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广东高校 > 正文

广州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更新:2023-10-03 10:40:45 高考升学网

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口碑选择大学只适用于极少数的情况,根据自身对学校的了解也很少,那么就需要了解自己报考的意向大学了,本文黄老师帮分享自己对广州大学了解的经验,从多方面数据分析广州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希望大家对广州大学有更多的了解。

1、广州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广州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属于省政府公办本科学校,其次该校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是一本类院校,根据校友反馈口碑不错。下面是广州大学学校最新介绍: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对接高质量发展、对接创新驱动、对接扩大开放),聚焦新工科、新师范、新文科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

广州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2、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高考志愿录取了还能复读吗

高考每年的招生都是有计划。也就是说名额是固定的,如果考生填了这个志愿被录取了,然后不去就读,选择复读,这就是浪费了招生的一个名额。所以如果考生选择复读,那么就尽量选择不要填报志愿。

但是很多考生和家长都存在这样一种心理。就是先填报了再说,看录取结果再决定是否复读。只能说非常不提倡这种行为,不仅是占据名额,对于考生的诚信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一些省市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将一些被录取后不去大学报到的学生的这种不诚信的行为,记录在档案中。

3、广州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573 5975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582 5061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559 33069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567 31356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603 29513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568 34359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597 4119
2019 河北 文科 本一 597 4881
2022 山西 理科 本一B 518 25640
2021 山西 理科 本一B 517 28992
2020 山西 理科 本一B 552 25489
2019 山西 理科 本一B 517 27432
2022 山西 文科 本一B 532 4419
2021 山西 文科 本一B 561 3979
2020 山西 文科 本一B 553 4222
2019 山西 文科 本一B 550 4408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487 15996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487 15998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12 14662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37 12925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554 5018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578 4943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553 23912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570 18438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568 17929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571 17461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496 17722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492 16245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539 13439
2019 吉林 理科 本一A 548 13695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46 59117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43 43955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377 23956
2019 江苏 理科 本一 370 25203
2020 江苏 文科 本一 - -
2019 江苏 文科 本一 - -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64 28959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68 28886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588 28182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553 31356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59 5888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602 5622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578 5660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582 5933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69 3939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74 3569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71 17799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79 16670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574 16092
2019 福建 理科 本一 541 17158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532 10096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581 2985
2019 福建 文科 本一 575 3448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60 17538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576 16702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592 14149
2019 江西 理科 本一 579 13227
2022 山东 1段 556 51621
2021 山东 1段 562 46320
2021 山东 2段 565 43881
2020 山东 1段 582 41963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73 33493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76 7644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561 46342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582 40304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609 35994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570 34852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558 8687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590 9516
2020 河南 文科 本一 599 5253
2019 河南 文科 本一 579 5335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67 4868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94 4850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6 21135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91 20159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590 19831
2019 湖北 理科 本一 574 18851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572 4337
2019 湖北 文科 本一 577 4220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59 5623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78 4283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0 20193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88 16922
2020 湖南 理科 本一 600 15725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576 14859
2020 湖南 文科 本一 585 7159
2020 湖南 文科 本一 604 3472
2019 湖南 文科 本一 597 3331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05 37209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1 26498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42 15976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48 13211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49 12948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551 12251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化学或地理)) 本科 553 11417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30 29175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30 29502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56 15822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56 16040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化学或地理)) 本科 558 14826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562 13155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专科 399 142738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37 87118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38 85541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57 61652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58 61445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60 58794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3 55620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9 48267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地理)) 本科 569 48732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70 47873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3 44324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5 42138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9 39090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36 86450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39 82497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39 82093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57 61701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58 61094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65 53801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6 51913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地理)) 本科 570 47752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1 47448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6 42187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专科 423 231244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487 123316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539 65426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550 54373
2020 广东 理科 专科 400 227152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509 61916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517 54853
2019 广东 理科 专科 392 205846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500 42705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527 25286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546 15492
2020 广东 文科 专科 321 195017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548 19331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554 15769
2019 广东 文科 专科 460 100498
2022 广西 理科 本一 540 17530
2021 广西 理科 本一 553 14846
2020 广西 理科 本一 570 13637
2019 广西 理科 本一 572 14291
2022 广西 文科 本一 583 2717
2021 广西 文科 本一 585 2359
2020 广西 文科 本一 559 2259
2019 广西 文科 本一 573 2226
2022 海南 (不限) 本科 623 7257
2022 海南 (物) 本科 636 5753
2021 海南 (不限) 本科 629 6093
2021 海南 (物) 本科 639 5096
2020 海南 (不限) 本科 635 5245
2020 海南 (物) 本科 642 4615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672 3356
2019 海南 文科 本科A 702 1191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546 5106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580 4887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544 22602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581 22080
2020 重庆 理科 本一 552 20291
2019 重庆 理科 本一 525 40008
2020 重庆 文科 本一 575 4179
2019 重庆 文科 本一 572 4294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593 21953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597 22248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607 22235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619 22229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576 5387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580 4981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571 4637
2019 四川 文科 本一 582 4800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524 16498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531 15130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563 12604
2019 贵州 理科 本一 551 12662
2022 贵州 文科 本一 588 3367
2021 贵州 文科 本一 597 3362
2020 贵州 文科 本一 595 2654
2019 贵州 文科 本一 594 2401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567 17501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566 17419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581 16965
2019 云南 理科 本一 583 15507
2022 云南 文科 本一 605 4863
2021 云南 文科 本一 573 9720
2020 云南 文科 本一 592 3879
2019 云南 文科 本一 591 4018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448 31276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491 16739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506 17110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522 15498
2022 甘肃 文科 本一 506 4239
2021 甘肃 文科 本一 527 4192
2020 甘肃 文科 本一 553 3316
2019 甘肃 文科 本一 551 3075
2022 宁夏 理科 本一 459 6623
2021 宁夏 理科 本一 455 7137
2020 宁夏 理科 本一 470 7696
2019 宁夏 理科 本一 491 6931
2022 宁夏 文科 本一 523 1226
2021 宁夏 文科 本一 540 1560
2020 宁夏 文科 本一 550 1769
2019 宁夏 文科 本一 568 1226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 484 6129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352 3623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 497 6679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329 4969
2020 新疆 理科 本一 515 6734
2019 新疆 理科 本一 521 7386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 493 1412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385 7889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 534 1278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375 1350
2020 新疆 文科 本一 541 1400
2019 新疆 文科 本一 553 1566

4、广州大学属性

广州大学 广州大学院校基本属性
创建时间 1927年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率属于 省政府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双一流
本科/专科 本科
省/市 广东
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5
专业硕士学位点:27
独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8
专业博士学位点:2
院校地址 http://www.gzhu.edu.cn/
招生电话 ["020-39366232"]
招生网址 http://zsjy.gzhu.edu.cn/

5、广州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成长。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90多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紧紧抓住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化与广州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对接”(对接高质量发展、对接创新驱动、对接扩大开放),聚焦新工科、新师范、新文科建设,积极探索新医科发展,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一校三园”,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025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6951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性强,设有24个专业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10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本科招生专业71个,其中理工类专业39个、人文社科类专业24个、艺术类专业8个。学校坚持人才强校,通过培育与引进并举,基本形成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28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444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2016人,专职教学科研人员中被聘为副高以上专业职务者1252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430人。现有全职两院院士4人、全职外国院士1人、特聘院士5人、双聘院士4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人、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2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1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8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1个,“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6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学名师4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0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11人;广州市高层次人才(含广州市杰出专家、优秀专家、青年后备人才)190人。学校坚持重大需求导向、一流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精准聚焦,按照“理厚工精、文优教特、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的学科建设思路,不断调整和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理科类优势学科内涵建设,强化师范教育、艺术类学科特色建设,面向新科技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需求的新工科建设,探索拓展以生物医药、基因编辑、生物信息、脑科学等为重点主攻方向的新医科。现已形成由大土木学科群、信息学科群、数字经济与管理学科群、物质科学与装备制造学科群等4个优势学科群辐射带动,6个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冲一流”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16个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构成的重点建设学科体系。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已进入前5‰。学校位列2021年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第99位;US.News2021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世界大学第706位、中国内地高校第60位;在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高校第601-800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为人才培养目标,设立“文体艺语劳”五个公共素质教育中心,致力于培养具有广大底色的创新型人才。学校现有3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10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5个省级教学团队;获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广大“金课”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省级系列精品课程73门,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课程互联和学分互认的课程200门。实施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组建33个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三创营”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创新创业竞赛成绩位居广东高校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近3年,本科生平均初次就业率为90.9%,用人单位总体满意度98.7%,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战略,面向产业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安全+智慧运维创新枢纽”“网络空间信息+智能应用技术创新枢纽”等2个创新枢纽,新材料新装备新制造交叉创新等6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穗深港澳创新走廊上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设立黄埔研究院/研究生院,积极谋划在南沙的新发展。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含培育基地)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51个。在城市基础设施减震防灾与安全、网络空间先进技术、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智能制造、智能装备、智慧交通、天体物理、分析科学技术、环境工程、清洁能源材料、应用数学、生物计算、分子遗传与进化、生物计算、基因编辑、地理科学、岭南文化艺术、区域发展等领域组建了一批科研团队。2020年全校科研经费投入10.92亿元。近3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分别位列全国高校30位和80位左右;连续获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共12项。2016年以来,共申请国际、国内专利2297项,授权专利1134项,连续荣获广州市专利大户荣誉称号。论文质量稳步提升,发表在《Science》《Nature》等期刊上的论文数不断增加,学校2020年SCIE/SSCI、CSSCI发文量2505篇。近5年,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和社科奖励101项。不断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高校、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及与风投资本对接,促进“双创”科技成果在大湾区转化。2016年以来,学校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151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平台46个,加入产学研协同合作联盟22个,共建研发中心50多个、实习基地300多个。与广州无线电集团、广州越秀集团、广东丝绸纺织集团、广州智能装备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腾讯科技、华为、360集团、阿里云计算等近百家大型企业新建合作关系。减振抗震、声像灯光、网络安全和水环境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在广州塔、港珠澳大桥等国内重大工程或企业中得到充分应用。咨政建言作用日益凸显,一批研究报告得到采纳应用。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依托广州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性门户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国际影响力,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筹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联盟成员大学13所;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成立了中意历史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广州大学--林雪平大学城市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基尔大学基因干扰与应用联合研究中心等15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华盛顿大学、海德堡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昆士兰大学、西澳大学、帕多瓦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合作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境外学习”计划和博士生联合培养等项目。近3年,共选派资助3500余名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分别与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意大利帕多瓦大学、伊朗马赞德兰大学联合举办孔子学院。博学笃行、与时俱进。广州大学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坚持办学方向,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强化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服务广州建设引领型全球城市的使命担当,不断追求学术卓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与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深度融合、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的一流创新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更新时间:2021年11月)

2023年广东梅州市高考志愿能填多少个志愿(几个大学和专业)
2023年广东高考志愿提前批有哪些院校,可以报考几个
2023年广东湛江市高考志愿能填多少个志愿(几个大学和专业)
2023年广东东莞市高考志愿能填多少个志愿(几个大学和专业)
2023年广东高考志愿可以填报几个学校和专业,退档如何处理
2023年广东深圳市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和专业
2023年广东云浮市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和专业
2023年广东广州市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和专业
2023年广东肇庆市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和专业
2023年广东佛山市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和专业
2023年广东惠州市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和专业
2023年广东东莞市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和专业

6、广州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广州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字经济、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统计学、网络空间安全、数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凝聚态物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教育学、天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工商管理、美术学、工程力学、地理学、生物工程、法学、环境科学、网络工程、地理科学、产品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小学教育、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城乡规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音乐学、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安全、广播电视学、历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行政管理、广播电视编导、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英语、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生物科学、金融学、会计学、特殊教育、机器人工程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ESI全球前1% 6 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
2 国家级特色专业 5 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 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 6 数字经济、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统计学、网络空间安全、数学、土木工程
4 省级重点学科 14 广播电视艺术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凝聚态物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统计学、天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数学
5 市级重点学科 16 教育学、工商管理、美术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力学、地理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天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中国语言文学、土木工程、数学
6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43 环境科学、网络工程、地理科学、产品设计、美术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小学教育、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地理信息科学、城乡规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音乐学、软件工程、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建筑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安全、广播电视学、历史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统计学、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行政管理、广播电视编导、汉语言文学、法学
7 国家级专业改革试点 1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8 省级特色专业 18 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英语、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金融学、会计学、应用心理学、特殊教育、机器人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行政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

7、广州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5 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2 省级(直辖市) 7 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物流管理、广播电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美术学、应用心理学
3 省重点、培育专业 8 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工程管理、行政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产品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

8、广州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广州大学开设专业有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英语、日语、法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物科学、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音乐学(师范、声乐、器乐等方向)、舞蹈编导(编导、国标舞编导)、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学、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分基础数学、教师教育、金融精算三大模块)、信息安全、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工程、美术学(师范)、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教育技术学、特殊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汉语言文学(含师范、非师范)、历史学(师范)、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程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电子商务、社会学、行政管理、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法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遥感科学与技术

广州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城乡规划 本科
风景园林 本科
建筑学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人工智能 本科
网络工程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网络空间安全 本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 本科
环境科学 本科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本科
日语 本科
法语 本科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物理学 本科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技术 本科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本科
生物科学 本科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 本科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本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学(师范、声乐、器乐等方向) 本科
舞蹈编导(编导、国标舞编导) 本科
新闻与传播学院 网络与新媒体 本科
广播电视编导 本科
播音与主持艺术 本科
广播电视学 本科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本科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本科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本科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分基础数学、教师教育、金融精算三大模块) 本科
信息安全 本科
经济与统计学院 金融学 本科
经济学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统计学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师范) 本科
产品设计 本科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教育学院(师范学院) 教育技术学 本科
特殊教育 本科
小学教育 本科
学前教育 本科
应用心理学 本科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含师范、非师范) 本科
历史学(师范) 本科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机器人工程 本科
智能制造工程 本科
管理学院(旅游学院/中法旅游学院) 工程管理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物流管理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电子商务 本科
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学 本科
行政管理 本科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 本科
物联网工程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法学院(律师学院) 法学 本科
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
地理科学 本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科
遥感科学与技术 本科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广州软件学院是一本还是二

时间:2024-06-05 11:0:40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是一本

时间:2024-06-04 09:0:33

华南师范大学是一本还是二

时间:2024-06-04 09:0:25

南方医科大学是一本还是二

时间:2024-06-04 0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