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工作报告 > 正文

2019年广东政府工作报告全文解读(七)

更新:2023-09-21 19:49:20 高考升学网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支持转企改制文化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资源整合和体制改革,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加强文化市场信用监管。繁荣文艺创作,打造一批岭南特色文艺精品,加强版权保护。加强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

  做好体育、民族、宗教、国防等工作。加快市县两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动乡镇农民健身工程全覆盖,完善城市社区体育公园、小区体育场地设施,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面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发展校园足球。壮大职业体育,提升竞技体育,办好第14届省运会。出台扶持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宗教和谐。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好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加强海防建设,巩固军政军民团结。继续做好人防、地震、统计、档案、方志、参事、文史等工作。

  推进平安广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加大重点领域矛盾排查化解力度。深化信访制度改革,依法推动诉访分离。坚持打防并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反恐防范体系,强化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犯罪的集中打击整治,严密防范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加强反走私综合治理,提高管边控海能力。加大依法管理互联网力度,维护网络安全。加强应急管理,健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坚守安全生产"红线",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责任制和企业主体责任,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职业卫生工作。完善食品药品监管机制,推进网格化监管试点,加快婴幼儿配方食品、粮食、食用油、酒类等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劳资纠纷源头综合治理,开展欠薪等专项整治。抓好监狱管理、戒毒、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工作。

  (十)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切实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发挥社会政策托底作用,全力办好民生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突出抓好对高校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新增城镇就业120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0万人。实施新一轮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促进创业10万人。健全城乡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加快实施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加强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健全各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以及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络平台,实现90%以上的社区就业服务平台信息联网。落实好失业保险稳岗补贴政策,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率。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社会保险扩面征缴。落实职工全员足额参保。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统一费基费率。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城乡居保风险准备金制度。完善医保支付制度,稳步提高医保待遇水平,推行重特大疾病特殊医保补助制度和疾病应急救助机制,开展门诊检查纳入住院结算试点。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完善工伤保险待遇调整机制。加快实现社保卡"一卡通"。加强养老服务,提高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以服务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为重点的老年福利制度。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做好恤孤、助残工作,推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今年全省将投入1900亿元,其中省级投入792亿元,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一是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城镇、农村低保补助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333元、147元提高到374元、172元;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提高到所在县(市、区)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孤儿集中供养水平从每月1150元提高到1240元,分散供养水平从每月700元提高到760元;城乡医疗救助人均补助标准从每年934元提高到1556元;残疾人生活津贴从每年600元提高到1200元,重残护理补贴从每年1200元提高到1800元。

  二是确保完成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目标。完成2571个重点帮扶村、20.9万贫困户90.6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在100条重点帮扶村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培训贫困农户8.9万人。

  三是促进创业就业和加强困难群体等救助帮扶。按3000元到30000元的标准补贴创业带动就业,按每人1万元的标准资助符合条件的初创业经营者提升素质,提高创业就业项目补贴标准。组织开展劳动力技能(技术)晋升补贴培训50万人次。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的特别扶助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50元、120元提高到800元、500元。实施城乡居民殡葬基本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政策,减免7项基本服务收费。

  四是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从950元提高到1150元,初中从1550元提高到1950元,残疾学生提高到不低于每年6000元。实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学杂费、课本费政策。新建15所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标准从每生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市县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年2500元提高到3000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补助从每人每学年600元提高到800元。省属普通本科院校、高水平大学生均定额拨款标准分别提高到每生每年10000元、12000元。

  五是改进医疗卫生服务。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35元提高到4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年人均320元提高到380元。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对参保人大病医疗费用予以"二次报销"。对5.4万农村接生员和赤脚医生按每月700、800、900元分档安排生活困难补助。经济欠发达地区1052个乡镇卫生院全部配置"五个一"设备。实施出生缺陷综合防控项目,对孕产妇、新生儿疾病筛查予以补助。

  六是优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支持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座多厅数字电影院,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推进基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建立100个"全民助残健身工程"示范点。实施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七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品种从12个增加到18个。在汕头、韶关、梅州、湛江、清远等5市试行巨灾保险改革试点。在20个县推进普惠金融"村村通"试点,推进2784条信用村、3982条自然村金融(保险)服务站和助农取款点建设。完成6000公里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省补助标准从每公里15万元提高到18万元。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水平,推进6个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示范县建设。

  八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完成56939户城市棚户区改造。完成20572户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每户补助2万元。完成5945户华侨农场危旧房改造,补助标准从每户1.5万元提高到2万元。新开工建设46754户公共租赁住房。完成不少于10.1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每户补助不低于2万

最新图文

会计专业本人工作志愿怎么

时间:2024-02-09 09:0:30

最新事业单位工作人

时间:2023-09-19 00:0:34

党员个人相互批评意

时间:2023-09-21 11:0:03

最新总工会换届工作

时间:2023-09-18 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