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北京高校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及EMS快递查询

更新:2023-10-27 07:40:46 高考升学网

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后,大家都关心中国人民大学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可以发放,通知书在哪里可以查询,本文韩老师帮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国人民大学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及通知书查询网址入口的相关数据,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中国人民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及EMS快递查询

中国人民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一般为高考录取结果公布7天后,开始陆续发放,不同的地区录取通知书收到的时间不同,中国人民大学的高考录取通知书EMS官网查询入口地址为:https://www.ems.com.cn/queryList 考生可凭准考证号(考生号)或录取通知书快递单号查询,及时掌握中国人民大学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投递时间及寄达时间。,北京高考各批次录取时间:

北京高考录取时间:7月6日-7月29日

本科批录取时间:7月6日至7月21日

专科批录取时间:7月23日至7月29日

中国人民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及EMS快递查询

2、大学新生注意事项

给大一新生的一封信

学弟学妹们,你们好,我叫狗蛋,大家可以叫我蛋蛋学长,因为大学本来就TMD扯淡。

刚刚和基友在球场上拉了两妹子给咱们拍照,徜徉在学校里,离愁别绪什么的就泛滥了起来,于是就敲下这些文字。

现在正是期末复习备考阶段,如果这个时候的你们过来看学校,一定会对这所离一本只有一步之遥的大学肃然起敬。大热的天,学姐学长们,顶着炎炎的烈日,远离了安逸的寝室,背着包,图书馆里座无虚席,教室里人数跟上课时相差不离……相信你们一定会被这“天道酬勤”给打动。

回去与你们父母或是朋友的诉说,这所学校有多么多么的好。绿茵场上、篮球场上,男生们尽情地挥洒着汗水;夜晚的操场上,总有那么些人背着吉他,坐在路灯下面弹唱;校园里的女生,总是各种裙摆,有好看的大波浪;温度高或者不高,道路旁总是有单车经过,穿裙摆的女生坐在车后,搂着男生的腰……

回到家中的你,自然是兴奋不已。憧憬着自己的大学生活。男生则是想在那些运动的地方大展身手,女生呢,便在想怎么样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也许你会想,某天邂逅一个心仪的白马王子,然后来一场单车之恋。刚从高考那压抑的情绪里走出来的你,对大学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暑假的后期你在同学宴、升学宴中度过,收拾好心情,来到了你所向往的大学。你开始加学生会,开始加社团,你忙碌,闲暇的时间你用电脑来“充实”自己。上课的时候,你开始玩手机,睡觉。周末的时候,给自己的心情放假。

大一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你恍然大悟。原来夏天看到的那些人大部分都是临阵磨枪,应付期末考试的人群。你发现,追你的人不少,可都会是因为寂寞作祟。男生好像都喜欢宅在寝室打游戏,女生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化妆品和服饰上。学生会和社团里面,总有那么些人,你分不清楚他的话,哪句真哪句假。

突然,你多么想念高中那些奋斗的日子,那些单纯的日子。你有些小伤感,也不愿跟身边的人诉说,把自己紧紧封闭起来。想要逃离,可是偏偏得面对现实。好像,有一次你病了,高中好友隔着电话线对你送出关怀的时候,你哭了。对方问你:怎么了,心情不好。你怕别人担心,答:没事,刚刚鼻子有些不舒服。伤心的时候,没有人在身边,你学会了伪装。累的时候没有人陪着你,你学会了坚强。人啊,总在这些环境中成长得飞快。

其实,你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能遇到什么样的人。像《红日》里唱的“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无奇,命运就算逼着人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要有最遥远的梦想和最朴素的生活,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娃子们,难过伤心谁没经历过呢,没有在深夜里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你抱怨大学老师教的烂,那么每堂课你都有认真的听了么。想想你翘课去旅游、上课打游戏睡觉、掰着手机和对象聊天、发呆……

你抱怨期末复习的时候图书馆占座疯狂,那么别人早起的时候你都在干嘛。想想你深夜不睡觉、刷微博、看视频、早上起不来……

你抱怨大学学不到什么知识,那么没课的时候你都在干嘛。想想你周末计划着去哪玩、下课就往寝室跑、游戏视频漫画样样不落下……

……

如果,认真的去听了老师的课。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是老师。他们有你没有的经历,你总是会通过他知道你尚未涉及的领域。

如果,你坚持每天早起。图书馆的位子任你挑,而不是,从负一楼寻觅座位到最顶楼。将每天早晨的时光用好,四六级啊,都不在话下。

如果,你每天都去图书馆,你会发现,周围的人好像也一直都过来。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如果……

也许你会告诉我,那些都是如果。像我们这些有拖延症的人怎么可能坚持的下来,那我便会呵呵呵呵呵呵呵回复你。可就是有那么些人,大家都在学习的时候他们在学习,大家在“享受”生活的时候,他们也在学习。学海无涯苦作舟。真理好像永远都不会过时,大学相对轻松的学习坏境,学习不仅仅限于那些课本,你可以自己去挖掘,可以去学才艺,可以去学软件,可以去学语言,可以去学文学知识……

所谓学生,就是学习生活的技能,学习生长的本领,学习生死的真谛,大学不是象牙塔,我们是来上大学的,千万别被大学上了。

大学里,流传着一句话,“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大四知道自己知道。”当时不明白,现在知道了也晚了。刚进入大学,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或者上大学的目的不明确,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大学生活方式。只有在学校里慢慢跌爬滚打,才逐渐了解大学的目的,掌握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其中了解的早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悟性好的人,就会如鱼得水,取得自己在大学成功顺利的历程,获得满意的成果,留下美好的人生回忆。了解晚的人,不但在学校不会有太好的成果,而且以后离开大学后,会追悔莫及的。

有一句话希望能和大家共勉:四年前,当你步入校园的时候,你可以什么都没有,但千万不能没有激情;大学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混时间;四年后,当你离开交大的时候,你可以什么都留下,但千万不要留下遗憾!

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学长,只能帮到这里了。

那么录取通知书有哪些用处?

1、告知录取信息,入学重要凭据

通过大学录取通知书,你可以确切的知道自己被学校哪个院系、专业录取。

你还可以根据录取通知书上的时间在具体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学费、住宿费等相关费用的缴纳。

大学录取通知书也是你进去大学报道的凭证之一,一定要保管好哦!录取通知书中和附带的说明里一般会告知报道时间、地点、所需物品、相关证明的具体说明。

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需要仔细查阅清楚,以免报到当天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2、附赠文件提前了解相关事项

在你的录取通知书的信封里,一般都会附有《入学须知》、《入学手册》、手机卡、银行卡、校园简介等相关的文件,这些文件请仔细阅读并务必保管好,方便入校后办理各类手续。

1. 你可以通过这些文件提前了解入学报到的注意事项。

2. 提前了解你即将入读的学校的校园、人文、奖学金、助学金等相关信息。

3. 提前了解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的缴纳方式和注意防诈骗事项。

3、办理党团关系转接手续

凭借录取通知书到你就读的高中所在地办理党团关系的转接手续。

4、火车票、船票购票享受折扣优惠

大学新生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到火车站售票窗口购买学生票,或者拨打95105105电话订票,订票成功后,凭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和订单号到售票大厅窗口取票。

需要注意的是,大学新生享受火车票的优惠区间为家庭所在地与学校所在地之间,超出区间则不能享受优惠政策。同时,新生凭录取通知书只能购买一次学生票,已经购票的同学如果行程有变,最好选择改签,不要直接退票。如果确实需要退票,可以让工作人员注明火车票已退,以保证可以再次购买学生票。

大学新生凭录取通知书购买优惠火车票针对的只是新生本人,同行的其他人则不享受此等优惠。

5、可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手续

一些有需要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同学,在了解具体的注意事项后,请记得带上你的录取通知书,它将是必不可少的凭证之一。

6、办理户口迁移

如果你想长期留在大学所在城市,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去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进行户口迁移手续。新生迁入户口流程参考(具体以所在地公安机关规定为准):

01、新生可自愿凭入学通知书到当地公安机关将户口迁移到学校;

02、新生报到时凭《入学通知书》和学杂费的缴费收据,到保卫处报到点交户口迁移证;

03、在学校身份证照相点照相;

04、依保卫处或学校有关部门通知,到保卫处/户籍室领取新身份证;

05、领取新证必须交回旧身份证。

07、享受各类福利优惠

凭借大学录取通知书,学生还可在一些地方获得相应的优惠和福利。比如很多商家会针对新生入学举办优惠活动,如手机店、电子产品店铺、书店、文具店、餐厅等,学生可以凭借录取通知书享受折扣价格;还有不少景区会对新生购票优惠甚至免费,对于新生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

8、提前兼职做家教的凭证

很多同学在上大学之前为了丰富生活,或者体验生活,会有提早进入兼职模式的想法,那么录取通知书无疑是你个人能力的最好证明,完全可以作为自己找家教的筹码。

无论是中考冲刺,高考冲刺还是高考复读,一纸“XX大学录取通知书”足以给你的家教之路保驾护航。尤其是师范类大学,此刻录取通知书甚至有可以媲美“教师资格证”的威力。

刚刚经历高考,正是对高中考题游刃有余的时候,做学弟学妹的兼职家教,不但可以建立友谊,也是对已知知识的梳理和对自己能力的锻炼,是一项在开学后也可以继续执行下去的不错的实践。

9、了解抵达学校所在地车站、火车站信息,校接站点接送凭证

录取通知书上会有相关地图,指示你从当地的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等站点到达学校的途径和路线。

高考录取通知书何时发放?

本科生录取通知书根据批次和院校来确定发放时间。一般先是提前批和本科批次的发放、接收时间。然后是高职专科批次的发放和接收时间。具体安排,考生和家长可持续关注省招办、地方招办、高校招办通知。

本科录取通知书如何辨别真假

1、查录取真假

考生应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布的正规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如查询到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致(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和层次),就是经教育考试院办理了正式录取手续,否则,就不是普通高校正式录取的通知书。家长和考生也可登录报考学校网站查询学校的新生录取名单。

2、查学校真假

考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必须由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资格的并且当年在本省招生的学校发出。这些学校的名单可在教育部网站、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网址http://gaokao.chsi.com.cn)、本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发放的招生资料上查到。另外,考生填报的志愿是高考录取的依据。如果考生根本没有报考某一大学,却收到了该校的“录取通知书”,那么就十分可疑。

3、看录取日程

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投送工作随每批次录取进程陆续进行,将在7月中下旬进入高峰期。有的非法组织或个人,会抢在正规通知书发放之前,发放所谓的“录取通知书”,以抢占生源。考生可以根据本省录取日程来判断录取通知书的真假。

4、看邮件

正规通知书是通过邮政快递送到考生手中的,使用的是录取通知书专用信封,接收此类邮件需要现场出示准考证、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证件。很多省市还和邮政部门合作,开通了“高考通知书查询”功能,输入准考证号或考生号,即可查询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寄送状态和位置。

5、看校长签名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各普通高校录取通知书除加盖高校章外,还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并对录取结果负责。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以查看校长的签名对不对,如果没有签名,或者签名不对,则要小心了。(注:高校录取通知书签发人详见各高校网站)

6、查学籍真假

学信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是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信息查询的唯一网站。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相关机构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审核考生录取数据,将审核通过的数据报送教育部汇总复核后作为高等学校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学籍电子注册的依据。高等学校对报到新生进行录取、入学资格复查,对复查合格的学生予以学籍注册,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对放弃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取消入学资格的学生予以标注。新生入学后,可登录学信网实名注册(网址http://my.chsi.com.cn/),然后查询、核实本人身份信息和学籍注册信息。

3、高考录取结果查询注意事项和指南

高考录取结果什么时候能查询

高考各批次的录取结果与填报志愿的顺序有关,一般是按照填报高考志愿时的顺序进行的。

高考录取结果一般在志愿报完以后的一个星期内就会通知,比如本科一批预计在7月上旬投档录取,录取结果在7月15日左右就可以查询到了;专科批次的高考录取结果会在八月中下旬之前完成录取工作。考生可关注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发布详细准确信息。

高考录取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要上网核对录取通知书的有效性。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到有关部门核对《录取通知书》的有效性,未经权威公布的录取结果无效,严防不法分子利用假录取通知书进行诈骗。

2、要按规定时间入学报到。教育部明确规定,未经高等学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将被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其录取信息将被删除,教育部也不予学历电子注册。如确有特殊情况须事先向高校请假并征得同意。

4、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属于教育部公办本科学校,其次该校既是211大学也是985大学,是一本类院校,根据校友反馈口碑不错。下面是中国人民大学学校最新介绍: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

5、中国人民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不限) 本科 670 1207
2022 北京 (史 或 物) 本科 673 1018
2022 北京 (物) 本科 674 966
2021 北京 (不限) 本科 666 1014
2021 北京 (物) 本科 667 972
2021 北京 (史 或 物) 本科 668 908
2020 北京 (不限) 本科 671 1057
2020 北京 (史 或 物) 本科 673 942
2020 北京 (物) 本科 675 820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671 672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651 234
2022 天津 (物) 本科A 696 377
2022 天津 (不限) 本科A 697 343
2022 天津 (物 或 史) 本科A 699 276
2021 天津 (不限) 本科A 701 342
2021 天津 (史 或 物) 本科A 703 290
2021 天津 (物) 本科A 703 290
2020 天津 (不限) 本科A 698 314
2020 天津 (物) 本科A 698 314
2020 天津 (史 或 物) 本科A 699 276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687 198
2019 天津 文科 本科A 637 60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644 97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650 93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653 560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666 468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690 418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679 349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657 91
2019 河北 文科 本一 666 81
2022 山西 理科 本一A 625 919
2021 山西 理科 本一A 650 492
2020 山西 理科 本一A 667 369
2019 山西 理科 本一A 645 387
2022 山西 文科 本一A 607 80
2021 山西 文科 本一A 640 66
2020 山西 文科 本一A 627 74
2019 山西 文科 本一A 622 75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643 196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650 223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666 203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665 192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608 45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636 58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653 44
2019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648 124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644 85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660 70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667 338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680 346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678 383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672 315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657 79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652 78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641 385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644 451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675 306
2019 吉林 理科 本一A 666 331
2022 吉林 文科 本一A 598 104
2021 吉林 文科 本一A 621 141
2020 吉林 文科 本一A 634 75
2019 吉林 文科 本一A 626 136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34 368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59 269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82 271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73 218
2022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610 68
2021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642 61
2020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636 58
2019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633 52
2022 上海 (物 或 史) 本科 585 1799
2022 上海 (不限) 本科 586 1698
2022 上海 (物) 本科 587 1613
2021 上海 (物 或 史) 本科 579 1619
2021 上海 (物) 本科 579 1619
2021 上海 (不限) 本科 581 1453
2020 上海 (物) 本科 577 1549
2020 上海 (史 或 物) 本科 578 1474
2020 上海 (不限) 本科 580 1293
2019 上海 (史 或 物) 本科 579 1579
2019 上海 (不限) 本科 582 1345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24 126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624 126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29 141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629 141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47 955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38 890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412 866
2019 江苏 理科 本一 406 919
2020 江苏 文科 本一 408 167
2019 江苏 文科 本一 400 149
2022 浙江 1段 675 1274
2021 浙江 1段 680 707
2020 浙江 1段 683 812
2019 浙江 1段 685 970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657 834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666 876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674 841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657 771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621 123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660 100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638 91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644 106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36 127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本科 636 127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本科 634 135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36 113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58 548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658 548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61 603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671 478
2019 福建 理科 本一 648 548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637 117
2019 福建 文科 本一 636 119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640 643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655 742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669 342
2019 江西 理科 本一 660 375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626 97
2021 江西 文科 本一 649 117
2020 江西 文科 本一 632 92
2019 江西 文科 本一 636 100
2022 山东 1段 653 959
2021 山东 1段 656 1084
2020 山东 1段 674 911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665 759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636 166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643 2458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671 1290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687 848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658 1115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624 245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662 121
2020 河南 文科 本一 652 147
2019 河南 文科 本一 637 125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29 193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政治) 本科 630 172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32 142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政治) 本科 633 127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52 143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54 121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政治) 本科 654 121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29 2565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41 1379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54 613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54 613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61 1397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71 632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47 3025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57 1704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69 682
2019 湖北 理科 本一 662 705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620 375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628 210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632 140
2019 湖北 文科 本一 638 115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628 142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30 123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32 105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632 105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37 149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39 116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642 90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30 2157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32 1925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48 624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47 1534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60 611
2020 湖南 理科 本一 672 507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653 602
2020 湖南 文科 本一 653 117
2019 湖南 文科 本一 650 99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33 149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633 151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646 137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47 123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65 644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65 673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71 629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676 598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654 680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632 157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637 131
2022 广西 理科 本一 651 487
2021 广西 理科 本一 649 548
2020 广西 理科 本一 673 287
2019 广西 理科 本一 676 325
2022 广西 文科 本一 651 81
2021 广西 文科 本一 652 64
2020 广西 文科 本一 633 85
2019 广西 文科 本一 640 72
2022 海南 (物) 本科 797 99
2022 海南 (不限) 本科 803 83
2022 海南 (史 或 物) 本科 805 77
2021 海南 (不限) 本科 794 102
2021 海南 (史 或 物) 本科 800 85
2021 海南 (物) 本科 804 76
2020 海南 (不限) 本科 793 103
2020 海南 (物) 本科 794 98
2020 海南 (史 或 物) 本科 795 96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843 43
2019 海南 文科 本科A 847 25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642 90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659 101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653 483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682 482
2020 重庆 理科 本一 680 380
2019 重庆 理科 本一 670 439
2020 重庆 文科 本一 651 90
2019 重庆 文科 本一 647 95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668 981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679 578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680 605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692 519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637 121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634 116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634 105
2019 四川 文科 本一 646 106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635 460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635 533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671 280
2019 贵州 理科 本一 654 386
2022 贵州 文科 本一 658 80
2021 贵州 文科 本一 669 85
2020 贵州 文科 本一 662 77
2019 贵州 文科 本一 665 70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675 382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666 390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688 349
2019 云南 理科 本一 687 296
2022 云南 文科 本一 673 79
2021 云南 文科 本一 669 82
2020 云南 文科 本一 667 87
2019 云南 文科 本一 664 84
2022 陕西 理科 本一 659 466
2021 陕西 理科 本一 668 430
2020 陕西 理科 本一 681 376
2019 陕西 理科 本一 679 372
2022 陕西 文科 本一 628 78
2021 陕西 文科 本一 657 67
2020 陕西 文科 本一 671 76
2019 陕西 文科 本一 663 74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607 528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631 371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652 277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648 250
2022 甘肃 文科 本一 600 61
2021 甘肃 文科 本一 630 65
2020 甘肃 文科 本一 643 67
2019 甘肃 文科 本一 636 47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606 52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614 57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624 78
2019 青海 理科 本一 636 57
2022 青海 文科 本一 585 25
2021 青海 文科 本一 615 22
2020 青海 文科 本一 617 26
2019 青海 文科 本一 620 27
2022 宁夏 理科 本一 601 135
2021 宁夏 理科 本一 608 162
2020 宁夏 理科 本一 641 183
2019 宁夏 理科 本一 629 142
2022 宁夏 文科 本一 605 119
2021 宁夏 文科 本一 642 246
2020 宁夏 文科 本一 655 437
2019 宁夏 文科 本一 646 426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 607 183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556 130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 626 224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573 87
2020 新疆 理科 本一 659 169
2019 新疆 理科 本一 649 190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 572 82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538 407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 615 74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591 27
2020 新疆 文科 本一 623 68
2019 新疆 文科 本一 629 70

6、中国人民大学属性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院校基本属性
创建时间 1937年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率属于 教育部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双一流
本科/专科 本科
省/市 北京
硕士点 硕士学位学科点:186
博士点 博士学位学科点:136
院校地址 http://www.ruc.edu.cn/
招生电话 ["400-0123-517"]
招生网址 http://rdzs.ruc.edu.cn/cms/
2023年北京农学院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2023年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2023年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2023年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2023年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2023年北京协和医学院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2023年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2023年北京交通大学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2023年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2023年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高考录取结果查询官网网址入口

7、中国人民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哲学、文艺学、劳动经济学、人口学、国际政治专业、会计学、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计算机应用、情报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语言文学、传播学、新闻学、农林经济管理、中国史、农村发展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新闻传播学、法学、应用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计算机应用技术、世界经济学、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档案学、国际政治、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财政学、金融学、材料学、统计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化学、政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伦理学、绘画、美术学、公共事业管理、日语、贸易经济、宗教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共产党历史、政治学与行政学、国民经济管理、经济学、信息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农村区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统计学、物理学、广播电视学、社会工作、金融工程、税收学、能源经济、经济统计学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1 哲学
2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1 文艺学
3 国家级重点学科 2 劳动经济学、人口学
4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7 国际政治专业、会计学、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5 北京市重点学科 3 计算机应用、情报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6 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 1 中国语言文学
7 国家重点学科 2 传播学、新闻学
8 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1 农林经济管理
9 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2 中国史、农林经济管理
10 北京市重点学科交叉学科 1 农村发展管理
11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3 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社会学
12 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A+ 6 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新闻传播学、法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
13 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5 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计算机应用技术、世界经济学
14 国家“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1 世界经济学
15 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9 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档案学、国际政治、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财政学、金融学
16 ESI前1% 1 材料学
17 全国重点学科 1 统计学
18 国家级重点学科、“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 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19 ESI全球排名前0.41% 1 化学
20 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1 应用经济学
21 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A 2 政治学、哲学
22 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A- 2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语言文学
23 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获评A+ 9 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统计学、新闻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法学、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24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名单 48 土地资源管理、英语、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与贸易、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伦理学、绘画、美术学、公共事业管理、日语、贸易经济、宗教学、档案学、行政管理、农林经济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学、传播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社会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法学、金融学、财政学、国民经济管理、经济学、哲学、信息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农村区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统计学、物理学、广播电视学、社会工作、金融工程、税收学、能源经济、经济统计学

8、中国人民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18 国际政治、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计算机、历史学、会计学、宗教学、财政学、统计学、档案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金融学、法学、新闻学、工商管理、中共党史
2 省级(直辖市) 12 农村区域发展、历史学、财政学、档案学、法学、工商管理、国际政治、金融学、经济学、贸易经济、社会学、统计学

9、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中国人民大学开设专业有化学、历史学、考古学、世界史、中国共产党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材料物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管理科学、财务管理、会计学、贸易经济、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学、人工智能、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与资源管理)、文科试验班(国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税收学、财政学、保险学、信用管理、金融工程、金融学、应用心理学、环境设计(景观建筑方向)、动画(新媒体方向)、视觉传达设计、音乐表演、绘画(油画)、绘画(中国画)、美术学(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国民经济管理、能源经济、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新闻学、国际新闻与传播、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人力资源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国民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法语(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哲学、宗教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实验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经济统计学、信息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与人口管理)、社会工作、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化学系 化学 本科
历史学院 历史学 本科
考古学 本科
世界史 本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共产党历史 本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本科
物理系 物理学 本科
材料物理 本科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 本科
农村区域发展 本科
商学院 管理科学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贸易经济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劳动人事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
劳动关系 本科
劳动经济学 本科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 本科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本科
城市管理 本科
土地资源管理 本科
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 本科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环境与资源管理) 本科
国学院 文科试验班(国学) 本科
国际关系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科
外交学 本科
国际政治 本科
经济学院 经济学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财政金融学院 税收学 本科
财政学 本科
保险学 本科
信用管理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金融学 本科
心理学系 应用心理学 本科
艺术学院 环境设计(景观建筑方向) 本科
动画(新媒体方向)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音乐表演 本科
绘画(油画) 本科
绘画(中国画) 本科
美术学(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 本科
应用经济学院 国民经济管理 本科
能源经济 本科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本科
日语 本科
俄语 本科
德语 本科
法语 本科
西班牙语 本科
新闻学院 传播学 本科
广告学 本科
广播电视学 本科
新闻学 本科
国际新闻与传播 本科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
汉语言 本科
中法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国民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法语(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 本科
数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哲学院 哲学 本科
宗教学 本科
伦理学 本科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实验班) 本科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政务信息管理) 本科
信息资源管理 本科
档案学 本科
统计学院 统计学 本科
应用统计学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经济统计学 本科
信息学院 信息安全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法学院 法学 本科
社会与人口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政策与人口管理) 本科
社会工作 本科
社会学 本科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北京语言大学是一本还是二

时间:2024-06-04 09:0:10

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本还是二

时间:2024-06-04 09:0:59

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

时间:2024-06-04 09:0:20

北京科技大学是一本还是二

时间:2024-06-04 09:0:20