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四川高考 > 正文

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真实评价好不好

更新:2023-08-12 12:04:35 高考升学网
很多同学关注电子科技大学,那么电子科技大学到底好不好呢,这所学校到底怎么样,本文老师将会从多方面解读电子科技大学,包含电子科技大学的院校数学、电子科技大学开设专业、电子科技大学简介、电子科技大学重点特色专业、电子科技大学全国各省录取最低分、电子科技大学专业分等方面分析,给大家全面了解电子科技大学

1、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

电子科技大学首先是一所属于教育部公办本科学校,该既是211大学也是985大学。根据电子科技大学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电子科技大学是一本高校,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确定为七。

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真实评价好不好

2、电子科技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645 3241
2021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638 3365
2020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640 3621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644 2766
2022 天津 综合(物) 本科A 672 2047
2021 天津 综合(物) 本科A 666 2582
2020 天津 综合(物) 本科A 668 2521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646 1966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625 3338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637 3196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667 2883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646 3121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622 1268
2019 河北 文科 本一 627 1312
2022 山西 理科 本一A 602 2464
2021 山西 理科 本一A 620 2203
2020 山西 理科 本一A 639 2127
2019 山西 理科 本一A 610 2456
2022 山西 文科 本一A 570 958
2021 山西 文科 本一A 599 968
2020 山西 文科 本一A 588 1003
2019 山西 文科 本一A 582 1117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51 5306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47 5755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605 1637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83 3004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611 2126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85 4064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609 2666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92 4396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58 696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94 616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642 1958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652 1925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654 1767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643 1976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628 962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618 1024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611 1266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614 1501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645 1319
2019 吉林 理科 本一A 638 1520
2022 吉林 文科 本一A 550 1111
2021 吉林 文科 本一A 564 1253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87 2320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13 1737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49 1526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38 1701
2022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52 968
2021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76 1044
2022 上海 综合(物) 本科 569 3780
2021 上海 综合(物) 本科 559 4094
2020 上海 综合(物) 本科 556 4101
2019 上海 综合(物 或 化) 本科 555 4290
2019 上海 综合(物) 本科 556 4172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6 4040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4 4107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399 4432
2019 江苏 理科 本一 393 4296
2022 浙江 综合 1段 651 7580
2021 浙江 综合 1段 648 8118
2020 浙江 综合 1段 651 8325
2019 浙江 综合 1段 656 7624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634 3024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643 3126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654 3354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629 3589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91 1229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631 1310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606 1344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610 1492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38 1950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39 2225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645 2224
2019 福建 理科 本一 617 2505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602 1330
2019 福建 文科 本一 597 1446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613 2684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632 2684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636 3161
2019 江西 理科 本一 620 3631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587 1299
2021 江西 文科 本一 622 1144
2020 江西 文科 本一 599 1170
2019 江西 文科 本一 604 1188
2022 山东 综合 1段 629 4557
2021 山东 综合 1段 633 4432
2020 山东 综合 1段 651 4379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637 4032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600 2422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629 4848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651 4219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665 4594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632 4877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594 1666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630 1708
2020 河南 文科 本一 621 1757
2019 河南 文科 本一 601 1874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7 6329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8 414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9 6715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42 3945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15 10591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28 6865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39 4409
2019 湖北 理科 本一 626 4477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593 1897
2019 湖北 文科 本一 595 2000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3 4971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3 3155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2 5418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33 3306
2020 湖南 理科 本一 644 3580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619 3982
2020 湖南 文科 本一 623 1343
2019 湖南 文科 本一 613 1508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32 5895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35 6467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637 6155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601 7586
2022 广西 理科 本一 614 2571
2021 广西 理科 本一 616 2412
2020 广西 理科 本一 636 2111
2019 广西 理科 本一 638 2403
2022 广西 文科 本一 609 957
2021 广西 文科 本一 604 1128
2022 海南 综合(物) 本科 738 585
2021 海南 综合(物) 本科 726 749
2020 海南 综合(物) 本科 724 744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755 568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588 1439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613 1462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631 1766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661 1725
2020 重庆 理科 本一 649 1901
2019 重庆 理科 本一 644 2043
2020 重庆 文科 本一 608 1310
2019 重庆 文科 本一 602 1374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646 3598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652 3189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659 3119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669 3485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594 2428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596 2478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587 2439
2019 四川 文科 本一 599 2333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610 1544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609 1759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632 1942
2019 贵州 理科 本一 612 2608
2022 贵州 文科 本一 619 1039
2021 贵州 文科 本一 627 1162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613 5915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642 2065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601 7250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635 2061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625 6278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657 2013
2019 云南 理科 本一 650 2212
2022 云南 文科 本一 635 1254
2021 云南 文科 本一 626 1419
2022 陕西 理科 本一 614 2963
2021 陕西 理科 本一 630 2091
2020 陕西 理科 本一 647 1884
2019 陕西 理科 本一 643 2308
2022 陕西 文科 本一 582 938
2021 陕西 文科 本一 605 976
2020 陕西 文科 本一 622 971
2019 陕西 文科 本一 612 1092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582 1533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598 1511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608 1730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605 1875
2022 甘肃 文科 本一 552 766
2021 甘肃 文科 本一 574 1003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543 510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554 535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570 478
2019 青海 理科 本一 570 606
2022 宁夏 理科 本一 570 446
2021 宁夏 理科 本一 582 463
2020 宁夏 理科 本一 605 465
2019 宁夏 理科 本一 597 595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 572 811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455 920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 595 809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435 1171
2020 新疆 理科 本一 617 882
2019 新疆 理科 本一 612 1036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 530 523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 572 485
2020 新疆 文科 本一 576 553
2019 新疆 文科 本一 583 686

3、电子科技大学在近三年专业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包含专业英语、日语、法语、翻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596 2478
1 (公共管理与法律复合人才培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法学、城市管理)社会科学试验班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597 2350
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601 1916
3 (管理与电子工程双学位培养)(包含专业金融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经济管理试验班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2 3189
4 (包含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2 3189
5 (智能仪器、智能控制)(包含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2 3189
6 (电子信息与地球科学复合培养)(包含专业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2 3189
7 (新材料、新能源与电子化学)(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应用化学)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2 3189
8 (互联网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2 3189
9 (飞行器控制信息、空天智能设计制造、无人机)(包含专业航空航天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航空航天类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4 2878
10 (数据科学与计算、数学及应用、计算科学)(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学类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4 2878
11 (互联网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4 2878
1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4 2878
13 (光电集成与光网络)(包含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5 2730
14 (电子信息与物理科学复合培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5 2730
15 (机器人、电气信息、智能制造)(包含专业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工业工程)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5 2730
16 (互联网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金融学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6 2600
17 (电子工程类)(包含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57 2455
18 (信息与通信)(包含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60 2117
19 (互联网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61 1982
20 (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类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64 1650
21 (互联网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物联网工程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65 1550
22 (互联网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67 1379
23 (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专业备注本硕贯通培养。该专业为我校与西南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毕业时达到相关要求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经济学”联合学士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68 1303
24 (成电英才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包含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备注本硕贯通培养。包含我校全部理工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72 993
25 (珠峰计划计算机拔尖人才实验班)(专业备注本硕贯通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674 863
26 (包含专业英语、日语、法语、翻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0 四川 文科 587 2439
27 (公共管理与法律复合人才培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城市管理、法学)社会科学试验班专业 2020 四川 文科 588 2306
2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20 四川 文科 592 1940
29 (光通信与显示、智能感知、智慧照明)(包含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659 3119
30 (智能仪器、智能控制)(包含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659 3119
31 (飞行器控制信息、空天智能设计制造、无人机)(包含专业:航空航天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航空航天类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660 2945
32 (数据科学与计算、数学及应用、计算科学)(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类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660 2945
33 (电子信息与物理科学复合培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660 2945
34 (电子工程类)(包含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660 2945
35 (智能制造、机器人、电气信息)(包含专业: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660 2945
36 (智能制造实验班)自动化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661 2783
37 (信息与通信)(包含专业: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662 2613
38 人工智能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663 2460
39 (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类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666 1985
40 (管理与电子工程双学位培养)(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金融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经济管理试验班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46 3598
41 (新材料、新能源与电子化学)(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应用化学)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46 3598
42 (电子信息与地球科学复合培养)(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46 3598
43 (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46 3598
44 (智能仪器、智能控制)(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47 3426
45 (互联网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清水河校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50 2978
46 (飞行器控制信息、空天智能设计制造、无人机)(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航空航天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航空航天类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51 2832
47 (清水河校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51 2832
48 (数据科学与计算、数学及应用、计算科学)(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类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52 2693
49 (互联网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清水河校区)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52 2693
50 (机器人、电气信息、智能制造)(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工业工程)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53 2551
51 (电子信息与物理科学复合培养)(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54 2422
52 (光电集成与光网络)(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光源与照明)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55 2306
53 (互联网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清水河校区)金融学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55 2306
54 (电子工程类)(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56 2177
55 (信息与通信)(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59 1847
56 (互联网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清水河校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61 1638
57 (互联网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清水河校区)物联网工程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62 1535
58 (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类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63 1428
59 (互联网交叉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清水河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67 1075
60 (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清水河校区)(专业备注本硕贯通培养,该专业为我校与西南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联合学士学位项目,毕业时达到相关要求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经济学”联合学士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68 981
61 (成电英才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专业备注本硕贯通培养,包含我校全部理工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69 904
62 (国家珠峰计划拔尖人才实验班)(清水河校区)(专业备注本硕贯通培养,首批“国家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673 660
63 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英语、日语、法语、翻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594 2428
64 公共管理与法律复合人才培养。清水河校区。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城市管理、法学社会科学试验班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595 2319
65 清水河校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599 1878

4、电子科技大学属性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院校基本属性
创建时间 1956年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理工
率属于 教育部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双一流
本科/专科 本科
省/市 四川
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31
专业硕士学位点:12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19
专业博士学位点:4
院校地址 http://www.uestc.edu.cn/
招生电话 ["028-61831137","61831139"]
招生网址 http://www.zs.uestc.edu.cn/

5、电子科技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01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17年进入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和四川省签约共同推进我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成长为国内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的源头,创新人才的基地。学校设有清水河、沙河、九里堤三个校区,校舍总建筑面积123万余平方米,拥有馆藏丰富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和一批设施齐备的现代化体育场馆。校园四季树木葱茏、湖水碧波荡漾、建筑典雅厚重,是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佳境。学校坚持学生为中心、通专结合,以“价值塑造、启迪思想、唤起好奇、激发潜能、探究知识、个性发展”六位一体为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素养、扎实基础、知识综合与集成创新能力,未来能引领学术前沿、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引领性人才。学校设有23个学院(部),65个本科专业,其中13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在读本、硕、博学生38000余人。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本科生国内外深造率超过2/3,其中出国(境)深造率超过1/5。研究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显著增加,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的人数不断增加,超过半数的研究生赴国家重点单位就业。成电学子遍布海内外,以素质全面、专业知识扎实、能力强、后劲足等鲜明特点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活跃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IEEEXtreme极限编程大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全球大学生基因工程大赛、国际大专辩论赛、全国大学生艺术比赛等高水平赛场上,争金夺银,成绩斐然,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名列前茅。学校已建成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一批国家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及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等20余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和示范中心,获得一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大力实施学科提升战略,扎实推进理工深度融合,学科影响力持续提升。学校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包括的6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5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A+学科数并列西部高校第一。学校大力实施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战略,以“顶天、立地、树人”为科研工作定位,坚持“开放、聚焦、融合、奋斗”的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努力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技创新格局,不断提升集成攻关和原始创新能力。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个,省部级科研机构47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和国防科技创新团队3个。“十一五”以来,学校科技成果获国家级奖励32项(其中牵头一等奖1项)、部省级奖励328项。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研优势,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建设,在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圈等设立研究机构,积极服务四川省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四川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成都市共同实施“一校一带”行动计划,建设高校成果转化产业带,携手打造中国“西部硅谷”。学校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现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教师2500余人,教授640余人。截至目前,我校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欧洲科学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已与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同一批国外知名高校签署了学生交流及联合培养协议。在美国威廉玛丽学院和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建立了海外教师培训基地。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系列等世界名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境内学习环节和境外学习环节的有机结合构建了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1/3的学生在校期间有海外学习经历,学生长短期留学目的地覆盖近50个国家和地区。现有1000余名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期留学生在校学习。建立了3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若干个国际联合科研平台。积极实施“一流伙伴计划”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与格拉斯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建立了本硕博层次的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电子科技大学以“求实求真、大气大为”为校训,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国防建设和国家、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加强基础前沿交叉研究,开拓进取,锐意创新,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数据截止2021年3月)

2023年四川高考填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和专业
四川2023年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四川高考志愿能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2023(解读)
四川高考志愿最多能填报几个志愿2023年(本科+专科)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有几个批次 各批次志愿填报数量
2023年四川高考能填报多少个志愿,总共几个志愿学校和专业
2023年四川高考第一志愿能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影响第二志愿录取吗
2023年四川高考提前批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附填报的志愿数量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如何选择学校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专业(本科+专科)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6、电子科技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英语、城市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学、生物医学工程、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波传播与天线、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生物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光源与照明、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光学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无线电物理、光学、声学、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物理与分子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理论物理、运筹学与控制论、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基础数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量经济学、信息安全、网络工程、工程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信息对抗技术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 2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2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4 英语、城市管理、行政管理、金融学、生物医学工程、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波传播与天线、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
3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2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4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1 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生物技术、应用物理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光源与照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应用化学
5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2 计算机应用技术、光学工程
6 省重点学科 44 行政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光学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无线电物理、光学、声学、凝聚态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原子物理与分子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理论物理、运筹学与控制论、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基础数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量经济学
7 国家级特色专业 13 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
8 前1%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世界学科排名 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学、临床医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数学、化学、物理学、材料科学
9 USNews全球科学排名 3 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电气与电子工程
10 省级特色专业 22 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行政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

7、电子科技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14 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软件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2 省级(直辖市) 7 信息与计算科学、行政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自动化

8、电子科技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电子科技大学开设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通信工程(中外合作)、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临床医学、护理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航天工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英语、日语、法语、翻译、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金融学、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波传播与天线、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法学、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对抗技术、网络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工业工程、光源与照明、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

电子科技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格拉斯哥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 本科
通信工程(中外合作) 本科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 本科
医学院 临床医学 本科
护理学 本科
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双A”联合学位实验班)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网+”复合型精英人才双学位培养计划)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人工智能 本科
数字媒体技术 本科
网络空间安全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航空航天学院 航空航天工程 本科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 本科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本科
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本科
自动化工程学院 自动化 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物理学院 应用物理学 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本科
日语 本科
法语 本科
翻译 本科
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电子商务 本科
金融学 本科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 本科
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本科
电波传播与天线 本科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本科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本科
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 本科
行政管理 本科
城市管理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本科
物联网工程 本科
信息对抗技术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网络工程 本科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机器人工程 本科
工业工程 本科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光源与照明 本科
信息工程 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科
资源与环境学院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本科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材料与能源学院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最新图文

西南民族大学属于什么级别

时间:2024-05-23 15:0:10

成都大学属于什么级别档次?

时间:2024-05-23 14:0:22

四川高考总分是多少分

时间:2024-05-23 14:0:46

西南民族大学是双一流大学

时间:2024-05-23 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