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知识 > 正文

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民族主义是什么意思

更新:2023-09-13 09:01:56 高考升学网

一、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其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它为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孙中山设想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能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进而实现国富民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组成。

民族主义,反对满清专治和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三民主义其实是孙中山一系列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近代化的思考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这种思考与经验上升为理论以后,又对后来孙中山本人及其追随者的革命行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三民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精神遗产,是激励中国人复兴中华大力量。三民主义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

二、三民主义的意义

三民主义公开提出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明确提出反对民族压迫,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民主革命精神。三民主义提出革命的最终目 标,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就为革命指明了方向,“共和”取代“专制”,也标志 着历史的进步。三民主义的土地纲领中明确提出平均地权,保证“耕者有其田”,这集中体现了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总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三民主 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 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三民主义的历史背景

清末时期的社会从封建社会逐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变革时期,社会的巨大变革,无疑对孙中山革命及民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孙中山看到积贫积弱的满清政府在西方列强面前任人宰割,人民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才激发了其救人民于水火、揽大厦于将倾的历史使命感,开始了其挽救中华民族的思考与探索。这正如孙中山曾说过的:“今举我国土之大,人民之众,而为俎上之肉,饿虎取而食之,以振其蛮力,雄视世界……余短才浅智,不足以担任大事;而当此千钧一发之秋,不得不自进为革命之先驱,而以应势之要求。”并声明,中国之革命是“为支那苍生,为亚洲黄种,为世界人道”。

清政府各种救国方案先后失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学说作为思想武器,以美国、法国的民主思想作为政治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并用以指导了辛亥革命的实践,还与孙中山的思想转变有关。

因此,19世纪末满清政府所面临的一系列内忧外患的社会矛盾,就成了孙中山民主思想启蒙及倡导“三民主义”的原动力。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大专读完能做什么工作 可以

时间:2024-05-31 17:0:08

高考什么情况会录取第

时间:2024-05-31 17:0:58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时间:2024-05-31 17:0:29

本一批a段和b段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05-29 1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