史
25 四川省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项目 1 教育学原理
26 四川省省级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1 心理学
27 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1 数学

4、四川师范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12 教育技术学、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英语、地理科学、工商管理、化学、教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物理学
2 省级(直辖市) 13 心理学、体育教育、音乐学、教育技术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美术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5、四川师范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四川师范大学开设专业有表演、产品设计、产品设计(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与服饰设计、舞蹈学、舞蹈表演、音乐表演、绘画、美术学、绘画(中外合作办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书法学、安全工程、工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音乐表演(器乐)、音乐表演(流行演唱)、音乐学(作曲与指挥)、音乐表演(声乐)、音乐学、财务管理、工业工程、市场营销、审计学、会计学(含ACCA班)、心理学、环境工程、化学、材料化学、科学教育、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历史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科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学、小学教育、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理学、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金融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俄语、日语、英语、法语、汉语国际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体育、体育教育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学、戏剧影视导演、广播电视编导、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秘书学、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

四川师范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 表演 本科
产品设计 本科
产品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舞蹈学院 舞蹈学 本科
舞蹈表演 本科
音乐表演 本科
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绘画 本科
美术学 本科
绘画(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书法学 本科
工学院 安全工程 本科
工业设计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工程造价 本科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器乐) 本科
音乐表演(流行演唱) 本科
音乐学(作曲与指挥) 本科
音乐表演(声乐) 本科
音乐学 本科
商学院 财务管理 本科
工业工程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审计学 本科
会计学(含ACCA班) 本科
心理学院 心理学 本科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环境工程 本科
化学 本科
材料化学 本科
科学教育 本科
经济与管理学院、MBA/MPA教育中心 金融工程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经济学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生命科学学院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
生物技术 本科
生物科学 本科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历史学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酒店管理 本科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科
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本科
地理科学 本科
教育科学学院(田家炳教育行政学院) 学前教育 本科
特殊教育 本科
教育学 本科
小学教育 本科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物理学 本科
计算机科学学院 网络工程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教育技术学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数学科学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统计学 本科
金融数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法学院 法学 本科
外国语学院 俄语 本科
日语 本科
英语 本科
法语 本科
国际教育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体育学院(体育场馆中心) 社会体育 本科
体育教育学 本科
影视与传媒学院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本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广播电视学 本科
戏剧影视导演 本科
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
网络与新媒体 本科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文学院 广告学 本科
秘书学 本科
汉语言文学 本科
戏剧影视文学 本科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时间:2024-06-05 12:0:55

攀枝花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

时间:2024-06-05 12:0:45

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本还是二

时间:2024-06-04 09:0:34

成都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招

时间:2024-06-04 0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