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资讯 > 正文

2019高考改革初稿因力度大推倒重来 招考分离被删(五)

更新:2023-08-13 02:21:29 高考升学网
据是依据统一考试成绩,再就是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次改革我们强化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解释。

  而此前一直被视作改革攻坚点的“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则不见了踪影。“在《实施意见》中,这段话全部没有了,这就是这次改革最大的区别。”杨东平教授评价道。

  与杨东平观点相似,接受采访的几位学者多认为新方案中招生改革“力度不够大”,“与期待尚有一定差距”。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此前在《实施意见》的起草过程中,“招考分离”的内容均有涉及,“但有关领导为了改革稳妥计,把原来方案修改了,最后出台了现在这个方案。”前述熟悉整个起草过程的相关人士称。

  今年7月,曾有民办教育智库提出过更为激进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方案。

  在这份名为《以招生录取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高考制度改革的建议》中,课题组建议:率先实现“招考分离”,国家教育考试中心作为专业化考试机构,负责全国统一高考的命题;省级招办转变职能,考试报名的责任交给考试中心,制定具体招生政策、评价考生的权力还给高校,取消控制学生志愿和投档的权力。

  对于这个民办版的方案,有学者评价,该份方案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高考改革这个制度设计真正核心到底是改什么?是改一考定终身,还是学业负担过重?都不是。现在的高考模式最需要改革、最需要反对的,是分分计较的总分评价模式!”杨东平称。

  有学者进一步表示,推行“招考分离”,本身也是还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学办学,连招什么学生都自己决定不了,更何谈保证办学自主权?”

  显然,民间版方案最终并未被官方所采纳。据此,杨东平教授进一步表示,这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从操作层面来讲是围绕着考试科目而推进的改革,并不是一个“目标模式的改革”。

  为何专家以及民间智库的建言,最终没有被吸纳到正式文件中?

  有熟悉整个起草过程的相关人士分析:在整个改革方案草拟过程中有三种力量在参与,并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分别是教育部的专业司局、专家智囊以及中央政府。

  教育部的专业司局在方案起草过程中,更多强调以科目改革为主;专家智囊群体则从教育改革的本身出发,更多关注招生录取制度改革;而在中央政府层面,则从更大的格局来思考这个问题。

  “这次改革讨论中,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教育部的专业司局,他们是主管部门。”上述熟悉整个起草过程的相关人士表示。

  牵一发而动全身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文东茅给记者讲了一件近期发生的事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全国各省高考报名时

时间:2024-05-22 17:0:33

高考排名查询网站官

时间:2024-05-22 16:0:59

高考位次表一分一段怎

时间:2024-05-22 16:0:26

毛坦厂复读班学费一年多少钱

时间:2024-05-22 16: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