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江苏高校 > 正文

南京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更新:2023-08-29 21:21:46 高考升学网

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口碑选择大学只适用于极少数的情况,根据自身对学校的了解也很少,那么就需要了解自己报考的意向大学了,本文黄老师帮分享自己对南京理工大学了解的经验,从多方面数据分析南京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希望大家对南京理工大学有更多的了解。

1、南京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南京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属于工信部公办本科学校,其次该校是211大学不是985大学,是一本类院校,根据校友反馈口碑不错。下面是南京理工大学学校最新介绍: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

南京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2、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网上填报志愿密码的注意事项

1、每次上网填报志愿,请考生使用本人准考证上的登录号进行第一次登录。登录后重新设置密码并牢记,再用新密码登录后填报志愿。

2、若确实忘记了新设置的密码,请持准考证到报名点,由工作人员认证后恢复为准考证上的登录号,再按照第一条要求登录网报系统。

3、在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时若出现错误提示或无法登录的情况,请先关闭浏览器并退出所有上网页面,重新登录且不要频繁刷新页面。

4、为保证你的志愿信息安全,请保管好自己的登录密码,防止泄露。

3、南京理工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不限) 本科 596 9260
2022 北京 (化) 本科 598 8957
2022 北京 (物) 本科 612 7030
2021 北京 (不限) 本科 597 8453
2021 北京 (化) 本科 598 8278
2021 北京 (物) 本科 605 7324
2020 北京 (不限) 本科 601 9065
2020 北京 (化) 本科 610 7628
2020 北京 (物) 本科 611 7480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622 5227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594 2264
2022 天津 (物) 本科A 626 9010
2022 天津 (化) 本科A 642 6198
2022 天津 (不限) 本科A 646 5557
2022 天津 (物) 本科A 648 5245
2021 天津 (物) 本科A 620 9054
2021 天津 (化) 本科A 640 5786
2021 天津 (物) 本科A 644 5202
2021 天津 (不限) 本科A 644 5202
2021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646 4914
2020 天津 (物) 本科A 631 8189
2020 天津 (化) 本科A 646 5631
2020 天津 (物) 本科A 649 5135
2020 天津 (不限) 本科A 651 4822
2020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651 4822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598 5988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620 3970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601 9445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610 9711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645 8674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624 7890
2022 山西 理科 本一A 577 5955
2021 山西 理科 本一A 587 6650
2020 山西 理科 本一A 608 6848
2019 山西 理科 本一A 575 7792
2022 山西 文科 本一A 553 2085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19 9913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497 13933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66 4669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46 6788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77 4852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62 6651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79 6003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73 6845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604 8476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609 8494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612 7422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617 6522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613 6324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603 2019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553 6737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B 538 9185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562 5580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B 482 18172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570 8447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B 558 10278
2019 吉林 理科 本一A 588 6801
2019 吉林 理科 本一B 544 14503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58 5170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63 6155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98 6245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07 4942
2022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33 1729
2022 上海 (物) 本科 548 7427
2021 上海 (物) 本科 537 7895
2020 上海 (物) 本科 532 8480
2019 上海 (物) 本科 534 8063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77 3902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84 4157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4 32307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0 27305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0 13787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5 7287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3 4780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49 38724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58 31480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2 28497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0 17086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98 8856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01 7791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3 7126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365 43905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373 29926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378 22573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393 7767
2019 江苏 理科 本一 366 31276
2019 江苏 理科 本一 387 7545
2020 江苏 文科 本一 378 3622
2019 江苏 文科 本一 370 3201
2022 浙江 1段 634 17072
2021 浙江 1段 632 16178
2020 浙江 1段 637 16049
2019 浙江 1段 643 13388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76 21714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611 7467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76 24548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617 8484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575 36373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635 7832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590 13568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607 8218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78 2448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620 2433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595 2450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602 2318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82 2505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85 2385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596 9718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09 6504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606 8173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09 7408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613 6792
2019 福建 理科 本一 585 6669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590 2185
2019 福建 文科 本一 587 2211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61 16947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92 6463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573 17837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605 7353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546 36386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592 14328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616 7064
2019 江西 理科 本一 601 7087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577 2246
2022 山东 1段 572 34611
2022 山东 1段 595 17711
2021 山东 1段 576 32860
2021 山东 1段 589 23233
2020 山东 1段 595 30433
2020 山东 1段 609 21155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90 21887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616 9782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90 4138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610 10741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625 12135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646 11437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613 10464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72 18293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2 14061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86 12544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97 8940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1 15971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02 1558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6 10528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16 10528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18 989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2 8696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08 12922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08 12922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20 9074
2019 湖北 理科 本一 606 8682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76 17398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7 12709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89 11950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97 9240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99 12398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2 11310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06 9908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7 9570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9 8904
2020 湖南 理科 本一 621 8797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595 8999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06 17839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1 14703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10 17244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1 16590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611 14606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577 15447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564 11032
2022 广西 理科 本一 583 6866
2021 广西 理科 本一 589 6077
2020 广西 理科 本一 604 6074
2019 广西 理科 本一 612 5642
2022 海南 (化) 本科 671 2909
2022 海南 (不限) 本科 678 2493
2022 海南 (物) 本科 681 2345
2021 海南 (化) 本科 669 2833
2021 海南 (不限) 本科 674 2546
2021 海南 (物) 本科 679 2280
2020 海南 (物) 本科 675 2385
2020 海南 (化) 本科 675 2385
2020 海南 (不限) 本科 678 2228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709 1631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584 9575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610 11623
2020 重庆 理科 本一 588 10312
2019 重庆 理科 本一 605 8770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619 10437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617 12680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628 12226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642 11436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582 4264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583 4416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578 3555
2019 四川 文科 本一 590 3515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571 5751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568 6583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598 5738
2019 贵州 理科 本一 584 5982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588 11338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612 6082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572 15351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608 5819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594 13246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629 5587
2019 云南 理科 本一 624 5618
2022 陕西 理科 本一 542 16371
2022 陕西 理科 本一 576 8252
2021 陕西 理科 本一 536 17505
2021 陕西 理科 本一 574 8757
2020 陕西 理科 本一 542 18682
2020 陕西 理科 本一 587 8356
2019 陕西 理科 本一 539 24444
2019 陕西 理科 本一 598 8275
2022 陕西 文科 本一 505 9319
2021 陕西 文科 本一 570 2810
2020 陕西 文科 本一 585 2979
2019 陕西 文科 本一 587 2622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544 4970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556 4845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570 4877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571 4742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573 5077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471 2657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489 2353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496 2221
2019 青海 理科 本一 523 1769
2022 宁夏 理科 本一 523 1821
2021 宁夏 理科 本一 521 2174
2020 宁夏 理科 本一 550 2008
2019 宁夏 理科 本一 562 1726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 526 2757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409 1672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 551 2695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420 1438
2020 新疆 理科 本一 574 2580
2019 新疆 理科 本一 578 2646

4、南京理工大学属性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院校基本属性
创建时间 1953年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理工
率属于 工信部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双一流
本科/专科 本科
省/市 江苏
硕士点 专业硕士学位点:15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20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
院校地址 http://www.njust.edu.cn/
招生电话 ["400-110-2882"]
招生网址 http://zsb.njust.edu.cn/

5、南京理工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开启新征程,学校将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19个专业学院,以及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电子与信息、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6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具有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权。现有教职工3400余人,专任教师21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400余人。高层次人才4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5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6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7人等。拥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34个。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教学水平突出,育人成果丰硕。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定位,立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新要求,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建校6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30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4人当选两院院士。“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6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是全国24所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是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时也是“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在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学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捧得“挑战杯”。学校科技优势突出,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在先进发射、光电信息、导航制导、先进材料等科技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3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学校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十三五”以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81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2019年10月,由我校担任总师单位研制的武器装备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接受了党和全国人民的检阅。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发挥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和校外研究院的作用,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用爆破、特种超细粉体制备、智能熔敷焊、滚动功能部件测试等技术,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影响日益提升。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英国牛津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150多所国(境)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现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部级国际合作基地8个,入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建有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合作建立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院,与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共建中法工程师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建有沙特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学校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社会各界通过基金会设立了100余项奖教金和奖助学金,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不断追求卓越。学校办学环境宜人,基础设施一流。近年来,学校立足南京、面向江苏,不断延伸和扩展办学面,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发展布局(“三区”是指南京校区、江阴校区和盱眙校区)。南京校区占地32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0.3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1.3亿元,图书馆收藏280余万件印刷型文献、1100余万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主要聚焦核心办学功能提升,是学校传承办学文化、筑牢发展根基、扩大办学影响的主阵地,是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事业的核心校区。江阴校区占地111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主要聚焦国家战略实施和国际化办学,依托地方区域和产业优势,建设服务“两个强国”先行区、前沿交叉学科先试区、国际化办学示范区。盱眙校区正在筹建中,主要聚焦国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建设以陆海空天信深度融合的科研试验基地为主的功能校区。展现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学校正高举伟大旗帜,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双一流”建设核心任务,开拓进取、接续奋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更新时间:2021年11月)

2023年江苏常州市高考成绩今日几点出来,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2023年江苏高考成绩今日几点出来,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2023年江苏南通市高考成绩今日几点出来,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2023年江苏盐城市高考成绩今日几点出来,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2023年江苏淮安市高考成绩今日几点出来,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2023年江苏泰州市高考成绩今日几点出来,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2023年江苏扬州市高考成绩今日几点出来,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2023年江苏连云港市高考成绩今日几点出来,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2023年江苏无锡市高考成绩今日几点出来,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2023年江苏镇江市高考成绩今日几点出来,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2023年江苏南京市高考成绩今日几点出来,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2023年江苏苏州市高考成绩今日几点出来,什么时候可以查询

6、南京理工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南京理工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兵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社会工作、土木工程、自动化、武器发射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机械工程、智能武器技术与工程、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材料学、物理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激光科学与工程、光电科学与工程、光学测试科学与仪器、光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应用化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以及控制工程、工程力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力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视觉传达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能源动力类、兵器类、生物工程、制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应用物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工业工程、机械类、化学工程与技术、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社会公共安全信息工程、系统工程、人机与环境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器设计、社会公共安全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双一流”建设学科 1 兵器科学与技术
2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4 材料科学与工程、社会工作、土木工程、自动化、武器发射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机械工程
3 国家级重点学科 5 智能武器技术与工程、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材料学
4 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 6 物理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
5 国家重点学科 9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激光科学与工程、光电科学与工程、光学测试科学与仪器、光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材料学、应用化学
6 省级重点学科 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7 国家级特色专业 3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8 江苏省品牌专业 4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9 江苏省首批省部级品牌专业 1 电子信息工程
10 江苏省特色专业 6 材料成型以及控制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
11 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1 通信工程
12 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1 通信工程
13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1 电子科学与技术
14 江苏省重点学科 7 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力学、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15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1 电子科学与技术
16 国家特色专业 5 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武器发射工程
17 国防重点专业 1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18 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视觉传达设计
19 江苏省A类品牌专业 1 自动化
20 江苏省重点专业 5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能源动力类、兵器类、生物工程、环境工程
21 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1 制科学与工程
22 卓工计划”建设专业 1 环境工程
23 国防紧缺专业 1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24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 1 土木工程
25 江苏省首批双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 1 应用物理
26 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1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27 科工局国防特色重点专业 1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28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 1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29 国防紧缺专业建设点 1 工业工程
30 江苏省重点专业类 2 机械工程、机械类
31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1 机械工程
32 十三五”首批国防特色学科 1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33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1 化学工程与技术
34 工信部重点学科 12 工业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35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培育点 1 制科学与工程
36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1 制科学与工程
37 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1 系统工程
38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1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39 江苏省优势学科 6 人机与环境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器设计、社会公共安全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0 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 2 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
41 国防特色学科 9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激光科学与工程、光电科学与工程、光学测试科学与仪器、光学工程、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42 国家“双一流”A+建设学科 1 兵器科学与技术
43 首批国防特色学科 1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7、南京理工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8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武器发射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全工程
2 省级(直辖市) 12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物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
3 省重点、培育专业 16 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设计学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兵器类、能源动力类、生物工程、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机械类、机械工程

8、南京理工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南京理工大学开设专业有工商管理、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装甲车辆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安全工程、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应用化学、武器发射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日语、语言学、英语、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工程力学、土木工程、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智能电网信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广播电视学、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工业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法学、机械工程(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材料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智能制造工程

南京理工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本科
金融学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本科
武器系统与工程 本科
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 本科
车辆工程 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工业工程 本科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本科
装甲车辆工程 本科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本科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智能科学与技术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网络空间安全 本科
化学与化工学院 安全工程 本科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本科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
制药工程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材料化学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武器发射工程 本科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本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本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科
外国语学院 日语 本科
语言学 本科
英语 本科
理学院 应用物理学 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 本科
工程力学 本科
土木工程 本科
公共事务学院 社会工作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自动化 本科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本科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本科
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广播电视学 本科
工业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工业设计 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纳米材料与技术 本科
材料物理 本科
知识产权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 本科
法学 本科
机械工程(知识产权创新实践班) 本科
数学与统计学院 应用统计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本科
中法工程师学院 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钱学森学院 材料类 本科
电子信息类 本科
机械类 本科
新能源学院(江阴校区)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科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江阴校区)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网络空间安全 本科
智能制造学院(江阴校区) 智能制造工程 本科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是几

时间:2024-05-22 19:0:36

淮阴工学院是几本大学,什么

时间:2024-05-22 18:0:31

南京传媒学院是几本大学,什

时间:2024-05-22 18:0:04

宿迁学院是几本大学,什么类

时间:2024-05-22 18: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