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四川高考 > 正文

成都体育学院属于211大学吗

更新:2023-08-18 05:55:31 高考升学网

1、成都体育学院属于211大学吗

成都体育学院不属于211大学,是一所公办本科学校。根据成都体育学院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成都体育学院是一本高校,成都体育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学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

成都体育学院属于211大学吗

2、全国各省211大学名单

全国各省211大学有哪些

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

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甘肃省:兰州大学

广东省: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省:广西大学

贵州省:贵州大学

海南省:海南大学

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

河南省:郑州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湖南省: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吉林省: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江苏省: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宁夏:宁夏大学

青海省:青海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上海: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第二军医大学

四川省: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西藏:西藏大学

新疆: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云南省:云南大学

浙江省:浙江大学

重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全国211大学名单及排名情况

序号 名称 省份 985 211 双一流
1 北京大学 北京
2 清华大学 北京
3 复旦大学 上海
4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5 浙江大学 浙江
6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7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8 南京大学 江苏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1 同济大学 上海
12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3 东南大学 江苏
14 武汉大学 湖北
15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17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18 南开大学 天津
19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20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1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22 中山大学 广东
23 天津大学 天津
24 厦门大学 福建
25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26 四川大学 四川
27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28 山东大学 山东
29 重庆大学 重庆
30 中南大学 湖南
31 吉林大学 吉林
32 湖南大学 湖南
33 兰州大学 甘肃
34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35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36 东北大学 辽宁
37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38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3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40 郑州大学 河南
41 云南大学 云南
42 新疆大学 新疆
43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44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45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4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47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4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49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50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51 空军军医大学 陕西
52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5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54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55 上海大学 上海
56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57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58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59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60 海军军医大学 上海
61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6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63 河海大学 江苏
64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65 苏州大学 江苏
66 东华大学 上海
67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68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69 暨南大学 广东
70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71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72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73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74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75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76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77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78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
79 西南大学 重庆
80 江南大学 江苏
81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82 安徽大学 安徽
83 西北大学 陕西
84 福州大学 福建
85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86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87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88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
89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9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91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9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93 长安大学 陕西
94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9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9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
97 海南大学 海南
98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99 南昌大学 江西
100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10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102 辽宁大学 辽宁
103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104 贵州大学 贵州
105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6 延边大学 吉林
107 广西大学 广西
108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109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
110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111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112 宁夏大学 宁夏
113 青海大学 青海
114 石河子大学 新疆
115 西藏大学 西藏

3、成都体育学院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天津 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37 27357
2021 天津 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24 28331
2020 天津 综合(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29 29902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458 23711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83 42321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75 40644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07 38536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08 42988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化学) 本科 471 56251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09 31697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化学) 本科 503 39238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07 36770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92 115353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06 101457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84 102728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91 95744
2020 江苏 理科 本二 335 110151
2019 江苏 理科 本二 321 125698
2022 安徽 理科 本二 464 128830
2021 安徽 理科 本二 473 104033
2020 安徽 理科 本二 493 102746
2019 安徽 理科 本二 472 102737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15 14427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07 16862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96 54338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498 54183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470 57023
2019 福建 理科 本二 449 56472
2022 山东 综合 1段 499 153011
2021 山东 综合 1段 505 139343
2020 山东 综合 1段 518 135725
2020 山东 综合 2段 551 78949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15 92708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24 38039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483 165467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501 141361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25 137488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476 143428
2022 河南 文科 本二 514 32268
2021 河南 文科 本二 548 28836
2020 河南 文科 本二 546 28075
2019 河南 文科 本二 518 33889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04 20691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7 24925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82 75767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92 71620
2020 湖北 理科 本二 471 82364
2019 湖北 理科 本二 449 85886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02 25490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16 24975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72 100057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4 78088
2020 湖南 理科 本二 496 83184
2019 湖南 理科 本二 474 79867
2022 广西 理科 本二 438 69909
2021 广西 理科 本二 444 68200
2020 广西 理科 本二 447 67183
2019 广西 理科 本二 429 77173
2022 广西 文科 本二 510 16566
2021 广西 文科 本二 507 15535
2020 广西 文科 本二 466 17548
2019 广西 文科 本二 476 19423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485 17181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519 19222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468 58799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506 56571
2020 重庆 理科 本二 471 56222
2019 重庆 理科 本二 494 55807
2020 重庆 文科 本二 514 16449
2019 重庆 文科 本二 515 17613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535 63806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426 186000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488 112544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536 68327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491 114276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539 71982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498 112890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553 72008
2019 四川 理科 本二 515 110409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544 16044
2022 四川 文科 本二 470 71210
2022 四川 文科 本二 522 28464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544 16811
2021 四川 文科 本二 523 28571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528 17274
2020 四川 文科 本二 509 27318
2019 四川 文科 本一 541 17534
2019 四川 文科 本二 520 29295
2022 贵州 理科 本二 429 65576
2021 贵州 理科 本二 433 65299
2020 贵州 理科 本二 448 67485
2019 贵州 理科 本二 433 68777
2022 贵州 文科 本二 527 15934
2021 贵州 文科 本二 531 17526
2020 贵州 文科 本二 519 17453
2019 贵州 文科 本二 512 17844
2022 云南 理科 本二 499 49285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498 51009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502 51859
2019 云南 理科 本二 494 53386
2022 云南 文科 本二 554 19704
2021 云南 文科 本二 548 17775
2020 云南 文科 本二 529 18792
2019 云南 文科 本二 528 19352
2022 陕西 理科 本二 433 72034
2021 陕西 理科 本二 428 69608
2020 陕西 理科 本二 435 73809
2019 陕西 理科 本二 452 74974
2022 陕西 文科 本二 470 19542
2021 陕西 文科 本二 478 19837
2020 陕西 文科 本二 497 19447
2019 陕西 文科 本二 499 20704

4、成都体育学院在近三年专业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新闻学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544 16811
1 中医学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546 15900
2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550 14151
3 新闻学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532 72135
4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538 66490
5 中医学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539 65609
6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523 28571
7 旅游管理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524 27938
8 经济学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525 27273
9 (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526 26628
10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2021 四川 文科 526 26628
11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491 114276
12 旅游管理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491 114276
13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493 112208
14 经济学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493 112208
15 (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494 111088
16 康复治疗学专业 2021 四川 理科 499 105741
17 新闻学专业 2020 四川 文科 528 17274
18 新闻学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539 71982
19 中医学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540 71127
20 旅游管理专业 2020 四川 文科 509 27318
21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2020 四川 文科 509 27318
22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2020 四川 文科 510 26733
23 经济学专业 2020 四川 文科 511 26170
24 (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专业 2020 四川 文科 513 24952
25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498 112890
26 旅游管理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498 112890
27 经济学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499 111817
28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500 110757
29 (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500 110757
30 康复治疗学专业 2020 四川 理科 509 101353
31 新闻学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535 63806
32 中医学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537 62049
33 中医骨伤科学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539 60249
34 新闻学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544 16044
35 [V]中医学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551 12992
36 [V]中医骨伤科学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552 12582
37 旅游管理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488 112544
38 (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488 112544
39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489 111395
40 经济学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490 110309
41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495 104690
42 康复治疗学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499 100116
43 (中外合作办学)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2022 四川 理科 426 186000
44 旅游管理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522 28464
45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523 27833
46 经济学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523 27833
47 (招收英语语种考生)英语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525 26550
48 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527 25257
49 (中外合作办学)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2022 四川 文科 470 71210

5、成都体育学院2023年最新简介

成都体育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学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行健不息 积健为雄”的校训,坚持“办学传统塑风格,改革创新聚活力,多元服务拓影响,内涵发展上台阶”的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42年的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建校初期,开创者始终坚守“国民体格之强弱,关系国家民族之盛衰存亡至深且巨”的信念,为成体播种下“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精神基因。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学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进入新中国重点建设的六大体育院校行列;1956年更为现名;1957年学校开始体育教育本科教育;1958年在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的关怀下,学校创建了全国首家体育医院;1960年创建了运动保健系;1962年,学校成立了国内专门从事体育史研究的机构——体育史研究室,开启了体育史研究,很快形成优势。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中医骨伤科学和武术两门优势特色学科被贺龙元帅誉为成都体育学院“两枝花”。改革开放以后,在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倡导“勤学苦练、又红又专”的学风,强化“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开展了体育新学科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编撰出版了《现代体育科学丛书》,至今仍有广泛影响。进入新世纪,学校抢抓高等教育扩招机遇,顺应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积极拓展学科布局,实现了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的跨越。师资队伍发展态势良好。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学校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师资,如著名武术家、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医骨伤郑氏学派的创始人郑怀贤教授,著名体育史专家、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周西宽教授等。学校现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近280人。共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人选”等各类专家112人次;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9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146人、国际健将与运动健将64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学科专业布局合理。学校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附属体育医院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共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现有22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8大学科门类。学校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传播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同时还拥有体育、中医、新闻与传播、艺术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体育学和运动医学为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坚持“德育为先、一专多能、通专结合、全面发展”的育人思路,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2006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办学77年来,已培养了以我军军事体能训练奠基人孙学川少将和奥运帆板冠军殷剑等为代表的6万余名各类毕业生,为国家体育及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科专业中有4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学校现有特色专业、规划教材、“大创”项目等“本科教学工程”、“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项目88项、省级项目255项。其中,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体育教育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乒乓球》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7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2009-2017年,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1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国田径短跑、跨栏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按照“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的办学方针,紧扣“体教结合、不断探索、培养人才、为国争光”主题,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2009年以来,我校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及全国体育院校比赛中共获得金牌640余枚、银牌480余枚、铜牌450余枚。科研工作稳步提升。2009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形成了以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45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建有“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及2个四川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学校还建有集收藏、展示、科普研究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国内高校中唯一的以中华体育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凸显。学校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智囊作用,在国家运动项目协会改革的新契机下,主导成立了全国学校体育排球联盟、四川省运动舞蹈协会、四川省校园足球协会、四川省大学生网球协会、四川省搏击协会和四川省体育产学研促进会等一系列行业协会,进一步拓宽了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平台,切实提高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提升了学校行业话语权和影响力。长期以来,学校积极发挥运动医学专业优势,为国家及四川省运动队提供科技攻关及医疗服务,助力国家短道速滑队、国家女子网球队、国家射击射箭队在奥运会、亚运会夺得金牌,为国家和地方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学校坚持把开放办学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和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已与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澳大利亚、泰国、港澳台等20个国家和地区3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并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构建了“2+2”“3+1”和“3+1+1”学士、硕士学位学生联合培养体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地 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体院路2号邮 编:610041电 话:+86/028- 85092752 85098011传 真:+86/028- 85092752网 址:http://www.cdsu.edu.cn(更新至2019年9月)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有几个批次 各批次志愿填报数量
2023年四川高考专科批次什么时候填志愿 填报具体时间安排
四川高考提前批有哪些学校和专业,2023提前批没有录取影响后面批次吗
2023年四川高考批次线即分数线公布时间,今年本科专科线多少分
2023年四川填报高考志愿时间什么时候,各批次开始和截至时间段安排
2023年四川高考分数线预测 今年各批次分数线多少
2023年四川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几个专业 具体的志愿批次设置
2023年四川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录取时间顺序说明(各批次填报时间)
2023年四川高考批次线什么时候出来?(公布)
2022年四川高考分数线多少分(批次线公布查询)
2023四川高考批次线什么时候公布(在哪里查询)
2023年四川高考批次分数线什么时候公布(几点出来)

6、成都体育学院重点特色专业

成都体育学院重点特色专业有运动人体科学、新闻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中医学、康复治疗学、体育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运动康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英语、经济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舞蹈表演、武术、中医骨伤科学、体育史学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四川省特色专业、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 运动人体科学
2 四川省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 新闻学
3 四川省特色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 运动训练
4 四川省特色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2 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
5 四川省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 体育教育
6 四川省特色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 中医学
7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1 体育教育
8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7 中医学、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新闻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训练
9 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 2 康复治疗学、体育经济与管理
10 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 旅游管理
11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 运动康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12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4 英语、经济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舞蹈表演
13 优势特色学科 2 武术、中医骨伤科学
14 部级重点学科 1 体育史学

7、成都体育学院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省级(直辖市) 7 中医学、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新闻学、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

8、成都体育学院开设专业一览表

成都体育学院开设专业有运动训练、中医学、运动人体科学、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舞蹈学、舞蹈表演、音乐表演、体育教育、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旅游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经济学、新闻学、播音主持与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英语、文物与博物馆学

成都体育学院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足球运动学院 运动训练 本科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 中医学 本科
运动人体科学 本科
康复治疗学 本科
运动康复学 本科
武术学院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本科
运动训练 本科
艺术学院 舞蹈学 本科
舞蹈表演 本科
音乐表演 本科
体育教育训练一系、二系、三系 运动训练 本科
体育教育 本科
休闲体育系 休闲体育 本科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经济管理学院 体育经济与管理 本科
经济学 本科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 本科
播音主持与艺术 本科
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本科
历史文化系 文物与博物馆学 本科

最新图文

西南民族大学属于什么级别

时间:2024-05-23 15:0:10

成都大学属于什么级别档次?

时间:2024-05-23 14:0:22

四川高考总分是多少分

时间:2024-05-23 14:0:46

西南民族大学是双一流大学

时间:2024-05-23 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