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黑龙江高考 > 正文

中国传媒大学黑龙江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更新:2024-03-14 04:44:33 高考升学网

一、中国传媒大学黑龙江高考录取分数线多少分

1、2022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07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1443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2、2022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中国传媒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43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7356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7人;

3、2021年黑龙江高考理科类考生上中国传媒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68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52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4人;

4、2022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中国传媒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72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443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1人;

5、2021年黑龙江高考文科类考生上中国传媒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需要596分,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为565名,招生录取人数为14人;

二、中国传媒大学在黑龙江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在黑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黑龙江 2022 理科 本一A 2 507 14431 教育部
黑龙江 2022 理科 本一A 37 543 7356 教育部
黑龙江 2022 文科 本一A 11 572 443 教育部

2、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在黑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黑龙江 2021 理科 本一A 34 568 5527 教育部
黑龙江 2021 文科 本一A 14 596 565 教育部

3、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在黑龙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黑龙江 2020 理科 本一A 29 606 5255 教育部
黑龙江 2020 文科 本一A 16 601 529 教育部
上海电力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中国传媒大学和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中国传媒大学在广西高考专业招生计划2024(人数+代码)
东华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中国传媒大学在江苏高考专业招生计划2024(人数+代码)
中国传媒大学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2023-2021)
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排名一览表2024年最新排名
中国传媒大学的经济学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哪个好 2024分数线排名对比
中国传媒大学和天津医科大学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中国传媒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哪个好 2023分数线排名对比

三、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坐落于北京古运河畔,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之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办学67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进入,学校党委励精图治,以系统化思维改革创新,以全新理念对学校进行战略性综合布局,统筹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学校面貌、师生风貌焕然一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以管理质量、教育质量、工程质量“三质量”提升为统领,秉持“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中传特色育人模式,传承弘扬“忠诚、自信、包容、竞先”的中传文化基因,实施“五个一流”(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毕业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构建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为支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艺术与科学等交叉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融合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学校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现有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国家“一流学科”,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个专业硕士类别,84个本科专业。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被评为A+学科,艺术学理论被评为A-学科。学校设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新闻学院、电视学院、传播研究院、戏剧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体育部、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告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海南国际学院、协同创新中心),以及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等直属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1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969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371人,副高级职称616人,专任教师(含科研人员)1202人。学校拥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教授、专家和学者,110余人次入选国家和北京市各类重要人才项目,20余人次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国家级和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3人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学校设立资深教授、白杨学者、青年拔尖人才等项目,支持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聘请众多大师、名家和学者担任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日益提升。学校是国家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科研资源丰富、实力雄厚。现有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媒介音视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播电视智能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视听技术与智能控制系统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市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基地、首都传媒经济研究基地、数字动画技术研究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13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数字媒体工程创新引智基地、智能融媒体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媒体融合与视听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国际中文教育传播研究中心、中外人文交流宣传研究中心、国家广告研究院等12个其他高级别科研平台和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国家治理研究院、互联网信息研究院等32个校级科研机构。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建有大数据中心。校园高速移动网络、数字有线综合业务网、图书文献信

最新图文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属

时间:2024-06-15 06:0:40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

时间:2024-06-14 13:0:12

黑龙江征集志愿的院校名单

时间:2024-06-13 14:0:46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是本科

时间:2024-06-13 1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