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河南高校 > 正文

河南理工大学高考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公布时间)

更新:2023-09-24 22:51:02 高考升学网

紧张的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最重要的高考录取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呢,很多家长和学生关心河南理工大学的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高考各批次的录取结果公布一般是按照填报高考志愿时的顺序进行的,一般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各个批次陆续结束,本文大家整理了河南理工大学所在批次的录取时间安排。

河南理工大学高考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公布时间)

1、河南理工大学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

2023年河南理工大学高考录取结果一般在7月至8月之间公布,不同的批次公布时间不同,考生应该找到自己所在的批次,下面是河南高考各批次录取时间:

河南高考录取时间安排:

本科提前批:7月8日-10日

本科一批:7月19日-21日

本科二批:7月30日-8月1日

专科提前批:8月5日-7日

高职专科批:8月11日-13日

2、高考录取结果查询注意事项和指南

如何快速知道自己是否被录取了

高考录取期间,省招办将通过各省教育考试院或者招生信息网及时提供考生电子档案运行的六种状态。

1.正在投档 → 2.院校在阅 → 3.预录取 → 4.录取→ 5.预退档→ 6.自由可投

在这里要解释一下,预录取、预退档、自由可投。

如果考生在查询中出现“预录取”这三个字,那么,恭喜你,大学有望了,但此时并不代表被录取。因为,此时还需要经由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录取检查,审核后,如果同意高校的意见,才会变成“录取”状态。

如果考生在查询中出现“预退档”时,说明自己在院校录取中被退档,进入“自由可投”的状态。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志愿填报是平行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我们将进入下一轮院校录取筛选,如以上循环,以此类推。

录取动态有哪几种状态

一般情况下,高考录取状态有“自由可投”、“已投档”、“院校在阅”、“录取待审”和“录取”等五种。

(1)当考生查询到自己的考生状态为“自由可投”时,表示该考生的电子档案在信息库,没有投到任何院校;或者是经投档后被退回,仍然处于在库状态。

(2)当考生查询到自己的考生状态为“已投档”时,表示该考生电子档案已经被投档至某一招生院校。此种状态下可以查到所投院校。

(4)当考生查询到自己的考生状态为“录取待审”时,表示省教育考试院录检工作人员已对招生学校提出的拟录取意见完成了审核,等待审批组办理最后的审批手续,包括打印新生录取名册、审核已录考生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盖章等。此种状态下可以查到录取院校和录取专业。

(5)“录取”状态代表考生经过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同意,已经被招生学校正式录取。该生整个录取流程全部完成。此种状态下可以查到录取院校和录取专业。

3、河南理工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属于省政府公办本科学校,其次该校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是一本类院校,根据校友反馈口碑不错。下面是河南理工大学学校最新介绍:1909年,河南理工大学(简称“河南理工”;英文: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英文简称“HPU”)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在黄河之滨、太行之阳的焦作诞生,成为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学校历经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简称“焦作矿院”;英文:Jiaozuo Mining Institute,英文简称“JMI”)和焦作工学院(简称“焦工

4、大学新生注意事项

大学新生入学须知

大学新生们即将整装行囊、放飞理想。如何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除了物质上的准备,还需要做好相关心理调适,记者采访到几位国内心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希望他们坦诚的分析和建言,能让大学新生有所启迪。

尽快走出学业迷茫

据北师大心理学学院院长许燕介绍,准备进入大学的新生一般不了解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学习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入校后有可能出现诸多的不适应。首先是对大学学习方式不了解。形象地说,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是被“老师抱着走”,教学是满堂灌,更多的是记、背、考的学习。而大学强调学习动机和主动性,老师只是对难点、重点、国际前沿和实践应用等进行引导,不再照本宣科,课堂教学中有60%的是课本之外的知识。其次,大学教育不是等待老师提供答案,更多的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去汲取知识,去发现尚需求解的未知。这才是大学培养人才的真谛。其三,在许多重点高校,由于“尖子碰尖子”,过去的一些优秀学生的成绩排位会产生巨大落差,并随之产生心理失衡,引发对自信心的挑战。部分新生因学习成绩下降而引发自卑、悲观,甚至出现逃课、退学等现象。这是大学新生进校普遍需要接受的心理考验。(推荐阅读:进入大学,要正视自己不再出类拔萃/news/1168.html)

学会克服自卑心理

许燕说,每年送孩子进入新学校时,许多家长的眼光,不是聚焦在学校可以学到什么,学科优势是什么,教师的学术水平等方面,而是体现在对住宿条件、生活环境的重视。这种对生活条件引导的失误,使学生在来到地处大城市的学校后,对物质生活的重视高于对学习知识的重视,发生关注视点的错位。特别是一些农村孩子初到大城市,进入与家庭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大学校园后,巨大的条件反差会让他们行为和心理上产生强烈的不适应。比如,有的学生不会使用“一卡通”,也不好意思问,只好自我封闭。有的同学因家庭贫困,内心敏感且缺乏自立自强的行动,又不愿意让同学知道,宁可在吃穿等生活细节中省吃俭用,也不愿意接受学校和同学的帮助,从而导致心理贫困。

学会调适心理冲突

90后的心理特点总体显示出很自我,面临更多的心理迷茫、焦虑和冲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好心理冲突,有利于他们进入大学后健康成长。为此,一是家长、社会应正面引导,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大学学习,要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尤其要认真了解学校发给新生的入学手册,它对新生接受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有帮助,而现实是许多学生并没在意。二是要广开视野。与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精力都集中在学习和应试中不同,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磨炼之前的过渡时期,需要学生接触社会,学会分析判断,避免混淆是非、随波逐流。三是要学会接受帮助。大多数高校都会对新生进行心理测查,对有需要者提供帮助,而有的学生会拒绝。其实,青少年的心理弹性很大,有了问题只需稍微帮助就能过去。尤其是贫困生进入高校并努力学习,国家和学校的各种资助政策都会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的,完全不应该有过重的心理负担。

理智面对恋爱情感

近年来,大学校园谈恋爱早已成为时尚,并发生着本质的变化,“毕业即分手”的现象是屡见不鲜、见惯不怪。网络调查显示,目前,90后比80后的婚恋观更现实,而且5年一个周期在递增。也就是说,现实性与出生年代成反比。校园恋爱大多为解脱寂寞而选择的开心生活方式,是否需要父母认同也是随着年龄的降低而降低。这表示,他们对选择谈恋爱的态度更加趋于实用。

对大学期间学生积累谈恋爱的经验,百合网副总裁慕岩持赞同态度。他说,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特别缺失,而且几乎是空白。有的高校开设相关选修课,大都是爆满。而在国外许多学校,从初中阶段就开设的亲密关系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而且为成人后婚姻恋爱积累经验。实践中,部分大龄青年不善于与异性交往,想不清楚自己对婚姻对象的角色定位,多半就是没有经历和接受过相关教育所致。

尽管大学谈恋爱逐步被社会接受,但也面临着各种因心理不成熟而引发的冲突。为此,慕岩建言,大学生应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尤其不能与人格有缺陷、过于自私的人轻易谈恋爱。这样的人往往情绪不稳定,逻辑思维和行为较为怪异。如果已与这样的异性朋友相处,建议恋爱的节奏放慢些,发展太快容易“被爱情冲昏头脑”。要多听取朋友的建议,并多看一些相关书籍。同时,认真思考“想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自己有否爱的能力”。

学长学姐与你分享大学成长心得

首先要认知大学精神是什么?大学之大不在于学校硬件设施和校园面积,而在于有学识渊博的大师,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让学生知道如何做人、做学问,才不至于使学生在纷繁的大学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还应当有自身独特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这些是大学经过几十年才积淀下来的精髓。其次要明白大学目标是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就相当于你的大学有了方向,在进入大学之前不妨花点时间想一下,通过大学学习要变成什么样子,是从事学术研究、从政或是从商……这些目标一旦确定,你就会明白自己在大学到底要学什么,接下来的每一步都会很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也可以避免浪费时间和少走弯路。最后要合理规划好该做什么?每一所大学基本都开设了生涯规划课,它可以帮助你在确立了目标之后,再将大的目标细化到每一个小目标和每一个时间段,并逐一实现目标。

大学学习没了老师的监督,很多课程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对于那些对高考填报志愿不满意的同学,学校也提供了多次换专业的机会,很是人性。有事没事就去图书馆转转,终归有好处。由于经常去图书馆看书,期末复习的时候很轻松,鲜有通宵达旦的惨痛经历。学习永远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如果可以早早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尽早规划那是最好的。大一入学后,一些学校允许辅修双学位,许多新生会毫不迟疑地选择辅修第二学位。但由于加大了大学学业的压力,尤其是期末考的时候,动辄十五六门要考试,也有同学未能坚持而半途放弃。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辅修第二学位,千万不要因此而耽误了本专业的学习。

在大学,学习无处不在。加入学生组织和社团不失为选择,但如果加入太多,天天忙得昏天黑地,单开会一项就让人自顾不暇。选择保留最喜爱的且和专业密切相关的社团,久而久之,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升。如果有机会,强烈建议大家多多参加比赛。不仅能锻炼自身能力,而且可以接触社会,经历那份紧张体验,促进自信心显著提升。

总之,大学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现从学校向社会转型的平台。如何科学合理利用好这个平台需要因人而异,但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充分利用好大学的资源不断扩宽知识面,是每个学生需要共同面对的主题,也永远不会过时。

5、河南理工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物) 本科 483 28891
2022 北京 (不限) 本科 487 28202
2021 北京 (不限) 本科 462 29899
2021 北京 (物) 本科 469 28918
2020 北京 (不限) 本科 490 29233
2020 北京 (物) 本科 490 29233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482 22528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505 7678
2022 天津 (物 或 化) 本科A 513 32276
2022 天津 (物 或 化 或 地) 本科A 524 30010
2022 天津 (物) 本科A 525 29807
2022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31 28622
2022 天津 (化) 本科A 535 27787
2022 天津 (不限) 本科A 543 26037
2022 天津 (物) 本科A 545 25618
2021 天津 (地 或 物 或 化) 本科A 502 33060
2021 天津 (物) 本科A 515 30301
2021 天津 (化) 本科A 526 27850
2021 天津 (物) 本科A 528 27406
2021 天津 (不限) 本科A 542 24386
2020 天津 (物) 本科A 511 33845
2020 天津 (地 或 物 或 化) 本科A 522 31437
2020 天津 (物) 本科A 535 28589
2020 天津 (化) 本科A 535 28589
2020 天津 (不限) 本科A 542 26978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451 24724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476 21268
2019 天津 文科 本科A 486 6071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537 15831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542 15979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503 87191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472 113947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561 61202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542 53279
2019 河北 理科 本二 504 86253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554 14888
2019 河北 文科 本一 560 14653
2019 河北 文科 本二 551 18021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A 475 49889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B 458 61753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A 486 44946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B 471 53966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A 507 50537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B 473 74342
2019 山西 理科 本二A 482 47629
2019 山西 理科 本二B 469 56856
2022 山西 文科 本二A 487 13748
2021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7 7309
2020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2 7742
2019 山西 文科 本二A 528 8841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80 43149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68 42353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08 38260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03 44265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519 10072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546 10389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495 47076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518 36787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520 34327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519 36819
2022 吉林 理科 本二A 449 29650
2022 吉林 理科 本二A 456 27707
2021 吉林 理科 本二A 415 33621
2021 吉林 理科 本二A 416 33366
2020 吉林 理科 本二A 346 60125
2019 吉林 理科 本二A 453 36851
2019 吉林 理科 本二A 497 25087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15 42987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18 41861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378 50809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06 41527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356 73503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40 44046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20 56472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78 36867
2022 上海 (物) 本科 416 34009
2022 上海 (不限) 本科 427 32225
2022 上海 (化) 本科 438 30345
2021 上海 (物) 本科 420 32444
2021 上海 (化) 本科 437 29272
2021 上海 (不限) 本科 438 29062
2020 上海 (物) 本科 417 33593
2020 上海 (不限) 本科 441 29042
2020 上海 (化) 本科 441 29042
2019 上海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431 30756
2019 上海 (不限) 本科 433 30349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0 25298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6 26116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10 97329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地理) 本科 523 83501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27 79238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94 92664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4 82413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地理) 本科 504 82413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7 79260
2020 江苏 理科 本二 345 87679
2019 江苏 理科 本二 341 83444
2020 江苏 文科 本二 332 26379
2019 江苏 文科 本二 329 24762
2022 浙江 1段 554 101647
2021 浙江 1段 544 105492
2020 浙江 1段 - -
2020 浙江 2段 515 139369
2019 浙江 1段 595 53225
2019 浙江 2段 567 83678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29 56918
2022 安徽 理科 本二 494 92220
2022 安徽 理科 本二 495 91790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29 54695
2021 安徽 理科 本二 482 95268
2021 安徽 理科 本二 487 90657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560 46168
2020 安徽 理科 本二 506 90464
2020 安徽 理科 本二 513 84096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534 44103
2019 安徽 理科 本二 488 84699
2019 安徽 理科 本二 498 75317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37 13924
2022 安徽 文科 本二 523 21626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576 14065
2021 安徽 文科 本二 560 21765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557 12296
2020 安徽 文科 本二 542 19431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563 12447
2019 安徽 文科 本二 549 19563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18 13603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选考生物或地理)) 本科 529 10874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选考生物或地理)) 本科 521 13157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29 11289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502 50941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地理) 本科 515 43794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16 43287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生物或地理)) 本科 520 41181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499 53696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生物或地理)) 本科 515 45693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地理) 本科 525 40710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32 37378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501 43342
2019 福建 理科 本一 510 28210
2019 福建 理科 本二 464 48962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530 10490
2019 福建 文科 本二 531 11118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25 39425
2022 江西 理科 本二 502 59209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542 33035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510 55759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558 29247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526 50102
2019 江西 理科 本一 543 28194
2019 江西 理科 本二 518 42706
2022 江西 文科 本二 521 18700
2021 江西 文科 本二 559 13684
2020 江西 文科 本二 543 12345
2019 江西 文科 本二 552 11927
2022 山东 1段 506 136684
2021 山东 1段 511 127671
2020 山东 1段 524 123900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21 85369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45 22816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515 109967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519 103576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525 94214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478 174690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486 159996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518 116712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520 113880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536 92075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485 165585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497 147350
2021 河南 理科 专科 407 287920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559 90901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00 172921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19 146141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20 144698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39 117811
2020 河南 理科 专科 408 297446
2020 河南 理科 专科 421 281879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515 90542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451 181267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467 156834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474 146428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489 124682
2019 河南 理科 专科 367 303116
2019 河南 理科 专科 386 279199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533 19938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565 19410
2021 河南 文科 专科 458 103446
2020 河南 文科 本一 561 19417
2020 河南 文科 专科 457 106214
2019 河南 文科 本一 540 19901
2019 河南 文科 专科 433 113696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19 15985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48 17057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99 63769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地理) 本科 501 62411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3 60994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7 58064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地)) 本科 507 58064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11 55333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08 63446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12 61264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地理) 本科 515 59686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18 58097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地)) 本科 518 58097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24 54863
2020 湖北 理科 本二 512 59928
2019 湖北 理科 本二 496 58368
2020 湖北 文科 本二 517 16192
2019 湖北 文科 本二 529 15593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生物或地理)) 本科 509 21842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14 19520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生物或地理)) 本科 531 17834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32 17380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03 68704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4 67778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地理) 本科 505 66834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生物或地理)) 本科 507 65011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8 64111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地理)) 本科 511 61459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22 52061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15 67891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16 66981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地理) 本科 518 65197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生物或地理)) 本科 522 61561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24 59864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地理)) 本科 525 58987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32 53174
2020 湖南 理科 本二 505 75621
2020 湖南 理科 本二 507 73908
2019 湖南 理科 本二 486 69332
2019 湖南 理科 本二 498 59409
2020 湖南 文科 本二 548 20587
2019 湖南 文科 本二 552 15900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1 26443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3 25376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30 29383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32 95159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37 87288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47 74609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22 104483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40 81592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44 76460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526 78601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495 76523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517 30750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536 27047
2022 广西 理科 本二 439 69235
2021 广西 理科 本二 473 51738
2020 广西 理科 本二 473 53231
2019 广西 理科 本二 493 44867
2022 广西 文科 本二 520 13761
2021 广西 文科 本二 515 13505
2020 广西 文科 本二 472 15976
2019 广西 文科 本二 506 12048
2022 海南 (化) 本科 560 17973
2022 海南 (物 或 化) 本科 566 16689
2022 海南 (物) 本科 583 13390
2022 海南 (不限) 本科 585 12992
2022 海南 (地 或 物 或 化) 本科 591 11931
2021 海南 (化) 本科 561 16684
2021 海南 (物 或 化) 本科 569 15085
2021 海南 (物) 本科 573 14351
2021 海南 (地 或 物 或 化) 本科 587 11866
2021 海南 (不限) 本科 589 11546
2020 海南 (物 或 化) 本科 559 16336
2020 海南 (地 或 物 或 化) 本科 565 15240
2020 海南 (物) 本科 572 13924
2020 海南 (化) 本科 584 11819
2020 海南 (不限) 本科 585 11680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603 9424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496 14473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534 15010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489 48092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528 46580
2020 重庆 理科 本二 486 48823
2019 重庆 理科 本二 516 44628
2020 重庆 文科 本二 527 13301
2019 重庆 文科 本二 531 13067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523 74956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513 85120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526 77888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514 90016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555 58048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523 87139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572 54817
2019 四川 理科 本二 540 84708
2022 四川 文科 本二 535 20606
2021 四川 文科 本二 537 20381
2020 四川 文科 本二 523 19603
2019 四川 文科 本二 536 19884
2022 贵州 理科 本二 445 54127
2021 贵州 理科 本二 443 57461
2020 贵州 理科 本二 459 59264
2019 贵州 理科 本二 463 48351
2022 云南 理科 本二 510 42943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503 47945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514 45239
2019 云南 理科 本二 524 38402
2022 陕西 理科 本二 448 62082
2021 陕西 理科 本二 439 62694
2020 陕西 理科 本二 452 61690
2019 陕西 理科 本二 471 61458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451 29969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454 29047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475 28159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492 26394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360 12946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368 11915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383 10827
2019 青海 理科 本二 397 10862
2022 宁夏 理科 本二 395 16961
2022 宁夏 理科 本二 403 15352
2021 宁夏 理科 本二 364 21375
2021 宁夏 理科 本二 401 15004
2020 宁夏 理科 本二 417 15515
2020 宁夏 理科 本二 420 15010
2019 宁夏 理科 本二 433 15487
2019 宁夏 理科 本二 448 12971
2022 宁夏 文科 本二 480 3959
2021 宁夏 文科 本二 496 4140
2020 宁夏 文科 本二 515 3836
2019 宁夏 文科 本二 512 4877
2022 新疆 理科 本二 386 20096
2021 新疆 理科 本二 406 17820
2020 新疆 理科 本二 421 18735
2019 新疆 理科 本二 439 18515

6、河南理工大学属性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院校基本属性
创建时间 1909年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理工
率属于 省政府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双一流
本科/专科 本科
省/市 河南
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27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6
院校地址 http://www.hpu.edu.cn/www/index.html
招生电话 ["0391-3986000"]
招生网址 http://www6.hpu.edu.cn/web5/
2023年河南科技大学是一本吗 是一本还是二本院校
2023年在河南招生的二本医学院有哪些学校
河南洛阳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河南许昌二本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河南二本农林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河南郑州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河南郑州二本其他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河南新乡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河南郑州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河南商丘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河南安阳二本理工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河南商丘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7、河南理工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河南理工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测绘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能源开发与利用学科群、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学科群、测绘与地理信息学科群、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群、地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数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音乐与舞蹈学、法学、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体育学、药学、设计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光学工程、物理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建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资源勘查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程力学、应用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工程管理、消防工程、地理信息科学、英语、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安全工程、测绘工程、通信工程、应用化学、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地质工程、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省级一流创建学科 2 测绘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2 省级特色骨干学科群 4 能源开发与利用学科群、先进制造与智能装备学科群、测绘与地理信息学科群、安全与应急管理学科群
3 省级重点 20 地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数学、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
4 校级重点 15 音乐与舞蹈学、法学、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体育学、药学、设计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光学工程、物理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建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5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国家级一流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 自动化
6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4 资源勘查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软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程力学、应用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消防工程、建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科学、英语、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土木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7 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8 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2 应用化学、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9 国家级特色专业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地质工程
10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和国家级特色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1 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 车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12 河南省特色专业、河南省一流专业 1 能源与动力工程
13 河南省特色专业 1 测控技术与仪器
14 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 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
15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2 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
16 国家级专业改革试点 1 采矿工程
17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2 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
18 三次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 采矿工程
19 河南省专业改革试点专业 1 矿物加工工程
20 河南省改革试点专业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河南理工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1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采矿工程、测绘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
2 省级(直辖市) 1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测绘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会计学、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9、河南理工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河南理工大学开设专业有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3个方向)、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质工程、生物技术、资源勘查工程、环境工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含煤与煤层气方向)、交通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机械设计、机械制造2个专业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力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设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三个专业方向)、工程管理、通信工程、应用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护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工业设计、产品设计、城乡规划(含风景园林规划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建筑学、环境设计、安全工程、消防工程、音乐表演、舞蹈编导、公共事业管理、应急技术与管理、管理科学、药学、助产、医学检验技术、针灸推拿、口腔医学技术、临床医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法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工业工程、日语、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

河南理工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化学化工学院 矿物加工工程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能源化学工程 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3个方向) 本科
材料化学 本科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本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 本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科
测绘工程 本科
遥感科学与技术 本科
土地资源管理 本科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本科
资源环境学院 地质工程 本科
生物技术 本科
资源勘查工程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本科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科
采矿工程(含煤与煤层气方向) 本科
交通工程 本科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机械设计、机械制造2个专业方向) 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本科
土木工程学院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本科
工程力学 本科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本科
土木工程(设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三个专业方向) 本科
工程管理 本科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通信工程 本科
应用物理学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科
鹤壁工程技术学院 护理学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土木工程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工程管理 本科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机器人工程 本科
自动化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本科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 本科
产品设计 本科
城乡规划(含风景园林规划方向)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建筑学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本科
消防工程 本科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 本科
舞蹈编导 本科
应急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应急技术与管理 本科
管理科学 本科
医学院 护理学 本科
药学 本科
助产 专科
医学检验技术 专科
针灸推拿 专科
口腔医学技术 专科
临床医学 专科
体育学院(太极拳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本科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本科
文法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
广告学 本科
法学 本科
平煤工程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工商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工业工程 本科
外国语学院 日语 本科
英语 本科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财经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金融学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网络工程 本科
软件技术 专科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专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物联网工程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郑州科技学院是几本大学,什

时间:2024-05-22 19:0:19

周口师范学院是几本大学,什

时间:2024-05-21 18:0:16

信阳学院是几本大学,什么类

时间:2024-05-21 17:0:18

南阳师范学院是几本大学,什

时间:2024-05-21 17: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