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读后感 > 正文

初三学生读徐霞客游记读后感范文(三篇)

更新:2023-09-14 09:48:39 高考升学网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800字

读着本地名人的传记,我不仅想起了一本书, 白话文的版本,配上一些名人的字画、老照片作插图,别有一番情趣。以致我看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还历历在目,它就是《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名弘祖,江阴马镇人。生于明历十四年。从小便有游遍天下的大志。成年后仍矢志不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终于写成了《徐霞客的游记》一书,使自己成为了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在中华人文史上具有其独特的地位。

古时候,生产力落后,交通不便,旅行就是自讨苦吃;那时候99%的男子人生主要目标就是当官光宗耀祖养儿子子孙满堂。可是有这样一个人,他按照自己的想法闯荡世界,用“另类”的方法留下自己的痕迹,哪怕这一路困难重重、惊险不断——被劫、被冤枉、被陷害和背叛,被贫困和疾病折磨着……文中关于这些的描写只是短短地几笔带过,接下来便是大段大段兴致盎然的景色描写、地质考察以及风俗纪录,好像这些艰难不曾发生过一般。看得出,徐霞客是一个真性情的人,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另类”, 然而正是他另类的经历辅以奇文妙语,才给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食粮,也让这个“另类”的布衣之士被人们永远地记住。

他的游记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为早期的名山大川和晚期的云南风光。读《徐霞客游记》,我仿佛也跟着作者一起游历名山大川、野径深幽,有“足不出户,心游天下”之感。

好男儿志在四方,为了实现个人理想,徐霞客痴心不改,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这是何等的气度!数年如一日,坚持记录野外的所见所闻,从不间断,始成大作,他踏实勤奋的写作态度同样令人钦佩。

读徐霞客文,学做真人。我深深地羡慕和佩服像徐霞客这样的人,他们“出淤泥而不染”,无论遭受多少打击磨难,到头来依然心存善念、乐观积极。他们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并且真心地赞美它们,他们把不开心的事抛到脑后,于是乎每一天醒来都是新的开始。这是一群多么幸福的人啊!我坚信,只要努力,我的人生也定能如他们一般平实中见真奇。

初三学生读徐霞客游记读后感范文(三篇)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_初三读后感700字

饱经风霜三十年,踏遍祖国山水田《徐霞客游记》。

当我们游览石灰岩溶洞,看到奇彩夺目的石笋、石钟乳的时候,就会想起我国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的伟大功绩。是他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考察和研究,为地理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1607年,22岁的徐霞客开始了他的考察旅行,从而开辟了系统地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新方向。地理考察的道路是和艰难的。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主要靠步行,经常要攀登悬崖峭壁,穿越激流险滩,顶着狂风暴雨,忍受饥饿寒冷,露宿山野丛林。这些困难都挡不住徐霞客,他不仅一天天、一年年坚持考察工作,而且无论每天的旅途多么艰苦,总要坚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心得记录下来。徐霞客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地理考察,他的足迹踏遍祖国的16个省和自治区(按现在行政区划),对各地的山脉、河流、动植物等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加以详细的记录,最后写成了二十卷的科学巨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裁写成的,是徐霞客毕生经历和心血的结晶,是一部对地理学的研究于发展极有价值的宝贵文献。通过阅读了解,徐霞客的整个写作过程,揭示出徐霞客之所以能在地理学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于他十分重视实践,他的知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从而论证了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哲学原理。

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中所固有的,也不是人们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徐霞客游记》不是在家中闭门造车写出的,而是通过多年的跋山涉水的实际考察形成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获得感性认识并最终通过实践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深入事物的内部,掌握事物的规律。因此,要认识某一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就只有亲身参加变革这一对象的实践,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徐霞客游记读后感_初三读后感700字

饱经风霜三十年,踏遍祖国山水田《徐霞客游记》。

当我们游览石灰岩溶洞,看到奇彩夺目的石笋、石钟乳的时候,就会想起我国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15861641)的伟大功绩。是他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考察和研究,为地理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1607年,22岁的徐霞客开始了他的考察旅行,从而开辟了系统地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新方向。地理考察的道路是和艰难的。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主要靠步行,经常要攀登悬崖峭壁,穿越激流险滩,顶着狂风暴雨,忍受饥饿寒冷,露宿山野丛林。这些困难都挡不住徐霞客,他不仅一天天、一年年坚持考察工作,而且无论每天的旅途多么艰苦,总要坚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心得记录下来。徐霞客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地理考察,他的足迹踏遍祖国的16个省和自治区(按现在行政区划),对各地的山脉、河流、动植物等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加以详细的记录,最后写成了二十卷的科学巨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裁写成的,是徐霞客毕生经历和心血的结晶,是一部对地理学的研究于发展极有价值的宝贵文献。通过阅读了解,徐霞客的整个写作过程,揭示出徐霞客之所以能在地理学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于他十分重视实践,他的知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从而论证了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哲学原理。

人们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中所固有的,也不是人们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徐霞客游记》不是在家中闭门造车写出的,而是通过多年的跋山涉水的实际考察形成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接触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获得感性认识并最终通过实践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深入事物的内部,掌握事物的规律。因此,要认识某一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就只有亲身参加变革这一对象的实践,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1.中学生读徐霞客游记读后感800字(三篇)

2.少年读徐霞客游记读后感范文(三篇)

3.徐霞客游记造句,用徐霞客游记造句

4.徐霞客游记读后感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中学生读雷锋的读后感800字

时间:2023-09-19 19:0:43

初中生雷锋故事的读后感范

时间:2023-09-19 04:0:12

小学生学习雷锋的读后感范

时间:2023-09-17 23:0:26

五年级小学生守株待兔读后

时间:2023-09-20 1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