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志愿填报 > 正文

高考难度系数曝光 今年高考比去年难吗

更新:2023-08-12 23:45:55 高考升学网

1、2023年高考难度系数曝光 今年高考比去年难吗

2023年高考难度系数一般以河南和广东难度最大,其次是山西、广西、安徽、云南、四川和山东;更困难的是甘肃、贵州、江苏、河北、江西、湖南、浙江和重庆。

高考难度系数曝光 今年高考比去年难吗

2、2023年高考难度系数

一级地狱模式包括河南省和广东省;

二线的噩梦模式有六个省:山西、广西、安徽、云南、四川和山东;

第三层次的难点模式包括:甘肃、贵州、江苏、河北、江西、湖南、浙江、重庆;

第四梯队的一般模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陕西、湖北、海南、福建;

第五层次的优惠模式包括:辽宁、吉林、宁夏、青海和西藏;

第六层有三种降分模式:天津、上海和北京。

3、高考的难与否有什么关系

影响高考难度的因素不仅仅是考试难度

你可能认为高考难度的增加是指高考试题难度的增加,但实际上,虽然高考分数是一个相对直接的判断知识水平的标准,但最终影响学生入学的是高考的排名。

因此,仅从高考难度来分析高考难度是不全面的。我们还需要考虑高考申请人的数量和大学生的数量。简单地说,就是要考虑每批学生的“上网率”是否会发生变化。

近日,一张名为“教育部发布通知,2023年高考难度大调整”的网络截图在多个平台流传。

截图的图片背景配上了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的图片,文字部分则称,“教育部发布通知,2023年高考难度大调整”,数学、语文、英语和物理、化学都将增加多项内容,整体难度都有大调整。

一时间,不少家长议论纷纷:还有几个月就高考了,难道现在需要调整复习方案吗?

2月14日,记者就该内容向成都多所中学的高三教师进行求证,多位教师均表示,早在2020年初,网络上就有一些自媒体发布过类似的文图,但大多是以兜售书籍、课程培训等为最终目的,其“套路”也是如出一辙——先贩卖焦虑,再“安利”产品,进而引发家长们的关注。

老师们建议,家长们不要盲目慌乱,“如果高考难度或者考试内容真有大调整,一定会有官方权威发布”,所以,不要信小道消息,要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权威信息。  

高考难度系数曝光 今年高考比去年难吗

▲网传信息截图

网传:

2023年高考难度大调整?

近日,一张名为“教育部发布通知,2023年高考难度大调整”的网络截图在多个平台流传。截图内容称:教育部发布通知,2023高考难度将有大调整,数学将加入复杂情景,强调数学思维方法,语文阅读包括政论、学术、科普等7种文体,英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词汇量要求更大,物理和化学着重考察探究意识、深度思维等。图片则配上了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的的背景图。

记者就该内容向成都多所中学的高三教师进行求证,多位教师均表示,此前已经有一些自媒体在网络上发布过类似论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中所提及的数学、语文、英语、物化的考察方向和内容并不是“最新增加”,而是根据2022年高考全国卷试题评析内容嫁接而来的。“文中提法几乎和试题评析的内容一模一样,不是教育部最新提出来的。”

此外,文中也对2023年的高考趋势内容进行解读,分别提出一要落实立德树人,鲜明体现时代主题;二是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三是聚焦“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四是高考由“以纲定考”到“考教衔接”转变。

实际上,早在1月19日,教育部已经下发通知部署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提出要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高考命题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有高三教师表示,网传内容所称的考试改革内容,不能叫“最新发布的高考趋势或变化”,“只是把教育部的基本育人要求拿来换个包装,耸人听闻罢了”。  

高考难度系数曝光 今年高考比去年难吗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图据教育部官网

观点:

此类网文大多贩卖焦虑

家长们需擦亮眼睛

红星新闻记者还关注到,传播此类的网文文章不算新鲜,几乎每年都会来一波。那为什么这些数据失实、措辞夸张的文章总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起家长们的关注呢?

成都某中学高三备课组长张老师向记者表示,该类文章核心套路大多就是一条:贩卖教育焦虑,以此博取关注。“生产这些网文的大多是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或者自媒体,通过贩卖焦虑无疑有助于其提升自身业绩。但其中的多处措辞,不但失实,甚至已经明显违背了相关政策”。

光明时评也注意到了这类营销网文,并针对此类现象发文指出,这些文章之所以能获得大量关注,“精髓”就在于“善于”抓住家长焦虑的心态,煽风点火。

“如果这些自媒体文章背后是‘发布者——广告主’的链条和利益关系,不管内容是否直接提及商品,实践中都可认定为广告。”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律师杨小青指出,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推文里附带时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如未加以区别,涉嫌违反《广告法》第十四条构成变相发布广告;如果还在分享人身份、内容等方面造假,则涉嫌构成虚假广告,或者涉嫌不正当竞争。”

最后,也借此提醒家长,网络消息繁多,鱼龙混杂,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随意被这些来路不明的网文所“绑架”,如果是让你掏钱包,那就更要谨慎小心。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高考模拟填报志愿入

时间:2024-05-22 16:0:26

高考报志愿要不要冲一冲 如

时间:2024-05-22 16:0:00

春季高考填报志愿技

时间:2024-05-22 16:0:55

广东春季高考什么时

时间:2024-05-22 1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