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江苏高校 > 正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更新:2023-08-10 05:50:29 高考升学网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不是211学校,率属于省政府的是本科学校。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本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设专业有信息工程、人工智能、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遥感科学与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生态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电子信息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地理信息科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统计学、物流管理、材料物理、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翻译、汉语国际教育、英语、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法学(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测绘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自动化、遥感科学与技术、动画、环境工程、物联网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通信工程、环境科学、行政管理、法学、公共事业管理、信息安全、水利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水文气象方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大气科学(大气环境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嵌入式培养)、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安全工程、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艺术与科技、环境设计、美术学(师范)、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科学、物理学(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地理科学(师范)、英语(师范)、化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人工智能学院 信息工程 本科
人工智能 本科
长望学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遥感科学与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生态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电子信息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地理信息科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管理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保险学 本科
经济统计学 本科
物流管理 本科
化学与材料学院 材料物理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
翻译 本科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
英语 本科
日语 本科
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雷丁学院 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法学(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物理学 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科
应用物理学 本科
应用技术学院 测绘工程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网络工程 本科
自动化 本科
遥感科学与技术 本科
动画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物联网工程 本科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环境科学 本科
法政学院 行政管理 本科
法学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网络工程 本科
物联网工程 本科
信息安全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本科
水利科学与工程 本科
大气科学(水文气象方向) 本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本科
环境生态工程 本科
大气科学(大气环境方向)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环境科学 本科
数学与统计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嵌入式培养) 本科
应用统计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大气物理学院 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 本科
安全工程 本科
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 本科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本科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本科
信息工程 本科
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 本科
应用气象学院 应用气象学 本科
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 本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科
生态学 本科
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自动化 本科
机器人工程 本科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 本科
遥感科学与技术 本科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本科
地理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本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科
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
艺术学院 艺术与科技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美术学(师范) 本科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 本科
动画 本科
海洋科学学院 海洋技术 本科
海洋资源与环境 本科
海洋科学 本科
龙山书院 大气科学 本科
教师教育学院 物理学(师范)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本科
地理科学(师范) 本科
英语(师范) 本科
化学(师范) 本科
汉语言文学(师范)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本科

1.2023年江苏模拟志愿填报系统入口 附填报流程及技巧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一、江苏模拟志愿填报系统入口2023年江苏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https://gkzy.jseea.cn/二、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流程:1.登录江苏招生考试考试网,进入“网报中心”选择“黑龙江省高考网上填报志愿入口”,进入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必读页面。2.认真阅读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必读,点击“已阅读考生必读”,进入网上填报志愿登录页面。3.输入考号、密码,验证码,进入网报系统。首次登录网报系统时,系统提示强制...查看更多

2.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入口网址2023(附填报流程时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模拟志愿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考生们能够更加精准的填报高考志愿。能够帮助考生们熟悉填报流程,从而有效减少正式填报志愿时可能会出现的失误,因此对于考生来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2023年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入口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入口:http://www.gaokaohelp.com/二、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流程1.填报前的准备工作。考生填报志愿前,须查阅我省招...查看更多

3.2023年江苏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网站入口 附模拟志愿填报流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一、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系统入口:https://www.jseea.cn/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二、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的账号和密码根据往年的情况可知,账号是考生高考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而初始密码则是考生身份证号码的后6位。在登录之后最好修改密码,长度不少于8位,且以数字和英文字母(注意区分大小写)混合组成。三、模拟志愿填报流程:(1)登录1.在进入浏览器后输入模拟志愿的登录网址,然后出现登...查看更多

4.2023年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入口网址:https://www.jseea.cn/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高考志愿填报事关考生们大学及专业的选择,那么2023年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入口是什么呢?为了方便大家第一时间进行志愿填报,小编整理了以下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一、2023年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入口网址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入口网址:https://www.jseea.cn/二、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流程1、登录指定网页:考生登录省招办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一般来说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查看更多

5.2023年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系统登录官方网址入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2023高考志愿模拟填报流程:登录指定网页→输入用户名及初次修改密码→阅读考生须知→选择批次填报志愿→检查核对→保存志愿信息。以下是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2023年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系统登录官方网址入口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系统登录官方网址入口:https://www.jseea.cn/高考模拟志愿填报流程1、登录指定网页。网上填报高考模拟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考...查看更多

6.江苏模拟志愿填报入口2023年(附模拟志愿填报流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志愿网上填报模拟演练即将开始了,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志愿填报系统入口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模拟志愿入口,仅供参考。一、2022年江苏模拟志愿填报入口2022年江苏模拟志愿填报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二、江苏模拟志愿填报流程6月15日起至6月19日,考生可凭本人的考籍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卡登录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考考生服务平台模拟填...查看更多

7.2023年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网址登陆入口和时间安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江苏高考每年都会组织模拟志愿填报,考生需要提前熟悉志愿和安排自己的志愿规划等信息。本文高考升学网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一、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网址登陆入口考生可以登陆江苏招生考试院网站,或登陆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先筛选出冲稳保院校名单。登陆入口地址为:http://test.gaokaohelp.com/二、2022年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第一阶段:6月28日至7...查看更多

8.2023年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样表模板(模拟填报登录入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2022年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时,很多家长手忙脚乱无从下手,所以在志愿填报之前一定事先做好准备,本文高考升学网小编帮大家整理了关于2022年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样本和模拟志愿填报的登录入口。一、2022年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入口考试和家长一定要先了解自己要选择报考哪些大学,这些大学的历年录取分数线和招生人数,下面是2022年江苏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登录入口地址:http://test.gaokaohelp.c...查看更多

9.2023年江苏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入口,高考模拟填报助手网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一、2022年江苏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入口每年江苏高考正式志愿填报之前,都会有一次模拟志愿填报的安排,模拟填报考生可以熟悉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防止正式填报发生错误,同时考生提前准备要报考哪些大学。在江苏模拟填报志愿规定时间内,考生可凭本人的考籍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卡登录志愿填报服务系统进行志愿的模拟填报,熟悉、了解志愿填报系统。2022年江苏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入口:http://www....查看更多

10.2023年江苏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时间安排(官网入口)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每年江苏高考志愿填报之前,都会组织一次江苏高考考生的模拟志愿填报,此时高考考生可以提前熟悉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和方法。本期文章小编主要为大家介绍关于2021年江苏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使用的方法和填报时间入口等知识。一、2021年江苏高考志愿模拟填报时间入口2021江苏高考结束后高考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测分数和位次,进入模拟志愿填报系统入口,查看自己可以报考哪些大学。2021年江苏高考志愿模拟填报系统入口网...查看更多

11.2023年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怎么填,附填报流程网站入口(教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一、2021年江苏高考模拟志愿填报方法教程1、考生首先登录聚志愿网站,根据考生的省份选择对应的填报省份,江苏高考考生选择江苏2、输入你的高考预测分或者高考成绩和科目,聚志愿系统会根据你的成绩智能推荐可报考的大学名单及具体录取概率。3、江苏高考模拟填报,在个人中心生成志愿表,考生可以下载打印模拟填报的志愿表二、江苏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和流程注意事项1.平行志愿[含艺术类传统(顺序)志愿]。考生在获知高考...查看更多

12.2023年江苏高考志愿填报表范本样表模拟志愿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211大学吗 属于什么类型的大学

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如果出现错误可能导致自己落榜或者无法上到自己喜欢的大学,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务必要细心和谨慎,本文小编整理了关于往年江苏高考志愿范本样本,考生可以提前关注下志愿表大概是怎么分布的。1、往年江苏高考志愿表样本范本重要提示:1、本表为考生纸质志愿表,考生须在6月27日—7月2日(截止时间为7月2日17:00)凭考生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卡网上(http://www.jse...查看更多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院、无锡研究院、无锡校区国教院;另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58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300人、硕博研究生约620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300人。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教育部近两次一级学科评估中先后获评全国第一和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等7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5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9个学科领域。学校设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22个专业学院,设有国际教育学院、雷丁学院(中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龙山书院(大类培养)、藕舫学院(创新创业)、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师博士化率超过85%,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的超过67%。专任教师中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8人、教育部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11人、国家特聘专家16人、领军人才4人、“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首席科学家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特聘青年学者、国家优青、万人青拔等其他“四青”人才27人,以及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省教学名师等近700人次。现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44个。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全国首批唯一入选省属高校。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首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大气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环境科学概论》《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天气学分析基础》《GIS气象应用》《高频电子线路》《社区服务创新实践》《统计学》《红色经典与信仰史话》等14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一批国家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字取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省科技创新智库基地、江苏省地理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协同精密导航定位与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省重点培育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等3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建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有《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其中《大气科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CD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阅江学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43万余册,数据库总量近60种,中外电子图书199万余种,电子期刊226万余册,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1013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获得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及本科组唯一“高教社杯”、中国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算法竞赛冠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众多竞赛最高奖项。2016年大学生男排获得全国联赛总冠军。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率达50%。近三年,研究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98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共计361人次。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96%以上,升学率(含出国)达41.52%。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20万余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社会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自“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4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含课题专项)173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4项、省部级项目277项,获授权专利363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185项,获批国家首批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批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80余项,获批“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立项。“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为落地江苏首个。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学校教师还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奖项多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获批 “天气气候变化与预测技术”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外专项目10项,2名外籍专家荣获江苏省外专最高荣誉“江苏友谊奖”,5名外籍专家入选江苏“外专”名单。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学校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中船重工724所、716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惠普企业服务集团(DXC)、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全面深化合作,与航天宏图、墨迹天气、象辑知源、中科三清、华风、中国电科院、太极计算机、旗云中天、富景天策、新华三、奇安信、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校企研究院。建有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和安徽天长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与江北新区签署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中国气象谷,30多家企业签约进驻,开启“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建设新征程。与天长市签署战略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已正式启用,谱写学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雷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莫纳什大学,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10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创办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高校;建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南京市政府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设在学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国际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8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43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展望“十四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永恒主题,以服务支撑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聚焦“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秉承“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办学宗旨,围绕“面向行业、面向地方、面向国际”的服务面向,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推动大气科学学科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作出更大贡献。(数据更新至2021年11月)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大气科学、气象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地球科学、艺术与科技、翻译、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材料物理、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科学、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海洋科学、英语、法学、应用化学、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环境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应用气象学、动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财务管理、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控制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史、设计学、光学工程、人工智能、数学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1 大气科学
2 国家重点学科 1 气象学
3 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 7 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地球科学
4 国家级一流专业 21 艺术与科技、翻译、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材料物理、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科学、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
5 省级一流专业 9 英语、法学、应用化学、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环境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应用气象学
6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2 艺术与科技、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测绘工程、软件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统计学、地理信息科学、翻译、动画、行政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物理、海洋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气科学
7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应用气象学、大气科学
8 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2 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气科学
9 江苏省重点专业 30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遥感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海洋科学、应用气象学、大气科学
10 江苏省品牌专业 2 应用气象学、大气科学
11 江苏省特色专业 10 自动化、遥感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会计学、生态学、应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
12 江苏省服务外包试点专业 2 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
13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 4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环境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大气科学
14 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 1 马克思主义理论
15 一级学科省重点(培育)学科 2 控制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史
16 “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 7 设计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海洋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人工智能、数学

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5 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环境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 省级(直辖市) 10 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生态学、会计学、应用化学、遥感科学与技术、自动化
3 省重点、培育专业 31 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遥感科学与技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应用物理学、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是几

时间:2024-05-22 19:0:36

淮阴工学院是几本大学,什么

时间:2024-05-22 18:0:31

南京传媒学院是几本大学,什

时间:2024-05-22 18:0:04

宿迁学院是几本大学,什么类

时间:2024-05-22 18: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