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入学政策 > 正文

大连小升初择校政策,可以跨区选择学校吗

更新:2023-10-13 09:13:12 高考升学网

小学升入初中就读是不需要升学考试的,大多为免试就近入学,但是民办初中和部分公办重点初中依然举办小升初的升学选拔性考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连小升初择校政策,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连小升初择校政策,可以跨区选择学校吗

一、2023年大连小升初择校政策

义务教育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为了鼓励学生就近入学,我市从1993年开始实行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录取政策(以下简称指标到校政策)。所谓“指标到校”,是指在初中升高中录取时,从市内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中确定一定的招生指标,分配给“学区内”的应届毕业生。依据市内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和市内各初中应届毕业生中“学区内”学生数,将市内各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招收“指标到校生”(即享受指标到校政策的学生,以下同)的指标分到市内各区,市内各区再将分得的每一所市内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指标到校生”数分配到区内各个初中。市内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录取时,根据考生成绩和填报志愿情况,先录取报考统招志愿的学生,再以初中学校为单位择优录取“指标到校生”。

“学区内”学生应满足下述条件:

对已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注册学籍的户籍在市内五区的学生,如果初中三年在“学区内”学校就读,初中升高中时将享受指标到校政策。随父母外出务工返连的市内五区户籍学生,服从实际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门入学安排,学籍转到学区内学校的初中升高中时将享受指标到校政策。

对已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注册学籍的随迁子女,如果满足下面条件之一的,初中升高中时将享受指标到校政策:一是随迁子女凡服从实际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入学安排,并取得我市初中学校初始注册学籍,有三年初中学籍并有完整的学习经历,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有在我市登记办理的有效期内的《辽宁省居住证》(市域内随迁子女法定监护人不用办理居住证),至少有一方在连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实际居住(含租赁),自初一年级秋季入学前(8月31日前)至中考录取时在连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至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种险),其子女初中升高中时将享受指标到校政策;二是随迁子女服从实际居住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在学区内学校就读,在中考报名结束前户口迁入市内五区的,初中升高中时享受指标到校政策。

初中学校每年要对本校学生进行一次学区认定,如果在本市初中学习期间有过不在“学区内”学校就读的经历,初中升高中时不享受指标到校政策。因此,这里提醒各位即将小学毕业升入初中的学生家长,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初中期间不在“学区内”学校就读对将来报考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影响。为了初中升高中时能享受到指标到校政策,请让您的孩子初中在“学区内”学校就读。

二、大连小升初可以跨区选择学校吗

不可以的,小升初都是义务教育阶段,只能按照教育局划片区入学,不可以跨区。但是并不是所有学校都不能跨区,民办校,寄宿校等依然可跨区招生。

三、如何考察学校

一、师资和管理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人格素养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学质量高,对学生负责的高中无疑可以为孩子考上好的大学添砖加瓦。很多孩子喜欢某门课程是因为喜欢任课老师,如果不喜欢老师成绩很可能不太理想。

管理也很重要(如:校门出入管理是不是严格、手机管理是不是严格、学校对老师的管理……),现在高中大多寄宿制学校,如果管理不严格很可能会造成很多安全隐患。而严格的管理制度,也能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学风和环境

环境是影响人后天发展的重要因素,同辈群体的行为和心理对于每个学生都有很大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一些学校学风日下,放任管理,会造成恶性循环,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在一个大家都积极向上的环境里学习,每个人都被感染,从而发愤图强。

三、距离和交通

不建议孩子去太远的学校,因为孩子正处在形成完善人格的关键时期,需要与家长经常交流。如果距离太远,孩子长期住在学校,孩子一些思想上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个别寄宿制学校往往住宿教师较少,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距离相对远一点,如果学校对老师的管理或老师住校的比较多,也是可以更多考虑的,毕竟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陪伴、管理孩子,这点相对比较重要。

四、孩子自身的因素

最了解孩子的无非是父母,在选择高中的时候要全面考虑孩子自身各个方面的因素。如果孩子从小比较独立,有主见,学习很主动,不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那么可以为孩子选择相对自由的学校。但是大部分孩子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学习比较被动,主要靠老师的督促,那么应该尽量为孩子选择管理严格、学风优良的学校。

并不是重点高中、重点班就一定适合孩子,如果孩子比较容易受到优秀学生互相竞争的鼓舞,从而对自己严格要求,力争上游,那么这种孩子可以选择重点高中和重点班。如果孩子对自己不够自信,承受不了学习竞争的巨大压力,那么可以选择去一般的高中和平行班,而且也会受到老师更多的重视,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很重要的。

在择校的时候,各位家长还要需要注意,孩子的学习基础是不是适合重点高中、实验班,适合孩子基础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孩子基础不扎实或欠缺的多,花太多的经历或金钱,在择校或择班上,真的没有多大的作用,甚至对孩子的终身发展不利(如:自信心)……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达州小升初择校政策,可

时间:2023-10-21 08:0:31

广安小升初择校政策,可

时间:2023-10-21 08:0:40

宜宾小升初择校政策,可

时间:2023-10-21 08:0:52

南充小升初择校政策,可

时间:2023-10-21 0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