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湖北高校 > 正文

华中师范大学高考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公布时间)

更新:2023-09-24 20:02:45 高考升学网

紧张的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最重要的高考录取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呢,很多家长和学生关心华中师范大学的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高考各批次的录取结果公布一般是按照填报高考志愿时的顺序进行的,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各个批次陆续结束,本文大家整理了华中师范大学所在批次的录取时间安排。

华中师范大学高考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公布时间)

1、华中师范大学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

2023年华中师范大学高考录取结果一般在7月至8月之间公布,不同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考生应该找到自己所在的批次,下面是湖北高考各批次录取时间:

山东高考录取时间预计时间:

本科提前批预计:7月14日

本科普通批预计:7月22日

高职专科提前批预计:8月6日

高职专科普通批预计:8月16日

2、高考录取结果查询注意事项和指南

报考后怎样知道是否录取

1等录取通知电话

很多高校录取工作结束以后,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对准新生进行通知。比起录取通知书从发放到收到的过程,电话的速度会更快一些,所以很多学生即使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也会因为一通电话而雀跃不已。不过高校录取工作结束以前,相信学生接到的录取通知电话不会只有这一个。如何分辨出录取电话的真假呢?根据自己的分数确定自己所在的批次,依此确定录取电话打过来的时间是符合。

2、查看教育厅公布的录取名单

每个省份的教育部门都会在招生工作完成之后把录取结果进行一个公示。根据这份名单,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录取的相关信息。有些省份的教育部门会一对一的把录取信息反馈给学生。

3、查报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

其实学生的录取与否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分数。如果学生的分数已经超过了报考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很多,且服从了调剂,那么被录取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事。而如果学生分数只是接近录取分数线,还报的是热门专业,还是需要准备征集志愿。

如何查高考录取时的档案状态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是按批次顺序进行的,还未开始录取的批次,考生暂时无法查询到个人档案状态及录取信息。部分心急的考生,在高考录取查询通道开放后就立即查询录取档案状态,发现档案未投出,以为志愿填高了,非常着急。实际上,目前是本科提前批录取阶段,因考生查询过早,未填报该批次的考生,则显示档案未投出。

按照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日程表,开始录取的是本科提前批,填报了本科提前批的考生可以适时进行档案状态查询,而填报其他批次的考生则应在相应批次正式投档后再适时进行档案状态查询。

招生考试院提醒,考生应查阅已公布的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日程表,对照自己所填志愿的批次情况,合理安排查询时间。一般在各批次预计的首轮投档时间之后,可查询到个人档案状态信息。

3、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属于教育部公办本科学校,其次该校是211大学不是985大学,是一本类院校,根据校友反馈口碑不错。下面是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最新介绍: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

4、大学新生注意事项

大学新生入学须知

大学新生们即将整装行囊、放飞理想。如何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除了物质上的准备,还需要做好相关心理调适,记者采访到几位国内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希望他们坦诚的分析和建言,能让大学新生有所启迪。

尽快走出学业迷茫

据北师大心理学学院院长许燕介绍,准备进入大学的新生一般不了解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入校后有可能出现诸多的不适应。首先是对大学学习方式不了解。形象地说,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是被“老师抱着走”,教学是满堂灌,更多的是记、背、考的学习。而大学强调学习动机和主动性,老师只是对难点、重点、国际前沿和实践应用等进行引导,不再照本宣科,课堂教学中有60%的是课本之外的知识。其次,大学教育不是等待老师提供答案,更多的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去汲取知识,去发现尚需求解的未知。这才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真谛。其三,在许多重点高校,由于“尖子碰尖子”,过去的一些优秀学生的成绩排位会产生巨大落差,并随之产生心理失衡,引发对自信心的挑战。部分新生因学习成绩下降而引发自卑、悲观,甚至出现逃课、退学等现象。这是大学新生进校普遍需要接受的心理考验。(推荐阅读:进入大学,要正视自己不再出类拔萃/news/1168.html)

学会克服自卑心理

许燕说,每年送孩子进入新学校时,许多家长的眼光,不是聚焦在学校可以学到什么,学科优势是什么,教师的学术水平等方面,而是体现在对住宿条件、生活环境的重视。这种对生活条件引导的失误,使学生在来到地处大城市的学校后,对物质生活的重视高于对学习知识的重视,发生关注视点的错位。特别是一些农村孩子初到大城市,进入与家庭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大学校园后,巨大的条件反差会让他们行为和心理上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比如,有的学生不会使用“一卡通”,也不好意思问,只好自我封闭。有的同学因家庭贫困,内心敏感且缺乏自立自强的行动,又不愿意让同学知道,宁可在吃穿等生活细节中省吃俭用,也不愿意接受学校和同学的帮助,从而导致心理贫困。

学会调适心理冲突

90后的心理特点总体显示出很自我,面临更多的心理迷茫、焦虑和冲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好心理冲突,有利于他们进入大学后健康成长。为此,一是家长、社会应正面引导,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大学学习,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尤其要认真了解学校发给新生的入学手册,它对新生接受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有帮助,而现实是许多学生并没在意。二是要广开视野。与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精力都集中在学习和应试中不同,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磨炼之前的过渡时期,需要学生接触社会,学会分析判断,避免混淆是非、随波逐流。三是要学会接受帮助。大多数高校都会对新生进行心理测查,对有需要者提供帮助,而有的学生会拒绝。其实,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很大,有了问题只需稍微帮助就能过去。尤其是贫困生进入高校并努力学习,国家和学校的各种资助政策都会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的,完全不应该有过重的心理负担。

理智面对恋爱情感

近年来,大学校园谈恋爱早已成为时尚,并发生着本质的变化,“毕业即分手”的现象是屡见不鲜、见惯不怪。网络调查显示,目前,90后比80后的婚恋观更现实,而且5年一个周期在递增。也就是说,现实性与出生年代成反比。校园恋爱大多为解脱寂寞而选择的开心生活方式,是否需要父母认同也是随着年龄的降低而降低。这表示,他们对选择谈恋爱的态度更加趋于实用。

对大学期间学生积累谈恋爱的经验,百合网副总裁慕岩持赞同态度。他说,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特别缺失,而且几乎是空白。有的高校开设相关选修课,大都是爆满。而在国外许多学校,从初中阶段就开设的亲密关系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而且为成人后婚姻恋爱积累经验。实践中,部分大龄青年不善于与异性交往,想不清楚自己对婚姻对象的角色定位,多半就是没有经历和接受过相关教育所致。

尽管大学谈恋爱逐步被社会接受,但也面临着各种因心理不成熟而引发的冲突。为此,慕岩建言,大学生应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尤其不能与人格有缺陷、过于自私的人轻易谈恋爱。这样的人往往情绪不稳定,逻辑思维和行为较为怪异。如果已与这样的异性朋友相处,建议恋爱的节奏放慢些,发展太快容易“被爱情冲昏头脑”。要多听取朋友的建议,并多看一些相关书籍。同时,认真思考“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自己有否爱的能力”。

学长学姐与你分享大学成长心得

首先要认知大学精神是什么?大学之大不在于学校硬件设施和校园面积,而在于有学识渊博的大师,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人、做学问,才不至于使学生在纷繁的大学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还应当有自身独特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这些是大学经过几十年才积淀下来的精髓。其次要明白大学目标是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就相当于你的大学有了方向,在进入大学之前不妨花点时间想一下,通过大学学习要变成什么样子,是从事学术研究、从政或是从商……这些目标一旦确定,你就会明白自己在大学到底要学什么,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会很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也可以避免浪费时间和少走弯路。最后要合理规划好该做什么?每一所大学基本都开设了生涯规划课,它可以帮助你在确立了目标之后,再将大的目标细化到每一个小目标和每一个时间段,并逐一实现目标。

大学学习没了老师的监督,很多课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对于那些对高考填报志愿不满意的同学,学校也提供了多次换专业的机会,很是人性。有事没事就去图书馆转转,终归有好处。由于经常去图书馆看书,期末复习的时候很轻松,鲜有通宵达旦的惨痛经历。学习永远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如果可以早早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尽早规划那是最好的。大一入学后,一些学校允许辅修双学位,许多新生会毫不迟疑地选择辅修第二学位。但由于加大了大学学业的压力,尤其是期末考的时候,动辄十五六门要考试,也有同学未能坚持而半途放弃。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辅修第二学位,千万不要因此而耽误了本专业的学习。

在大学,学习无处不在。加入学生组织和社团不失为选择,但如果加入太多,天天忙得昏天黑地,单开会一项就让人自顾不暇。选择保留最喜爱的且和专业密切相关的社团,久而久之,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升。如果有机会,强烈建议大家多多参加比赛。不仅能锻炼自身能力,而且可以接触社会,经历那份紧张体验,促进自信心显著提升。

总之,大学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从学校向社会转型的平台。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好这个平台需要因人而异,但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好大学的资源不断扩宽知识面,是每个学生需要共同面对的主题,也永远不会过时。

5、华中师范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物) 本科 602 8398
2022 北京 (不限) 本科 608 7567
2022 北京 (史 或 政 或 生) 本科 611 7169
2022 北京 (化) 本科 612 7030
2022 北京 (物 或 生) 本科 615 6652
2021 北京 (物) 本科 602 7739
2021 北京 (不限) 本科 606 7185
2021 北京 (史 或 政 或 生) 本科 611 6500
2021 北京 (化) 本科 612 6353
2021 北京 (物 或 生) 本科 616 5860
2020 北京 (物) 本科 596 9844
2020 北京 (不限) 本科 602 8885
2020 北京 (史 和 政) 本科 605 8400
2020 北京 (物 或 生) 本科 612 7335
2020 北京 (史 或 政 或 生) 本科 615 6887
2020 北京 (化) 本科 616 6733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585 9813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597 8233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573 3443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609 1527
2022 天津 (不限) 本科A 646 5557
2022 天津 (生 或 史 或 政) 本科A 648 5245
2022 天津 (物) 本科A 648 5245
2022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648 5245
2022 天津 (化) 本科A 651 4761
2022 天津 (政) 本科A 653 4459
2022 天津 (史 或 地) 本科A 657 3891
2021 天津 (不限) 本科A 642 5483
2021 天津 (物) 本科A 643 5330
2021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644 5202
2021 天津 (史 或 政 或 生) 本科A 646 4914
2021 天津 (化) 本科A 647 4777
2021 天津 (物 或 生) 本科A 648 4641
2021 天津 (政) 本科A 652 4151
2021 天津 (史 或 地) 本科A 659 3301
2020 天津 (不限) 本科A 641 6444
2020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647 5479
2020 天津 (物) 本科A 648 5319
2020 天津 (化) 本科A 649 5135
2020 天津 (史 和 政) 本科A 650 4977
2020 天津 (史 或 政 或 生) 本科A 651 4822
2020 天津 (政) 本科A 652 4691
2020 天津 (物 或 生) 本科A 654 4369
2020 天津 (史 和 地) 本科A 658 3787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605 5310
2019 天津 文科 本科A 584 930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600 2130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606 1914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547 42788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602 12631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642 9708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616 10336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620 1396
2019 河北 文科 本一 626 1366
2022 山西 理科 本一A 561 9666
2021 山西 理科 本一A 580 8069
2020 山西 理科 本一A 601 8413
2019 山西 理科 本一A 572 8438
2022 山西 文科 本一A 563 1349
2021 山西 文科 本一A 594 1221
2020 山西 文科 本一A 584 1232
2019 山西 文科 本一A 578 1354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28 8527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17 10250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61 5178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496 14273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92 3451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47 8738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79 6003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63 8355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75 339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一B 529 1836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一B 529 3800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一B 589 1468
2019 内蒙古 文科 本一B 566 2689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581 2345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614 1389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620 4991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626 5346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597 10556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635 3764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618 5410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630 861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615 1186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622 843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535 9678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495 15646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584 6545
2019 吉林 理科 本一A 593 6057
2022 吉林 文科 本一A 527 2449
2022 吉林 文科 本一B 529 2317
2021 吉林 文科 本一A 563 1287
2021 吉林 文科 本一B 534 2630
2020 吉林 文科 本一A 574 1569
2020 吉林 文科 本一B 559 2336
2019 吉林 文科 本一A 576 1350
2019 吉林 文科 本一B 551 2794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27 3150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07 4942
2022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62 661
2021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603 421
2022 上海 (生 或 史 或 政) 本科 547 7633
2022 上海 (不限) 本科 549 7201
2022 上海 (化) 本科 549 7201
2022 上海 (史 或 地) 本科 559 5369
2021 上海 (化) 本科 534 8481
2021 上海 (不限) 本科 534 8481
2021 上海 (生 或 史 或 政) 本科 541 7145
2021 上海 (史 或 地) 本科 546 6270
2020 上海 (化) 本科 530 8909
2020 上海 (不限) 本科 532 8480
2020 上海 (史 或 政 或 生) 本科 533 8275
2020 上海 (史 和 地) 本科 534 8045
2019 上海 (化 或 生) 本科 527 9531
2019 上海 (不限) 本科 528 9311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77 3902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582 3060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85 3955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590 3062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9 20681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95 16679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97 15470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地理) 本科 600 13787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9 17614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84 14932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85 14424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地理) 本科 586 13940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381 18746
2019 江苏 理科 本一 376 17387
2020 江苏 文科 本一 378 3622
2019 江苏 文科 本一 368 3724
2022 浙江 1段 623 25276
2021 浙江 1段 606 36296
2020 浙江 1段 640 13856
2019 浙江 1段 645 12220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90 15116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612 9973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627 10425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556 29803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601 10113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86 1610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629 1532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603 1632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587 4894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613 1282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97 1398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本科 608 814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97 1430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08 6764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15 6038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617 6018
2019 福建 理科 本一 585 6669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604 1221
2019 福建 文科 本一 603 1086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81 9621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599 8835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610 8655
2019 江西 理科 本一 592 9367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584 1595
2021 江西 文科 本一 616 1551
2020 江西 文科 本一 595 1474
2019 江西 文科 本一 601 1452
2022 山东 1段 590 21337
2021 山东 1段 594 20170
2020 山东 1段 610 20402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610 11997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603 2041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594 18630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620 14309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639 14936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576 30538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603 14629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590 2097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626 2133
2020 河南 文科 本一 617 2213
2019 河南 文科 本一 582 4720
2019 河南 文科 本一 600 1980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82 2891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85 2577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89 2169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政治) 本科 591 2007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地理) 本科 591 2007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地理) 本科 596 1625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97 1553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政治) 本科 608 851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7 2904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8 2776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地理) 本科 611 2450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政治) 本科 612 2347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12 2347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14 2132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政治) 本科 619 1661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20 1574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0 14853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2 14061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82 14061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4 13295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88 11845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地理) 本科 589 11482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91 10779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地理) 本科 595 9556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1 7842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03 7336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604 7089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0 1636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6 14036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06 14036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8 13300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2 11894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12 11894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地理) 本科 613 11541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614 11211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地理) 本科 617 1021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1 8986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23 8434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623 8434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5 7842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04 14358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06 13637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08 12922
2019 湖北 理科 本一 591 12932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585 2703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586 2595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589 2279
2019 湖北 文科 本一 591 2375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79 2662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85 2085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地理) 本科 587 1901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93 1408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594 1343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90 2625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地理) 本科 592 2395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99 1713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601 1554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4 1311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3 14295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84 13886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86 13118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6 13118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91 11205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601 8009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07 6344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92 15150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0 12018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4 10606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605 10258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08 9226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9 8904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615 7157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18 6363
2020 湖南 理科 本一 617 9981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550 25889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593 9515
2020 湖南 文科 本一 621 1524
2019 湖南 文科 本一 590 4464
2019 湖南 文科 本一 614 1432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89 2929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597 1918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1 2972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607 2161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13 1575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3 19593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14 13130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621 9792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0 17319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6 14075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16 14014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629 8569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602 18792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565 20639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592 2731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596 2603
2022 广西 理科 本一 568 9892
2021 广西 理科 本一 580 7801
2020 广西 理科 本一 591 8489
2019 广西 理科 本一 599 7961
2022 广西 文科 本一 604 1200
2021 广西 文科 本一 603 1184
2020 广西 文科 本一 580 1129
2019 广西 文科 本一 592 1093
2022 海南 (物) 本科 677 2555
2022 海南 (不限) 本科 691 1867
2022 海南 (物 或 生) 本科 695 1713
2022 海南 (化) 本科 709 1223
2022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710 1188
2022 海南 (地 或 物 或 化) 本科 722 876
2022 海南 (史 或 地) 本科 723 853
2021 海南 (物) 本科 680 2231
2021 海南 (不限) 本科 684 2047
2021 海南 (物 或 生) 本科 684 2047
2021 海南 (化) 本科 687 1904
2021 海南 (地 或 物 或 化) 本科 689 1824
2021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702 1352
2021 海南 (史 或 地) 本科 711 1085
2020 海南 (物 或 化) 本科 673 2473
2020 海南 (史 和 政) 本科 679 2190
2020 海南 (物) 本科 680 2137
2020 海南 (不限) 本科 683 2003
2020 海南 (物 或 生) 本科 687 1829
2020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96 1479
2020 海南 (史 或 地) 本科 699 1386
2020 海南 (史 和 地) 本科 699 1386
2020 海南 (化) 本科 706 1175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709 1631
2019 海南 文科 本科A 775 208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571 2538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601 2368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579 10890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605 13193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591 23044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609 16098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589 3080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592 3012
2019 贵州 理科 本一 582 6253
2019 贵州 文科 本一 609 1436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593 10060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608 6827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572 15351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608 5819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611 9028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632 5109
2019 云南 理科 本一 628 4947
2022 云南 文科 本一 600 5747
2022 云南 文科 本一 638 1049
2021 云南 文科 本一 619 1975
2021 云南 文科 本一 627 1361
2020 云南 文科 本一 601 2885
2020 云南 文科 本一 603 2702
2019 云南 文科 本一 634 594
2021 陕西 理科 本一 593 5840
2020 陕西 理科 本一 605 5755
2019 陕西 理科 本一 605 7076
2021 陕西 文科 本一 616 655
2020 陕西 文科 本一 633 626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551 7326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557 7577
2021 甘肃 文科 本一 568 1285
2020 甘肃 文科 本一 590 1046
2019 甘肃 文科 本一 583 1007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520 1264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515 1591
2019 青海 理科 本一 522 1809
2021 宁夏 理科 本一 546 1265
2020 宁夏 理科 本一 554 1854
2019 宁夏 理科 本一 533 3325
2021 宁夏 文科 本一 585 416
2020 宁夏 文科 本一 591 582
2019 宁夏 文科 本一 598 461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 559 709
2020 新疆 文科 本一 562 860

6、华中师范大学属性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院校基本属性
创建时间 1903年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师范
率属于 教育部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双一流
本科/专科 本科
省/市 湖北
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32
二级学科硕士点:172
专业硕士学位点:18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21
专业博士学位点:1
二级学科博士点:128
院校地址 http://www.ccnu.edu.cn/
招生电话 ["027-67863374","027-67862239","027-67863404"]
招生网址 http://zs.ccnu.edu.cn/
2023年湖北工程职业学院高考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公布时间)
2023年湖北大学知行学院高考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公布时间)
2023年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在湖北高考专业招生计划2023(人数+代码)
湖北高考历史类523分能上什么大学2023(公办+民办)
2023年湖北开放职业学院高考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公布时间)
2023年湖北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及EMS快递查询
2023年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及EMS快递查询
2023年湖北开放职业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及EMS快递查询
2023年湖北开放职业学院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2023年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高考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公布时间)
2023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及EMS快递查询

7、华中师范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音乐学、电子商务、行政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生物科学、化学、英语、汉语言文学、体育教育、教育技术学、教育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美术学、旅游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数字媒体技术、统计学、地理科学、新闻学、日语、俄语、汉语言、学前教育、社会工作、法学、农药学、理论物理、中国近现代史、汉语言文字学、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外政治制度、环境设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软件工程、应用心理学、生物技术、国际政治、经济学、文艺学、世界史、公共管理、生物学、地理学、外国语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体育学、数学、中国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植物保护、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一流学科 2 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2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0 音乐学、电子商务、行政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生物科学、化学、英语、汉语言文学、体育教育、教育技术学、教育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美术学、旅游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数字媒体技术、统计学、地理科学、新闻学、日语、俄语、汉语言、学前教育、社会工作、法学
3 国家重点学科 8 农药学、理论物理、中国近现代史、汉语言文字学、教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外政治制度
4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7 环境设计、房地产开发与管理、软件工程、应用心理学、生物技术、国际政治、经济学
5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 文艺学
6 第四轮学科评估 19 世界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统计学、生物学、地理学、外国语文学、社会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化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体育学、心理学、数学、中国史、政治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7 国家级特色专业 12 教育技术学、心理学、生物科学、体育教育、物理学、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化学、英语
8 湖北省重点学科 22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管理、植物保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世界史、中国史、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体育学、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应用经济学

8、华中师范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12 英语、化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物理学、体育教育、生物科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

9、华中师范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华中师范大学开设专业有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舞蹈学、音乐学、音乐表演、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资源管理、核物理、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理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学、社会工作、绘画、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美术学(师范)、视觉传达设计、历史学(师范)、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知识产权、法学、融合教育、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前教育、财务会计教育、工商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金融工程、经济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广播电视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思想政治教育、法语、英汉翻译、朝鲜语(韩语)、俄语、日语、英语、西班牙语、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技术、科学教育、应用化学、化学

华中师范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政治 本科
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科
音乐学院 舞蹈学 本科
音乐学 本科
音乐表演 本科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统计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 本科
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科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本科
计算机学院 信息安全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物联网工程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信息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电子商务 本科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本科
信息资源管理 本科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核物理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物理学 本科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 本科
生物技术 本科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本科
运动训练 本科
社会学院 社会学 本科
社会工作 本科
美术学院 绘画 本科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美术学(师范)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学(师范) 本科
历史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本科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
汉语言 本科
心理学院 心理学 本科
应用心理学 本科
法学院 知识产权 本科
法学 本科
教育学院 融合教育 本科
教育学 本科
特殊教育 本科
学前教育 本科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财务会计教育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经济学 本科
新闻传播学院 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方向) 本科
广播电视学 本科
新闻学 本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本科
哲学 本科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外国语学院 法语 本科
英汉翻译 本科
朝鲜语(韩语) 本科
俄语 本科
日语 本科
英语 本科
西班牙语 本科
公共管理学院 土地资源管理 本科
行政管理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
人工智能教育学部 人工智能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教育技术学 本科
数字媒体技术 本科
科学教育 本科
化学学院 应用化学 本科
化学 本科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荆楚理工学院是几本大学,什

时间:2024-05-22 19:0:44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是几本大

时间:2024-05-22 19:0:56

湖北民族大学是几本大学,什

时间:2024-05-22 19:0:32

汉口学院是几本大学,什么类

时间:2024-05-22 18: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