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读后感 > 正文

高中生寂静的春天读后感800字范文(三篇)

更新:2023-09-16 19:11:39 高考升学网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800字精选1

《寂静的春天》的作者是一位女性,这本书在1962年出版,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革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的革命,这本书的出版给作者带来了许多压力,与破坏环境的刽子手作着斗争。由于时代的不同,本书的内容在我们看来仿佛是一种常识,因此,本书的内容会使我们感到有些枯燥。所以,我希望在阅读本书时,我们可以坚特以下原则,结合当时当地的情况去讨论书中的内容,尽量不带个人态度去阅读本书。

同时,作者的描述与刻划使本书有一种相对温和与舒缓的氛围,但是,这种相对的舒缓与轻松的气氛渲染使面对的问题的严峻性更加地凸显。在童话中,环境总是鸟语花香,但是,当童活中的鸟语花香变为了赤地千里,黄沙尽掩时,童活的魅力已失去了大半,使问题严峻性凸显无疑!在本书中,作者并没有使用一些特别高深莫测的名词与术语来自说自话,她通过严密的逻辑性使人进行阅读,对我来说,最经典的一幕是对于鸟类减少的分析,一步一步,引人入胜。

通读这本书之后,有三个点令我记忆深刻,序言中对作者对保护环境坚特;文章中对观点的沦证;对保护环境方式的希冀。第一点使我明白了树主保护环境的意识的不易与获得支特的艰辛,正如阿尔·弋尔所说,蕾切尔·卡逊用生命与破坏环境的不良企业作着斗争,不断受到敌人的无耻中伤,因此到了今天,才有从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的情况发生,有一种“苦尽甘来”的使命感。第二点,内容是我们相对熟悉的,食物链中的毒素会不断积累,影响人类健康。但当这个结沦从上个世纪的人口中提出时,他的先进性可以想象。并且这个观点的沦证过程也让人眼前一亮,既充满了女性文风的柔和与学者逻辑的严密性。笫三点中对灭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仍找到了一条解决途径,令人钦佩!

高中生寂静的春天读后感800字范文(三篇)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800字精选2

当鸟儿不在歌唱,当森林脱去了绿色的纱衣,当海洋毫无波纹,一切都是那么寂静,这个世界又将会怎样?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森的作品。书以寓言为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村庄的突变,并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它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

在很多时候人类认为自己能战胜大自然并征服它,为此用了许多不正当的手段。人们制作农药本想杀死害虫,保护农作物,却在无形之中破坏了环境,甚至带走了无数人的生命。但大自然也给了人们血的教训:在美国的一个家庭,父母在房间喷洒了含有异秋氏剂的杀虫剂,不久家中的狗死了,婴儿也变成了植物人;在威斯康星州,一位父亲在给马铃薯喷洒对硫磷,两个孩子不小心碰到了喷洒器,当天两个孩子都死了。

这本书也介绍了许多含有毒物质的杀虫剂。秋氏剂的毒性是DDT的五倍,但它被皮肤吸收后毒性将会升至四十倍。秋氏剂中毒的人身体恢复过程极为缓慢,这足以证明它会导致漫长无期的慢性毒性。但它还是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剂之一。艾氏剂也是剧毒的,它能引发导致肝脏和肾脏退化的病变,甚至会出现不孕症。这些危害生命的东西,都是出自人类之手,可最后为此付出代价的也是我们。

在当时DDT和其他剧毒农药被滥用的美国,书以无法辩驳的大量实例,给民众讲述了一个大自然悲伤的故事,“一个没有鸟鸣的春天,这样的现代世界是值得被建立的吗?这句话触动了无数人,我也不例外。作者想用血淋淋的事实唤醒无知、愚蠢的人们,不要再用这些方法对付大自然了。

现如今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等等,那一个不是出自人类之手?我们应保护环境,而不是破坏它,每个生命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没有权利去破坏它。这个世界好似一首乐谱,不能让音符消失,更不让它寂静下来。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800字精选3

本书由一个小故事开头,讲述了一个原本伴着鸟语花香的村落,因为人类的侵入导致了环境的恶化,最终林间小调归为了一片寂静。作者蕾切尔。卡逊是一位研究鱼类和海洋资源的海洋生物学家,而非环境专家。《寂静的春天》的发表引发的争议堪比《物种起源》。特别是遭到了以环境为代价而获利的人们的强烈反击。然而,同时卡逊也唤醒了亟待拯救环境的人类。

人类的出现,推动了世界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类无疑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从钻木取火到飞船上天,人类不断的探索着世界。然而,伴随着文明发展而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环境的恶化。

本书从DDT等杀虫剂和化学药品的使用角度,介绍了其引发了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

然而,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只因眼前利益是自取灭亡。当事物的严重后果被揭示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如何采取措施来避免事故的恶化,而是麻木不仁的去否定不愿接受的现实。环境问题如此,安全问题亦然。

杀虫剂的使用的确暂时的消灭了某一部分害虫,然而自然选择是害虫不断进化,使一种杀虫剂失去效力,接下来人类会再研制一种新的杀虫剂,如此循环。然而,被称作不会伤害人类的杀虫剂最终会沿着食物链一级一级的浓缩,最终给人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是几年,几十年,或者几百年能够化解的。这与饮鸩止渴又有何区别?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今又有多少人为了眼前的小利而付出了更大的代价,有些投机可以理解,甚至赌博也不会输掉底线,最可怕的是,自己铺设了一条绝路。

任何事物,始终需要自我和他我的平衡。自然界的循环有自己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需要平衡,安全与生产需要平衡,正电荷需要负电荷平衡,甚至是抽象的感情都需要平衡,有些平衡一旦打破,则会产生严重的不想要的后果。

事出有因,不错的。大自然不会无故的惩罚人类,事故也不会凭空发生。种何因,收何果。有些事故的发生归于无知,最不可接受的是明知故犯。无论是责任心的丧失还是利益的驱使,都只能说是目光短浅。

一、初二学生寂静的春天读后感范文(三篇)

二、寂静的春天经典语句

三、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四、寂静的春天读后感600字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中学生读雷锋的读后感800字

时间:2023-09-19 19:0:43

初中生雷锋故事的读后感范

时间:2023-09-19 04:0:12

小学生学习雷锋的读后感范

时间:2023-09-17 23:0:26

五年级小学生守株待兔读后

时间:2023-09-20 1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