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广西高考 > 正文

广西高考考场什么时候公布,考场座位安排及查询系统

更新:2023-09-20 00:16:12 高考升学网

广西高考每年考试的前一个星期左右,开始组织考生看考场。考生需要了解考场学校位置、离家路线、具体座位位置等详细信息,2022年广西高考考场查询可以登录高考升学网和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查询,下面是2021年广西高考考场的相关新闻报道,2022届考生可先参考。

广西高考考场什么时候公布,考场座位安排及查询系统

2022年广西高考考场的新闻资讯

2022年全国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为确保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实现我市高考平稳有序, 柳州市招生考试院发布柳州市2022年高考考生注意事项, 希望师生及家长仔细阅读。

一、充分做好考试准备

01

按时领取高考准考证。柳州市在校生准考证统一由学校发放,社会考生准考证需到柳州市招生考试院领取。请考生于6月6日下午按照准考证上的考点及我市公布的《2022年柳州市考点开放时间一览表》的时间提前熟悉考点位置。

02

妥善做好赴考规划。请考生在考前提前熟悉考点位置,合理安排交通工具并规划行程路线,尽早出发。本次考试各考点将在考点入口和考场入口进行“两次安检”,考生应自觉配合接受检查,留足入场健康检测、身份验证和安检时间,各考点将会在考前1小时开始安检,建议考生最少提前50分钟到达考点。

03

确保带齐证件证明。考生须凭准考证、二代有效身份证入场,电子身份证不作为考试入场有效证件使用。首场考试时须上交《体温自我监测登记表》《个人健康情况筛查表》(如有变化,按最新疫情防控要求执行)。

04

配合做好两次安检工作。按照2022年高考考务要求,考点将开展两次安全检查,对拒不配合检查和考点工作安排的考生,监考员有权阻止其进入考点(考场),责任由考生自负。

为保证考生能快速通过安全检查进入考场, 建议考生在赴考时,只带准考证、身份证和必需的考试用品,所穿衣物不得有金属物品,不得佩戴金属或包含金属的装饰品,考试用文具须去除包装放在透明袋子中。检查过程中如安检设备报警,主动向监考员解释、出示相关金属物品。

以下物品不得带入考点:各种通讯工具(如手机、电子手环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枪支等。考生须在考点外自行处置相应物品,考点不负责保管。

以下物品不得带入考场,须放置在考场外的“非考试物品暂放处”:书籍、资料、书包、雨伞、无标签的透明水瓶,计时工具、涂改液、修正带等。

对于因身体特殊情况(如安装有心脏起搏器、使用助听器、孕妇等)无法使用安检设备进行检查的,考生须提供高考体检医院出示的证明,入场时进行人工安检。在考试当天考生进行安检时应 主动向考点工作人员提供高考体检医院出具的证明,由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在考点工作人员核验后主动配合进行人工安检。第一道安检通过后,考生应当在封闭区等待入场铃声。在入场铃声响起后方可进入考场。考生进入考场对号入座,将《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放在考桌上角的座位号旁。

平安高考 护梦前行

二、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要求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请广大考生按照柳州市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疫情防疫防控准备。

01

按时开展个人健康监测。请考生于考前14天起,每天自行测量、记录体温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考生应如实填写《体温自我监测登记表》及《个人健康情况筛查表》,在校生于考前1天交给所在学校,社会考生于考前1天交到市招生考试院。考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考前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尽快就医并立即报告学校。

02

尽量杜绝跨区域流动。

1.已在柳考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坚持考前不离柳。上下学两点一线,学习之外走读制学生尽可能居家、寄宿制学生尽可能居校。考前14天严格执行“非必要不离柳、非必要不离校”等出行要求。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主动做到“不聚集、不聚餐,多居家、少流动”,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等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均衡的营养、适量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提高机体免疫力。考生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考前如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应尽快就医并立即报告所在单位。

2.未返柳考生应立即返柳备考。为避免由于健康管理等原因耽误个人考试,已在我市报名参加2022年高考统考,目前因各种原因尚在外地(包括外省、外市,下同)的考生,即日起请立即返回我市进行备考,如有特殊情况,须至少提前14天(5月24日前)返回考点所在地。考生在外滞留期间须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区流动,返回后原则上不再跨区流动,与共同生活居住人员一并做好考前连续14天两点一线的行程管理,做好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

03

返柳及时主动报备。从外地返柳考生应提前主动咨询、及早了解我市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结合我市疫情防控要求预留充足的健康管理时间,相关防疫要求以柳州市疫情防控中心动态发布的信息为准。 返柳前提前48小时关注“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众号,根据我市疫情防控分级管理要求做好返柳事宜。请考生保持健康码和行程卡均为绿码,并严格按社区(村)要求进行健康管理。返回途中请佩戴口罩,全程做好个人防护,抵柳后应进入静止状态,坚持做到非必要不外出。

04

自觉接受体温测量,做好个人防护。考试当天,进入考点时须接受体温测量,如体温≥37.3℃将进行复测;如复测后仍≥37.3℃,须按照考点应急处置程序参加考试,请考生配合考点工作人员的安排。考生抵达考点后直至离开考点(包括考试期间),应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请按照考点工作人员指挥,有序排队入场和离场,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05

特殊情况处置。尚在外地考生因疫情原因确有极特殊困难无法返柳的,须提前14天主动向原就读学校、招生考试机构报告。根据《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关于印发<2022年普通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手册>的通知》(桂考院〔2022〕73号)以及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发布的《关于广西2022年高考滞留外地考生及时返回考点所在地的公告》等精神,因考生个人原因或未落实我区、我市高考防疫规定,导致不能按时参加高考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以上疫情防控要求如有变化,柳州市招生考试院将第一时间告知考生,请考生严格执行我市最新防疫要求。

平安高考 护梦前行

三、自觉遵守考试纪律

01

遵守考试时间。根据广西高考管理规定,考试开始15分钟后,不允许迟到考生进入考点,外语科开考15分钟前不允许迟到考生进入考点。请牢记考试时间,合理规划安排,提前到达考点,留足考点体温测量和入场检查时间。为确保安全,考生到达考点后不得在封闭区周围逗留、聚集,应尽快有序入场。

02

诚信守纪考试。请考生不要携带手机等各类无线通讯工具、手表、电子手环、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发送接收设备、书包、学习资料、涂改液、修正带等物品进入封闭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考试过程中考生如携带手机、电子手环等具有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备,无论使用与否,均将认定为考试作弊。 高考考场全覆盖、全时段监控并录像,监控视频和后期的录像回放都将作为认定考试违规的依据。试题、答题卡、草稿纸等均属于涉考材料,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拍照传出或带离考场。

03

违纪作弊严惩。高考作弊后果极其严重,《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修正案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法规均对考试违纪作弊行为有严厉的处罚规定。考试作弊将导致本次考试所有科目的成绩无效,同时还将纳入公共信用失信信息范围,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组织作弊、拍照传播试题及答案等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高考有最严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柳州市招生考试院对一切违纪作弊行为“零容忍”,必将严肃查处、严厉打击一切破坏考试公平公正的行为!请广大考生务必知敬畏、存戒惧,切勿以身试法、自毁前程,坚守住“诚信考试”底线,坚决抵制作弊行为,依规应考、诚信应考。

平安高考 护梦前行

四、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对于考试,社会上总有不法分子、作弊团伙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进行诈骗犯罪活动,散布提供“助考”、提前取得“试题”等虚假信息,骗取考生钱财。请考生务必提高警惕,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更不要参与“助考”违法犯罪活动,避免上当受骗。考试期间,如发现涉考违法违规行为,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向柳州市招生考试院举报。

(1).广西330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高考330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文科]

(2).广西342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高考342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文科]

(3).广西529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高考529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文科]

(4).广西412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高考412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理科]

(5).广西586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高考586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文科]

(6).广西602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高考602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文科]

(7).广西397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高考397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理科]

(8).广西492分理科能上什么大学,高考492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理科]

(9).广西411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高考411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文科]

(10).广西583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高考583分左右的大学有哪些[文科]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广西高考语文数学卷真题答

时间:2024-06-07 16:0:04

广西高考后什么时候查成绩2

时间:2024-06-07 15:0:54

广西高考作文题目关于未知

时间:2024-06-07 15:0:39

广西今天高考作文题目是什

时间:2024-06-07 14: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