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工作报告 > 正文

2019年哈尔滨市政府工作报告要点解读(全文)(二)

更新:2023-08-15 11:35:22 高考升学网

二、主要任务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新的一年,宏观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对此,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战略判断和深刻分析,无论是全国还是全省经济发展都已进入了一个以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基本特征的新常态,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配置模式等都已发生趋势性变化,经济发展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哈尔滨作为后发地区、老工业基地城市,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性特征更为明显。

  一是新常态带来新变化。经济增长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原字号”、粗放式,向以要素驱动为基础、创新驱动和投资拉动并重转变;产业结构正从以传统产业为主,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拓展;发展动力正从传统体制机制拖累负重前行,向重塑改革开放新动力迈进。这些具有历史性和转折性的新趋势、新变化,既是我们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更是哈尔滨未来发展必须遵循的新方向。

  二是新常态带来新挑战。历经三十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我市传统产业包括低档次商贸服务业投资相对饱和,投资拉动作用开始减弱;过去那种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已基本结束,外部需求不振的状况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扩内需促增长面临着许多新考验;另外,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大多已由“成熟期”进入“衰退期”,一些“国字号”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有的发展优势变成了巨大包袱,企业依赖税收和土地等优惠政策形成竞争优势、外资超国民待遇的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特别是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越来越强,迫切需要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上迈出更大步伐。

  三是新常态带来新机遇。国家和省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激励政策,包括支持东北振兴35条等,很多都是为我市量身定制的特殊政策,今年必将持续发力,有利于我们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发展上获得更大的支持。省委、省政府在实施“五大规划”、建设“十大重点产业”过程中,更加注重发挥省会城市龙头带动作用,我们着力打造的绿色食品、汽车、机器人、燃气轮机以及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越来越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为我们实现率先发展、跨越赶超创造了更加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抓住这些机遇、用好这些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就一定能够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四是应对新常态、实现新发展,我们既有基础、更有信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生动实践,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让哈尔滨积蓄了巨大的发展潜能。特别是通过坚定实施新战略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新建改造各类道路661条、桥涵193座,不仅拉开了城市骨架,完备了城市功能,更奠定了“一江居中、两岸繁荣”的城市发展格局,广大投资者对我们这座城市越来越向往、越来越有信心。通过持续抓产业上项目,三年累计开工建设2000万元以上项目2140个,投入产业资金达3802.2亿元,已有1080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产值超过500亿元、利税94.6亿元,产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通过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贡献率已由2011年的30.1%提高到52.4%。通过连续开展以行政问责的政风建设年活动,从严整治涉企“四乱”行为,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人心思干、人心思进、人心思变已经成为时代主流,全市上下聚精会神谋发展、齐心协力促振兴的大好局面已初步形成。只要我们发挥好这些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释放发展潜能,就一定能够在大有作为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按照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要求,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定实施新战略,奋力实现新跨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全面依法治市为保障,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着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工作,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科学描绘“十三五”发展蓝图,奋力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46%以上。为实现上述思路目标,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继续坚定抓产业稳增长,奋力构筑经济转型升级新优势。抓产业既是稳增长促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调结构增后劲的治本之策,我们要把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产业项目建设上,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做大总量,全年重点建设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要超过1000个,完成投资要超过800亿元。

  工业是哈尔滨的立市之基、强市之本,工业稳则全局稳。我们要从盘活既有存量资源入手,坚持存量扩张式、技术升级式、合资合作式发展思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动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立足打造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继续实施工业“双百工程”,集中力量抓好哈飞汽车合资合作等重大技改项目100项,中船重工中小型燃气轮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0项,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户。立足壮大千亿级食品工业,进一步叫响绿色食品品牌,集中力量抓好畜产品、粮油制品、果蔬饮料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立足发展千亿级云计算、物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集中力量抓好阿里巴巴哈尔滨平台等大项目建设,完善中国云谷服务功能,努力在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上取得更大进展。

  现代服务业既是调结构的“牵引器”,也是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着力发展现代金融、物流、信息、商务会展、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做好哈尔滨银行60亿元金融债券发行工作,支持中飞新技术、威帝电子、奥瑞德等更多企业上市融资,力争区域股权交易市场落户我市,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快推进华南城、传化智能公路港、国际农业博览中心等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商贸物流会展业发展质量。突出旅游文化时尚产业融合发展,深度整合历史建筑、高雅艺术、时尚演出、景区景点以及冰雪、湿地、森林等优势资源,重点办好俄罗斯顶级艺术家油画作品常设展,建好哈尔滨国际油画艺术品交易中心,抓好万达文旅城、波塞冬海洋王国等大项目建设,确保哈尔滨大剧院年内建成使用。高质量办好冰雪节、金上京建都900年、“迷人的哈尔滨之夏”等系列活动,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

  在传统产业增长动力减弱的情况下,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建立完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省工研院、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发展,创办以农大为主,商大、黑大、省市农科院参股的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填补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中间地带,全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300项。完善科技创新城配套功能,深化与中关村合作,更多地引进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重大技术成果落地产业化,努力争创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鼓励支持科技人员领办、参办科技型小微企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发挥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作用,大力引进和培育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私募基金,不断开辟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新途径。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平台,也是牵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今年,园区发展专项资金提高到8亿元,产业扶持资金新增20亿元,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经开区重点以发展高端装备、绿色食品和电子信息产业为方向,开复工重大产业项目至少40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要超过20%。高新区重点以科技创新及产业化为引领,加快推进22个产业项目建设,确保中航科工钛合金等18个项目建成投用。利民开发区重点以生物医药为依托,突出抓好20个产业项目建设,确保天宏药业等15个项目建成投产。宾西开发区重点以现代包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开工建设至少10个产业项目,确保天地丰肥业等5个项目竣工投产。力争双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巴彦、通河、延寿晋升为省级开发区。

  招商引资是引进增量、做优存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弯道超车、跨越赶超的有效途径。必须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进一步完善产业大招商目标责任体系和重大产业项目引进评估机制,全力开展专业招商、板块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更多地引进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群、打造特色专业园区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实际使用外资和内资分别增长10%以上。

  产业建设既不是一时之功,更不能一劳永逸,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任接着一任干,就一定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创造未来。

  (二)继续推进富民强县战略,不断使县域经济在加快发展中释放更大潜能。广袤的农村腹地和富集的农业资源,是实现哈尔滨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我们要按照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要求,着力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妥善处理各类土地矛盾,年内基本完成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现市、区县(市)、乡镇三级产权交易服务平台联网运营。抓好香坊、方正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有序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积极鼓励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年实现土地流转面积700万亩,200亩以上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扩大到600万亩。率先在全省启动五常、双城、方正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努力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深入推进产业强县工程。重点围绕建设八大产业、三大养殖加工板块和十大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提升以绿色食品为重点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抓好宾西牛业、双城雀巢等50户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尚志山产品、依兰煤化工、巴彦皮草皮革加工等特色产业园,加快“巴木通方依”区域产业一体化进程,力争县域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43%。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持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带)32个,粮食总产稳定在350亿斤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0%。大兴农田水利,重点抓好通河二甲沟水库、木兰柳河提水泵站等10个项目建设。集约发展畜牧业,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区)100个,肉蛋奶总产量保持在300万吨以上。

  突出抓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重点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牵动,编制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抓好阿城国家“多规合一”试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着力构建统筹发展、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的现代城镇体系。继续抓好木兰松花江公路大桥建设,完成哈同公路钢丝厂至二龙山段改扩建工程,新建农村公路高等级路面300公里,交工通车200公里,改造危桥100座。坚持“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试点100个,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32处,加快推进68个贫困村整体脱贫。抓好农民工技能培训,让更多的进城务工农民掌握一技之长。

  县域是我市未来发展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支持县域经济、推动“三农”工作,努力让县域经济在竞相发展中释放潜能、迸发出更大的发展活力。

  (三)继续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努力让城市更干净更文明更有魅力。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目标,我们要始终保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和力度,持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进一步搞好城市规划设计。发挥规划引领开发建设作用,精心编制彰显城市特色、促进产城融合、创造宜居环境等城乡发展十大支撑性规划,实现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有序衔接,努力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进一步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强化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和科学管理,有序推进城市开发建设。全年新建改造城区道路90条、桥涵15座,畅通综保区、林大科技园等区域微循环路网,确保公滨路与四环路互通立交桥、阳明滩北部联络线等路桥竣工通车。继续推进地铁1号线三期、2号线一期、3号线一期和二期工程、哈南停车场及出入场线建设。配合哈站改造,完成地工街、一面街地道桥等一批道路疏解工程。支持哈佳、哈牡客运专线、滨北公铁两用桥及太平机场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城区老旧管网改造,完善智慧管网信息系统,新建改造各类源网厂站23座、管网658公里。启动建设松花江水源供水工程,消除城市单一水源供水安全隐患。深入开展“公交都市”创建活动,新建停车场19处,新增停车泊位8000个,开辟调整公交线路20条,新增更新公交车辆600台,启动建设1座大型公交枢纽站、3处公交首末站,努力让百姓出行更方便,城市运行更有保障。

  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机制,深入整治背街背巷、居民庭院、市场摊区、露天烧烤、基建工地、城乡结合部等脏乱差环境,持续提高机械化作业能力,城区机械化清扫和清冰雪率均提高到80%以上。始终保持拆违控违高压态势,从严整治交通“三乱”、船舶码头及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等城市乱象,确保城市面貌实现更大改观。继续开展物业管理年活动,坚决取缔不合格物业企业,新增物业管理面积600万平方米,维修老旧住宅700万平方米以上,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物业小区100个,努力让百姓生活得更舒心、更满意、更有幸福感。

  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标本兼治,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集中整治大气污染,着力抓好秸秆固化燃料加工和原料收储基地建设;继续实施供热燃煤锅炉改造,重点推进剩余的10吨以下小锅炉撤并,同步启动20吨以下燃煤锅炉撤并工作;全市淘汰黄标车4.2万辆,确保空气污染源头治理取得较大进展。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突出抓好松花江流域治污项目和马家沟水源工程建设,全年完成人工造林7万亩,城区新植树木20万株、新增绿地60公顷,实施农村生态治理项目71个,治理水土流失36万亩,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

  (四)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力打造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的新体制。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动作用,力争使改革红利更多地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也是现行条件下提升投资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今年我们要继续抓好网上审批大厅、行政审批云平台系统建设,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扎实做好审批事项“接管放”,推行审批项目清单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真正把该放的事权放到底、该管的事权管到位。加大中介机构规范清理力度,重点推进中介机构与行政机关或挂靠事业单位脱钩改制,重新编制中介服务项目目录,并向社会公开,凡是没有规定自设的服务项目一律取消,凡是中介机构承担的审批部门事项一律收回,凡是企业需要中介机构服务的一律不得指定。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新要求,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配置内设机构及职责,有效解决权界不清、职能交叉、政出多门、重复管理等问题。

  国资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我们要制定出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意见,重点推进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实施经营性国有资产跨行业跨部门整合,逐步实现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离。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启动工投集团所属28户竞争性企业产权多元化和股份制改革试点,确保马迭尔集团、麒麟集团、旭丰农机公司合资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机制,力争国有独资企业集团外部董事和监事实现全覆盖。

  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我们要贯彻落实好新修订的《预算法》,调整完善预算编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继续扩大一级政府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和第三方绩效评价试点范围。健全政府举债新机制,把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推动投融资结合,发挥财政资金放大和撬动作用,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途径,更多地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设。

  非公经济是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重要引擎。我们要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进一步落实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培育壮大一批民营企业集团,支持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好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省级试点,放宽民间资本进入行业和领域,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努力为非公经济搭建创业创富、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


最新图文

会计专业本人工作志愿怎么

时间:2024-01-05 17:0:11

最新事业单位工作人

时间:2023-08-15 07:0:15

党员个人相互批评意

时间:2023-08-17 19:0:44

最新总工会换届工作

时间:2023-08-14 19: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