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内蒙古高校 > 正文

内蒙古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更新:2023-08-28 18:22:04 高考升学网

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口碑选择大学只适用于极少数的情况,根据自身对学校的了解也很少,那么就需要了解自己报考的意向大学了,本文黄老师帮分享自己对内蒙古大学了解的经验,从多方面数据分析内蒙古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希望大家对内蒙古大学有更多的了解。

1、内蒙古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内蒙古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属于省政府公办本科学校,其次该校是211大学不是985大学,是一本类院校,根据校友反馈口碑不错。下面是内蒙古大学学校最新介绍:【历史沿革】内蒙古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400余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学校于1957年高起点创办,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任首任校长(1956—1968),原高教部大学司副司长于北辰任副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耶鲁大学博士李继侗先生来校执教并任学术副校长。党和政府从北京大学等国内十几所著名高校,选派一批知名学科

内蒙古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2、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说提前批是个坑的原因

之所以说提前批是个坑是因为有以下缺点:

1、容易出现高分低就。提前批的坏处是并非所有提前批院校都是重点大学,报考有可能出现高分低就的情况。一旦被提前批录取,就不能再参与其他本科等批次的录取了。

2、职业前景受限。提前批包括师范院校、军队院校、司法院校、警部院校等其他一些大学的某些专业,一般说来提前批是没有坏处的,因为这只是考生的一个选择,是为那些有志于军队,师范的考生提供一个机会。同样的,如果你被师范或军队或司法等院校入取,将来你从事这些职业的可能性将会很高,想半路跳槽或者自己下海的话就会比较困难些了。所以总的一点就是如果你有意于参军,当法官律师或教师等,你可以考虑提前批,若没有此意愿的话,还是填好第一志愿吧。

3、内蒙古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化) 本科 549 16780
2022 北京 (物) 本科 550 16590
2022 北京 (不限) 本科 552 16267
2022 北京 (政) 本科 552 16267
2022 北京 (化 和 生) 本科 560 14943
2022 北京 (史 或 政) 本科 560 14943
2022 北京 (史 和 地) 本科 565 14087
2021 北京 (化) 本科 529 19385
2021 北京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39 17770
2021 北京 (不限) 本科 541 17425
2021 北京 (物) 本科 543 17073
2021 北京 (化 和 生) 本科 545 16715
2021 北京 (史 或 政) 本科 550 15922
2021 北京 (政) 本科 564 13576
2021 北京 (史 和 地) 本科 572 12316
2020 北京 (不限) 本科 536 20448
2020 北京 (物) 本科 552 17524
2020 北京 (化 和 生) 本科 559 16240
2020 北京 (化) 本科 560 16057
2020 北京 (史 或 政) 本科 561 15881
2020 北京 (史 和 地) 本科 575 13363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565 12389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568 3747
2022 天津 (化 和 生) 本科A 610 12079
2022 天津 (化) 本科A 611 11848
2022 天津 (物) 本科A 617 10638
2022 天津 (不限) 本科A 619 10292
2022 天津 (史 或 地 或 政) 本科A 623 9588
2022 天津 (政) 本科A 625 9205
2022 天津 (史 或 政) 本科A 627 8819
2021 天津 (物 和 化) 本科A 604 11977
2021 天津 (物) 本科A 606 11582
2021 天津 (史 或 地 或 政) 本科A 609 11038
2021 天津 (不限) 本科A 611 10670
2021 天津 (政) 本科A 613 10330
2021 天津 (史 或 政) 本科A 620 9054
2020 天津 (化 和 生) 本科A 610 12242
2020 天津 (不限) 本科A 612 11796
2020 天津 (物) 本科A 612 11796
2020 天津 (史 或 地 或 政) 本科A 615 11207
2020 天津 (史 或 政) 本科A 620 10256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562 9967
2019 天津 文科 本科A 541 2698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 -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581 4578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 -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555 11468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560 32247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566 32017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611 24487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583 25132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599 3790
2019 河北 文科 本一 601 4215
2022 山西 理科 本一A 529 20730
2021 山西 理科 本一A 541 19299
2020 山西 理科 本一A 562 21068
2019 山西 理科 本一A 532 20759
2022 山西 文科 本一A 544 2939
2021 山西 文科 本一A 570 2992
2020 山西 文科 本一A 559 3451
2019 山西 文科 本一A 554 3811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472 19205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460 21227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490 15459
2021 内蒙古 理科 专科 227 68908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490 19040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11 14847
2020 内蒙古 理科 专科 239 71677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12 18031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19 16541
2019 内蒙古 理科 专科 278 69357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484 5055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02 6157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27 4030
2021 内蒙古 文科 专科 367 22470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38 5058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66 2780
2020 内蒙古 文科 专科 416 22699
2019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34 5630
2019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49 4114
2019 内蒙古 文科 专科 413 23258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564 3899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546 10536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554 23537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565 19999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564 19136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561 20908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529 13622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596 3518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502 20026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581 4385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495 17948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495 15646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519 17350
2019 吉林 理科 本一A 545 14303
2022 吉林 文科 本一A 528 2393
2022 吉林 文科 本一B 412 16521
2021 吉林 文科 本一A 533 2691
2021 吉林 文科 本一B 357 21048
2020 吉林 文科 本一A 551 2829
2020 吉林 文科 本一B 357 26365
2019 吉林 文科 本一B 346 24537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488 19110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495 17546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21 20639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48 16518
2022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23 2250
2022 黑龙江 文科 本一B - -
2021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41 2436
2021 黑龙江 文科 本一B - -
2020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48 2613
2020 黑龙江 文科 本一B - -
2019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46 3004
2019 黑龙江 文科 本一B - -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558 8608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63 42162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72 34004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4 32307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47 40477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57 32252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371 33125
2019 江苏 理科 本一 372 22330
2022 浙江 1段 600 48041
2021 浙江 1段 593 48878
2020 浙江 1段 600 46386
2019 浙江 1段 600 47386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11 74490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69 28377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588 28602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550 33381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58 6118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602 5681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577 5970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580 6684
2022 山东 1段 560 46813
2021 山东 1段 563 45027
2020 山东 1段 573 51280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74 32724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79 6754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559 48530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584 38526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602 42274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562 41266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567 6099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604 5874
2020 河南 文科 本一 593 6823
2019 河南 文科 本一 569 7861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43 33823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56 26323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4 22155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80 2529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85 22919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8 21487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584 22352
2019 湖北 理科 本一 558 25381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553 6850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地理) 本科 553 6850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56 6201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34 42606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40 38266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58 26762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68 27474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8 21808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79 21326
2020 湖南 理科 本一 587 21230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558 22131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52 11801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53 11497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或地理)) 本科 553 11463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55 10758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555 10846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地理) 本科 561 8808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58 15087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或地理)) 本科 561 13829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地理) 本科 565 12003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66 11840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568 11028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69 10588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和地理) 本科 571 9937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73 9360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51 69620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51 68868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58 60735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58 61236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65 53431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66 52051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7 51226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68 49810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1 46400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4 43442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6 41254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7 40179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56 62877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57 61625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57 61717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61 57770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9 49558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9 49464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73 44905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540 64317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507 64558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552 12905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554 15991
2022 广西 理科 本一 490 38571
2021 广西 理科 本一 517 29140
2020 广西 理科 本一 520 31167
2019 广西 理科 本一 537 26039
2022 广西 文科 本一 567 4485
2021 广西 文科 本一 569 3903
2020 广西 文科 本一 536 4324
2019 广西 文科 本一 538 6179
2022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97 10947
2022 海南 (化) 本科 601 10299
2022 海南 (物) 本科 605 9685
2022 海南 (化 和 生) 本科 607 9383
2022 海南 (不限) 本科 627 6777
2022 海南 (政) 本科 629 6545
2021 海南 (化) 本科 577 13597
2021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86 12038
2021 海南 (物) 本科 593 10891
2020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68 14659
2020 海南 (化) 本科 573 13741
2020 海南 (物) 本科 584 11819
2020 海南 (化 和 生) 本科 613 7641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601 9670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536 6546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539 13620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519 33381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562 30538
2020 重庆 理科 本一 525 30567
2019 重庆 理科 本一 547 29326
2020 重庆 文科 本一 563 5867
2019 重庆 文科 本一 555 7292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558 44814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562 45701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564 50820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583 45998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566 7843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568 7931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554 8243
2019 四川 文科 本一 569 7595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475 36119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485 32936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499 35101
2019 贵州 理科 本一 492 33219
2022 贵州 文科 本一 575 4995
2021 贵州 文科 本一 581 5398
2020 贵州 文科 本一 549 8988
2019 贵州 文科 本一 565 5612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535 30222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537 29650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546 29891
2019 云南 理科 本一 544 29775
2022 云南 文科 本一 604 5030
2021 云南 文科 本一 590 5837
2020 云南 文科 本一 584 4916
2019 云南 文科 本一 582 5336
2022 陕西 理科 本一 482 40832
2021 陕西 理科 本一 491 33254
2020 陕西 理科 本一 516 27405
2019 陕西 理科 本一 529 28422
2022 陕西 文科 本一 529 5199
2021 陕西 文科 本一 504 12877
2020 陕西 文科 本一 573 3980
2019 陕西 文科 本一 567 4598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482 18429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486 18077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499 19257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506 20725
2021 甘肃 文科 本一 504 7675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398 8263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374 11200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360 13674
2022 青海 文科 本一 402 5533
2021 青海 文科 本一 - -
2021 青海 文科 本一 404 4680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 405 16782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 432 14045
2020 新疆 理科 本一 442 15462
2019 新疆 理科 本一 464 14597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民族语文) 367 91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 501 2368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民族语文) 319 392
2019 新疆 文科 本一 530 2527

4、内蒙古大学属性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大学院校基本属性
创建时间 1957年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率属于 省政府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双一流
本科/专科 本科
省/市 内蒙古
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23
二级学科硕士点:2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12
二级学科博士点:1
院校地址 http://www.imu.edu.cn/
招生电话 ["0471-4992775 ","4992205"]
招生网址 http://zhaosheng.imu.edu.cn/

5、内蒙古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历史沿革】内蒙古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400余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学校于1957年高起点创办,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任首任校长(1956—1968),原高教部大学司副司长于北辰任副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耶鲁大学博士李继侗先生来校执教并任学术副校长。党和政府从北京大学等国内十几所著名高校,选派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了建校初期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带来名校积淀悠久的治学传统和崇高大学精神,为学校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办学基础和优良学风校风。学校于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实力计划”高校(“一省一校”),2016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流大学建设支持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机构、学科与专业设置】学校由校本部、交通学院、满洲里学院构成,另设有1所独立学院——创业学院。校本部设有21个学院。学校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拥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态学、化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中国史入选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现设有95个本科专业,有130个本科教学实验室、97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现有4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西部卓越基层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专业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门国家级精品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现有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人才培养】全校有各类在校生27300人。其中,本科生15834人、博士研究生812人、硕士研究生6741人,校本部本科生13744人、博士研究生812人、硕士研究生6491人、来华留学生450人。在校生中,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30%左右。建校以来,先后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刘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赵进才等一批杰出校友。【师资队伍】全校有在编教职工1955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286人,教授276人、副教授462人;校本部有教学科研人员1125人,具有博士学位比例占75.73%,教授262人、副教授396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2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9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42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2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144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88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团队2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团队1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4个、教学团队26个,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22个。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科学研究】学校现有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另在蒙古学、民族学、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等学科领域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级重点研究平台13个(理工科10个、人文社科3个);有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42个(理工科32个、人文社科10个)。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完成理工科国家和部委科研项目546项、新获批立项606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自然科学重大重点项目68项。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科研项目805项、新获批867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35项;共获准人文社科类项目1222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项、重点项目1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3项、重大委托项目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5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86项(其中,一等奖17项),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第四届民族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2项。学校化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基于WOS统计结果,2020年学校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增长到2012年的8.57倍。【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在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建设、草原家畜种质资源创新与繁育、能源与新材料、矿物资源利用、生物医药、食品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决策与咨询等领域取得一批成果,产生了重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建设“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全面推进牛羊创新制种技术研发,提高自治区草原家畜种质资源保护、创新利用与良种繁育能力;实现了牛羊繁殖生物技术体系和智慧牧云服务技术体系的完善与产业化应用,建立了牛、羊和骆驼生态养殖新模式,开展肉乳产业结合的肉牛产业模式研究与试点推广示范,与地方优势企业合作开展肉牛提纯复壮与奶绵羊品系繁育工作;完成9亿亩天然草原土壤矿物质、羊只营养普查与分布图谱绘制,创新草原营养大数据,探索建立“健康牧场”技术认证体系;集成草地适应性放牧利用技术、退化草地改良技术和刈割草场持续利用技术,开展现代家庭牧场生态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内蒙古“一湖两海”水生态治理,提出中国北方退化河湖水生态修复、水资源调控和生态系统多功能维持方案与对策;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解决马铃薯行业产业中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在传统蒙药基础上,利用现代药学技术开发创新蒙药;针对原矿杂质矿物质提纯分离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了系列膨润土深加工专利技术;针对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开发了合成气制异丁醇关键催化剂和核心技术工艺;发挥学科优势,为自治区发展战略性新兴光伏产业、建设光伏小镇与现代农牧业融合示范基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开发出国内首款蒙古语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系统、AI蒙古文智能平台、支持多字体的蒙古文OCR系统、蒙汉机器翻译系统、蒙古文与西里尔蒙古文相互转换系统、蒙古文手写识别系统等;发挥民族学等人文学科优势,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民族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参与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标准定制,为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学校着眼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成立了“蒙古国研究中心”“中蒙俄经济研究院”,与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共建“内大智库”,2017年学校入选“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蒙古学研究中心、蒙古国研究中心先后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国际交流合作】学校与国(境)外的10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师生国际合作交流日益扩大和深入。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设有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与日本爱知大学合作设有中日共同GIS应用与地域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与英国华威大学合作设有中英企业数字实验室。学校设有蒙古国研究中心、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呼和浩特中日交流之窗,与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合作建有孔子学院。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留学生汉语预科教育基地、国家汉办来华留学生新汉语水平网考考点,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学校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年接收来自亚、欧、美、非四大洲的蒙古国、俄罗斯、韩国、日本、老挝、泰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乌克兰、卢森堡、英国、西班牙、尼日利亚、卢旺达、多哥等26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近700人。【办学条件】全校占地面积4058.18亩,建筑面积88.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16亿元。其中,校本部占地面积2108.18亩,建筑面积73.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56亿元。图书馆是教育部民族学科蒙古学文献信息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和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联合目录项目B级成员馆、省级中心馆、中国高校机构知识库联盟(CHAIR)16个发起单位之一,全校印本文献352.66万册(校本部310.7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09个、电子图书74.78万种、全文电子期刊7.61万种。校园网覆盖全校教学科研和办公及生活服务全区域,校园网络中心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下一代互联网(CNGI-CERNET2)内蒙古地区主节点。【办学目标】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对内蒙古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内蒙古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求真务实”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扎根边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3内蒙古高考提前批本专科录取时间及结果查询方式
内蒙古呼和浩特专科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内蒙古呼伦贝尔专科语言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内蒙古包头专科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2023年内蒙古高考志愿本科专科批什么时候填报及截至填报时间
内蒙古通辽专科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内蒙古赤峰专科理工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2023年内蒙古通辽市高考志愿本科专科批什么时候填报及截至填报时间
内蒙古专科民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内蒙古呼和浩特专科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内蒙古呼和浩特专科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2023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考志愿本科专科批什么时候填报及截至填报时间

6、内蒙古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内蒙古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动物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生物学、表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态学、化学、蒙古语言文学、生物科学、英语、法学、行政管理、生物技术、新闻学、汉语言文学、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中国史、民族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凝聚态物理、应用数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门史、微生物学、植物学、应用化学、生物物理学、理论物理、政治经济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信号与信息处理、艺术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民商法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音乐学、金融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政治学与行政学、应用物理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材料化学、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哲学、交通运输、编辑出版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俄语、绘画、环境科学、工程造价、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历史学、汽车运输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日语、音乐表演、化学(基地)、环境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社会学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国家重点学科 2 动物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2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1 生物学
3 国家级特色专业 8 表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态学、化学、蒙古语言文学、生物科学
4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法学、行政管理、生物技术、物理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经济学
5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生态学
6 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 6 中国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中国史、民族学、化学、生态学、生物学
7 自治区重点学科 18 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动物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凝聚态物理、应用数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门史、微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应用化学、生物物理学、理论物理、政治经济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8 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 8 信号与信息处理、艺术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民商法学、行政管理、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民族学
9 国家级专业改革试点 1 数学与应用数学
10 自治区级品牌专业 48 音乐学、金融学、民族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政治学与行政学、应用物理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表演、行政管理、自动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经济学、材料化学、汉语言文学、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哲学、物理学、生物科学、交通运输、编辑出版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俄语、绘画、环境科学、工程造价、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应用化学、新闻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历史学、汽车运输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日语、生物技术、音乐表演、法学、生态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蒙古语言文学
11 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 6 生态学、汉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基地)、生物科学、哲学
12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8 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通信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日语、政治学与行政学、工商管理、环境科学、交通运输、土木工程、自动化、生态学、历史学、社会学、哲学

7、内蒙古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8 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蒙古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态学、表演

8、内蒙古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内蒙古大学开设专业有新闻学、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编辑出版学(数学出版方向)、文物与博物馆学、历史学、文史哲基地、旅游管理、考古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学(数学物理学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通信工程、化学(基地)、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草业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工程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公路工程与材料质量检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现代物流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工程造价、道路养护与管理(工程财务方向)、道路养护与管理(施工安全)、金融学、工商管理、经济学、会计学、英语、日语、俄语、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地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俄罗斯语言文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法学、运动训练、人力资源管理、绘画、产品设计、财务管理、表演、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哲学、编辑出版学、蒙古语言文学、社会工作、社会学、民族学

内蒙古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新闻学 本科
汉语言文学 本科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编辑出版学(数学出版方向) 本科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文物与博物馆学 本科
历史学 本科
文史哲基地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考古学 本科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学 本科
应用物理学 本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物理学(数学物理学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自动化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基地)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材料化学 本科
生命科学学院 园艺 本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生物工程 本科
生物技术 本科
生物科学 本科
生态与环境学院 草业科学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环境科学 本科
生态学 本科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网络工程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电子商务 本科
交通学院 土木工程 本科
交通运输工程 本科
车辆工程 本科
机械工程 本科
汽车服务工程 本科
工程管理 本科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本科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专科
市政工程技术 专科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 专科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公路工程与材料质量检测) 专科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科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专科
现代物流管理 专科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专科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专科
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工程机械控制技术) 专科
工程造价 专科
道路养护与管理(工程财务方向) 专科
道路养护与管理(施工安全) 专科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经济学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本科
日语 本科
俄语 本科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科
行政管理 本科
土地资源管理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
数学科学学院 统计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数理基地班 本科
满洲里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俄罗斯语言文学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金融学 本科
新闻学 本科
行政管理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汉语言文学 本科
法学 本科
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 本科
创业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绘画 本科
产品设计 本科
新闻学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土木工程 本科
电子商务 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英语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表演 本科
日语 本科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环境科学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自动化 本科
动画 本科
汉语言文学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金融学 本科
汽车服务工程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工程管理 本科
法学院 法学 本科
哲学学院 哲学 本科
蒙古学学院 旅游管理 本科
编辑出版学 本科
蒙古语言文学 本科
历史学 本科
新闻学 本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社会工作 本科
社会学 本科
民族学 本科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是几本大学,

时间:2024-05-22 18:0:58

内蒙古医科大学是几本大学,

时间:2024-05-21 17:0:10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

时间:2024-05-19 21:0:06

内蒙古艺术学院是几本大学,

时间:2024-05-19 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