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发言稿 > 正文

最新坚定信仰信念发言稿

更新:2023-08-16 07:51:00 高考升学网

坚定信仰信念发言稿

  上海飘着些小雨,似乎也在哀悼一个人的离去,“燃灯者邹碧华”??那个为中国法治事业奔走终身的勇士。他走了,走的太匆忙。可即使临走前连与家人告别都来不及说的他,却给大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生前,他用内心的执着践行着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用生命的火焰诠释着一个法律人的操守担当。工作二十六载,从书记员到审判员、庭长一直到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他始终兢兢业业、甘于奉献。是什么支撑他一路向前、永不停歇?是对法律梦想的追逐,使他在厚厚的案卷和密集的法条中废寝忘食,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挑战极限;是对法治中国的向往,使他在面对司法改革的种种困难时依旧坚如磐石,运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努力让中国的司法体制更加完善;是对法律信仰的坚守,使他把短暂而永恒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司法事业。这种义无反顾的使命、这种催人奋进的信念,是每一法律人心灵的灯塔。

  从懵懂无知到年少初长成,对三尺法台的向往,对以邹碧华为代表的法律人得敬仰,始终是一个理想、一份信念,指引着我,一步步向他们靠近,进入法律的殿堂。

  2012年10月8日,阳光明媚,是一个让我得偿所愿的日子,我怀着憧憬向往之心走进了神圣、庄严的冷水江市人民法院大门,我将在这里迈开事业的第一步,这里也是我梦想启程的地方。回想当时的心情,有兴奋、有紧张,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期待自己能身着庄严的法袍、手持正义的法槌,坐在神圣的法台上,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作出公平正义的裁判。然而,现实与梦想总有些差距。面对纷繁复杂的法院工作,我有点茫然、甚至不知所措。法院工作并没有想象中惊心动魄,也没有电视剧里那样梦幻神圣,反而充满了繁琐枯燥、疲惫艰辛。然而在艰辛的背后,总会有一群法院干警们肩负着法律赋予的责任,怀着热血和忠诚,在工作一线上默默奉献。是他们,我的领导和我的同事,他们对法院事业的满怀忠诚,他们对审判工作的无限激情,他们合力协作的团队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激发了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坚守。

  我见过,院领导为了帮助无钱治伤的被害人,不管是工作时间还是节假日休息,陪着被害人一起想办法、找出路,申请救助,解决生计,带给他们继续生活的希望。

  我见过,平日时尚漂亮的法官,为了促成双方的调解,一次次在烈日下、在寒风中走进田间地头,深入老百姓低瓦矮墙的院子,苦口婆心的耐心劝导,只为了让他们重新拥有一个安宁祥和的邻里关系。

  我见过,法官为了公平正义,审理黑社会性质的疑难、复杂案件,埋头翻阅在一米多厚的卷宗里,细细梳理案件的脉络,分析案件的是非曲直,只为弘扬社会正气,一扫黑恶之风。

  我见过,在庭审时,法官面对犯罪分子露出的表情不是鄙视和轻蔑,而是淡淡的惋惜,用耐心的劝导和法庭教育,树立他们重新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他、她、他们,同样热爱生活、体恤他人、专于法律、忠于信仰,他们不正是我们身边的邹碧华吗?法律是他们问心无愧的办案准则,公平正义是他们心中永恒的信念,对审判事业的无限忠诚让他们无悔的付出了青春。“你有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在法治中国的建设道路上,邹碧华累倒了,但千千万万的法律人仍在坚守。我已经深深地意识到作为一名青年的法官,身上承载了多少使命和重担。传承是最好的纪念,让我们接过“燃灯者”留下的火种,沿着他的足迹,砥砺前行,让中国的法治梦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坚定信仰信念发言稿

  这些天,好几位同事都在问我怎么写今天的这个主题演讲稿。我也想了很久,看了一些资料,发现还是没有思路。对“司改”的理解,我讲不出太多。但安静地回想自己成为检察院干警的这段经历,心中体会越来越深。一些看过、读过的故事,它们也渐渐浮现出来。

  去年分配岗位时,检察长说,我和周志兵很幸运,正赶上益阳司法腐败系列案的侦办时期。周志兵上班第一天被安排出差,我上班第三天被安排出差。那时,我对出差还没有概念,只知道作为新人,一切服从安排。随着对反贪工作的渐渐了解、熟悉,我知道了什么是“异地交叉办案”、什么是“侦查一体化”,也是在参与办案的过程中,明白了异地办案、侦查一体化的意义。要破解人情案、关系案,异地交叉办案可以消减来自人情、权利的干扰,确保侦查工作依法进行。要提高侦查整体效能,侦查一体化可以有效整合侦查资源、上下协调一致,形成反贪反渎打击合力。我曾很自豪的想,反贪反渎干警不怕得罪人的精神,正是我心中一直追求的正义之道。这种价值认定和内心确信,应该是检察人员能够真正做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源泉!但我却还不知道,选择了维护法律尊严,检察人员的肩膀就留给了检察事业!

  是在国庆节后,没看到反贪局里同事的身影,才知道他们整个假期都在办案,盛局的休假计划被迫取消,年纪最大的李书记也坚守在办案一线,还有那几位即便与家人在同一座城市也没时间回趟家的年轻干警。我加入的时候,案件正处于攻坚突破阶段,所有人的神经都绷得异常紧张,连续熬夜后的结果是身心俱惫。我问一位同事:“你家的小朋友一定很想爸爸了。”他说:“如果不是因为对党忠诚、对领导人信任,谁愿意这样拼死拼活的干!”我知道,也许我还没有资格说我也有过支撑不住的劳累,因为在身体有病仍坚守岗位、爱妻有孕却无法亲自照顾、子女成长却难以陪伴的几位领导和同事面前,我的经历还太少。他们对父母和亲人的亏欠,是我不能想象的。检察人员选择了追求公平正义,青春年华便献给了检察事业的山高水长!

  我还记得那部微电影《批准逮捕》,剧中,检察机关内部就是否对犯罪嫌疑人王某批准逮捕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分管侦监的副检察长亲自到现场调查取证,从疑点入手,证实了犯罪嫌疑人王某是刑讯逼供后被迫认罪。面对公安机关“缺什么补什么”的请求,这位副检察长回答:“批捕有批捕的标准,咱们还得靠证据说话。”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这段精彩的对话,但我看到了这位侦监人回答时坚定的神情。我知道,这部电影只是现今检察系统的一个缩影,我们的侦监人员也同样有着不惧权势的魄力!人民和宪法赋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职责,“重证据、不臆断,重人权、不擅权,不为一时政治之权益而弃法治与公正”,忠于宪法和法律,是我们每一位检察人的神圣使命!

  今天,我们谈司改,1919年五四运动中的呐喊、呼号、血泪、抗争,都已变成一种文字留在典籍中。每当我们这些后人翻阅的时候,历史都是平静地看着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觉得1978年恢复重建人民检察院这件事距今并不久远!老一辈检察人为推进中国法治进程而做的努力,依旧清晰!这份对我们青年一辈的鞭策和激励,依旧给力!

  然而,当我们今天在反复强调着依法治国、规范司法的时候,我们对法治的理解是否一次不同于一次?几十年来,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加入了法治的队伍,壮大着法治的队伍,法律人齐心协力,奋勇不屈,共同传承着法的精神,共同建设着法治中国。因为,历史和传统一直离我们很近。我们并没有忘记“人民检察的‘老祖先’”何叔衡、我们并没有忘记“连任三届后主动辞职”的张鼎丞,我们并没有忘记“以法为剑,剑指贪腐”的陈运周……

  杰出的法律人在陆续离去,他们留下的赤诚之心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今天,我也想问一句,前人的期望,我们是否能够坚定执着的担当起来?

  我没有答案,因为我愿长久地去寻找答案。检察机关办理的每一起案件,让我明白了责任的意义。我不再渴望迅速成长成熟,而是思考如何在自己还血气方刚的年纪,便能坚定信念,忠于信仰。

  于是,我也更加地喜欢检徽。鲜亮的五颗红星,在一代代检察人心中发热发光!坚固的盾牌,笃定了一代代检察人的心志!前人未完成的梦想,还有更多的检察人来继承!

  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会义无反顾地前行!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最新版预备党员转正决议(

时间:2024-03-19 16:0:06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时间:2024-03-19 16:0:09

2021年两会精神学习心得体

时间:2024-03-13 11:0:40

两会精神发言材料集

时间:2024-03-13 1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