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上海高考 > 正文

上海高考591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

更新:2023-09-30 13:05:02 高考升学网

上海高考考生们迎来高考成绩放榜,查询分数后,有人异常兴奋,有人却失望流泪;有人分数远超估分,有人却发挥失常,不管怎么样,接下来都要做好志愿填报的工作,本文黄老师为大家解析关于上海高考591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的数据和选择院校的思路,让每位同学都能拿到自己的冲稳保院校名单。

上海高考591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

一、上海高考591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

上海高考591分可以上的公办大学具体名单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2023年上海高考591分冲稳保院校名单表可以在下面系统查询: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上海高考591分能上的公办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6 1698
2 中国人民大学(物 或 史)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5 1799
3 中国人民大学(不限)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6 1698
4 中国人民大学(物)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7 1613
5 浙江大学(不限)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5 1799
6 浙江大学(物)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9 1422
7 浙江大学医学院(化 和 生)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2 2121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79 2461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1 2233
10 同济大学(物)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1 2233
11 武汉大学(史)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79 2461
12 武汉大学(物 或 史)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79 2461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不限)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78 2579
14 四川大学(物 和 化)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79 2461
15 四川大学(物 或 化 或 生)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3 2024
16 山东大学(物 或 化 或 生)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76 2814

纯211大学排名名单(剔除985)

由于教育部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对各大学排名,因此本文将以国内较为权威的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情况为准,根据2022年校友会中国大学的最新名单,全国共有73所纯211大学。其中排名第一的纯211大学为北京科技大学,排名第二的是武汉理工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南京理工大学。

此外全国排名前十的纯211大学有:

1、北京科技大学,全国排名第33名

2、武汉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35名

3、南京理工大学,全国排名第35名

4、西南大学,全国排名第37名

5、华中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37名

6、暨南大学,全国排名第39名

7、河海大学,全国排名第40名

8、南京师范大学,全国排名第40名

9、北京交通大学,全国排名第41名

10、南京农业大学,全国排名第42名

2023年上海市高考成绩排名表查询,高考位次一分一段
2023年上海高考一分一段表在哪里查询
上海高考一分一段表2023综合(排名公布)
上海高考成绩一分一段表2023综合(位次排名表)
2023年上海高考成绩全市排名查询系统及一分一段位次表(综合)
2023年上海高考位次表(综合一分一段表)
上海高考成绩排名顺序查询系统2023年一分一段位次表
2023年上海高考分数线位次排名查询一分一段表(综合)
2023年上海高考排名一分一段表位次查询(综合)
上海一分一段表位次排名综合(2023届参考)
2023年上海高考综合成绩排名一分一段表查询系统
2023年上海高考综合成绩排名查询(附一分一段表)

三、近2年上海高考591分录取的公办大学名单汇总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6 1698
2 中国人民大学(物 或 史)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5 1799
3 中国人民大学(不限)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6 1698
4 中国人民大学(物)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7 1613
5 浙江大学(不限)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5 1799
6 浙江大学(物)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9 1422
7 浙江大学医学院(化 和 生)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2 2121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79 2461
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1 2233
10 同济大学(物)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1 2233
11 武汉大学(史)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79 2461
12 武汉大学(物 或 史)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79 2461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不限)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78 2579
14 四川大学(物 和 化)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79 2461
15 四川大学(物 或 化 或 生)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83 2024
16 山东大学(物 或 化 或 生) 公办 2022 /本科 上海 576 2814
17 复旦大学(不限)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80 1529
18 复旦大学(物 或 化)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80 1529
19 复旦大学(物)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80 1529
20 复旦大学医学院(物 和 化)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80 1529
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81 1453
22 上海交通大学(物)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80 1529
2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物 和 化)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80 1529
24 中国人民大学(物 或 史)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79 1619
25 中国人民大学(物)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79 1619
26 中国人民大学(不限)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81 1453
27 南京大学(不限)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76 1916
28 南京大学(物)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77 1812
29 浙江大学(不限)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77 1812
30 浙江大学(物) 公办 2021 /本科 上海 578 1716
31 复旦大学(01)(不限)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80 1293
32 复旦大学(02)(物 或 化)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80 1293
33 复旦大学(03)(物)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80 1293
34 复旦大学医学院(01)(物 和 化)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78 1474
3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01)(物)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76 1637
36 上海交通大学(01)(物)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80 1293
37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01)(物 和 化)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80 1293
38 中国人民大学(03)(物)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77 1549
39 中国人民大学(02)(史 或 物)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78 1474
40 中国人民大学(01)(不限)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80 1293
41 南京大学(03)(物)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76 1637
42 浙江大学(02)(不限)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78 1474
43 浙江大学(01)(物)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80 1293
44 云南大学(03)(物 或 化 或 生) 公办 2020 /本科 上海 591 560

高考志愿填报:选报[新增专业]四大秘诀

何谓新增专业

对新增专业可以从两种情况来判断:

一种是“国家新增专业”,也就是以前高校从未开设,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设的专业。如,2011年国家新增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如“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等。

另外一种是指,某高校新增专业。也就是说,某专业以前就有高校开设,只是对于某个学校来说从来没有开设过,现在新增加了,称之为“高校新增专业”.例如,北京理工大学自2013年开始招生的本科新增专业“西班牙语”这就可以称为北理工的新增专业,而以前西班牙语专业在北语、北大等一些院校都已开设的多年。

报考新增专业的顾虑

国家新增专业和高校新增专业是不同的,各有特性,但也有共性。从反馈来看,考生家长对报考新增专业一般存在一些顾虑。

一是没有往年报考数据做参考。

考生家长在面对第一年招生的新增专业时都会遇到没有往年数据做参考的问题。没有参考数据报考时往往会觉得心里就没底。

二是对所报学科专业缺乏了解。

尤其是国家新增专业,考生家长甚至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个专业名称,更别提弄清它学的是什么,对未来发展和就业没有准确的预期,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这些顾虑都很有道理,所以,在报考新增专业时一定要考虑、慎重选择。

选报新增专业小秘诀

1.以个人兴趣和定位为出发点

选择新增专业一定要从个人定位和兴趣出发。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是了解对方,知己就是了解自己。尤其是在新专业没有往年报考数据做参考的情况下,考生失去了“知彼”的先机,那就更得把握好“知己”这一原则。

很多人光听专业名称感觉炫目、诱人就选择报考,往往容易出现偏差。考生家长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考察一下所报专业的主要课程、培养目标、人才需求状况、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工资待遇、发展趋向等众多问题。这一点对于选择国家新增专业的考生尤为重要。如果经过考察,某一专业真的是你兴趣所在,所学的科目又是你的特长,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也和你的气质性格比较符合,那么不妨把它列入可选专业的范畴。

2.选报时参考整体专业平均值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的高校新增专业录取分数很高,有的则录取分数比较低,这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不管怎样,新增专业的录取分数都应该在开设院校提档分数线之上,这是不会变的。所以,考生家长一定要参考所报院校整体专业录取分数段的平均值,你的分数最好能在平均段偏上的位置,这样才能提高录取几率。

如果学校开设的专业比较多,那么可以看看该校是否开设过和新增专业相近的专业或学科类,查看这些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情况,取中间段分数作为参考。

3.选择有相关强势专业的院校

当同一个新增专业不同院校都有开设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选呢?一般来说,如果新增专业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对应,那么其专业实力是会具有一定的优势的。排除一些跟风开设的专业外,很多新增专业都是从原有优势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条件。

还有不少国家新增专业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一个专业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如物联网专业,就涉及到电子专业、计算机专业、测控专业、通信专业、软件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当你对某个专业一无所知时,其实可以看一看它的交叉领域都涉及了哪些范围,在专业相同,院校需要多选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那些本身在某一领域就有学科特色和优势的院校。

还以物联网为例,和物联网联系比较紧密的有计算机和通讯专业,报考时就可以找计算机专业或者通讯专业实力强的学校。

4.选择相近专业“曲线救国”

确实像很多考生家长顾虑的那样,新增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没法准确把握。但这也要分别来看,对于“高校新增专业”来说,虽然新增某专业的高校无数据可查,但是,其他同层次开设了该专业高校的录取、报考、就业等数据完全可以借来参考。只要慎重选择学校就可以了。

而国“家新增专业”可能没有任何数据作为参考,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既然国家开设了这个专业,说明未来国家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发展空间还是有的。但是需要时间,可能学生都毕业了这个行业依然没有成熟的市场。

另一方面,如果你看好某个新增专业或有志于这个领域,又举棋不定的时候,完全可以选择先从其他相关、相近专业的基础学科或交叉学科着手,搞一下“曲线救国”.

目前,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基本上都是宽口径、厚基础,本科阶段更偏向于打基础、通识教育(尤其是理工科)。因此选择一个基础方向学精、学专,未来可以从事更高端领域的工作及研究,既不影响就业,转专业也会比较容易。因为好的基础才是专业发展的支持。

最新图文

上海高考语文数学卷真题答

时间:2024-06-07 16:0:15

上海高考后什么时候查成绩2

时间:2024-06-07 15:0:31

上海高考作文题目谈谈对“

时间:2024-06-07 14:0:01

上海今天高考作文题目是什

时间:2024-06-07 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