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江苏高校 > 正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什么类型的学校

更新:2023-08-16 04:33:48 高考升学网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在专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本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设专业有信息工程、人工智能、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遥感科学与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生态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电子信息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地理信息科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金融工程、保险学、经济统计学、物流管理、材料物理、应用化学、汉语言文学、翻译、汉语国际教育、英语、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法学(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测绘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网络工程、自动化、遥感科学与技术、动画、环境工程、物联网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通信工程、环境科学、行政管理、法学、公共事业管理、信息安全、水利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水文气象方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大气科学(大气环境方向)、信息与计算科学(嵌入式培养)、应用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安全工程、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艺术与科技、环境设计、美术学(师范)、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海洋技术、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科学、物理学(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地理科学(师范)、英语(师范)、化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人工智能学院 信息工程 本科
人工智能 本科
长望学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遥感科学与技术(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生态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电子信息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地理信息科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培养) 本科
管理工程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保险学 本科
经济统计学 本科
物流管理 本科
化学与材料学院 材料物理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
翻译 本科
汉语国际教育 本科
英语 本科
日语 本科
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雷丁学院 大气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法学(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物理学 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科
应用物理学 本科
应用技术学院 测绘工程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网络工程 本科
自动化 本科
遥感科学与技术 本科
动画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物联网工程 本科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环境科学 本科
法政学院 行政管理 本科
法学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网络工程 本科
物联网工程 本科
信息安全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本科
水利科学与工程 本科
大气科学(水文气象方向) 本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本科
环境生态工程 本科
大气科学(大气环境方向)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环境科学 本科
数学与统计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嵌入式培养) 本科
应用统计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大气物理学院 大气科学(大气探测方向) 本科
安全工程 本科
大气科学(大气物理方向) 本科
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 本科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本科
信息工程 本科
大气科学学院 大气科学 本科
应用气象学院 应用气象学 本科
应用气象学(公共气象服务) 本科
农业资源与环境 本科
生态学 本科
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自动化 本科
机器人工程 本科
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 本科
遥感科学与技术 本科
地理空间信息工程 本科
地理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本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科
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
艺术学院 艺术与科技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美术学(师范) 本科
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中外合作) 本科
动画 本科
海洋科学学院 海洋技术 本科
海洋资源与环境 本科
海洋科学 本科
龙山书院 大气科学 本科
教师教育学院 物理学(师范)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 本科
地理科学(师范) 本科
英语(师范) 本科
化学(师范) 本科
汉语言文学(师范)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本科

一.2023年江苏高考状元是谁最高分是多少,附历年状元名单分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什么类型的学校

每年的高考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各省的最高分和状元,2023年江苏高考最高分状元截止目前暂未公布,以下是收集的历年江苏高考状元的相关数据,供大家参考。一、2023年江苏高考状元是谁2023年高考暂未开始,2023年江苏高考最高分暂未出现,本文将持续关注并及时更新。二、江苏历年高考状元1、2022年江苏高考状元是谁?2022年江苏高考总分750分,其中历史类626分以上的107人,625以上的有119人,...查看更多

二.江苏高考最高分是谁2023,附江苏高考历年高考状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什么类型的学校

每一年高考放榜,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所在,也是各大名校争相招揽的人才。那么你们知道自己省市的高考状元有多厉害吗?下面为大家介绍历年高考状元名单及分数。一、2023年江苏高考最高分是谁2023年高考暂未开始,2023年江苏高考最高分暂未出现,本文将持续关注并及时更新。敬请期待。二、江苏高考历年高考状元1、2022年江苏高考状元是谁?2022年江苏高考总分750分,其中历史类626分以上...查看更多

三.江苏历年高考状元是谁多少分(哪个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什么类型的学校

每年大家都想知道高考状元会花落谁家,那么2023年江苏高考状元是谁?来自哪个学校?今年江苏高考文理科最高分是多少?下面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一、2023年江苏高考状元2023年江苏高考状元暂未公布,本站会持续关注并且更新。二、江苏历年高考状元名单1、2022年江苏高考状元名单(学校+分数)江苏省2022年高考文科(历史类)状元是来自宜兴中学的丁润阳,总分658分;高考理科状元(物理类)是来自丹阳高级中...查看更多

四.江苏历年高考状元分数和学校 2023年江苏高考状元是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什么类型的学校

2023年江苏高考暂未公布,“高考状元” 一般指中国大陆地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高考成绩第一名。高考升学网小编整理了江苏近三年的高考状元名单,仅供参考。一、江苏2022年高考状元分数和学校江苏省2022年高考文科(历史类)状元是来自宜兴中学的丁润阳,总分658分;高考理科状元(物理类)是来自丹阳高级中学的施润,总分697分。二、江苏2021年高考状元分数和学...查看更多

五.江苏历年高考状元名单汇总(学校+分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什么类型的学校

江苏历年高考状元名单:2022年江苏高考状元出炉,文科658分理科697分,来自宜兴中学和丹阳高级中学。一、2022年江苏高考状元名单(学校+分数)江苏省2022年高考文科(历史类)状元是来自宜兴中学的丁润阳,总分658分;高考理科状元(物理类)是来自丹阳高级中学的施润,总分697分。江苏省是全国文明的高考地狱之一,这个难度之高并不是像有些大学一样是省内大学太少、录取名额稀缺,事实上江苏省内的大学...查看更多

六.2023年江苏高考最高分是谁多少分(附历年高考状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什么类型的学校

每年高考成绩放榜后,各省的高考状元都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小编帮大家整理了江苏高考状元和最高分的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一、2022年江苏高考最高分是谁多少分江苏省高考状元已经出炉,历史类高考状元是宜兴中学的丁润阳同学,考了658分;物理类高考状元为丹阳高级中学的施润,考了697分。二、江苏高考历年高考状元2021年江苏高考最高分状元是谁江苏省2021高考状元李少煊691分,各科成绩为数学科目为149分...查看更多

七.2023年江苏高考最高考分多少分,今年高考状元是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什么类型的学校

每年江苏高考成绩公布之时,江苏高考最高分、江苏高考状元等相关热词受到大家关注,下面是江苏历年最高分和江苏高考状元的统计数据,咱先参考!一、2022年江苏高考最高分多少分,状元是谁2022年江苏高考最高分多少分暂未公布,本文将会持续关注并更新。二、江苏历年高考最高分多少分,状元是谁2019年本一线:理科331分,文科333分。2018年:理科状元,袁梦,南通通州高中,434分;文科状元,陈新,镇江丹...查看更多

八.2023年江苏高考最高分多少分(状元哪个学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什么类型的学校

每年的江苏高考分数公布后,高考最高分和状元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小编整理了2022年江苏高考最高分多少分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一、2022年江苏高考最高分多少分(状元)2022年江苏高考最高分暂未公布,信息我们正在统计收集中,可关注本页稍后再查看。下面整理的是往年的江苏高考状元最高分数据,可供参考!二、江苏历年高考最高分(状元)2021年江苏高考最高分状元江苏省2021高考状元李少煊691分,各...查看更多

九.江苏高考状元是谁2023,附历年江苏高考状元分数院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什么类型的学校

一、江苏高考状元是谁2020年江苏高考状元是理科状元无锡天一中学时鹏扬441分、文科状元白湘菱430分;2021年江苏高考状元是理科状元李少煊691分、文科状元暂未公布;2022年江苏高考正在统计更新中。二、2021年江苏高考状元详情江苏省一名学霸以691分的分成绩成功考中江苏省理科状元,真是后生可畏。这位691分的学霸各科成绩为:数学科目为149分,语文科目为109分,英语科目为143分,物理科...查看更多

十.2023年江苏高考状元是谁多少分,附历年江苏高考学校名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什么类型的学校

2022年江苏高考高考状元信息暂未公布,本网将第一时间同步最新消息,下面小编为大家统计了历年江苏高考高考状元相关数据。一、2021年江苏高考高考状元名单及分数江苏省2021高考状元诞生‍在此次高考中,大家还比较关心的就是江苏省高考状元考了多少分。江苏省一名学霸以691分的分成绩成功考中江苏省理科状元。这位691分的学霸各科成绩为:数学科目为149分,语文科目为109分,英语科目为143...查看更多

十一.2023年江苏高考最高分是谁,江苏今年高考状元是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什么类型的学校

一、2021年江苏高考最高分是谁沭中一位大神以理科691分的成绩成为江苏省高考理科状元。总分691,数学149,语文109,英语143,物理100满分,生物96,化学94。二、2020年江苏高考最高分是谁江苏全省理科第一名是无锡天一中学时鹏扬,时鹏扬理科总分441分,语文134分、数学160+40=200(满分)、外语107分、物理A+、化学A+。江苏高考文科最高分为江苏考生白湘菱,文科成绩430...查看更多

十二.2023年江苏高考状元是谁,附最高分及历年状元名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本科还是专科,什么类型的学校

一、2021年江苏高考状元是谁2021年江苏高考状元暂未公布,小编会持续关注并及时更新。http://Www.CreDitSaiLing.Com二、2020年江苏高考状元是谁2020年江苏省高考状元出炉!无锡天一中学夺得江苏省理科状元天一烟花已经放起来了2020年江苏省高考状元理科:时鹏扬分数:441分学校:天一中学文科:王雅迪分数:429分学校:宿迁中学三、江苏高考状元是谁江苏高考文理科状元理科...查看更多

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服务于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占地2000余亩;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位于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毗邻南京市六合区;无锡校区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建有滨江学院(现已转设为无锡学院)和南信大无锡研究生院、无锡研究院、无锡校区国教院;另在南京市江北新区、六合区、雨花台区建有大学科技园及其文旅园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58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约28300人、硕博研究生约6200人、留学生(学历生)约1300人。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教育部近两次一级学科评估中先后获评全国第一和A+等级,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等7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5个本科专业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9个学科领域。学校设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政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等22个专业学院,设有国际教育学院、雷丁学院(中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龙山书院(大类培养)、藕舫学院(创新创业)、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师博士化率超过85%,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的超过67%。专任教师中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18人、教育部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11人、国家特聘专家16人、领军人才4人、“973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首席科学家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教育部特聘青年学者、国家优青、万人青拔等其他“四青”人才27人,以及省部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省教学名师等近700人次。现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44个。学校坚持科教融合理念,教学科研资源丰富。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是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全国首批唯一入选省属高校。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是首批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实践教学平台。学校大气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物理、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环境科学概论》《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天气学分析基础》《GIS气象应用》《高频电子线路》《社区服务创新实践》《统计学》《红色经典与信仰史话》等14门课程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一批国家精品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建有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数字取证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省科技创新智库基地、江苏省地理大数据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协同精密导航定位与智能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省重点培育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等30多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建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有《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阅江学刊》三份学术期刊,其中《大气科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CD收录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阅江学刊》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43万余册,数据库总量近60种,中外电子图书199万余种,电子期刊226万余册,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1013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获得全国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获得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及本科组唯一“高教社杯”、中国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大会算法竞赛冠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众多竞赛最高奖项。2016年大学生男排获得全国联赛总冠军。学生参与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率达50%。近三年,研究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98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共计361人次。本科生高质量就业率96%以上,升学率(含出国)达41.52%。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20万余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社会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自“十三五”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4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含课题专项)173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4项、省部级项目277项,获授权专利363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185项,获批国家首批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获批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80余项,获批“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立项。“气候系统预测研究中心”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为落地江苏首个。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学校教师还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等国际性奖项多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获批 “天气气候变化与预测技术”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家级外专项目10项,2名外籍专家荣获江苏省外专最高荣誉“江苏友谊奖”,5名外籍专家入选江苏“外专”名单。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学校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中船重工724所、716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惠普企业服务集团(DXC)、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全面深化合作,与航天宏图、墨迹天气、象辑知源、中科三清、华风、中国电科院、太极计算机、旗云中天、富景天策、新华三、奇安信、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校企研究院。建有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和安徽天长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与江北新区签署校地融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中国气象谷,30多家企业签约进驻,开启“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建设新征程。与天长市签署战略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已正式启用,谱写学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雷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莫纳什大学,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10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创办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20+20联盟”高校;建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南京市政府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设在学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国际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8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43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展望“十四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永恒主题,以服务支撑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聚焦“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秉承“笃行以生为本、厚植大学精神”办学宗旨,围绕“面向行业、面向地方、面向国际”的服务面向,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推动大气科学学科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作出更大贡献。(数据更新至2021年11月)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是几

时间:2024-05-22 19:0:36

淮阴工学院是几本大学,什么

时间:2024-05-22 18:0:31

南京传媒学院是几本大学,什

时间:2024-05-22 18:0:04

宿迁学院是几本大学,什么类

时间:2024-05-22 18: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